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境监测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及发展措施探讨

2023-04-22王惠鑫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3年22期
关键词:大气质量环境监测环境保护

王惠鑫

(保定市生态环境局涿州市分局,河北 保定 072750)

引言

环境监测在生态环境保护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通过实时数据收集和分析,致力于诊断环境问题、预测未来风险,以及评估已实施保护措施的效果。尤其在水质、大气、土壤和生物多样性这几个关键领域,精准和持续的监测更是不可或缺。然而,现有的环境监测体系尚面临技术、管理和政策等多方面的挑战。因此,集中探讨这些问题,并提出一系列可能的发展措施,能够增强环境监测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1 环境监测的概念和重要性

1.1 环境监测的概念

环境监测是一个系统性的过程,涉及对自然和人造环境中各种因素的持续或周期性的观察、测试和评估。该过程首先从数据收集开始,这个过程通常涉及多种不同的仪器和方法,用于收集与水质、土壤、大气和生物多样性等相关的信息。在数据收集完成后进行参数分析,这一阶段通常需要高度专业化的软硬件工具以及复杂的算法。分析可能包括但不限于化学成分的测定、物理属性的检测和生物指标的评估。这些参数分析不仅能够为当前的环境状况提供即时“快照”,也可以用于跟踪环境的发展趋势和变化。长期观测非常重要,因为它能够实现对环境的稳健性和可能受到的影响进行更深入的理解。这也有助于识别潜在的环境风险和挑战,从而使科学家、决策者和社会各方能够更加明智和及时地发出响应。

1.2 环境监测的重要性

环境监测在生态环境保护中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性。首先,它为政策制定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数据依据。准确和全面的数据是任何成功政策的基础,尤其是在环境领域,这些数据可以帮助决策者了解问题的规模、性质和紧迫性。比如,在水资源管理方面,持续的水质监测数据可以揭示污染物来源和污染程度,从而为制定更加精准和有效的管理策略提供支持;其次,环境监测能够及时识别和预防环境问题。通过连续或定期的观测,能够提前发现环境风险和污染源,从而实施及时的干预措施以减少或避免不良影响。例如,大气质量监测能够预测到可能发生的雾霾事件,从而让公众和政府采取预防措施;最后,环境监测对于评估已实施环境保护措施的效果也至关重要。它可以用来检验具体政策或项目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比如是否成功降低了碳排放或恢复了某个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这些评估结果进一步反馈到政策制定过程中,以调整或优化未来的保护方案。

2 环境监测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具体作用

2.1 水质监测

水质监测是环境监测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涉及对水体中的多种参数进行实时或周期性的检测和分析。这些参数包括但不限于重金属、生物需氧量(BOD)和化学需氧量(COD)等,每一项都有其特定的重要性[1]。例如,重金属的存在可能对人类和水生生物构成重大健康风险;而生物需氧量和化学需氧量则是反映水体中有机物负荷和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通过这些数据,水质监测有助于水环境健康状况进行全面而准确的评估。

在实际应用中,水质监测对于河流保护和污水处理具有关键性的价值。以河流保护为例,持续的水质监测可以及时发现污染源,是否存在重金属超标或者其他有害物质的泄漏,从而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这不仅有助于维护河流生态系统的健康,还可以保障下游居民的饮水安全。对于污水处理而言,通过监测生物需氧量和化学需氧量等指标,可以了解污水处理厂处理效果的好坏,进而进行设备调整或工艺优化。此外,高质量的监测数据还可以作为政策制定和公众教育的有力依据,例如用于设置环境标准或引导社会行为。

2.2 大气质量监测

大气质量监测是环境监测中的另一个关键方面,主要通过实时或周期性地收集和分析大气中的各种污染物来进行。监测项目通常包括颗粒物(如PM2.5)、氮氧化物(NOx)、硫氧化物(SOx)和臭氧(O3)等。这些指标各有其重要性和应用领域。例如,PM2.5主要关注细微颗粒物对呼吸系统的影响;NOx和SOx则主要与酸雨和大气污染有关;臭氧是影响呼吸健康和大气质量的重要因素。

在大气污染控制方面,持续的大气质量监测可以用于评估当前污染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并指导未来的政策和行动。例如,通过PM2.5的监测数据,可以判断某一地区是否需要进一步减少火力发电厂或工业生产的排放,以改善当地的大气质量。在健康风险评估方面,大气质量数据不仅可以用来预测可能的呼吸道疾病和其他健康问题,还能作为制定公共健康政策和建立预警系统的依据。例如,高臭氧水平通常会触发公共健康预警,从而限制户外活动以减少人们所面临的健康风险。值得注意的是,准确和可靠的大气质量监测数据还可以用于公众教育和促进公众环保意识的提高,进而影响个人和社会行为。例如,广泛传播的大气质量数据可以激发社会各界对环境问题的关注,从而推动其更加积极地参与到环境保护工作中。

