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生三江情

2023-04-24向梅

啄木鸟 2023年1期
关键词:三江干部孩子

向梅

他说,他和三江是有缘分的。“三年扶贫路,一生三江情。三江是这辈子忘不掉的经历,也是永恒的牵挂。”说这番话时,他已经告别三江返回北京一年了。一个偶然的机会,聊起了他在三江多次有惊无险的经历,那些与三江有关、与扶贫有关的故事喷涌而出。

2018年岁末的一天中午,他突然接到了组织上的电话征求他的意见——去三江挂职锻炼。他没有丝毫犹豫就答应了。为什么?一是组织有此意向,说明自己合适。服从组织安排是党员最基本的素质。二是自己有情怀。十几年来一直在资助那里的学生,与贫困山区有份不解之缘。有机会身体力行为贫困山区百姓做点儿事情,他觉得很有意义。

2018年12月26日,他带着两箱行李启程。从首都北京到广西三江,两千公里的旅程,跨越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四省,换乘飞机、火车、汽车三种交通工具,到达三江县城时已是傍晚时分。天下着雨,周围黑漆漆一片,住进招待所那个夜里,他失眠了。来了干什么?如何干?他心里没底。

三江地处云贵高原边缘,桂、湘、黔三省(区)交界处,是侗族自治县,因浔江、榕江、融江三江汇流而得名。这里山水相映,风景秀美,但因交通不便,发展滞后,2015年精准识别后,全县有贫困村98个,贫困人口21709户92406人,贫困发生率为2522%。到2018年底,全县还剩10252户43797名贫困人口尚未脱贫,63个贫困村尚未摘帽,脱贫攻坚进入最为关键的阶段。

万事开头难,但再难也要开头,只有吃透情况才能有的放矢。稍事休整后,他就踏上了下乡调研的路。第一次下乡的经历铭心刻骨,那是一个晴朗的中午,他们的车在蜿蜒的山路上绕来绕去,他的五脏六腑里翻江倒海难受无比,但还是咬牙坚持往前走。调研的第一站是独峒镇唐朝村,由于公路不到户,车开到半山腰就无法往前走了,他背上资料,和带路人一起徒步前往。雨后的山路并不好走,可以说是手脚并用,到达目的地时已是满头大汗,泥水沾满衣襟,但也正是这身泥,拉近了他和老百姓的距离。他们来到一户人家,首先印入他眼帘的是破旧不堪的房子,墙上是漏雨的痕迹,屋里找不到任何家具,一家五口人穿着破旧……眼前的这一切,让他心中为之一震。

走访的另一户人家,在外面打工好几年,把攒下的钱都用到建房上了。然而,房子盖好了,家人却因烧水不慎,把自己的房子连同相邻的两户人家的房子全给燃着了,三家人的全部家当都化为灰烬。三江多雨,房子没了,三家人只好搭个油布棚子生活,真是惨啊。不深入进去,真不知道还有如此贫困的村落和家庭,看到山里的百姓,他感到肩上的担子很重,很重。

将近两个月的时间,他一直都在走村串户深入基层调研。了解情况后,更加心忧如焚。一些贫困群众“等靠要”思想严重,贫困人口内生动力不足,深度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发展滞后,道路交通、通信设施、教育培训、基本医疗、住房安全等都存在不少短板。如何啃下这些硬骨头,确保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他在调研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一些思考,第一时间向组织做了汇报。三月份,国家移民管理局在三江开了现场会,随后成立了扶贫专班,系统内九个总站都参与进来,一场轰轰烈烈的扶贫攻坚战打响了。

他说,那真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人到,心到,情到!”扶贫先扶智,首先,做好忠实的宣传员。要完成这项对中华民族、对整个人类都具有重大意义的扶贫伟业,就要先把中央的决策部署带下去,让老百姓知道中央是牵挂着大家的。其次,事必躬亲。身为扶贫干部,以身作则,把中央机关好的工作作风带下去,既要做指挥员又要做战斗员。第三,要不断学习,充实自身,做合格的好学员。针对脱贫攻坚工作,习总书记做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学深悟透总书记的指示,学好用好相关的扶贫政策,干工作才能有的放矢。扶贫干部这支队伍里有许多非常优秀的同志,还有当地的干部,土里生土里长,干起工作来有很多智慧,从他们身上都能学到不少东西。

他谈到了前段热播的电视剧《山海情》,生动呈现了脱贫攻坚过程中的激情和奉献,体现了人民的坚强与奋斗、各行业扶贫工作者的无私帮扶、基层干部的倾情付出,心相连,情相依,手相牵,这些都是时代最响亮的旋律。之所以对这部剧有那么深的感触和共鸣,就是因为在剧中找到了工作上的契合点!

