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套
2023-04-23闫晗
小品文选刊·印象大同 2023年3期
闫晗
婆婆老家的人都有点“虚伪”。比如,婆婆跟邻居老太太聊天,老太太看婆婆家里有一大捆葱,随口问:“怎么买这么多?”婆婆立即客气地说:“你拿点回去吃吧。”对方连连推辞,婆婆坚持要给,双方卖力客套一番,对方还是没拿。但双方笑盈盈地完成了一场社交,展现了双方都富足大方和懂礼节的精神面貌。
然而来大城市,这套逻辑有时候就行不通了。一天,邻居带小朋友来家里玩,到了饭点,婆婆随口邀请她们在家里吃饺子,小朋友的妈妈立即说好,反正自家也没做饭,就坐下了。婆婆吃了一惊,像孩子发现大人吃了他零食一样意外——她并没有预备足够的饭菜。在婆婆的社交经验中,所有人都把物质看得很重,将心比心,也就不会轻易要别人的东西,没有人像春晚小品里的郭冬临那样把客套当真,年三十在别人家吃饺子,多没眼力见儿啊。
客套太不真誠,可现实中看到毫不客套的人,也略有不适。我大舅就是个超级实诚的人。有一次我爸做手术,他来慰问,掏出了几百块钱,我妈说不用了,他二話不说装回了口袋。
也许,客套也是一种礼貌,维系着人与人表面的温情脉脉,就像一个缓冲气垫,里面什么也没有,可人们因此少受了颠簸。假如人与人之间都是直来直往,一针见血,也显得比较冷酷无趣。
人与人之间的客套也像太极,对彼此的情绪施力。一旦有别人夸自己劳苦功高,立马谦虚起来,显得亲和又低调。
客套可以给人以抚慰。人是需要赞美的,如果自己做了漂亮的事情,无人客套追捧,付出没有被看到被肯定,可能会迅速变成戾气。人们在圈子里客套地互相肯定一番,就是一种心理按摩,彼此就都心平气和许多。
选自《中国剪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