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质量评价与提升

2023-04-23陈清莲俞畅张金陵

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 2023年4期
关键词:园长评估体系

陈清莲 俞畅 张金陵

为促进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2022年教育部印发了《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以下简称《评估指南》),提出了坚持正确方向、坚持儿童为本、坚持科学评估、坚持以评促建四个基本原则,注重过程评估和自我评估,全面提高幼儿园保育教育水平。在此背景下,2022年12月10日—12月11日,由中国教育学会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与东北师范大学共同主办,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华东师范大学分中心、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部幼儿园园长培训中心共同承办的第四届学前教育质量评价与提升学术论坛在东北师范大学召开。来自海内外的学前教育专家、学者和实践工作者等13万余人参加了本次线上论坛,围绕高质量学前教育质量评价的价值追求和实践路径展开了深入且富有成效的探讨。

一、学前教育质量评价与提升的再探讨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完善学校管理和教育评价体系。一方面,学前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评价与提升的价值取向与整个基础教育阶段的质量监测发展方向一致;另一方面,学前教育质量监测的理论基础与实践路径亦有其独到之处。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李政涛强调,新时期的教育改革开启了评价改革的新时代,具体体现如下。第一,教育评价改革有了九大观点:以评价的方式回到教育改革的初衷和原点,具有育人价值,在根本上是教育价值观的转向,是思维方式的转型,要兼顾内外两个尺度,要有儿童立場,要实现多种评价方式的互补协同,要落到校长(园长)和教师的评价能力上,每个区域和幼儿园需要在把握前沿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参照系。这九大观点突出了人本立场,将教育评价落实到儿童的现实生活中。第二,教育评价改革有了六大发展走向:个性化、能力化、作品化、深度化、可视化、融合化。六大发展走向与九大观点的核心相近,都强调了教育评价不能过于僵硬单一,要充分考虑儿童学习的深入性和个性,为儿童提供多样化的评价方式。第三,教育评价改革有整体、成本、能力、工具、冲突、融合、体系、生态、主体、引领等十个方面的难点,目前已有的教育评价体系无法完全满足促进儿童个性化和全面发展的需求,需要社会各方协调互助,为教育评价提供适宜改革的“土壤”与“养分”。

东北师范大学教授吕立杰介绍了大概念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当今社会对人的格局、教育体系、教育方式都提出新的挑战与要求,学习力、迁移力和创新力等终身学习素养是儿童发展的关键。大概念教学能促进儿童对知识的本质理解,从而提升儿童的终身学习能力。其含义是实施认知结构化思想指导下的课程设计方式,避免课程内容零散、庞杂。大概念强调统筹规划,用单元视角看待教学,通过素养目标及大概念驱动大单元教学。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辛涛指出,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目标多元,未来重在扩大学前教育规模、规范学前教育办园行为、缩小区域间差异、提升学前教育质量。国内部分省市在学前监测评估领域已有一定的探索。一项关于国家开展学前教育质量监测需求的问卷调查发现,近1万名来自13个省市的幼儿园园长、学前督导、教研人员等学前教育工作者表示,监测目的要多元化,实施原则要关注基础差、缺标准等关键问题,监测内容应该包含教师质量、幼儿园质量和幼儿发展结果等方面,反映了由国家统筹建设学前教育质量监测体系的迫切性。

二、学前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建构

完善学前教育质量评估标准,建立健全各级各类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对学前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西南大学教授李珊泽从评价指标体系的架构、完善和系统化及评价方式的多样化与实效性等方面,梳理了中国从1989年至今的幼儿园课程评价实践探索,就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细致剖析,并提出三点思考:一是深化幼儿园课程质量评价的改革,二是注重过程与儿童发展、动静兼顾、有柔性空间的幼儿园质量评价系统的建构、完善与实现,三是幼儿园课程质量评价方式和体系创新。上海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院长李辉介绍了澳大利亚的学前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和国家儿童保教质量管理局,并基于2012年以来澳大利亚全国幼儿园质量评价的结果,分享了要建立对各利益相关者透明的质量保证制度、定期对托幼机构进行质量评估、注重地区发展不平衡等幼儿园质量管理与提升的经验;聚焦了学前教育质量的定义和测量的相关研究,探讨了客观主义与相对主义两种质量定义的取向以及现有幼儿园质量评估工具的适用性和优缺点,指出幼儿园质量评估要平衡主观与客观两者的关系,评估工具的选择也要考虑当地实际情况;对中国各地幼儿园质量评估的实践探索进行了梳理,提出要坚持四个自信,立足于本国国情建设幼教质量评估体系。

