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两个结合”的理论创新
2023-04-27曹应旺
[摘要]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两个结合”,确立和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两个结合”,确立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坚持“两个结合”,传承“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胸怀天下。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对理论、实际和文化三者关系认识的探索,为提出“两个结合”奠定了重要基础。从“一个结合”到明确提出“两个结合”,是对理论、实际和文化三者关系认识的升华,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识的深化,是对传统与时代、中国与世界关系认识的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特征之一,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两个结合”; 理论创新
[中图分类号] B27; D610.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29-1445(2023)03-0004-05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从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第一次提出“两个结合”,到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分析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人民在一次次求索、一次次挫折、一次次开拓中完成中国其他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指导思想上的根本原因在于坚持“两个结合”,再到党的二十大报告用“必须”来强调“两个结合”,反映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两个结合”认识的发展。这样明确地郑重地提出“两个结合”,重视和强调“两个结合”,本身就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创新。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在指导思想上就是“两个结合”的历史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这是中国共产党能彻底结束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把中国各族人民凝聚起来的原因,是“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理论根源。马克思主义是用来解决具体问题的,即用马克思主义之“矢”来射中国革命、中国建设之“的”。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人民的、实践的、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是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又通过中国话、中国字等表达出来,为中国人民所喜闻乐见的马克思主义。
中国共产党人在早期革命历程中曾发出“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之问。这是探索中华民族向何处去、中国共产党向何处去之问,也是探索怎样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问题之问。经过大革命的失败和土地革命战争的挫折,通过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后,这一问有了令人耳目一新的答案:“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这个“从头越”,是抛掉削足适履、邯郸学步的教条主义的“从头越”,是在全党指导思想上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走自己的路的“从头越”。
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其坚持“两个结合”的结晶是确立和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事求是,就是反对主观主义、反对片面地静止地看问题,强调主观服从客观、理论联系实际、全面地发展地看问题,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的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
“实事求是”出自《汉书》,不是马克思主义书本上所固有的,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固有的,其虚怀观是、和气察是、去偏归是、去伪存是、调研得是等内容,无不具有丰富的生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由此观之,实事求是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中国共产党的成功,从思想路线上看,就是“两个结合”的结晶——实事求是的成功。
以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坚持“两个结合”的结晶是确立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建设小康社会,就是从墨守计划经济教条、侈谈社会主义中解放出来,强调要以发展生产力为第一要务,通过温饱—小康—现代化的发展路径,建设让人民摆脱贫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最终起决定作用的发展论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的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发展目标。
“小康”出自《诗经·大雅》和《礼记·礼运》,也不是马克思主义书本上所固有的,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固有的,其有恒产乃有恒心、衣食足乃知荣辱等世代相传、人人熟知的内容,反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由此观之,小康社会成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发展目标,也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成功,就是坚持“两个结合”、确立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的成功,就是遵循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坚定不移地为实现小康社会目标而奋斗的成功。
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统揽推进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成就,其坚持“两个结合”的结晶,在总体上是“治国理政”,其突出方面是“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反对人剥削人、人压迫人,反对以强凌弱、以大欺小、以富压贫,反对私于一家、私于一地、私于一国,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马克思主义为人类求解放的基本原理,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形成的中国共产党的天下观。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出自《礼记·礼运》,也不是马克思主义书本上所固有的,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固有的,其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以天下为一家,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内容,同样反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由此观之,“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天下观,同样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
革命、建设、改革时期对理论、实际、文化关系认识的探索
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都是重视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否则就提不出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小康社会这一现实具体的发展目标。
“两个结合”涉及的是理论、实际、文化三个方面之间的关系。毛泽东在党的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指出,要研究马克思主义,要研究我们民族的历史,要研究当前运动的情况和趋势,并阐明了这三个方面的相互关系。对于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说:“不是把他们的理论当作教条看,而是当作行动的指南。不是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字母,而是学习他们观察问题与解决问题的立场与方法。”1这就是要求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对于学习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毛泽东指出,“学习我们的历史遗产,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给以批判的总结,是我们学习的另一任务”,马克思主义必须“通过民族形式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2这里包括两方面:一方面,对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文化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为时代实际需要服务,全盘继承或完全抛弃都是错误的;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必须用带有中国特性的中国话、中国字表达出来,才能为中国人民所掌握,才能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开花、结果。
