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融合视域下的高校校园媒体运营策略
2023-04-22董银雪
董银雪 杨 玮 叶 萌
随着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新媒体凭借其即时传播、形式多元、跨越时空、覆盖面广和交互性强的优势,成为当下大学生喜爱的媒介形态。高校校园媒体遵循新闻传播的发展规律,积极推动媒体融合,形成了以传统媒体为经度,以新媒体为纬度,纵横交织互融互通的传播格局,在思想引领、舆论引导、知识传递、信息交流、情感凝聚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育人作用。如何更好地适应新媒体时代的传播格局,掌握不同平台的运营法则,切实推进校园媒体深度融合,是当下必须深入思考和回答的问题。
一、地方高校校园媒体发展特征
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近年来,地方高校始终坚持党管宣传思想工作原则,自觉承担“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积极推进媒体融合发展,打造融媒体品牌,传播校园声音,展示学校形象,校园媒体整体呈现向上向好发展趋势。
(一)某高校校园媒体的基本概况
目前,L高校的校园媒体构成包括三类。
1.官方运营平台。由学校宣传部统一管理,包括校报、校园网、广播台、电视台、微博、微信公众号、微信视频号、抖音号、今日头条号和智慧校园App。这类平台是学校对外发声的官方渠道,是校园媒体建设的“第一梯队”。
2.二级单位的运营平台。由学校行政管理单位和教学单位负责,以各单位的网站和微信公众号为主。
3.自媒体平台。由社会人员注册运营,发布内容与L高校校园生活紧密相关,以抖音、微信公众号和QQ空间为主。
(二)校园媒体发展的基本特征
1.校园网、微信公众号、智慧校园App是校园媒体的主要形态。通过调研显示,L高校师生关注度最高的三个媒体是校园网、学校官微和i文理App。校园网和官微平台发布内容以新闻动态、校园快讯、通知公告为主,i文理App以文理资讯和文理服务为主,覆盖师生工作、学习、生活三方面,使用率最高。
2.纵横联合、矩阵发展的传播形态逐渐形成。L高校传播矩阵横向以官方运营的校报、“两微一抖”、电视台、广播台为主,内容以图文+音频+视频的形式呈现,注重主题宣传的内容和深度;纵向以各部门、各二级学院运营的网站和微信公众号为主,以基层动态为主要内容,多以图文形式拓展主题宣传的广度。校园媒体新旧交织、上下交错,初步形成全方位、立体化、多声部的传播形态,有效提升校园媒体的感染力和影响力。
3.校园媒体运营模式固化,传播内容雷同。L高校校园媒体较多还是延续传统模式,缺乏用户思维和数据运用,选题基本“自上而下”,思维普遍停留在“我想让你看”的阶段,内容严谨有余活泼不足,传播路径以新闻通稿的多平台发布为主。
二、校园媒体发展目前面临的困境
推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是时代所向,大势所趋。自2014年中国正式进入媒体融合发展元年,高校顺势而为,围绕媒体融合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索。但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校园媒体融合发展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融合不够深入。媒体融合发展,理念是先导。受相关媒体管理思想认识、专业素养以及工作任务繁杂等因素影响,校园媒体存在发展不平衡、融入不深入、平台各行其是、资源难以整合的问题,具体表现为重视校园网和微信公众号,忽视微博、抖音、视频号等平台;关注度高的平台由指导教师+学生团队来运营,内容更新快、把关严、灵活性感染力不足、师生关注度不高、阅读量和转发率低。关注度低的平台基本由学生记者独立运营,“口味”以学生喜好为主,更新频率以学生节奏为主,内容质量不稳定,影响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校园媒体“多声部”发声的合力还没有形成。
(二)技术难以赋能。媒体融合发展,技术是基本保障。一方面,由于校园媒体“各自为政”,相关技术人员安于现状,难以打破技术壁垒进行多样化的尝试;另一方面,由于校园媒体的发展经费主要来自学校拨款,大数据、云计算、无人机、便携式一体化采编播设备的添置有一定的困难,即便是指导老师和学生记者富于探索精神,苦于没有技术和设备的支撑,媒体融合的进程就受到一定的影响。
(三)人员配置不足。媒体融合发展,人员是重要支撑。高校融媒体中心(新闻中心)普遍配置1-2名指导老师,负责校园网、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校报等多个平台的管理运营以及校园新闻的摄影摄像,有的老师还要承担一定的教学工作,不能全力投入校园媒体。加之学生记者团队人员流动性大,缺乏系统培训,媒体运营能力有限,难以保证媒体高效发展。
三、提升高校校园媒体运营水平的实践路径
运营概念起源于后工业社会服务业兴起时期,随后西方学者把提供无形服务的活动称为(Operations)运营。现在常将生产与服务、战略与管理整合为运营。校园媒体的运营属于新媒体运营的范畴,可以简单理解为“校园媒体+运营”,具体是指利用微信、微博、抖音、视频号等新媒体平台,通过用户运营、内容运营、产品运营和活动运营多种手段,吸引师生、活跃师生、凝聚师生,进而提升高校育人能力和品牌形象。
(一)用户运营方面
