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技术在新闻采编中的应用

2023-04-24周海燕

电视技术 2023年10期
关键词:新闻报道虚拟现实受众

周海燕

(青岛市黄岛区广播电视台,山东 青岛 266427)

0 引言

在新时代,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促使社会各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催生了传统媒体的变革。传统媒体开始主动探索、革新工作方式,积极运用新媒体技术,丰富报道形式,深入挖掘新闻内涵。在新闻采编工作流程中,各种新技术的巧妙融入运用,使得新闻从业人员可以更精准地采编富有价值的信息,制作形式更为生动丰富的新闻产品,从而满足当今时代受众对信息的多样化需求。

1 新媒体时代新闻采编领域面临的新挑战

在信息化技术的支持下,新媒体时代进入蓬勃发展阶段,加上互联网移动终端设备的快速普及,改变了广大受众获取新闻的习惯。近些年,新媒体平台用户增长呈现出爆发态势。据2020 年3 月的数据统计,中国网络用户规模已达到9.04 亿人,其中使用手机上网的用户所占比重约为99.3%。在观看新闻方面,人们更多地使用手机或电脑设备进行移动式收看。最受欢迎的新闻形式为视频新闻,其浏览量数据占比高达70%,催生着新闻采编领域工作方式的转变,运用新媒体技术进行采编将成为必然趋势[1]。除此之外,人们对新闻信息的需求也发生一定变化。在快节奏的生活状态中,更多人倾向浏览简洁明快的新闻信息,同时个性化需求愈发明显,不同年龄段受众的新闻偏好也不相同。

2 新媒体技术的特征

新媒体技术作为新时代的热点概念,在各个领域的应用都逐渐增多,其中也包含新闻采编领域。新媒体技术具有移动化和智能化特征。一是移动化,新媒体技术主要依赖移动终端传递信息,带来一种全新的新闻展示方式,可以让受众随时随地查看,使新闻传播更便利、范围更广。二是智能化,新媒体技术包含了多种用于信息选取、加工以及分发的智能技术,可以精准分析受众喜好,实现信息个性化推送。

3 新媒体技术在新闻采编工作中的应用

3.1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

人工智能是基于人脑智慧扩展、延伸以及模拟原理诞生的一门技术科学,具有筛选数据、语言生成以及语音识别等多种功能。在目前的新闻采编行业中,人工智能主要渗透进采写的策划、访问、写作以及分发传播等流程中,对于提高新闻采编质量很有帮助,使以往低级的采编状态转变为高级且精简的状态。传统采编方式由人工完成所有新闻信息抓取并手动录入,数据更新不够及时、数据来源单一,而高级精简的采编方式可智能搜集关键信息,还能通过图像识别和语音识别抓取更多重要信息,再实现智能编辑,采编流程被简化,速度也更快。人工智能技术在新闻采编中的应用形式主要包括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以及计算机视觉三种。三种形式的特征各有不同,应用在新闻采编环节的方向也不同。

自然语言处理是指基于快速梳理网络信息并提炼价值内容,再对其使用自然语言精准处理快速完成组稿,促进新闻报道的质量和效率提高,减轻采编人员的工作负担。同时,其语言识别功能能将采访录入的语音转换成文字,使采访速度更快;情感分析功能还可分析用户发言时的情绪,为新闻报道方向提供指引。在一些有关自然灾害或会议类的紧急新闻报道采编中,自然语言处理的编稿优势也是普通记者无法比拟的,其能够处理复杂的、多重条件的逻辑信息,还能够推理和归纳,且描述更易于大众理解,甚至可以撰写解释性或深度报道,彻底实现劳动力解放[2]。

机器学习技术可以帮助新闻采编人员基于用户阅读偏好开展数据分析,将用户需要的新闻内容进行针对性推送,使新闻受众的体验更佳。简单来说,机器学习就是运用智能机器人,可以自动分类、整理以及表征新闻信息,使报道更为准确和快捷。借助机器学习技术,可以分析历史新闻事件信息,甚至可以预测新闻事件在未来某个阶段的发展趋势,做出提前报道。例如,美国一名科技记者曾建立一个推特机器人跟踪有关勒索病毒的网络信息,其也是第一个发现病毒异常变化的人,因而预测了该新闻事件的走向,实现了高质量报道。

计算机视觉技术可以对新闻线索资料中的图片进行辨认,获得场景信息、人物信息等,再优化新闻撰写稿。计算机视觉也能使新闻报道获得可视化成效,其可以使用大量视频材料开展剪辑,生成可以动态视频形式呈现的新闻报道,使得新闻传播的范围更加广泛、速度更快,比如对于一些突发事故类新闻,可以现场取材并快速制作视频,再及时报道出去[3]。

3.2 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技术在新闻采编业务中的运用,开创了新的方向和维度,使得新闻采编的互动性、沉浸式体验感得到增强。虚拟现实技术的核心功能为全景摄像及三维建模,可以将较为真实的场景实景呈现在观众面前,会使用到一些科技设备,比如VR 头盔。戴上VR 头盔后,受众仿佛亲临新闻事发现场或重要地点,使新闻信息的获取更具亲近感、真实感,实现新闻互动报道。交互式的虚拟现实技术能帮助受众在观看新闻时做出互动行为,比如调整多个视角,进行报道场景探索等,会吸引更多受众观看新闻报道。虚拟现实技术还可以制作虚拟主播进行新闻播报,其虚构的形象较为生动,甚至具有标签,还能与观众互动沟通,运用多种不同语言报道。

