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技术在计算机网络数据库中的应用研究
2023-04-27张涛
张涛
关键词:安全管理技术;计算机网络;数据库
在以数据信息为主的时代背景下,各行各业想要获得持续发展,必須运用计算机网络数据库,从中收集有利于自身发展的信息内容,但是网络本身具备较强的开放性,可能在存储、获取数据的过程中面临安全威胁。为了避免出现数据信息泄露等问题,应提前做好安全防护,切实提高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安全管理水平。计算机网络经历了多年发展,虽然功能日渐丰富但仍无法避免隐私泄露的风险,因此在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的应用过程中,要加大侦查、防护力度,对数据收集、储存过程进行监控,避免受到不法分子的侵害。
1 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发展趋势
1.1 数据隐私化
计算机网络数据库肩负着存储、传输等功能,可以更加有效地对数据信息进行管理,或实现用户与网络中的数据进行动态交互。现阶段计算机网络数据库中的信息正在朝着隐私化方向发展,用户的数据信息逐渐隐私化,或本来就属于隐私的信息内容存储在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当中,因此才会提高对安全管理技术的要求。在计算机网络数据库中存在个人姓名、年龄、性别以及工作等,并且还会记录其他隐私行为,虽然数据库中的内容繁杂,但仍然会被不法分子挖掘出来,从而对用户造成个人利益损害。目前来看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内包含所有用户行为,包括用户消费习惯、社交关系等,这些隐私化的信息都被存放在计算机网络数据库,一旦信息暴露便会引发严重的后果{1}。
1.2 数据商业化
在当前的各行各业中,数据信息的价值得到明显提升,甚至在个别的行业中获取数据信息,就能赢得发展先机,而大量数据也被反复使用,甚至被私下买卖转变为直接利益。比如用户的隐私信息就逐渐被价值化,哪怕电话与姓名都会成为交易的筹码,这种不法行为对于用户的侵害不言而喻。另外数据信息可以反映出用户的生活习惯、生活需求,而数据信息也成为衡量企业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比如阿里巴巴、腾讯、网易这些互联网巨头,对其而言数据信息才是核心资产,任何数据信息都有着交易价值,在这种环境下并不利于用户数据安全,可能存在极大的隐患,比如个人隐私数据被私自贩卖,让数据信息变得有利可图,违法现象必然会随之增加[2]。
2 计算机网络数据库面临的各类安全问题分析
2.1 硬件性能问题
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的安全问题,除了自身防护措施不到位以外,硬件性能也是引发安全问题的主要因素。一般来说硬件设施代表计算机网络数据库运行基础条件,若硬件性能无法达到标准要求,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安全性能自然大大降低,运行过程中便会受到不法分子入侵。在面对病毒或其他手段时,无法做出有效的抵御,导致系统崩溃造成用户个人财产受损。硬件性能大多分为两个方面,第一是硬件结构设计是否科学合理,第二则是制造过程中使用的材料、搭载的芯片性能等,都会影响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安全,而当前的硬件性能无法有效满足计算机网络数据库需求。
2.2 黑客攻击问题
黑客攻击是比较常见的网络安全问题,不法分子会通过网络技术攻破数据库安全防护系统,或通过系统漏洞进行入侵,对用户的重要数据信息进行窃取或损坏。尽管我国网络安全技术不断发展,但黑客的攻击手段也在加强,甚至已经超过部分安全系统防护水平,导致黑客可以随意获取用户数据信息,并将隐私数据贩卖获利。比如用户个人信息、各类账户密码等,当然也有很多黑客会对用户信息进行篡改,同样会引发严重后果。无论出于哪种目的,黑客攻击都是较为严重的安全问题,轻者引发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内部混乱,严重的情况下则会造成用户个人损失[3]。
2.3 计算机漏洞
计算机漏洞会给黑客进行入侵的机会,也是实施入侵的重要突破口,大部分黑客在实施违法行为的过程中,都会对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展开分析,找出其中存在的漏洞便可实时信息获取。目前来看计算机漏洞以多种形式存在于系统中,其中部分漏洞是开发者故意留下,目的是保护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通过故意留下漏洞来监管用户行为,以此来优化完善计算机网络系统。当然很多无意间形成的系统漏洞,若长时间没能进行修复,便会给不法分子带来可乘之机,由于计算机系统漏洞无法做到完全避免,因此要采取定期检测、维护措施予以解决。
2.4 病毒入侵
