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世界地球日:为了地球, 海洋也在努力

2023-04-24FULLMOON

百科探秘·海底世界 2023年4期
关键词:珊瑚虫海葵红树

FULLMOON

4月22日,世界地球日,这是为保护地球环境而设立的。海洋作为地球生命的摇篮,从浅海到深海,从近海到远洋,十几种海洋生态系统一直保护着地球环境和大自然的平衡。接下来,让我们和海洋一起,看看红树林、海草床、珊瑚礁这三大典型且最具生命力的海洋生态系统是如何保护地球环境的吧!

海岸卫士:红树林

在地球的热带和亚热带海岸、潮间带滩涂上有一种特有的海洋木本植物群落,它生长在陆与海的边缘,是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成员,有“海岸卫士”的美称。没错,这个奇特的物种就是红树。可能有人会奇怪:这个物种的树叶明明是绿色的,为什么被称为红树?其实,红树这一名称的来源和它的一个特性有关——它的树皮富含单宁酸,遇空气氧化后,树干就会呈现红色。

红树不需要肥沃的土壤,它会默默地把根须深扎在淤泥里和海岸边。红树的根须纵横交叉,盘根错节,支撑着硕大的树冠。红树还会连成整体,形成一排立体栅栏,挡风御浪、固堤护岸,为海岸提供一道天然屏障。但受温度的制约,并不是所有的海岸滩涂都有红树林,越往北,红树种类越少,生长情况也越差。

风暴潮“克星”

红树林可以减弱海浪的力量。有数据显示:50米宽的红树林可将1米高的海浪削减到0.3米甚至更低;如果红树林宽度达100米,红树高度为4米~6米,就可以将海浪的高度削减80%左右。1986年广西沿海发生了特大风暴潮,合浦县398千米长的海堤被海浪冲垮了294千米,但堤外有红树林的地方,海堤则没有被冲垮。

陆地生产者

红树林会阻碍潮水的流动,大幅降低树林内的水流速度。除此之外,红树林纵横交错的根系,加大了悬浮物的沉积量,加快了淤积速度,从而使滩涂淤高并向海伸展,海滩不断扩大、抬升,减少了海岸侵蚀,巩固了堤岸。

水体过滤器

红树林能吸收大量的氮、磷等污染物,进行水体净化,从而控制污染,预防赤潮发生。2001年之前,泉州湾每年都会发生几次规模不等的赤潮,但自2001年大规模人工种植红树林后,赤潮这种现象在泉州湾便逐渐减少。

空气固碳器

红树林可以净化空气,它们能像海绵一样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在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减缓全球气候变暖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生物“庇护所”

红树林是众多野生动物的食物源、繁殖地和迁徙中转地。在红树林的庇护下,动植物和谐相处,繁衍生息。

悠闲的白鹭

白鹭以鱼虾为食,经常在红树林底下的沼泽地及附近的湖泊里捕食。

畅游的海鸭

海鸭可以吃掉生长在红树林里的害虫和镶嵌在红树枝干上的小贝壳,海鸭的粪便能为红树林的生长提供营养。在红树林里放养海鸭,有利于生态保护。

红色的招潮蟹

招潮蟹是红树林中重要的生物。红树林给招潮蟹提供生存环境,招潮蟹会收集红树落叶,培养出硫细菌滋养红樹林。

海底草原:海草床

海草,草如其名,就是海洋里生长的草。海草外表普通,却有着十分有趣的经历:一开始生活在海洋里,后来“登陆”,几经周转,又在大约七千万年前再次回到海洋,最后演化成完全适应海洋环境的生物,是地球上唯一完全生活在海水中的显花植物。

那么仅一字之差的海草与海藻有什么区别呢?

海草是高等植物,它的纤维较强韧;它有真正的根、茎、叶,有叶脉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它的开花、传粉、结种子等过程均在海水中进行。

海藻是低等植物,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海带、紫菜、裙带菜都是海藻;它的结构非常简单,没有真正的根、茎、叶,不开花,不结种子。

考考你:哪个是海草?哪个是海藻?

别看海草随波飘摇,外表柔弱,当连在一起时,就成了海洋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海草床。

海草床是海草在适宜的环境中大面积连片生长而形成的,海草床虽然在全球分布面积不大,但在保护全球海洋生态上起着重要作用,我们能够看到蓝色海洋,很大程度上多亏了海草床的存在。

调节气候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人类对“蓝碳”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作为海岸带“蓝碳”重要成员的海草床也逐渐被重视。作为全球重要的碳库,海草床具有强大的碳捕获和碳封存能力。海草床一旦受到破坏,不仅无法吸收二氧化碳,甚至有可能将埋存于沉积物中的碳释放出来,成为新的碳释放源,加剧海洋酸化。

防浪护堤

海草的根系能粘聚泥沙、珊瑚屑、贝壳屑等沉积物。大片的海草床能减缓潮流流速,具有抗波浪和潮汐的能力。

净化水质

海草床可以吸附水流中的悬浮物颗粒,吸收水体中的有机物、重金属元素、营养盐,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促进水质净化和营养盐循环。

维护生物多样性

海草床的环境为各种鱼类、甲壳类、软体类动物提供了栖息场所、繁殖场所、育崽场所,是多种生物的家园。

“美人鱼”儒艮

儒艮以海草为食,可以说是海草床的“敌人”。儒艮吃海草的时候,不是只吃叶子,而是连根拔起,将根、茎、叶整个吃掉。

“活化石”中国鲎

海草床是中国鲎的重要栖息地和觅食场所。中国鲎幼体多分布在海草床周围,这样它们才能发育成熟。

我国海草床分布区域

我国海草床的分布区域主要为两大区:南海海草床分布区、黄渤海海草床分布区。

南海海草床分布区:海南、广东、广西、福建等沿海地带

黄渤海海草床分布区:天津、河北、山东、辽宁等沿海地带

海洋热带雨林:珊瑚礁

珊瑚:是植物还是动物?

