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库合作:赋能中非高质量发展

2023-04-25王珩周星灿

丝路瞭望 2023年3期
关键词:中非智库非洲

王珩 周星灿

智库对增进各国人文交流、筑牢国家间民意基础具有重要作用。习近平主席多次强调智库交往的重要性。2010年,他在接见非洲研究学者时表示,“今天到会的智库专家学者,为中非关系作出了贡献。我们国家要加大这方面的支持。”习近平主席提出“真实亲诚”对非外交政策理念和正确义利观十年来,中非智库合作成效显著,为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夯实了思想基础,提供了精神动力,同时也促进了中国与非洲各国政府及广大民众之间的沟通交流。

中非智库合作的意义

中非智库合作顺应了全球智库发展新形势。当前,全球治理日益迫切,思想交锋正在成为影响大国博弈、地缘政治的重要变量。作为连接知识和公共政策的桥梁,智库可以也应当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当前,非洲国家大部分智库是属于非营利性的社会机构,主要包括研究、咨询、培养、引领、外交等功能。近年来,非洲智库数量大幅增长;研究对象不断拓展,逐渐建构起研究网络;研究领域逐步扩大,覆盖多学科多领域,对参与全球治理以及与非洲国家发展密切相关的议题日益重视;对非洲“二轨外交”、区域一体化以及自贸区建设等产生了重要影响。在现行国际智库体系中,加强发展中国家智库建设与合作有利于双方拓展国际视野,提升自身能力,为中非关系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中非智库合作契合了共建“一带一路”新需求。习近平主席强调:“智库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力量。开展智库交流合作,有助于深化互信、凝聚共识,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向更高水平迈进。”2019 年4月,“一带一路”国际智库合作委员会在北京成立,这是对中外智库专家关于搭建合作平台、推动“一带一路”学术交流机制化、常态化共同意愿的积极回应,标志着“一带一路”国际智库合作迈上了新台阶。南非国际问题研究所发布报告称,“一带一路”是中国政府最有力的外交政策举措之一,其能够为非洲国家提供更多支持,特别是有利于促进非洲大陆的可持续发展,中国的努力和不断增长的软实力已经开始改变国际社会的看法。埃塞俄比亚发展研究所学者认为,中国提倡的以“一带一路”为代表的新型国际关系为非洲国家带来了发展契机,不仅可以使非洲国家实现利益最大化,还能够有效地推进世界秩序重建。深化中非智库合作,有利于深入了解各国诉求,准确把握各国利益汇合点,寻找互利、共赢的途径,促进各国政策沟通、民心相通,为中非合作奠定坚实的民意基础。

中非智库合作提升了中非合作话语权和影响力。南非国际问题研究所专家科布斯·范·斯塔登认为,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推动了与世界各地区的更密切联系,其发展经验对正在进行经济改革的非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中国的精准扶贫与非洲大陆减贫、脱贫实践的多样化需求不谋而合,通过与中国智库的交流合作,非洲能够快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精准扶贫”道路。中非智库不仅能够在国际传播、舆论引导中发挥重要作用,不断提升中非合作的话语权,更能够让中国故事、中非故事及其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更具穿透力和感染力。

中非智库合作的现状与特点

自2000年中非合作论坛成立以来,中非智库利用自身优势与特色服务中非合作,架起了中非官方与民间沟通交流的桥梁。主要有以下特点:

巩固互动平台,完善交流机制。近年来,中非不断完善智库交流与合作机制平台。2010年,“中非联合研究交流计划”正式启动,支持中非30余家智库及研究机构开展逾130个合作项目;2011年首届中非智库论坛召开,2012年被中非合作论坛纳入其框架内,每年分别在中国和非洲举办。十余年来,中非智库论坛形成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中非外交界、学术界、智库界、企业界、媒体界等对话交流的机制化高端平台。自2011年开始,中国商务部和教育部每年组织举办“非洲智库研修班”,学员主要包括非洲国家政府官员、智库学者、民间组织等,通过讲座、论坛以及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式实施培训;2013年正式启动“中非智库10+10合作伙伴计划”,由10家中国智库与10家非洲智库建立起“一对一”合作关系;2015年,“一带一路”智库联盟正式成立。

在非洲,也有越来越多的中国研究中心或中非研究中心依托非洲大学或非洲孔子学院成立。例如,2007年,南部非洲研究和文献中心成立南部非洲中非关系研究所;2013年,非洲政策研究所成立中国研究中心;2018年,南非成立约翰内斯堡大学非洲—中国研究中心,尼日利亚成立拉各斯大学中尼发展研究所等。

形成理念共识,加强发展合力。在智库交流合作中,中非学者达成的思想共识和理念共识,有助于打破西方话语权垄断,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提升中非在国际秩序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相关学者认为,中非传统文明均蕴含着集体主义、人与人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中国传统文化推崇的“和合文化”与非洲的“乌班图”思想异曲同工,拉近了中非文明间的距离,也赋予中非文明交流平等、和平、友好的显著特征。非洲文明与中华文明的一个重要融合点,就是和谐相处、平等相待、相互尊重的理念,并以各自的途径和方式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步。