虚拟现实技术的强大优势使其在新闻采编领域受到广泛关注,但该项技术受到经济、适应性等因素影响尚未被推广应用。目前已知的新闻采编报道典型案例有美国甘内特报业公司针对农场变化制作了题目为“变化的丰收”的新闻播报视频,可以让观众借助虚拟现实技术设备转动头进入“农场”场景中,还可以走动观察其中的事物,切实感受到农场的变迁。

3.3 增强现实技术的应用

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技术与虚拟现实技术有着相似原理,是将虚拟影像与现实影像有机融合,对于新闻采编工作也有很大帮助,可以为新闻受众搭建起与现实世界交互的“通道”。有关新闻采编和报道的流程中,AR 技术甚至比VR 技术更进一步。两者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沉浸感与交互方式两个方面。VR 技术的沉浸体验完全虚拟,与现实存在隔绝,而AR 技术是在现实环境中加入一定虚拟元素。VR 技术的交互方式包括手势识别和虚拟控制器,AR 技术的交互方式则主要为图像识别和实时计算。

增强现实技术在新闻采编中的应用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进行生动信息展示和解说。AR 技术可将虚拟的视频元素、文字元素叠加处理到真实世界中的图像与视频信息当中,从而为新闻受众补充信息或提供解说服务,增强其新闻理解效果,使新闻内容更具影响力。例如,实施新闻采编后,增强现实技术可以将补充的关键信息放在电视屏幕某个位置,观众观看时利用电脑或手机上的软件扫描,就可以查看额外报道信息,如统计数据、专家建议等,可以帮助受众深度观看新闻,带来丰富的体验,提高了互动水平。

第二,实现三维重建类型的可视化。对于新闻事件部分场景元素,增强现实技术可以进行三维虚拟建模重现,将虚拟元素融合进真实世界的场景中,就可以可视化呈现电视新闻,比如新闻的地图、动画等元素,都可以三维立体呈现出来,还能与观众交互。在有关建筑物的新闻采编中应用AR 技术该类功能,可以使观众看到建筑物的结构示意图,探析其原貌,深刻理解报道内涵。

第三,进行虚拟演示和实验。电视新闻采编过程可以通过增强现实技术提供的平台开展新闻模拟和实验,比如部分新闻利用该技术展示医学手术过程、科学实验以及自然变化现象,使得观众更能够理解其中的原理、知识,还有利用增强现实技术帮助观众沉浸式观看天文现象,比如星座的运动、日食和月食等,使观众产生观看兴趣[4]。

3.4 网络通信技术的应用

新闻采编领域目前比较常用的新媒体技术还包括网络通信技术。该项技术可以满足新闻采编内容交流、用户参与以及实时报道等需求。例如,利用互联网即时通信的强大功能,新闻采编团队可以从社交媒体获得很多最新的新闻素材信息,包含文字信息和网络用户自主发布的图片、视频等,可以保障新闻采编内容更为全面、可信。对于重要新闻事件,网络通信技术也支持在互联网社交平台上直播,使新闻发布获得快速且便捷的渠道,使广大受众更快地了解新闻信息动态变化,使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切实增强。新闻采编人员能在网络通信技术支持下对新闻事件相关人员进行远程采访,还能与他人沟通协作,比如视频会议、实时通信软件以及各种共享工具,都可以跨地域、随时随地开展采访交流活动,为新闻编辑记者提供方便,打破了以往新闻采编的时空限制,促进工作灵活性增强,甚至可以对全世界的各类新闻事件进行及时、快捷的响应[5]。

3.5 数据挖掘与分析技术的应用

数据挖掘和分析技术在新闻生产各流程中都得到了有效应用,为传统新闻媒体采编转型提供强大技术支撑。通过该项技术,数据新闻的抓取、挖掘、统计以及分析形成了一种新型采编模式,可以获得庞杂新闻数据信息背后的关联性,将其中重点信息以及新颖、有趣的元素提取出来,提高新闻报道的品质。数据挖掘与分析技术还能结合特殊算法,对新闻叙事进行深化处理并提前判断新闻事实,避免新闻采编和报道方向出现偏差。数据挖掘与分析技术曾被称作科技发展的“媒体大脑”产物,其可以快速扫描互联网中上亿网页,收集并整理其中各种形式的数据,搜索获得舆情相关信息并自动进行分析,还能生成比对图表,方便新闻媒体的采编和报道。

4 结语

新闻采编工作中应用的新媒体技术包括人工智能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网络通信技术、数据挖掘与分析技术以及增强现实技术等。在新闻采编过程中恰当地运用这些新媒体技术,不仅可以提高采编质量,还能够使新闻报道更为准确、客观,形式更为丰富生动,从而使新闻信息传播范围更加广泛。

猜你喜欢

新闻报道虚拟现实受众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REALITY BITES
风口上的虚拟现实
虚拟现实技术向科幻小说借灵感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深化“走转改”在新闻报道中践行群众路线
如何让新闻报道鲜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