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政府建立标准全球伙伴关系的策略研究

2023-04-22戴宇欣申怡旻

质量与标准化 2023年11期
关键词:印太技术标准领域

文/戴宇欣 申怡旻

美国一直致力于以符合美国利益和价值观的方式推进标准的国际合作,建立全球标准伙伴关系,以提升美国的竞争力和领导力。本文分析美国政府构建其“标准朋友圈”的举措和特点,为我国推动标准国际合作提供参考。

一、美国政府标准国际合作举措

近年来,美国以国家战略为指引,将标准与政治、经贸、技术等协同推进,全力拓展其标准全球合作网络。

1. 将标准国际合作纳入国家战略

美国总统拜登自上任以来,在各个领域强化同盟关系,这一举措成为美国政府的重要战略。2022年10月,拜登政府发布任内第一份《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提出“召集志同道合的行动者,推动建立一个国际技术生态系统,保护国际标准发展的完整性”。2023年5月,美国政府首次发布最高级别的标准化国家战略——《美国政府关键和新兴技术国家标准战略》,提出多项与盟友的合作举措,包括增强美国政府与盟友在国际标准组织中的代表性、影响力和领导地位;深入开展科技外交,将标准纳入双边和多边科学技术合作协议,寻求与有影响力的国内外学术机构或组织合作;促进志同道合国家中小企业的参与,加强构建国际标准合作网络。此外,美国政府还进一步提出要通过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等加强美国与东南亚国家联盟的伙伴关系。

2. 全面加强美欧标准同盟

2021年6月,欧美贸易与技术理事会(TTC)成立,明确以“深化跨大西洋贸易和经济关系”为核心目标,设立技术标准工作组,这深化了美国和欧盟在标准领域的合作深度,包括建立“联合技术竞争政策对话”机制,拓展欧盟联合研究中心和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的合作领域,开展研究机构之间的人员交流,制定中小企业使用数字工具的联合政策,深化网络安全信息共享、态势感知和网络安全认证方面的标准合作等。关键和新兴技术标准是TTC标准合作的重点,目前美欧已经成立多个工作小组,推进增材制造、数字身份、电动汽车、智能电网、量子技术等领域标准研制,联合开展新兴技术标准预研究,商讨共同建立该领域标准技术专家的培育模式。

3. 持续深化以发展中国家为对象的“标准联盟”

“标准联盟”是美国主导的发展中国家标准技术援助平台,由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和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于2012年发起成立,由美国国家标准化机构(ANSI)负责日常管理和项目运作,主要任务是指导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推动标准在政府和行业的应用。“标准联盟”遵循由浅入深、重在认同的理念,注重推广美国标准的程序和价值,使目标国逐步认可美国模式,接受美国的标准价值观。根据ANSI对“标准联盟”第一阶段活动成果的统计,“标准联盟”参与国对美国标准的认可程度显著提升,世界贸易组织(WTO)对美国发起的特别贸易关注显著减少,为美国在WTO和国际标准化舞台上扩大了“朋友圈”。

4. 拓展与印太国家的标准合作联系

2019年,美国贸易和发展署(USTDA)发起了美国—印太标准与技术合作计划,该计划由ANSI组织实施,召集来自美国和印太地区的政府官员和行业代表,分享商业和工业标准信息和实践,开展技术法规、标准、合格评定政策和程序等相关问题上的合作,交流有关交通、能源、电信、医疗保健和农业等行业标准和监管发展的最新信息。截至2023年1月,美国—印太标准与技术合作计划已在印太地区举行了12次活动,主要涉及网络安全和数据保护标准、5G标准、电动汽车技术标准等领域。

5. 以政治联盟推进标准同盟

近年来,标准合作已进一步被纳入美国主导的政治对话机制或政治安排,在G7峰会、美日印澳四方会谈(QUAD)、印太经济繁荣框架(IPEF)会议等场合,美国通过发布领导人公报、声明、行动计划、原则、协议等方式,高度强调各方在人工智能、数字技术等新兴技术领域会加强具有共同价值观的标准国际合作。例如,QUAD发布《关于关键和新兴技术标准的四方原则》,推进四国的工业界、学术界和私营部门合作开发标准,构建四方国际标准合作网络,共享关键技术标准发展的信息和制定数据共享标准;《印太经济繁荣框架供应链协议》对加强14国的标准合作提出了明确方向,包括合作制定和采用数字标准及框架,利用经济发展计划、技术援助和能力建设等工具,帮助中小微企业制造商参与和采用国际标准等。

二、特点分析

美国构建标准全球伙伴关系,具有分层部署、捆绑推进、聚焦重点等鲜明特点。

1. 在战略部署上,构建分类分层的“朋友圈”