病毒其实是黑客攻击的一种手段,但危害性要远超其他安全问题,这些不法分子通过制造网络病毒,对计算机网络数据库进行攻击或入侵,由于病毒没有形体且具有较强的入侵性能,而互联网覆盖范围较广,若发生病毒入侵会迅速蔓延、传播,不仅会对某个用户造成损失,严重的情况下可能导致大面积网络瘫痪,这种情况下损失巨大。另外计算机网络病毒隐匿性、伪装性强,稍有不慎便会渗透到计算机网络数据库中,并且还会绕过系统设置的安全防护关卡,从内部开始进行攻击,基本上遭遇病毒破坏的数据很难保存,即使当前的网络安全技术较为先进,仍然无法有效整治网络病毒[4]。
3 安全管理技术在计算机网络数据库中的应用策略
3.1 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安全管理建设
当下计算机网络数据库规模不断扩大,其中存储的数据信息也愈发多样,直接导致数据资源管理难度提高,为了保证数据信息的使用安全,应重视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安全管理建设,通过深入管控维护数据库资源安全性。目前来看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缺乏系统化、规范化管理,比如在收集、存储数据信息时没能加强识别和验证,对数据信息展开相应的处理,导致留下巨大安全隐患,而不法分子便会适宜攻击计算机数据库中的漏洞和缺陷。因此想要提高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应用安全,应根据发展需求构建动态化管理模式。另外计算机网络数据库运行范围相对较大,存在复杂的内外部网络,安全风险必然增加,为了保证数据信息安全应打造集中和分布、静态和动态的管理模式,针对不同的数据类型、性质进行划分,同时设置不同的密码与权限,从根本上提高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安全水平。简单来说就是在计算机网络数据库运行过程中,将数据信息分为不同层次进行存储,即可防止造成数据信息泄露,并且不会出现数据信息相互混杂的问题,切实保证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的有序性。除此之外加强计算机数据库的验证与识别,隔离非法入侵做到防患于未然,同时设置多级防护机制,如登录时的密码验证在输入多次错误后,系统将会自动启动防护机制对重要的数据信息进行冻结,只有在身份验证无误后才能进行恢复,通过多重关卡打造完善的安全管理模式。
3.2 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病毒防护技术
在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全面应用的条件下,用户可以享受计算机网络带来的诸多便利,但也会遭受各类不安全因素影响,比如不法分子会通过病毒攻击来侵害个人利益,所以需要加强病毒的防护与管理,降低计算机病毒带来的危害。管理人员在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应用过程中需要使用先进的病毒防护技术,比如常见的防火墙提高不良信息过滤与管控效果,同时安装杀毒软件即可对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检测、消杀,从根本上维护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安全。虽然传统防火墙技术能够起到相应的效果,但病毒、黑客技术也在不断发展,所以要更新智能防火墙技术,提高安全管理的智能化水平,以此来应对不同类型的计算机病毒。目前新型防病毒技术能够有效应对不法分子入侵,对恶意扫描和攻击进行阻隔,防止MAC与IP欺骗,支持过滤、实现入侵防御,切实增强安全管理效果。另外病毒防护技术会定期自动开展系统扫描,主要对计算机网络数据库中的病毒进行检测,通过定期检查及时排除,判断计算机系统是否存在病毒入侵问题,做好全方位的防护工作,为用户构建良好的计算机网络环境[5]。
3.3 计算机网络数据库控制访问技术
控制访问技术是当前比较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该技术的核心在于加强资源授权访问,对强行入侵、访问的情况展开控制处理。用户想要在计算机网络数据库中获取信息,必须由系统对身份进行验证是否符合预先定义的策略组限制,确保数据信息使用的合法性,因此控制访问技术也是比较有效的资源防护策略。若计算机网络数据库中存在明显漏洞,必然会引发黑客入侵与攻击,为了避免计算机网络数据会遭到破坏,应全面应用控制访问技术,以此来保障用户数据安全。该技术能够有效限制非法用户对数据库的访问,减少盗取重要信息的可能性,充分保护用户数据信息安全,用户想要从数据库中获取信息会经过多重验证,若存在不法行为系统变回自动发布阻止访问的指令,避免数据信息泄露或恶意篡改。控制访问技术主要分为自主性、强制性两种,根据用户认证情况实现访问授权回收,限制不符合规定的访问,减少非法入侵的可能性。
3.4 计算机网络数据库恢复与备份
