宋朝皇帝为什么被称为“官家”
2023-04-27吴钩
吴钩
宋人习惯在不那么正式的场合称皇帝为“官家”,不管是皇帝身边的宫女、内侍,还是臣僚,抑或是坊间的平民百姓,当他们说起赵家天子时,通常都是用“官家”指称,而不是叫“皇上”“万岁”,当然皇帝本人也接受、认同“官家”的称谓,这跟宋朝之前、之后的称呼习惯都不一样。为什么宋代会形成以“官家”来称呼皇帝的语言习惯呢?
早在汉代,已出现“官家”一词,不过它的含义是指公家、朝廷,怎么到了宋代就变成了皇帝的代称了呢?宋朝的皇帝也很困惑。
据宋人笔记,宋太宗曾问龙图阁直学士杜镐:“今人皆呼朕为官家,其义未谕,何谓也?”杜镐是宋初的饱学之士,以博闻强记闻名,人称“杜万卷”,他说:“臣闻‘三皇官天下,五帝家天下,考诸古谊,深合于此。”太宗对这个答案很是满意。宋真宗也询问过词臣李仲容:“何故谓天子为官家?”李仲容回答说:“臣尝记蒋济《万机论》言:‘三皇官天下,五帝家天下,兼三五之德也,故曰官家。”
显然,李仲容与杜镐对“官家”含义的解释是差不多的,都认为来自“三皇官天下,五帝家天下”的典故。不过,所谓“三皇官天下,五帝家天下”的说法其实是存在着讹误的,很可能是宋人在记述、传抄这两则轶事的过程中发生了讹记,因为准确的说法是“五帝官天下,三王家天下”,出自汉代学人撰写的《易传》。
五帝时期,华夏文明尚处于部落、部落联盟阶段,还保留着氏族社会普遍存在的原始民主制,部落或部落联盟首领通常由推选产生,这一原始民主制在儒家经典中,被记述为“禅让”,并被阐释成“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大道。“五帝官天下”的含义,用宋人的话来解释,便是指“以天下为公,而使仕者任之”。在古汉语中,“官”即含有“公共”“公有”的意思,所謂“官天下”,其实就是“公天下”之意。
然而,建立华夏第一个王朝的大禹终止了禅让之制,将君主之位传与儿子夏启,从此王位从选贤与能变成了世袭罔替。开创商王朝、周王朝的成汤与姬发同样采纳了世袭之制。宋人将夏、商、周三代的世袭政体概括为“三王家天下”,所谓“家天下”,意思就是“以天下为己有者”,把天下当成一姓一族的家产,因此,统治国家的权力便在家族内部世袭传承,而非选贤与能。
按宋代士大夫的诠释,“官家”的称谓隐含着一个重大的政治命题:“官天下”,抑或“家天下”?这一诠释是不是符合“官家”的本义,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诠释本身。从宋人的诠释,我们看到至少有一部分宋朝士大夫对“官家”背后的天下观表达了关注,究竟是“天下为公”,还是“天下为私”?君主应该是“公天下”的代表,还是“家天下”的家长?
先秦儒家是尊崇“天下为公”的,相传西周姜尚曾言:“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也。”此语历代儒者偶有引述,而在宋人言论中,类似的表述最为多见,因为宋代士大夫明显倾向于认同“公天下”。
我们来对读汉、唐、宋三则近似的轶事,正好可以从中看出三朝人的不同天下观:
西汉末,汉哀帝宠幸董贤,竟提出要将皇位让给董氏:“吾欲法尧禅舜,如何?”近臣王闳极力反对:“天下乃高皇帝天下,非陛下之天下也。陛下奉承宗庙,当传之无穷,安可妄有所授?”王闳的意思是说,汉家天下是高祖开创的,是刘氏的家产而不是哀帝个人的私产,因此,哀帝没有权力将它禅让给外姓。
无独有偶,唐朝前期,高宗病重,意欲逊位于皇后武则天,宰相郝处俊坚决不同意,说:“天下者,高祖、太宗之天下,非陛下之天下,正应谨守宗庙,传之子孙,不宜持国与人,以丧厥家。”郝处俊还认为,天下是李家的天下,并不是唐高宗的个人财产,因而不可以私自传位给武后。
南宋初也发生过一件有点类似的事。当时南宋正与金国议和,相传金国要求宋高宗屈膝接受诏书,宋高宗似乎也答应了,御史方庭实闻讯,上疏表达强烈的抗议,宣称天下乃祖宗之天下,非陛下之天下,与唐之郝处俊、汉之王闳的立论一样,但方庭实同时又说,天下是群臣、万姓、三军之天下,已经超越了“家天下”的逻辑,展现了“公天下”的立场。这样的见识是汉人、唐人难以企及的。
显然,在宋代士大夫的观念中,天下不是皇帝个人的私产,天下不仅仅是皇家的家产,更是天下人的公产。如果说,方庭实一人不足以代表宋朝士大夫群体,那么我们再来看看其他士大夫的看法——
北宋学者王禹偁说:“夫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理之得其道则民辅,失其道则民去之,民既去,又孰与同其天下乎?”毫不夸张地说,这简直就是一千年前的“主权在民”宣言。
南宋理学家朱熹在注释《孟子》“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的章句时,也提出:“天下者,天下之天下,非一人之私有故也。”正因为天下为天下人共有,所以天子不能将天下私自授予任何人。
南宋末,一位叫金履祥的处士也提出国家是天下人的国家,君主只是国家的托管者而已,不可以将国家当成自己的私有物。
综上,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合理的结论:“天下为公”并非个别宋朝人的看法,而是宋代士大夫群体的共识。
基于“天下为公”的共识,宋人在解释“五帝官天下,三王家天下”时,自然而然会认为“官天下”才是至公之法,“家天下”只是不得已的安排。
宋人将“官家”解释为“五帝官天下,三王家天下”,也许正是为了提醒皇帝记住这個重要的政治命题:天下为公,还是天下为私?
当然,我们决不能说,宋朝已经实现了“天下为公”。赵宋王朝当然也是一个“家天下”的王朝。只不过,在“家天下”的既成事实上,宋朝士大夫试图强化君主“公”的属性,削弱君主“私”的属性,从而将君主塑造成“公天下”的象征。
从容(偶然)摘自《领导文萃 》2023年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