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勣:国之长城,义名天下

2023-04-24曲昌春

领导文萃 2023年8期
关键词:李治李渊诏书

曲昌春

李勣是一个经历复杂的人。

李勣早年参加了隋末起义大军,大军的首领在后世的名声很响亮——翟让。在隋末农民起义的瓦岗军中,翟让和李密是相提并论的。李勣人生中的第一次险情就出现在翟让和李密的火并之中,李密知道李勣是自己需要的人才,便放过了身为翟让亲信的李勣,并对他继续委以重任。

后来,李密在与宇文化及以及王世充的争斗中失利,队伍溃散,不得已投降了李渊建立的唐朝。李勣也跟着投降了唐朝,他做了一件事,这件事让李勣赢得李渊的尊重。

李勣做了一件什么事呢?他把原本归属李密帐下的城池地图包括户籍等资料一并呈送给了李渊,并且声明,这是李密的,不是我李勣的,我只是替李密转交而已。城池地图以及户籍对于皇帝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取得这些就能取得最后的统治权。李勣明明可以把这些功劳归于自己名下,却拱手让给了李密,这让李渊对他刮目相看。如此忠臣良将,那就赐姓李吧!

从此,李勣成为大唐王朝一员不可或缺的战将,历经高祖、太宗、高宗三朝不倒,堪称大唐历史上的奇迹。

在此期间,李勣有过战败被迫投降的时候(投降窦建德),也有过猝不及防丢盔卸甲的时候(被刘黑闼打得只剩一人一马),但他都挺过来了,成为李唐王朝最倚重的战将之一。

在唐太宗贞观年间,李勣跟名将李靖一起出征突厥,最终让突厥颉利可汗无路可走,颉利可汗被唐军俘获,猖獗一时的东突厥被灭国。

太宗李世民曾不无骄傲地对众臣说,隋朝靠修筑长城防范突厥,而我只把李勣放在并州防范突厥,十六年烽烟不起,李勣就是朕之长城。

国之长城,由此得名。

“日中则移,月满则亏,物盛则衰,天地常数”,李勣深知这个道理,在立功的同时小心翼翼,在坚持原则的同时也保持着处世的圆滑。

老领导李密伏诛后,李勣经皇帝李渊同意,为李密收尸厚葬,并披麻戴孝。老兄弟单雄信伏诛时,他割下自己大腿上的一块肉,煮熟后喂给单雄信吃,以此表达兄弟同死之心,而在单雄信死后,他又奉养了单雄信的妻子和孩子。既能坚持原则,又有处世的圆滑,既赢得了有情有义的声名,又保持了对李唐王朝的忠诚。

贞观十七年,太宗李世民将有功于唐的忠臣良将画像凌烟阁,总共24人,李勣名列其中;唐高宗李治即位,重新画像凌烟阁,当时的大臣之中,唯有长孙无忌和李勣享此殊荣;武则天从昭仪升位皇后,长孙无忌等重臣被贬出京城,最后客死他乡,而李勣却依然列高位,恩宠不减。

李勣之所以能够恩宠不减,归根结底还在于他有一双洞察世态的眼睛,在伴君如伴虎的氛围下,这双眼睛尤为重要。

唐太宗执政末期,李世民开始寻找托孤重臣,在锁定大舅哥长孙无忌后,李勣是他的重点考察对象。在这期间,李勣受到的恩宠别人无法比。

李勣患病,需要一例药引子——胡须灰,李世民剪下自己的胡须,烧成了灰,用来给李勣配药,李勣无言,唯有叩头谢恩,一直叩出了血。李勣参加宫廷宴会喝高了,躺在席上沉睡,李世民解下自己的黄袍轻轻给他盖上。恩宠至此,一般人都容易模糊双眼,而李勣保持着清醒,他知道自己的地位,也知道自己的本分。

考验很快来了,贞观二十三年,太宗李世民病重,这时突然降下一道出人意料的诏书:将李勣贬出长安,出任叠州都督。叠州位于今天的甘肃省。当天晚上,李勣的家人还在等他回来吃饭,等了许久还没回来,一问才知道,出差了,去哪儿?叠州!什么时候回来?不知道!为什么李勣接到诏书连家都不回呢?因为他是聪明人,他看出了这道诏书背后的杀机。

在贬黜李勣的同时,李世民对太子李治说,李勣的能力出众,而你对他没有恩宠,恐怕不好使用,我现在把他贬黜,如果他有片刻犹豫,你就杀了他,如果没有犹豫,你即位后将他召回来重用。

这道诏书是什么?这道诏书是李世民父子给李勣出的考试题,试一试李勣是否唯皇命是从,试一试李勣是否将一颗忠心全部献给了李唐王朝。

唐太宗駕崩之后,李治即位成为皇帝,自此李勣成为李治的股肱之臣,并且在关键时刻,经受住了考验。这个关键时刻,就是武则天升任皇后的时刻。

武则天原本是唐太宗的才人,朝廷内外都知道这个事实,李治想把武则天扶上皇后宝座,以长孙无忌、褚遂良为首的大臣们坚决不答应。

当皇帝李治征求他的意见时,老到的李勣给出了这样一句话,这是陛下的家事,何必再去问别人?

对于李勣在立后中的表现,史家有很多指责,很多人认为正是李勣的纵容,才让武则天登上了皇后之位,后来还革了唐命。

其实,李勣很明白,他知道武则天不是孤零零一个人,武则天的背后站着皇帝李治,即使他李勣不支持,仍然有人支持,即使他李勣不说话,仍然有人说话。他李勣所要做的事,就是守好自己的本分。

公元668年,李勣达到了一生功业的巅峰,他以统帅的身份,率领远征高句丽大军攻破高句丽首都平壤,太宗李世民终其一生未能实现的目标被李勣实现了。

这一年十二月十七日,皇帝李治在长安郊外祭祀天神,向天神禀告大唐攻克高句丽的消息。而在皇帝李治之后,李勣作为第二个献祭的人,在儒家的礼仪里,这是一份至高无上的荣誉,这也是李勣一生荣耀的顶点。

即便如此,李勣的头脑依然清醒,他知道所有的一切都是虚的,所谓荣耀,所谓富贵,都是虚的。

一年后,李勣病重,他对自己的弟弟李弼说,我死以后,严管子孙,发现谁的思想危险,谁在外结交行为不端之人,一律先行打死,再报告皇帝。除此之外,李勣不再说话,直到病逝。

(摘自《历史人物的N个结局》)

猜你喜欢

李治李渊诏书
Quantum-enhanced optical precision measurement assisted by low-frequency squeezed vacuum states
李渊:我只是个孤独的老父亲
汉文帝七年《朝仪》诏书研究
李少爷的糖堆儿
清朝颁予杜尔伯特达赖汗之满蒙文承袭诏书(英文)
韩雍换信救人
幽默字条救名医
毛泽东的纸条让他躲过一劫
毛泽东的纸条让他躲过一劫
李渊起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