2.3 土壤与土地利用监测

土壤与土地利用监测也是环境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对土壤特性和土地使用情况的综合评估。监测项目通常包括土壤pH值、有机物含量、重金属等多个方面。例如,土壤pH值可以反映土壤酸碱度,影响植物生长和土壤微生物活动;有机物含量则是衡量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而重金属则与土壤污染和生态安全息息相关。

在农业方面,土壤与土地利用监测有助于优化种植策略和提高作物产量。通过监测土壤pH值和有机物含量,农业专家可以更准确地推荐适合的肥料类型和用量,从而提高土地的生产力。同时,对土壤中重金属的监测可以预防因土壤污染导致的食品安全问题,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和消费者的健康。在森林保护方面,土壤与土地利用监测对于了解和评估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也是至关重要的。例如,持续监测土壤的有机物含量和重金属水平可以为森林生态恢复提供关键数据[2]。

除了上述应用,土壤与土地利用监测也是多项国家和地方政策的数据支撑。例如,土地退化或不当利用的监测数据可以用于引导土地可持续管理的政策制定。更广泛地说,这类监测数据还可以用于社会教育和促进公众意识的提高,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土地资源的宝贵和保护土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2.4 生物多样性和保护区监测

生物多样性和保护区监测是环境监测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旨在对特定区域内的生物种群进行综合评估和监控。一般的监测项目包括物种多样性、数量和分布等。这些数据对于理解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评估人类活动的环境影响以及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都具有极高的价值。在保护区管理方面,生物多样性和保护区监测可为管理者提供关于物种状况、生态系统健康以及保护措施有效性的有力数据。例如,通过对物种数量和分布的持续观察,能够及时识别生态系统中潜在的问题,如入侵物种的出现或某一物种数量的急剧下降,进而及时调整管理措施或制定新的保护方案。

对于濒危物种保护,这种监测更是不可或缺。通过对濒危物种在保护区内外的数量和分布进行监测,可以更准确地评估这些物种的生存状况,以及现有保护措施是否有效。这样不仅有助于科学地进行物种保护,还能更精准地分配有限的保护资源。更进一步,生物多样性和保护区监测也可以为国家和地区的环境政策制定提供支持。监测结果可以作为制定生态保护、土地利用和自然资源管理政策的科学依据。此外,这些数据也有助于提高公众对保护生物多样性重要性的认识,从而促进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

3 环境监测应用于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3.1 技术局限性

环境监测在生态环境保护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其应用仍然面临一系列技术局限性。首先,许多传统的环境监测技术已经逐渐暴露出其局限性,例如手动样品收集和实验室分析不仅费时而且容易出错。此外,这些方法通常不能提供实时数据,这在需要紧急干预或快速响应的情况下可能会造成问题。现代监测技术虽然在某些方面有所改进,如通过遥感和无人机技术能够实现更大范围和更高频率的数据收集,但也有其自身的局限。例如,遥感技术通常需要复杂的数据解析和高度专业化的软件支持,而且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受到天气或其他环境因素的影响,导致数据不准确或不可靠。

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是另一个关键问题。在实际操作中,从数据收集到分析的整个过程可能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但不限于仪器的校准误差、样本污染以及人为操作失误。这些因素最终都可能导致数据质量的下降,从而影响到环境保护决策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同时,现有的环境监测技术也面临着数据量巨大、处理复杂的问题。随着监测网络和传感器的不断增多,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环境数据。然而,如何有效地存储、管理和分析这些数据,以便快速准确地提供有用的信息,依然是一个未解决的问题。还有一点值得注意,那就是监测成本。高精度的仪器和复杂的数据分析通常需要昂贵的投资,这在资源有限或财政困难的情况下可能成为环境监测的一大难题。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由于资金和技术的缺乏,高成本的环境监测往往难以实施。

3.2 管理与执行存在问题

环境监测虽然具有明显的技术价值和社会意义,但在管理与执行层面却存在一系列问题,监测数据的透明度和可接近性便是其中一个主要的问题。理论上说,所有收集到的环境数据应该是开放和透明的,以便让决策者、科研人员和普通公众都能够获得足够的信息,以开展有效的环境保护行动。然而在实践中,这些数据往往受到如政治因素、商业利益或安全顾虑等各种限制而无法对外公开,这不仅限制了数据的多方应用,也降低了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意愿和能力。

