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奉献的人生才伟大
2023-04-24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陈昊祥
□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陈昊祥
劳动从古至今都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中华民族从来都提倡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在新时代的今天,劳动教育必不可少。而新时代的大学生,由于物质生活的极度富足,逐渐养成了和新时代青年身份不相符的懒惰和过度的安于现状,甚至以我为中心,在成为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歧途上渐行渐远。而新时代的劳动教育即针对如此现象,强化劳动的概念,深化大学生对劳动的理解,激发对劳动的坚持和向往。
我经常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劳动活动,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的种植活动、教室卫生的保洁工作……从中我学会了和同学相互协作,也感受到了劳动过后环境干净整洁的成就感,更学会了很多关于劳动的生活技能。相比于坐在宿舍的慵懒悠闲,劳动填充了我内心的空虚,充实了我的生活,更获得了弥足珍贵的幸福感和成就感。
其实,劳动的概念不仅仅局限于学校的劳动活动,人类社会亦通过劳动产生的。生产劳动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为人们从事其他活动提供了物质条件。而服务劳动增强了人们在社会中生存的舒适度,同时也使得社会向更美好的方向发展。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正是无数劳动者,让新中国一路走来,充满活力。激情燃烧的岁月,“铁人”王进喜以双臂搅拌灰浆压住井喷;改革开放的时代,“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做着“禾下乘凉梦”充实天下粮仓。新世纪新阶段,不管是有48 项技术创新成果、创造经济效益1.9 亿多元的吴吉林,还是让嫦娥三号的“冷暖衣”重量不足美国制造五十分之一的苗建印,这些劳模们身上涌动着创造、创新、创业的激情,在劳动中成就了自己的价值,更托举起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梦想。
模范,原本指的是制造器物的模型、模子,引申开来,就成了值得仿效的人或事。效仿什么?效仿的是一股子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劳动精神”。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1945 年,毛泽东同志在陕甘宁边区劳动英雄和模范工作者会议上的讲话中就指出,劳动英雄和模范工作者“有三种长处,起了三个作用”,即带头作用、骨干作用和桥梁作用。劳动精神的重要性,正在于它能激发出人的潜力,让劳动真正成为改变世界的力量。
对于当代中国,劳动精神更不应该褪色。审视中国的历史方位,我们站上了历史的高岗,转首回眸有足够多的欣慰,举目四望也有着以往任何时代都未曾遇到过的挑战。如何让“中国制造”升级为“中国智造”,消除出国抢购马桶盖、电饭煲的尴尬?如何增强贫困地区的内生动力,打破贫困的代际传递,让更多人同步进入小康?如何让那些“宁愿在宝马车里哭,不愿在自行车上笑”的青年人补足精神钙质,挥动自立自强的臂膀?这些时代之问,答案可能各不相同,但又一脉相通。不管时代如何变化,劳动是一切成功的必由之路,也是一切梦想的坚实底座。
“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是对人类文明进步规律的重要诠释”。劳动精神,更应成为每个人的精神原色。通过劳动,我们收获满足感、快乐感、尊严感,正是这些让我们挣脱物质的枷锁,拥有丰盈的精神世界。无论是对于一个国家、一个社会,还是每一个个体,面对“你将如何存在”的问题,劳动都是最好的回答。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泰戈尔如是说。什么样的人生才算伟大呢?唯有劳动奉献的人生。也许我们的劳动对社会进步的贡献微乎其微,但你要相信,星星之火,终有燎原之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