三、学前教育质量提升的影响因素

学前教育质量的提升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与会专家从不同方面分享了自己的研究成果。一是加强幼儿园教师培训。美国埃里克森儿童发展研究院教授陈杰琦基于当前幼儿园教师网络培训中交流少、互动难、操作性不强等问题,对如何趋利避害提升网络培训的正面效能进行了探索,将“联接项目”作为网络在职培训的新尝试,通过线上课程、专业学习社区、行动研究组、领导研讨会四个基本要素,支持幼儿园教师发展观察、记录、解读和使用评价数据来计划教学的能力,让教师在“知识—实践—反思”的循环中获得专业发展。

二是建立多主体协同机制。学前教育作为一种基本的教育形态,其教育质量的保障也应充分尊重各利益主体,倾听多种声音,汇聚各方力量。中国教育学会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黄瑾在教育部出台《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和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的背景下,分析了科学幼小衔接的三重价值内涵:科学幼小衔接是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基本内涵和发展要求,也是适应儿童发展阶段性与连续性的重要体现,亦是各利益相关主体相互影响和作用的过程。基于对全国11个省市幼小衔接各相关利益主体实证调研的数据分析,黄瑾对未来科学幼小衔接的实践路径提出三点建议:第一,坚持以儿童为中心,达成双向衔接的共同愿景,确立幼小衔接的双重价值旨趣和推进路径;第二,凝聚共识,平衡期望,多主体合力为儿童做准备;第三,强调统筹规划,搭建平台,构建多主体协同的支持性保障系统。

四、学前教育质量的提升路径

1.读儿童,优互动

《评估指南》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上海市杨浦区本溪路幼儿园教师徐婧分享了基于儿童立场的教育過程,强调要从“感同身受”的情境设置、“好玩可玩”的材料创新、“顺势而为”的过程互动三个方面支持儿童的发展。上海市徐汇区乌鲁木齐南路幼儿园园长龚敏认为,园长应该引导教师团队发现和理解儿童的自主性,要给予儿童自理生活、独立思考、分享交流、展示自我和关心互助的机会。杭州西湖区学前教育指导中心教研员沈颖洁强调了赋权的重要性,认为教师应该信任儿童,给予儿童自主探索的机会。

2.重过程,强自评

北京市大兴区第七幼儿园园长赵旭莹从以幼儿观察为核心优化师幼互动,以进班指导为依托审视教育过程,以园本教研为手段改进课程实施,以评估机制为保障提高过程质量等四个方面分享了过程性评价的实施手段,并详细介绍了作品取样系统在幼儿评价、教师自评中的运用。上海市静安区安庆幼儿园园长温剑青分享了以教师为主体的课程评价体系演变过程和孵化共赢的“6+N”伙伴分享式评价方式,提出让教师成为课程评价的主人,并指出坚守儿童视角的必要性和支持儿童发展的重要性。上海市宝山区教育学院干训部副主任周金玉介绍了教师专业成长路径,即助力教师专业成长的“研修共同体”,推动教师专业成长的“研修路径”,服务教师专业成长的“共享课程”,强调教师共同体和园长共同体的建设。

The Assessment and Improvement of Preschool Education in

High-quality Developing Stage: A Critical Review of 4th Forum on Preschool Education Assessment and Improvement

Chen Qinglian  Yu Chang Zhang Jinling

(1 Faculty of Education,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62)

(2 China Basic Education Quality Monitoring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re,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ub-Centre, Shanghai, 200062)

(3 Preschool Education Professional Committee, Chinese Society of Education, Shanghai, 200062)

猜你喜欢

园长评估体系
我要当动物园园长
等你好久啦
忍不住想打扰你
嘟嘟熊家的百货商店(二十八)——兔园长买学习卡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评估依据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最终评估
EMA完成对尼美舒利的评估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