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你所不能理解的无助

2023-04-22

中学生百科·悦青春 2023年3期
关键词:猿猴进化论情绪低落

有个问题一直很费解,地球上是先有树还是先有草?为啥要探索这个问题呢?这缘于一篇文章提到陆地上先有树再有草,我总觉得不合逻辑,是作者写错了,因为这与生物课上学到的“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进化论相违背。我觉得应该是先有草后有树,毕竟树比草高级,就好比是先有猿猴后有人一样,因为人比猿猴高级。

大树有着粗壮树干和茂密枝叶,小草根系简单、弱不禁风,很多人便认为大树是进化后更加复杂的产物。但其实并不是因为树高草矮,就是先有树后有草的,相反,小草進化得更加完全。

我们在看有关恐龙的电影时,会发现那时的森林都由巨大的植物组成,植物个头都很庞大。在恐龙繁盛的时期,由于气温很高,光合作用必需的二氧化碳浓度也很高,植物生长得非常迅速,都长成了非常巨大的模样。而为了能吃到这些巨型大树上的树叶,恐龙也进化得更加庞大。为了防止恐龙来吃,植物们又进化得更加巨大。再然后,为了吃到这些更加巨大的植物叶子,恐龙的体型不仅进化得更庞大,脖子也进化得更长了。植物和恐龙激烈竞争着,植物不让恐龙吃,恐龙偏要吃,植物偏不让恐龙吃……就这样,它们都进化得越来越大,地球生态呈现出枝繁叶茂、恐龙称霸的局面。这时候,小草还没有机会登场。

“草”这类型的草本植物,是在恐龙时代末期出现的。那时候,地壳运动、气候剧变、环境恶劣,植物很难再慢慢地长成一棵大树。所以,就进化出了可以在短时间内开花结果的“草”,它们几乎每年就杂交迭代进化一次,速度非常快,适应能力更强,因此,草比树,更具备进化优势。由此可以看出,地球上是先出现树的。这样一说,是不是对进化论和生物学更感兴趣了?

班里有个同学因为抑郁退学了,感觉有些矫情与自私,父母付出那么多心血,再怎么也不至于退学吧?我有时候也会情绪低落,但很快便能走出来,毕竟生活中还有许多美好的事情。为什么不能挺过去呢?

很多人饱受抑郁症等精神疾病困扰,而我们往往习惯于把原因归结为“心理承受能力太差”“实在是太感情用事”等。尤其是一些明星或者名人陷入抑郁时,批评和质疑的声音更多,充斥着“这么做对家人太不负责任”或“拥有那么多光环,真是太自私了”之类的评论。实际上,这是个需要认真对待的严肃问题,抑郁症患者应当获得同情和尊重,而不是忽视和轻蔑。

很多人不把抑郁当回事,不理解抑郁症患者,总觉得谁都有沮丧低落的时候,挺一挺也就过去了,那是因为没有看到抑郁症患者背后承受的巨大痛苦。我们往往只是基于自身经验做出评判,认为抑郁就和情绪低落一样,自己能从低落情绪中走出来,就认为抑郁症患者不值得被关注。抑郁是一种真正的病症,确实会使人衰弱,而情绪“有点儿沮丧”却不是,就像我们“知道”被枪打中会疼,但并不等于我们明白被击中是什么感觉。

你的同学退学了,可能你只看到他平时有点儿不开心,不爱说话,殊不知他已经跟情绪怪兽做了很长时间的斗争,一开始可能只是因为成绩不好,紧接着遭到父母的责怪,再就是同学的不理解,打击接踵而至,内心被击得粉碎。没有人能够真正体会他曾经是多么地无助,所以也没有人可以随便地评判他。虽不能感同身受,但希望大家都少一点口舌之利,善待自己也善待他人。

猜你喜欢

猿猴进化论情绪低落
猿猴和两个人
动物的“叫”各不同
清明
归乡喜若狂——进化论诞生背后的故事
克服情绪低落实用而有效的方法
白猿、仙桃与度脱——队戏《猿猴脱甲》的传说情境与功能阐释
达尔文与进化论
品牌进化论
Y1—Y6“爵”式造型进化论
本期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