此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党的文献中被明确,并在革命、建设、改革中不断被强调。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指出:“反对将学习马列主义原理原则与了解中国社会情况、解决中国革命问题互相脱节的恶劣现象。”3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强调,“学习一定要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我们的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4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邓小平强调:“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5
党的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之后,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关系的认识也在不断发展中。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的一个突出方面,就是从中国文化的历史链条中去论述新民主主义文化,强调新民主主义文化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首先,新民主主义文化是带有中华民族特性的文化,不能教条主义地全盘接受外来文化。对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应用,“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完全地恰当地统一起来,就是说,和民族的特点相结合,经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有用处,决不能主观地公式地应用它”。6其次,这个文化具有科学性,对古代文化不是无批判地兼收并蓄,而是“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7再有,這个文化具有大众性,是“为全民族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农劳苦民众服务”的,8其语言和文字是接近民众的。在延安整风时期,毛泽东批评只知背诵马列主义词句的教条主义者“是言必称希腊,对于自己的祖宗,则对不住,忘记了”。9毛泽东重视带有民族特性的文化,重视一定的民族形式,就是重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即马克思主义要在中国生根、开花、结果,必须处理好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
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关系的探索,还包括对中华民族与中国共产党之间关系的认识。面对英国记者斯坦因提出的“中国至上”还是“共产党至上”的问题,毛泽东回答,“没有中华民族,就没有中国共产党”“这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际问题”“我们信奉马克思主义是正确的思想方法,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忽视中国文化遗产和非马克思主义的外国思想的价值。中国历史遗留给我们的东西中有很多好东西,这是千真万确的。我们必须把这些遗产变成自己的东西”。1
中国共产党是在中国山河大地诞生和发展的,是在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根基上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并将其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去表达而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比如独立自主,是与运用“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观念分不开的;艰苦奋斗,是与运用“愚公移山”传统故事分不开的。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三大法宝,虽不是直接表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但与孔子的“足食、足兵、民信”,与孟子的“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在文化观念上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时期对理论、实际、文化关系认识的探索,为新时代“两个结合”的提出奠定了重要基础。
明确提出“两个结合”的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
从“一个结合”到明确提出“两个结合”,是对理论、实际和文化三者关系认识的升华。在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严重挫折、处于低潮时,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探索前进,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社会主义并没有定于一尊、一成不变的套路,只有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本国具体实际、历史文化传统、时代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才能把蓝图变为美好现实。”2这里指出了“两个结合”的内容。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了“两个结合”的概念。“两个结合”中包含三个因素,即理论、实际、文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还要通过中国语言、文字和具有普遍性积极意义的文化观念表达出来。
从“一个结合”到明确提出“两个结合”,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识的深化。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极大地深化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习近平总书记认为,中华文明能从远古一直延续发展到今天,与中国汉字的作用密切相关,并指出:“今天我们使用的汉字同甲骨文没有根本区别,老子、孔子、孟子、庄子等先哲归纳的一些观念也一直延续到现在。这种几千年连贯发展至今的文明,在世界各民族中是不多见的。”3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相通的,所以能为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中国人民所掌握,并发挥出巨大的威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科学社会主义的主张受到中国人民热烈欢迎,并最终扎根中国大地、开花结果,决不是偶然的,而是同我国传承了几千年的优秀历史文化和广大人民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念融通的。”4习近平总书记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场历史悲剧”。1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熟悉和深刻认识的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了“两个结合”。
从“一个结合”到明确提出“两个结合”,是对传统与时代、中国与世界关系认识的深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再阐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2只要时代精神,不要民族精神,就会割断历史传统;只要民族精神,不要时代精神,就会偏离世界潮流。对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关系的认识,就是对传统与时代、中国与世界关系的认识。“两个结合”中的“具体实际”是当前的实际、时代的实际,不是过去的实际。“两个结合”有着鲜明的时代要求,是在解决时代问题和当今世界问题中产生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煉出来、展示出来。”3“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就是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提炼出来、展示出来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天下观,是“两个结合”的新成果。“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已经在实现精准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发挥了思想引领作用,并将在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奋斗中进一步发挥思想引领作用;其已经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发挥着思想引领作用,并将进一步为全球治理和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提出“两个结合”,从一个方面证明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
[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5]毛泽东选集(第二卷、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6]毛泽东文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7]毛泽东文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8]毛泽东文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9]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作者简介:曹应旺,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研究员)
责任编辑 / 王晓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