用户是媒体运营的核心要素。推进校园媒体的融合发展,必须坚持以用户为中心的导向。第一步是绘制用户画像。高校校园媒体的主要用户为在校学生,年龄分布在18-25岁,知识层次较高、理解能力较强,微博、微信、抖音是其获取信息、交流观点的主要载体,对网上的各种声音和现象缺乏理性的分析和辨别能力。第二步是挖掘用户需求。通过问卷调查、深入访谈等方式挖掘用户需求,推出师生需要的内容和服务。如L高校“雁苑青年”微信公众号上,开设“全心权益”窗口,注重引导青年学生和校园媒体对话,倾听学生心声,收集意见建议,受到学生喜爱。校园应用小程序“i文理”,集成校园资讯和校园服务功能,通过手机App便捷登录学校主页,了解新闻资讯,查看通知公告,进行选课、图书预约、成绩查询、网络报修,办理请假手续和校园卡充值,还开通师生诉求接诉即办和校领导接待日申请两个模块,畅通线上线下沟通渠道,为师生提供实实在在的服务,得到学生的广泛关注并下载。第三步要适应用户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节奏,科学发布信息内容。师生活跃度较高的时间段一般集中在早八点前、中午午休、晚寝熄灯前,要有针对性地在此时段进行内容推送,提高内容的打开率和转发率。
(二)内容运营方面
优质的内容是互联网领域成功出圈的密码,也是衡量媒体融合发展质量水平的关键所在。制作有趣、有用、有品、有情的融媒体内容,离不开对内容的精心运营。内容运营方法主要有:一是做好内容的运营计划,制定年度运营日历,明确重要时间节点和重点工作,细化媒体日常推送的内容分布。二是聚焦特色打造原创品牌栏目,立足学校办学特色,推出系列化、品牌化、栏目化的节目内容,定期召开选题策划例会,通过头脑风暴、网络热点追寻等方式,找准优化选题切入点,确保内容“围绕大局、服务中心、守正创新”。如L高校在官微推出原创栏目《小雁带你学非遗》,发挥学校非遗智库特色优势,通过微视频+图文的形式,展现甘肃本土优秀灿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出《乐活LUAS》,通过精美图片+图文+美文朗诵的形式,捕捉校园里的美好时刻,并将这些精美的图片制作成手机壁纸、电脑壁纸、PPT模板、校历等,让同学们自行下载使用,提升对校园媒体的认可度,激发同学们的爱校荣校意识。三是创新表达方式,转变报道视角,聚焦广大师生群体,采用微传播、微叙事模式,以“小切口”讲好“大道理”,如学校官微以“变动的点位,不变的守护”为主题,通过朴素的语言,故事化的讲述,连续7篇深入报道防疫一线的普通教职工,用身边人的故事感染广大师生,凝聚起文理人共克时艰的强大动力。注重运用长图、动画、手绘等可视化、数据化、形象化的表达方式,提高内容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四是优化版面设计,主动适应互联网主流排版模式,从配色、版式、字体、装饰等方面入手,优化美化排版,形成鲜明风格,提升阅读体验和校园媒体的辨识度。五是注重打造媒介人设IP形象。如L高校的官微以“小雁”为IP形象,校团委以“小青媒”为IP形象,以青年人喜欢的形式开展教育引导和交流互动,提高了同学们的认同感。六是加强与粉丝的真诚互动。通过关键词回复、留言展示,进一步提高用户的体验感和参与度。
(三)产品运营方面
校园网络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用户、信息、文化三位一体的集合,承载着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重要使命。校园媒体产品作为校园网络文化的主要呈现载体,在教育引导学生、团结凝聚学生方面扮演着重要作用。加强产品运营,一方面要灵活引入优质文创产品,提升校园文化品质。如L高校推出校园文创特色IP故事《雁宝成长记》,将本校以“雁苑”之称的地域性特征加以具体呈现,设计卡通雌雄大雁——雁宝IP形象;以校徽配色为标准色,辅以雁白色、雁蓝色、雁绿色等,设计制作了笔记本、鼠标垫、抱枕、便利贴、手提袋、学生卡等一系列文创产品。学校官微、抖音对“雁宝”的成长故事和周边产品进行广泛的宣传推广,深受师生喜爱。另一方面积极探索UGC(用户生产内容)+PGC(专业团队生产模式)的创作模式,丰富内容,提升校园媒体产品质量。大学生是互联网优质内容的生产者、传播者和制造者,校园媒体要坚持守正创新,以PGC为基础,尝试引入UGC创作内容,面向全校学生征集优质网络文化作品,为校园文化注入新鲜活力。
(四)活动运营方面
活动运营是新媒体运营的重要策略,是吸引用户注意力、提升用户参与度的常用手段,开展有趣、好玩、有意义的线上线下活动是运营的关键所在。一般来说,在校园媒体的活动运营中,线上活动和线下活动是一体安排、分头推进、紧密联动的过程。线上活动包括签到、投票、游戏、抢红包、发福利等形式,线下活动则以会议、演出、比赛、游戏等形式为主。在校园重大活动宣传报道中,活动运营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如L高校在70周年校庆活动中,充分发挥校园各类媒体的作用,一体化推进活动运营。在校报推出建校70周年专版,在微信公众号连载70年来栉风沐雨的办学历程,在微博发布70周年庆典日活动倒计时和#兰文理,祝你生日快乐#超话,在抖音开设#兰州文理学院生日快乐#话题,广泛征集祝福视频,话题浏览量67.3万次。同时,在庆典日当天,通过校园网、微信公众号开展现场直播,当天在线观看直播人数达7.9万人,通过一系列线上线下的活动运营,实现了在重要时间节点,通过融媒体传播矩阵,打造主流舆论声浪,讲好文理故事,树立文理形象的生动实践。另外,在推广宣传校园媒体时,适当引入商业化运作手段,通过拉赞助,送福利券、送纪念品等形式,能够帮助建立活动运营的常态化机制。
结语:
媒体融合时代,主动适应“去中心化”的传播规律,构建校园媒体宣传矩阵,着力通过用户运营、内容运营、产品运营和活动运营四个方面,积极推出具有学校特色的校园融媒体产品,对于高校校园媒体进一步发挥“外塑形象、内聚人心”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