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提升策略
2023-04-23陈平,吴永波
陈平,吴永波
摘 要:在复杂严峻的就业形势影响下,大学生的主动就业意识降低,毕业生中“慢就业”“不就业”现象日趋严重。文章通过分析社会经济环境、高校人才培养体系、毕业生就业意识等对毕业生就业的影响,提出应从端正毕业生就业思想、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强化毕业生自我认知等方面来培养毕业生的主动就业意识,制定合理职业发展规划,进而提升就业竞争力和抗逆性,促进毕业生就业。
关键词:毕业生;逆境商;就业意识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3)04-0006-03
从国家发展形势来看,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社会经济形势对毕业生就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供给方面的毕业生总量压力。根据教育部发布的《2020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4 183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54.4%,按照马丁·特罗的量化标准,中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普及化阶段。2022年,我国应届毕业生人数首次突破1 000万,再创历史新高。二是供需关系不匹配。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不能有效满足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当前,社会已全面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生产知识的经济与用知识生产的经济正在悄然改变着人们的就业方式,与此同时,知识更新的时间跨度呈现逐年缩短的趋势,“知识就是力量”已经被“转化了的知识才是力量”所替代。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环境的重要性
当下,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关键是要认清形势,顺“势”而为。《鬼谷子》中“察势者明,趋势者智,驭势者独步天下”的表述,是中国智慧对“势”重要性的深刻阐述,其中蕴含了“势”与个体发展的特定关系。就业环境之所以如此重要,主要原因是就业与社会政治经济形势密切相关,并表现为: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等与就业相关的外部环境好,社会创造出的新业态就多,提供的就业岗位量就大,是积极的“正能量”。换言之,繁荣的经济、稳定的政治和积极的文化能有效提升社会的就业承载力。
二、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策略
(一)从劳动思想角度认识就业,培养个体劳动意识
无论是过去还是未来,劳动是人的本质。那什么是劳动?人为什么要劳动?劳动与就业又是什么关系呢?在社会学范畴中,就业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劳动形式。劳动是不以一切社会形式为转移的人类生存条件,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是人类生活得以实现的永恒的自然必然性。因而,在社会属性上,劳动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一个重要标志性行为,是体现个体自我劳动价值的有效载体,此外,劳动(就业)和人之间还有个基本关系:只有通过劳动(就业),人才能生存;只有通过劳动(就业),人的社会价值和属性才能得到更加全面的体現,人的个体需求才能得到有效满足[1]。
人们付出劳动并创造出了价值,其社会性和社会价值才能得到更加充分和真实的体现。马克思认为,全部人的活动迄今都是劳动,劳动是人的本质,劳动创造价值。马克思通过生产理论对劳动和就业的关系进行了解读,它的一般逻辑结构为:劳动(就业)创造了价值,劳动(就业)创造了资本,离开了劳动,资本积累和经济增长无从谈起。从社会发展的宏观上看,人类社会所有的享用支配都来源于劳动;从个体需求的微观上看,人们须以劳动换取一切个人生活所需的资源。对当代大学生而言,在大学阶段,尤其是在大学高年级阶段,一定要从劳动的角度来理解人的全面发展需要,正确认识就业的社会意义;要有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和正确的就业观念;要充分理解和认识到就业是最重要的民生,并且要坚信只有就业稳定,社会才能稳定,经济才能发展,国家才能富强,民族才能复兴。当然,劳动思想不会凭空进入大学生的头脑里,它需要借助教育手段,通过学习的方式才能见效,才能促使其成为大学生自己的思想,帮助大学生成为一个更加优秀的人。因此,为有效增强大学生的劳动意识,高校一定要牢牢把准劳动教育的价值导向,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崇尚劳动、尊重劳动。
(二)从需求层次理论角度认识就业,培养主动就业意识
就业工作是高校育人工作的一个重要指标,对国家教育事业意义重大。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全球经济艰难复苏,高校毕业生的求稳思想越来越重,“躺平”现象、“佛系”思想,不升学、不就业、不进修的“尼特族”在高校大学生群体中占比越来越大。那么,如何才能破解毕业生“不就业”“慢就业”难题?