在清澈的热带浅海区,生长着五彩斑斓的珊瑚。它们不仅外表长得像树枝,还会像植物一样固定不动,进行光合作用。

珊瑚虫的身体呈圆筒状,它们通过分泌碳酸钙,将自己固定在祖祖辈辈共同构建的骨骼上。珊瑚虫的口的四周长有许多触手,这些触手的数目不是6 或6 的倍数,就是8 或8 的倍数。它们能够主动捕猎,身体结构也具有动物的特征。

那么,由成千上万只珊瑚虫组成的珊瑚是植物还是动物呢?

亚里士多德曾把珊瑚称为“zoophyta”,意思是介于动物和植物之间的特殊存在。千百年来,科学家一直探求如何给珊瑚分类,直到18 世纪,珊瑚才被正式归入动物界。

珊瑚和海葵都属于在地球上生存了上亿年的生物,追溯历史,珊瑚和海葵可以说是近亲,都属于刺胞动物门。但如果将珊瑚和海葵放到你面前,你能分清吗?赶快按照下面的步骤识别它们吧!

1. 看触手

珊瑚分为三类,分别是硬珊瑚、软珊瑚、柳珊瑚。这三类中软珊瑚经常被错认为海葵。但实际上,软珊瑚和海葵的触手是不一样的,软珊瑚的触手有不同的形状,表面长有很多毛茸茸的细刺;海葵的触手则较为圆润光滑。

2. 看骨骼

珊瑚有骨骼,一旦选定栖息地就不再移动;海葵没有骨骼,身体基盘会附着在海底岩石或其他物体上,如果环境不合适,海葵会移到其他地方。

3. 看习性

珊瑚大多数是群体生活,彼此相连;海葵则喜欢独居,每株都是独立的个体。

4. 看食物

除了共生藻为珊瑚提供養分外,珊瑚会以浮游生物为食;海葵不仅会以浮游生物为食,还会通过触手捕捉鱼类、贝类等生物作为食物。

考考你:哪个是珊瑚?哪个是海葵?

珊瑚礁是怎么形成的?

我们知道,当我们在海底看到一整块珊瑚礁的时候,这块珊瑚礁里已经有无数只珊瑚虫了。珊瑚虫作为珊瑚礁的主体,每一个单体的珊瑚虫只有米粒大小,它们一群群地聚在一起,一代代地生长繁衍,不断分泌出石灰石,并黏合在一起。当然,珊瑚礁的组成不仅有珊瑚虫,还有其他生物,如贝类、石灰藻、有孔虫等。这些生物分泌的石灰石胶结在一起经过压实、石化,便形成岛屿和礁石,也就是珊瑚礁。不过,形成珊瑚礁的前提是珊瑚必须生长得够快。因此,只有在光照充足、温度较高的热带浅水域,才会有珊瑚礁的分布。

珊瑚礁的种类

珊瑚礁根据形态可分为三类:岸礁、堡礁、环礁。

岸礁

岸礁被称为裙礁,是珊瑚虫直接附着在海岸线的岩石上生长,并慢慢向着海里延伸而成。这种珊瑚礁主要是沿大陆或岛屿生长发育。海南岛沿岸的很多珊瑚礁都是岸礁。

堡礁

堡礁被称为堤礁,是离海岸有一定距离的堤状礁体,它与陆地之间隔着潟(xì)湖水域,例如著名的澳大利亚大堡礁。

环礁

环礁被称为篱笆礁,因全部分布在远离大陆的海洋之中,故又称它为远洋礁。我国的南海诸岛中,不少岛礁属于这一类。

作为海洋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一环,珊瑚礁有效地保护着海岸线免受海浪和风暴潮的侵蚀。除此之外,珊瑚礁更是为海洋生物提供了栖息地,可以说,海洋中25% 左右的生物都要依赖珊瑚礁生活。

“珊瑚杀手”长棘海星

长棘海星生活在浅海等有珊瑚礁的水域,主要以珊瑚为食。

“守护者”大法螺

大法螺喜欢栖息在珊瑚礁上,它一直保护珊瑚礁不受长棘海星的伤害。

无论是在海岸还是在海底,红树林、海草床、珊瑚礁都在尽自己的努力保护着地球上的生物,为不计其数的生命提供居所,维持海洋生态平衡,保护人类的家园。但随着海洋的开发,红树林被人为砍伐,海草床严重退化,珊瑚礁大规模白化……保护它们已经迫在眉睫,让我们好好善待这些“海洋卫士”吧!

猜你喜欢

珊瑚虫海葵红树
红树林诞生记
会“上”树的鱼
拜访珊瑚虫
珊瑚“摩天楼”
海葵和寄居蟹
红树植物无瓣海桑中重金属元素的分布与富集特征
为什么小丑鱼喜欢住在海葵里?
小丑鱼和海葵
海底的拳击运动员
红树植物老鼠簕内生真菌Aspergillus flavipes AIL8化学成分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