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要回报人民养育之恩

2023-04-21苟澜弋

中国石化 2023年12期
关键词:催化裂化炼油院士

□ 本刊记者 符 慧 苟澜弋 单 路

他是我国炼油技术的开拓者之一,主持了催化裂化家族工业开发,推动实现了我国成套炼油技术首次出口。他是中国生物质能源的主要倡导者之一,长期从事石油炼制、石油化工的科研开发和科研管理工作,指导基础研究,致力创新,特别在开发炼油和石油化工相结合的新技术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近日,本刊记者采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汪燮卿。

记者:汪院士,我们之前到石油大学,见到了您的一本笔记本。这本笔记本记录得特别仔细。那个时候您是学什么专业呀?

汪燮卿:那时候学炼制系人造石油专业。

记者:您学这个专业时喜欢吗?

汪燮卿:事情好多都是偶然,也是必然。人造石油专业呢,世界上哪个国家将人造石油发展得最好呢?德国。这是因为德国缺少天然石油。日本在侵占东北以后,也从德国引进了很多新技术。后来我学了人造石油专业后,被选派到德国留学,很多偶然的因素结合到了一起,就决定了现在的工作。

记者:您是在1956年毕业后被选派出国留学的。那个时候党中央提出“向科学进军”,有一批的年轻人被选派出国。

汪燮卿:对,因为我各方面要求进步,表现比较好。所以我们班里就把我派出来了。那时候我们班上一共是派4个人出去,不少了。

记者:那您到德国又得重新再学一门语言?

汪燮卿:对啊。所以那个时候就带一本字典,第二天讲课以前把所有生字翻出来,翻出来以后,德国老师也不懂中文。大家拿着笔记本互相比,比来比去,很快地就掌握了。学得快是因为生活环境不一样,那个时候每天大概睡五六个小时吧。

我们出国以前,学校对留学生进行教育,说你们一个留学生派出去,所有的费用要18个农民劳作,18个农民扶植养活你一个人学习。这很不简单,所以当时我们记得很牢,这是人民的养育之恩,一定要好好学习。另外,对此我们还应当回报。就这个想法。

记者:您当时在德国打下了很牢的基础。在1961年回国以后,您有很长一段时间是在做军用油品的分析?

汪燮卿:当时研究主要是分了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新型燃料,主要是军用油品;另一部分是“五朵金花”,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注:1961年,我国提出要推动催化裂化、催化重整、延迟焦化、尿素脱蜡及相关催化剂、添加剂等5个方面的工艺技术开发,俗称“五朵金花”)。

基本上是分这两大块,我在军用油品这一块里面,当时研究发动机烧蚀问题,为什么发动机用国产油不行,用苏联的油就行,这是怎么回事?我们研究以后,把这个原因找出来,克服了烧蚀,国产油就过关了。这是很不容易的事情。

后来就是研究重油生产轻质烯烃,具体讲就是用重质原油通过催化裂化的工艺来生产丙烯。

【为用好一亿吨原油,我国在现有催化裂化工艺基础上,开发新的催化剂等,调整产品,满足市场需求。催化裂解生产丙烯技术,被命名为DCC。】

汪燮卿:开发这项技术过程中,我们碰到一些难关难点。我们借鉴国外的一些先进的技术、先进的催化材料,后来确实我们开发成功了,主要是大家心齐、目标一致、全力攻关。中国石化“十条龙”攻关,DCC技术是第一条“龙”。

记者:后来我们去做DCC技术工业化的时候顺利吗?

汪燮卿:工业化需要先找到试点。侯祥麟院士、闵恩泽院士都带着我们找工业化试点。这很困难,因为工业化试点需要工厂付出,需要把装置停下来,提供给我们做试验,但最后工厂不一定能拿到那么多的效益。最后,我们在济南找到了济南炼厂(济南炼化)。他们觉得这项工作很有意义。

记者:那其实有很大的风险?

汪燮卿:是的。所以那时候我就认识杨启业院士。杨启业当时是在设计院,我把他请到现场。有一次,我实在没办法了,半夜给他打电话。他接电话说,好的。半夜马上赶过来,早上3点就到了,我们就开始讨论问题。

记者:那他是一放下电话就往火车站赶了。

汪燮卿:是的,那个时候真是不讨价还价。

记者:而且一到现场,就立刻工作。

汪燮卿:是的。来了以后我们就马上要讨论。他经验丰富,解释现场为什么要这么做,大家比较信服。

记者:那等于我们DCC技术是从无到有,并且最后实现了出口。这是我国炼油技术第一次出口吗?

汪燮卿:对。这项技术我们一共出口6套,其中最大的一套是在沙特阿美。他们采用我们这个技术以后,专门发了一个号外。所以我们感到挺自豪的。

【历史洪流滚滚向前,老一辈科学家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推动我国炼油技术从无到有、由弱到强,跻身世界一流。】

记者:我看新闻,您2019年的时候给浙江衢州一中捐了100万元,还为龙游、开化等地的2所学校分别捐了100万元,为巨化集团技术中心捐了100万元。

汪燮卿:对的。

记者:怎么想起来捐这个钱呢?

汪燮卿:还是给人做好事,想着别人能够用得着。其实也没什么太多了不起的好事。这可以说是个正能量就行了,对不对?

记者(与汪燮卿走在石科院中):前面这些树我看应该好多年了吧?

汪燮卿:对,好多年了,以前植树时都是小树,一点一点长大。

记者:您也在这60多年了。

汪燮卿:嗯,这树也有30多年的树龄了。

记者:其实感觉挺奇妙的,在一个地方工作、生活60年之久。

汪燮卿:主要是内容比较丰富,不感到枯燥。记者:您现在平时主要都有哪些消遣?

汪燮卿:消遣主要是音乐。

记者:能给我们唱两句您拿手的吗?

汪燮卿:我唱唱啊。(唱起歌手周璇演唱的《慈母心》)

猜你喜欢

催化裂化炼油院士
追思本刊前主编茆智院士
院士寄语
院士寄语
探究炼油设备腐蚀与防护技术
中国石化炼油销售有限公司
提高催化裂化C4和C5/C6馏分价值的新工艺
催化裂化装置掺渣比改造后的运行优化
从小到大,由大走强—40载炼油节节高
“剩”况空前 炼油之踵
院士速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