数据恢复与备份也是保障信息安全的一种手段,在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应用过程中,可以通过对数据进行备份处理来提高安全性,或计算机系统受到攻击时,自动将用户保存的重要数据备份恢复到指定区域。在安全管理技术支持下,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备份与恢复功能日渐完善,即使相关数据被消除,仍然可以进入该功能进行恢复,利用备份与恢复还能及时发现计算机网络数据库中存在的漏洞,通过提前做好防护工作即可杜绝安全威胁。当前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备份主要分为完全备份、增量备份以及差分备份三种模式,增量与差分备份大多建立在完全备份的基础上,其中增量备份更加全面,能够保证数据恢复的完整性,甚至恢复到特定的时间点。由此可见恢复与备份是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可以避免大量数据信息丢失,在受到不法分子袭击或损害的情况下,也能保证自身的数据安全。
3.5 计算机网络数据库数据加密技术
对于很多重要的数据信息来说做好加密处理,能够进一步提高安全防护效果,在应用过程可以根据计算机网络数据库中的信息进行不同的加密处理,根据数据信息的重要等级采取加密防护,确保不会受到非法访问入侵,即使在不法分子入侵后,也能充分保障重要数据的安全。加密技术的优点在于能够全面保障数据安全,经过加密处理的数据信息无法受到破坏,即使用户想要更改必须经过权限认证,同时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也可以实现充分防控,不法分子很难威胁到用户数据安全。另外通过加密处理的数据信息,属于计算机网络数据库中的核心部分,想要查看不同级别的信息文件,会提前进行权限认证,查看访问人员是否具备访问加密数据的资格,从而避免数据信息受到随意更改。由此可见加密技术能够为数据信息提供有效防护,在提前做好安全措施的条件下再进行传输,能够避免受到不法分子攻击,防止重要的数据信息被截取、窃听。
3.6 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审计追踪与攻击测定
对于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的应用来说,想要做好安全防护应构建动态化的管理模式,第一数据库中的信息处在不断更新的状态下,其次外界不良因素也在随之发展,因此计算机网络数据库面临着诸多不确定性。为了有效追踪、测定及时发现问题,因为引入审计追踪与攻击测定技术,审计追踪是在系统允许的条件下,对用户具体操作进行跟踪监督,包括用户的操作、数据收集等,并将操作记录纳入日志,以此来判断用户的实际情况。比如用户在异地登录时,便会向用户发送异地登录信息,这也是最基本的审计追踪技术。攻击测定则是经过分析后对风险问题进行判断,是否具有强烈的东西行为,并及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避免对用户数据信息造成影响。另外审计追踪与攻击检测可以充分融合,对用户具体操作展开自动化追踪,同时分析用户操作过程中的详细记录,客观判断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应用安全,如果发现漏洞及时展开修复操作,全面保障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安全。
3.7 计算机网络数据库身份认证技术
为了有效保障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安全,应引入身份认证技术进行安全防护,身份认证就是证实用户身份的一种安全管理技术,确定访问者身份是否可靠,避免出现非法访问或假冒用户获取访问权限的问题,切实维护用户个人合法利益。目前身份认证技术主要设置的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以及网络安全系统中,比如登录系统显示要输入账号和密码,数据库则会对用户名、账号以及密码展开认证,网络安全系统认证,这是在访问过程中避免信息被窃取。以往计算机网络数据库身份认证技术较为简单,为了提高安全指数现阶段身份認证技术更加复杂,如指纹身份认证技术、语音身份认证技术以及虹膜身份认证技术,相比以往的账号和密码要更加难以攻破,并且具有唯一性与不可复制性,很难通过违法手段获取认证[6]。
4 结束语
安全管理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维护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的保密性、完整性,避免遭受破坏、丢失等问题。虽然计算机网络能够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诸多变化,但安全问题始终无法有效解决,安全管理技术可以为用户提供最大化的保护,包括软件、硬件以及各项资源,确保相关服务能够正常运行。当下计算机网络数据库面临着人为、环境以及偶发等多种因素影响,所以必须加强安全管理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提前对可能发生的安全风险进行预防,为计算机网络数据库营造良好的运行环境。总而言之计算机网络数据库正处在不断发展的趋势,完善安全防护措施有利于获得持续突破,同时也会影响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安全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