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学核心素养培养学生 提出问题能力的策略
2023-04-25钱宏赵如国
钱宏 赵如国
摘 要:本文旨在探讨基于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研究发现,通过引导学生从教材、情境和生活中提出问题,可以有效培养其数学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在提出问题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更深刻地理解数学概念,而且形成了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和独立见解.教学实践表明,通过合理设计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科参与度.综合研究结果得出结论: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促使其深入思考数学的本质,形成对数学知识的全面理解.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更具针对性,而且培养了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数学核心素养;提出问题;策略;高中
高中数学教育旨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数学素养,其中核心素养的构建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石.数学核心素养包括数学运算、逻辑推理、直观想象、数学建模、数据分析和数学抽象六大方面,共同构成了高中数学教育的理论体系.其中,提出问题能力作为数学核心素养的关键组成部分,不仅是学生数学思维发展的重要体现,更是其在实际问题解决中灵活运用数学知识的关键环节.本文将深入探讨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1 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
高中数学核心素养包括数学运算、逻辑推理、直观想象、数学建模、数据分析和数学抽象六大方面.数學运算强调在明晰运算对象的基础上,依据运算法则解决问题的能力,它是数学活动的基本形式,演绎推理的手段[1].逻辑推理是从事实和命题出发,按照逻辑规则进行推理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思辨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直观想象通过几何直观和空间想象,感知事物的形态与变化,能够加深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数学建模要求学生对现实问题进行抽象,用数学语言表达并解决问题,强调数学在实际中的应用价值.数据分析涉及统计方法的运用,培养学生处理信息和做出推断的能力[2].数学抽象是舍去事物的物理属性,进行思维过程,是培养学生理论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关键环节.这六大核心素养共同构成了高中数学教育的理论体系,旨在培养学生全面的数学素养,提高其数学思维水平和实际问题解决的能力.
2 基于数学核心素养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意义
2.1 有助于学生从数学角度提出问题
培养学生从数学角度提出问题,不仅是为了拓展他们的思维广度,更是为了使他们在实际问题中更自然、更有针对性地运用数学知识.通过激发学生主动思考,他们能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敏锐地发现数学的存在,并在实践中灵活运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这种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够更全面、更深刻地考虑,为他们未来面对复杂情境提供坚实的数学思维基础.
2.2 有助于加深学生的数学理解
提出问题的过程是理解数学概念和方法的重要途径.通过主动思考问题,学生深入思考数学的本质,形成更为深刻的理解[3].这种主动性促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建立起对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而非简单的记忆公式和定理.这样的学习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形成积极的学科态度,并在数学学科中取得更为显著的成就.
2.3 有助于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
学生提出问题的过程不仅仅是知识的获取,更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过程.通过思考和解决问题,学生能够培养对数学学科的积极情感,形成对数学的独立见解和态度.同时,这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价值观,使他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形成追求真理、勇于探索的学术品质[4].这种全面的素养培养将对学生的未来学术和职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使他们更具竞争力和创新力.
3 基于数学核心素养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策略
3.1 引导学生从“教材”中提出问题
学生通常将教材视为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启发性的问题,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思考、质疑,并提出关于教材内容的深层次问题.这有助于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主动探究精神,让他们逐渐超越书本,迈向更深层次的理解[5].例如,可以提问:“为什么我们需要了解函数的奇偶性?这与函数图象有什么关系?”鼓励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推导和证明,而不仅仅是死记硬背.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函数性质的证明过程,例如:“如何证明一元函数的奇偶性与其导数的奇偶性有关?可以通过哪些步骤进行推导?”教师可以激发学生对函数性质的深层次思考,培养他们主动性和创造性地提出问题的能力.这样的学习过程不仅有助于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还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2 引导学生从“情境”中提出问题
数学并非孤立存在,它与现实生活和其他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通过创设情境化的学习环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数学与实际情境相结合,主动提出问题.这有助于培养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的能力,使其更全面地理解数学的应用意义[6].例如,教师在教学《随机事件与概率》此节知识点时,利用模拟实验或情境,让学生亲身体验随机事件与概率的关系.比如,通过扔硬币或掷骰子的实际操作,引导学生提出与这些实验相关的问题,如“在扔硬币的过程中,不同结果发生的概率是如何计算的?”鼓励学生观察并记录日常生活中的随机事件,如天气变化、公交车到站的时间等.通过这些实例,引导学生提出关于这些事件发生概率的问题,如“在某城市,下雨的概率与季节有何关系?”引导学生思考随机事件与概率在社会问题中的应用,如调查统计、保险等.通过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激发他们从与随机事件相关的社会问题中提出问题,提供一些实际决策场景,让学生运用概率知识进行决策.通过这些策略,教师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在实际情境中的应用,培养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的学习方式将使学生更全面地认识到数学在解决现实问题中的价值和意义.
3.3 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提出问题
数学无处不在,存在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数学现象,鼓励他们主动提出基于日常经验的问题,这样的策略有助于拉近数学与学生生活的距离,使学生更加自觉地将数学融入日常思考.例如,教师在教学《随机抽样》此节知识点时,引导学生思考随机抽样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场景.比如,可以提问:“在日常生活中,你们有没有遇到过随机抽样的例子?比如在购物中的抽奖活动,你们会怎么看待其中的随机性?”鼓励学生通过调查和统计自身或周围人群的情况,提出与随机抽样相关的问题.比如:“如果你们在学校中进行一项关于午餐口味的调查,你们如何设计一个随机抽样,使调查结果具有客观性和代表性?”也可以引导学生思考随机抽样与概率的关系,提出与概率相关的问题.比如:“在社会调查中,为什么要使用随机抽样而不是全员调查?这对于了解社会问题有何优势和限制?”通过这些策略,教师能够激发学生对随机抽样的兴趣,并将这一数学概念融入到学生日常经验中.这样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拉近数学与学生的生活距离,让学生更加自觉地运用数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加深在生活中对数学的理解.
4 结语
总体而言,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出问题能力培养策略为高中数学教育注入了新的理念和方法.通过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提出问题,教师们能够更好地激发其数学思维,培养其综合素养,使其在未来面对复杂情境时能够更全面、更灵活地运用数学知识.
参考文献:
[1] 柏广俊.数学教学中培养中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探析[J].中学教学参考,2020(12):5859.
[2] 朱倩云,杨渭清.数学教学中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策略[J].数学大世界(上旬),2019(3):84.
[3] 缪希学.浅谈数学教学中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4(S2):2324.
[4] 杨才成.培养高中学生提出数学问题能力的教育对策及建议[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116117.
[5] 劉启京.浅谈数学教学中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30):37.
[6] 谭振东.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J].数理化学习,2008(9):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