美国政府根据合作目标、合作任务、合作方向等,不断巩固与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为主的核心圈,并大力拓展和拉拢亚非拉发展中国家,扩大“朋友圈”范围;在核心圈,聚焦前沿技术,共享情报,建立相同立场,共同行动,牢牢把握主动权;对于发展中国家,注重价值观传递和技术渗透,使其接受和认可美国的标准与观念,逐步使其进入美国的共同阵地;通过构建强大的同盟和广泛的影响,巩固美国的全球标准主导地位。

2. 在实施路径上,将标准与政治、贸易强势关联

美国一直通过贸易协定、技术援助、能力建设等手段,输出美国的标准理念,加强各方协同。近年来,随着在战略上对标准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美国更是将标准纳入了由其主导的QUAD、IPEF等具有更强政治属性的政府对话机制或政治安排中,例如在其议题中都明确提出构建标准合作网络。通过将标准与政治和贸易协作同步推进,美国进一步将其在其他领域的影响力加诸标准之上。

3. 在合作深度上,合作伙伴从政府深入民间

美国不仅仅强调政府间的立场和联动,近年来更加注重与伙伴国家民间机构和企业的合作,在出台的战略、签署的双边协定或建立的合作机制中,都强调促进志同道合国家中小企业的参与,推进技术援助计划,加强与企业、工会、消费者组织、环保组织和其他非政府组织的密切协商,吸纳利益相关方的联合意见;通过深度联合,使其标准同盟更具有民间基础。

4. 在合作重点上,紧紧聚焦新兴技术标准

新兴技术领域标准国际合作是美国近年来打造“朋友圈”的重点目标。TTC第一标准工作组聚焦人工智能、数字化、量子技术等新兴技术标准,加深美欧研究机构在新兴技术领域标准化联合研究。近年启动的美国—印太标准与技术合作计划同样聚焦于网络安全、数据保护、5G、电动汽车等新兴技术领域。美国通过加强新兴技术领域标准化的盟友和合作伙伴关系,强化它自身在这一领域的全球标准核心地位。

5. 在意识形态上,以价值观加强同盟联系的纽带

共同的价值观已经成为美国加强标准伙伴关系的重要话术。在美国开展的TTC、IPEF等众多标准国际合作过程中,美国多次提出要发展符合美国及其盟友核心价值观的技术标准、应对非市场经济体所带来的挑战等表述,以建立紧密的同盟关系。特别是所谓的“价值观”这一话语,已被美国密集用于新兴技术标准领域,重点强调人工智能、数字化等领域标准所涉及的隐私保护、数据流动等,美国掌控该领域标准国际发展方向和同盟中领袖地位的意图不言而喻。

三、工作建议

美国政府站位国际,着力拓展伙伴关系,形成合力以提升标准国际竞争力,对我国标准国际合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 发展贸易与标准相融合的伙伴关系

我国可以结合中非合作论坛、中拉论坛、中国—东盟对话合作机制等,适时将标准合作纳入区域经贸合作的重要议题; 聚焦东盟、澜湄、中亚、金砖、非洲等周边和共建“一带一路”重点地区、国家,在交通基础设施、可再生能源、数字经济、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等投资和援建项目中,推动技术和标准合作。

2. 引导建立市场主体深度合作的共建模式

我国可以加强对国内产业界的政策指导和鼓励,推动海外投资建设企业和相关学协会,深化与当地贸易伙伴的合作,主动开展形式多样、对象广泛的标准合作交流项目,分享自身知识和经验,共同制定适应当地需求的标准,提升中国标准和方案的认可。

3. 树立和推广统一包容的中国标准合作理念

我国可以以文化为底蕴,开展标准、文化、经贸和产业交流,增强统一性、创新性、包容性等中华文明在标准中的价值体现,展示我国履行国际义务,与世界各国共同成为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的大国形象;深化已有双多边合作机制建设,加大与伙伴国标准对接,在国际标准化活动中相互支持,共同开展国际标准治理,展现标准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4. 建立新兴技术领域标准国际协作机制

我国可以发挥在人工智能、数字化、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技术应用和市场规模优势,吸引外国和外资实体共同开展重点产业链、重点产品、关键技术和零部件与标准的同步开发,围绕产业链发展需求构建标准体系或路线图,共同建立产业和市场认可的新兴技术领域“标准族群”。

猜你喜欢

印太技术标准领域
浅析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
“印太”概念视野下的印度对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认知及应对
澳大利亚国防战略的调整及对印太安全形势的影响
深海采矿船技术标准的研究与制订
对特高坝抗震设计及相关技术标准的探讨
领域·对峙
印太战略:深化与勾连
网络文学IP化的“技术标准”——以《琅琊榜》为例
警惕印太战略“实心化”
新常态下推动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