人本主义思想认为,人是管理的目的而不是手段,人是管理活动的核心,而不是边缘[2],因而不能简单地把人视为社会生产工具。在解释劳动的重要性及其与个人发展的需求关系时,以美国学者马斯洛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人类具有一些先天需求,人的需求越是基本,越与动物相似;越是高级,就越为人类所特有。同时,这些需求的出现有先后顺序,即当一个人满足了较低的需求之后,才能出现较高级的需求,这是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核心理念。因此,为培养正确的求职态度,高校要特别关注大学生的内心体验和需求,要注重让大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感悟,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3]。当然,作为求职创业的主体,高校毕业生也应积极转变就业理念,比如,在求职就业时,毕业生要能从自身发展需求的角度出发,将培训与成长机会作为择业标准之一,把成长机会纳入总体报酬的考虑范围之内,对当前的工作进行正确评估。
(三)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增强可雇佣性
古人认为,任其事必图其效;欲责其效,必尽其方。这里的“方”就是方法,包括技术和能力,也可以简称为“术”。对于高校毕业生而言,技能就是帮助他们进行自我规划、自我认知、自我推荐、自我提升的本领,也就是帮助他们获得社会所需要的就业能力的方法。相关研究表明,这些技能既包含高校毕业生在进入社会前应该具备的就业知识、就业礼仪、就业准备等显性能力,也包含工作经历、社会经验、人生阅历等隐性积累。这些显性能力和隐性积累就是大学生为适应社会需求而应该主动获取的用来提升自己素养的就业能力。所谓就业能力,是工作岗位对从业人员的基本要求[4],是获得最初就业、维持就业和重新选择、获取新岗位的能力,是怎么才能“让个人就业的理想照进现实”的方法。对高校毕业生而言,就业能力不仅限于找到工作的能力,还包括个体持续完成工作、实现良好职业生涯发展的能力。那么,在市场竞争环境下,高校毕业生应如何应对社会压力与挑战,如何保持职业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就成为其在迈入职场前的“必修课”。
打铁还需自身硬,为破解就业难题,最根本的突破点还是在大学生身上。为培养高校毕业生的良好职业素养,提升他们的就业竞争力,需要使其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素养和技能。一是需要掌握看得见实效的有用的知识和技能,如学习通识教育课、专业基础课、专业特色课、实践教学课等,固本强基,开好篇,谋好当下;二是需要储备一些看不见的知识和技能,如人文艺术修养、持续学习能力、心理调适能力、表达沟通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等,布好局,谋好长远;三是需要具有爱国主义精神,要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而奋斗的理想和责任感,要具备利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原理和方法来分析、解决自身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的能力。因此,高校毕业生不仅要学好专业知识,构建完善的职业发展知识体系,更重要的是要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以及将知识转化为实践的能力。
(四)强化毕业生自我认知,增强逆境商
认知行为理论认为:个体的思想和信念等认知形式对其情绪和行为会产生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与此同时,个体的具体行为方式和习惯也会反过来影响个体的认知观念。以前,人们朴素地认为“读书改变命运”,古人“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和“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表述就是基于这个思想而产生的。延续至今,“读书改变命运”的情感寄托具象为毕业后能找到一份收入可观的工作,进而改变家庭经济状况,甚至改变整个家族的命运。倘若“读书改变命运”的美好心理期望和精神寄托被打破,“读书无用论”就会如同思想“病毒”一样迅速传播,变成混淆社会舆论、阻碍人才培养的“拦路虎”。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在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中,要促进毕业生就业,高校不仅要关注毕业生技能的培养,同时也要关注其心理素养的培养。为此,在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之下,高校要培养出“职场新人”,除了要使其学好专业知识,增强其专业素养之外,还要以当代大学生的兴趣、需求、性格及气质特点为切入点,科学地培养他们的逆境商,使其确定学习目标,并通过自我评价成为为自我负责的学习者,以此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并接纳自己,增强他们的“抗逆性”。
因此,高校要加强对大学生就业规划意识、就业危机意识、就业竞争意识、就业调适意识、自主创业意识,以及适应新经济形势下各种新业态、新岗位能力的培养,以确保大学生在遭遇求职挫折时,能克服害怕失败的恐惧心理,勇敢地走出去;能将求职道路上的“绊脚石”转变为帮助自己成长的“垫脚石”;在面对就业难题时,能从现实和思想上认清形势,避免被挤入社会边缘,避免在沉沦和失敗中丧失自信和理想,失去争取更好发展前景和美好生活的机会。
三、讨论与总结
在目前整体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的背景下,为充分发挥好高校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和作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高校可从以下几方面来主动迎合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新需求和新要求,承担起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首先,高校要切实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充分发挥好思想政治工作在整个教育体系中“思政之盐”的作用,从制度层面入手,构建更加系统的、科学的生涯规划课程体系,特别是要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和创业师资队伍建设,积极构建结构多元的创业专业教师队伍,充分开展“以创带就,以创促就”工作,将提升大学生培养质量内化为全体师生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可雇佣性。其次,高校要积极探索大学生教育的新思路和新机制,特别是要重视本科教育在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基础地位,适时调整专业和学科设置,切实提高高校办学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契合度,切实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技能、思想认识和社会责任感,促使高校毕业生将个体需求与国家和民族的需求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形成荣辱与共的和谐命运共同体。
进入新时代,国家对青年一代提出了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根本要求,并发出了“强国有我”的时代号召。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应该清楚地认识到顺势而为的重要意义和自己应该承担的历史使命。当下,虽然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普及化阶段,但大学生作为社会精英人群的本质并未发生改变,其肩上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并未改变。高校毕业生要想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就需要全面地分析当前的主客观形势。具体而言,高校毕业生要清晰地认识到“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弊端;要善于结合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势”,制定好个人的奋斗目标;要在多元社会思潮中,具备明辨形形色色似是而非的言论,正确理解社会上出现的“脑体倒挂”等言论,并将自身发展与社会需求进行有机结合,将个体发展提升到“家国天下”的层面,将国家、民族和个人凝结成为一个命运共同体的能力。唯有如此,高校毕业生才能立足社会、依赖社会,通过在生活中不断汲取社会环境赋予的营养成长成才;才能做到既能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又能立足逆向思维,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真正树立远大理想信念。
参考文献:
[1] 王莅.属人世界的历史性展开:马克思与19世纪人类学的互通思想背景[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20(4):84.
[2] 张东娇.论当代高等学校管理的目的、取向和手段[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4):21.
[3] 王娟.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思考[J].江苏高教,2019(9):113.
[4] 张兴春,曹海峰,孙慧卿.大学生就业指导:就业能力培训与训练[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7:2.
编辑∕丁俊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