另一方面,即使数据是公开的,其可接近性也是一个问题。数据的格式和结构可能非常复杂,需要特殊的软件和专业知识来进行解读。这对于大多数公众和小型组织来说可能是一个难以逾越的障碍,尤其是在缺乏必要资源和技术支持的情况下。监测结果的执行和法律后果也是管理与执行问题中的一个关键点。实际操作中,即使有了精确和可靠的环境监测数据,如何确保这些数据能够被有效地用于环境保护行动仍然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这包括但不限于法律制度的完善、执法机构的执行能力以及与此相关的社会、文化和经济因素。

例如,即使监测数据明确显示某一地区或企业存在严重的环境问题,如果没有有效的法律制度来规定和执行相应的处罚措施,那么这些监测结果也很难产生实际效果。同样,如果执法机构缺乏足够的资源或动力来执行环境保护法律,那么即使存在全面和准确的监测数据,环境问题也可能继续恶化。

4 环境监测应用于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发展措施

4.1 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在解决环境监测应用中的问题方面具有巨大潜力。例如,无人机技术可以用于远程或难以到达的地区进行高效的数据收集,降低人力成本的同时提高数据收集的实时性和精度。人工智能(AI)也可以在环境监测中发挥作用,尤其是在数据分析阶段。高级的机器学习算法可以用于自动检测和识别环境参数中的异常变化,从而在早期阶段就识别出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此外,更先进的数据分析模型,如深度学习和神经网络,则可以更准确地预测环境变化和评估不同环境保护措施的实施效果。这不仅可以优化现有的监测网络,还能为决策者提供更为科学和可靠的数据支持。

4.2 政策和法规的建立和完善

建立全面的环境监测政策体系是提高环境保护效果的关键一步。完备的政策体系应涵盖数据收集、处理、分析以及公开透明度等各个环节,确保环境监测工作的全面性和系统性。这不仅有助于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还能够促进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从而共同推动环境保护的进程。加强跨部门和跨地区的合作也是提升环境监测效率和有效性的重要途径。多个部门或地区往往面临相似甚至相同的环境问题,因此合作具有明显的优势。通过分享数据和资源,各方可以更有效地识别和解决环境问题,减少重复劳动和浪费。例如,一个地区收集到的水质数据可以对相邻地区的水源保护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此外,合作还能促进技术和知识的快速传播,加快环境保护的步伐。例如,一项成功的大气质量改善项目可以快速在其他地区得到推广,从而实现规模经济。

4.3 社会公众的参与

社会参与在推动环境监测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广大民众和社区的参与可以显著扩大监测数据的收集范围,同时提供更多从地方到全球范围内的环境信息。通过手机应用和低成本的监测设备,普通人可以更方便地参与到环境数据的收集中,这些数据随后可以用于更全面、更细致的分析中。例如,社区成员可以参与到本地河流或湖泊的水质监测中,提供重要的实时数据,从而有针对性地实施保护措施。相关教育和公众意识的提升也是关键环节。通过各种教育项目和宣传活动,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及个人和社会如何作出贡献。一个明确且容易理解的信息传递方式可以极大地增强公众参与的愿意和能力。例如,环境保护相关课程可以纳入学校教育体系,而社交媒体和其他平台则可以用于传播有关环境问题和保护措施的相关信息。

4.4 国际合作

国际合作在环境监测和生态环境保护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数据共享和技术转移是其中两个关键方面。通过跨国的数据共享平台,各国可以相互利用对方的环境监测数据,进行更全面、更精确的分析和预测。这不仅有助于及时识别和解决跨界环境问题,也能减少各国在数据收集和处理上的重复投资和劳动。同时,技术转移可以加速环境监测技术的全球普及,特别是在技术欠发达的国家和地区,这对提高全球环境保护的效率和效果至关重要。国际标准和协议也是推动环境监测的重要手段。制定统一的监测和分析标准可以确保各国收集到的数据具有可比性和互操作性。这在处理跨国或全球性环境问题时尤为关键。例如,全球气候变化是一个需要各国共同努力解决的问题,而统一的数据收集和分析标准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础。

5 结语

随着科技进步和全球化的步伐,环境监测与生态环境保护已成为全球共识。技术创新、社会参与及国际合作为环境保护提供了强大动力。未来,随着更多尖端监测技术的涌现和公众意识的觉醒,环境保护的效率和准确性将得到加强。人类正逐渐找到经济发展与生态平衡之间和谐共处之路,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更为繁荣和可持续的生存空间。

猜你喜欢

大气质量环境监测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
基于领域情感词库的大气质量感知满意度研究*
环境监测系统的数据分析与处理
大气污染问题的环境监测
基于环境保护的城市污水处理
对修改《大气污染防治法》着力点的思考
基于Daniel的广州麓湖公园10年间大气环境质量变化规律研究
对环境监测数据造假必须零容忍
便携式GC-MS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新《环境保护法》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