非洲智庫学者认为,非洲大陆的发展需要多元化的理念引领,而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能够有力地推动非洲更好地参与全球发展。目前,诸如“中非命运共同体”“改革开放”“民族复兴”“不干涉主权”“义利兼顾”等具有理论性与实践性的思想命题已成为中非学术界、思想界和智库界的共识,这些议题、话语和概念也逐渐被非洲的学术精英、智库代表和政府官员所接受和采用。

近年来,中非智库学者共同发表的研究报告、学术论文等研究成果受到各界关注,并开始对双方政策与舆论产生影响。由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主办的中非智库论坛、中非媒体智库论坛等目前已举办各类学术会议百余场,100余份咨政报告得到各级领导批示,智库学者多次应邀为浙江省政府专题学习会、商务厅、发改委等做政策辅导报告。国内外主流媒体对中非智库合作进行了深入且密集的报道,对中非合作理念进行了广泛传播。

智库交流助力中非合作行稳致远

中国和非洲首次共同制定的《中非合作2035年愿景》指出,双方共同建立促进中非文明平等互鉴、繁荣共兴长效机制,共同谱写人文交流新篇章,实现中非文化共兴。《中非合作2035年愿景》把中国的2035远景目标和非盟《2063年议程》对接起来。

与中非关系快速发展产生的实际需求相比,双方智库目前合作的水平、质量与规模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在高质量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的新时代背景下,智库交流合作应成为中非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新增长点。可通过设置发展议题、探索数字化发展路径、增强智库自主能力等提高中非智库合作的质量。

中非智库联合研究是做好政策沟通、协调的基础性工作,通过深入思想交流,了解各自的愿望与利益诉求,理解对方面临的困境,准确把握双方的利益契合点,进而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

第一,主动设置重点议题。中非各类智库定位与背景具有差异性,综合性智库可以用全方位的视角谋划合作方略,多层次丰富合作研究角度,既重视经济领域的议题,也重视文化、价值观、政治制度、发展道路方面的议题,而专业性智库则可以根据自身专长和深耕领域进行更为精深的议题设置,进一步提高智库合作议题的适配性和有效性。

提高议题前瞻能力。中非智库要洞悉世界发展时势,把握公共政策研究方向,抢占国际问题研究制高点,探讨相关领域的研究等,凸显中非文化价值自信,塑造自身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第二,在全球化、信息化迅速发展的当下,中非智库发展必须创新合作方式,以数字化赋能,运用科技助力智库现代化建设,探索合作研究新模式。结合自身优势,汲取国际知名智库数字化建设经验,全方位地整合智库数据体系,推进中非智库的数字化进程。

建设数字化平台。设立中非智库大数据中心,将中非智库的数据化信息集中整合,通过信息系统实现智库的业务流程和管理方式数字化,将智库核心资源开发形成标准化和结构化的数据库。

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可合作探索开放共享体制与配套政策体系,明确智库数据收集、使用授权等流程,明确共享数据的使用权限和边界,为实现双方跨地域、跨行业、跨学科的数据共享提供制度保证。

提升智库学者数字化能力。通过开设“智库数字化转型”培训项目,支持双方智库学者共同学习相关课程,逐渐摆脱对外界技术的依赖,提高其核心竞争力,推进中非智库共同发展。

第三,智库合作关键在人。智库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重要的是加强自身建设,提升内驱力,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因此,要积极推动中非智库的自主发展,为推进和维护中非关系发展提供知识产品与思想智慧。

提升学术研究能力。可招聘非洲学者到中国的非洲研究智库工作,同时支持中国智库学者深入非洲进行研究。建立“非洲国家智库青年人才”数据库,定期邀请青年人才到中国开展实地调研,真正深入地了解中国。

加强成果转化能力。构建科研成果评价机制、成果转化奖励机制,形成激励效果显著的适度竞争,提升智库科研人员绩效水平。打造“科研+產业+基金”的创新模式,使“创新链—产业链—资本链”相通共融,促进智库成果转化。

促进信息传播能力。中非智库要建设好自己的国际性智库网站和其他的融媒体平台,培养专业性的智库运营人员。将学术与思想话语及时转换为媒体话语,包括多语种的国际性话语,营造良好环境氛围和舆论支持。

王珩: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非洲区域国别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

周星灿: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非洲区域国别学院)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中非智库非洲
《走出非洲》:关于非洲最美的一本书
SelTrac®CBTC系统中非通信障碍物的设计和处理
非洲反腐败新观察
非洲鼓,打起来
深化中非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合作
微智库
微智库
课堂教学中非言语交往研究
对叶百部中非生物碱化学成分的研究
智库能为我们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