去三江,最牵挂的是家中的老母亲。老母亲只有他一个儿子,父亲去世后,他就把老母亲接到了北京一起生活。受领扶贫任务后,怕他工作分心,老人就回了内蒙古老家,找了个保姆照顾饮食起居。扶贫三年中,只在2020年春节和老母亲匆匆见了一面就又赶回三江。在三江这几年,不管是母亲还是爱人,都全力支持他的工作,没有给他添过任何麻烦。

在三江,他的身体健康也在经受着考验。他患有高血压,要求低钠清淡饮食,但在三江每周只有两天在县里处理公务,其他时间都在乡下村寨跑,只能有啥吃啥,很难顾及健康。后来肠胃出现状况需要手術,医生、爱人和同事都建议他回京治疗,可他觉得来回一趟没有个二三十天下不来,太耽误时间。最后还是利用在深圳参加茶博会和出差的机会,到移民系统的医院分两次做了手术。

在三江,最惊险的是遭遇的几次塌方。有时候这些自然灾害是无法预料的,下雨天土质松软了会有泥石流和塌方,但晴天太阳把土层晒爆了也会塌方,只能自己在路上时刻关注沿途山体的情况。梅林乡是离县城最远的乡,梅林乡安置点楼房建在山坡上,那是个周六,已经下了好几天的雨,他惦记着住在山脚下的一双老人。老人女儿已出嫁,儿子在外打工,家里平时没有别人。当初选房时他们选了山坡下的平房,他们的农田在原来村寨附近,和安置房相距十几公里,他也怕老人惦记田里的庄稼,再跑到地里去,于是就想着过去看看。途经富禄乡的山路上,突然遭遇泥石流,石头连同泥沙从山上滚落,一下子就把路堵住了。见此情况,司机立即调头准备返回,没想到车刚调过头,又听见轰隆一声巨响,再次遭遇塌方。停下车来,他和司机都惊出一身冷汗,真是有惊无险,命悬一线啊。

在三江最欣慰的一件事,就是为孩子们配发了运动鞋。那次工作组本来是因订做校服的事情去学校调研,结果看到孩子们大冬天光着脚、穿着凉鞋在跳皮筋,他当时鼻子一酸,差点儿掉下泪来。拉住一个孩子问为什么还穿着凉鞋,回答说只有这一双鞋。再拉住一个问家里还有别的鞋吗?这个孩子也是摇摇头。问遍了校园里所有的孩子,都摇着头说没有其他的鞋了。他们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回去后向上级领导做了专题汇报。很快,一万两千多双运动鞋就到位了。看着孩子们开心地穿着新鞋上学的样子,他从内心里感到欣慰。

他说,如果只允许讲一件在三江最开心的事,那就是助学的成就感。当地经济和认知的落后导致了教育的滞后,有的孩子可能就是因为几百块钱的学费就在辍学的边缘游走,一份资助可能就改写了一个孩子的命运。遇到有资助也不支持孩子读书的家庭,支教民警就一趟趟家访,苦口婆心地让他们理解上学的重要性。他建议应该好好宣传支教民警这个群体。他们作为支教老师都是驻村的,各方面条件非常有限,断水断电遭遇自然灾害是常有的事情。许多支教民警自己也有孩子,扔下自己的孩子来到大山深处去教别人的孩子,一待就是一年,确实不容易,做这些是需要情怀支撑的。

他一直强调帮扶工作是全体扶贫干部的共同努力,他只是参与者和见证者,所做的事情不值一提。他建议要多宣传扶贫干部,如数家珍般列举了一长串移民系统内的扶贫干部,比如移民局扶贫办徐继发处长带领的团队,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比如许多像黄文秀一样的扶贫干部,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克服了许多困难,付出了许多艰辛……他说他们每个人都非常拼,身上都有许多感人的故事。

2018年12月26日至2021年9月8日,一千多个日子里,翻越了无数沟壑,排查了无数险情,加了无数的班,也看到了无数人生活的改变。他走过的路,单是有行车记录的就有三万五千多公里。他参与和见证了三江的可喜变化,他说刚来时连路灯都没有,现在灯光点亮了城市和村镇,也点亮了老百姓的心。他说一家一户、一村一组做不到的事,用好党和国家的政策,集齐大家的力量,就能把事做好。经过几年扶贫政策的实施,到2020年年底时,63个贫困村全部脱贫摘帽,老百姓住上了安全舒适的房子,人居环境有了很大改善,医疗、教育都有了保证,立足本地资源禀赋,留下了巩固脱贫成果的产业项目。

三年的扶贫工作让他感受到了国家的强大、政府的务实、扶贫干部的努力,也见证了老百姓为美好生活奋斗的过程。2021年5月18日,他被三江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授予“三江侗族自治县荣誉市民”称号,也是外乡获此殊荣的第一人。

回望这段扶贫的经历,带给他的是感动、是温暖、是力量。他说这是他一辈子的财富,如果还有机会直接参与,他愿意重回三江。

责任編辑

猜你喜欢

三江干部孩子
三江之水天上来
它们的家乡——“三江源”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三江并流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干部任免
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