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政课CCPA教学模式建构研究*

2023-04-20任立华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建构思政教学模式

任立华

(广东科技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 东莞 523000)

国家高度重视思政课教学,不断推动思政课教学改革。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提出的“八个相统一”,为思政课改革指明了方向。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形成主体和客体之间的认识和价值关系。笔者在思政课改革实践中探索了CCPA教学模式,尝试通过课内外的实践活动把教师的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其中,第一个C(choose)是选择,是指学生菜单式选择完成思政课的课内外实践项目;第二个C(cooperate)是合作,是指学生之间组成学习共同体合作完成实践项目;P(participate)是参与,是要求每一名学生都要参与实践项目活动;A(appraise)是评价,是指多元结合的评价方式。

一、思政课CCPA教学模式的建构依据

(一)思政课CCPA教学模式提出的理论依据

1.CCPA教学模式以马克思人学理论为哲学基础

马克思人学理论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主旨的理论体系,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自由、自主发展,包括人的能力、个性、社会关系等方面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人学理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哲学基础。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从目前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现状来看,存在消极的、被动的、直观的说教式教学,脱离实践和生活环境。课堂上教师教知识,知识在学生头脑中是静态的,知识体系所蕴含的实践理性和价值理性得不到转化。脱离社会关系的课堂说教,无法完善个体人格的全面发展。

2.CCPA教学模式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为路径选择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从实践和认识关系的角度指出认识的本质就是主体在实践的基础上能动反映客体的过程,是反映和创造的统一[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坚持能动的反映论,具有实践性、发展性、创造性的特点。很多高校存在着实践课与理论课脱节、两张皮的现象。实践本应内嵌在学习过程之中,是学习链条中的环节,是理论得到彰显的载体。思政课要设计引导大学生参加现实的、感性的实践活动,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将理论转变为思想认识,完成一个学习过程。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积极主动的意义建构和社会互动的过程,知识不是从外部装到学生的头脑中,而是通过参与共同体的社会互动而完成的[3]110。学生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以主体的视角和责任感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3.CCPA教学模式以胡塞尔的生活世界理论为价值依托

德国著名哲学家胡塞尔提出了生活世界理论,强调人们日常的生活和活动是科学的基础[4]。他的生活世界理论是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生活世界是科学的基础,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思想政治教育要遵循教育的基本规律,回归人的本质属性、回归基础、回归生活、回归实践。思政课对于人的培育离不开可以体验和感知的生活世界,在生活世界中体验如何处理好主体与主体、主体与客体、主体与环境之间的现实关系,彰显受教育者的主体能动性。回归生活和回归实践就是要在生活中学会生活、在实践中提高实践的能力。

(二)思政课CCPA教学模式形成的实践基础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立德树人的显性教育载体,社会生活是隐性教育发挥作用的载体。思政课教学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是思政课改革必须坚持的重要方法论原则[5]。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最大的问题是割裂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关系,难以形成合力。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形成过程不是教与学的单向度行为,是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世界认知、实践和不断校正、提升自身思想和品德的过程。思政课CCPA教学模式的探索就是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参与性和实践性,强调学生要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合作学习,建构“情境”意义空间,通过各种实践活动载体,引导学生能动地把体验、认知和践行统一起来,使思想道德品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达到社会发展的应有要求。

二、思政课CCPA教学模式的建构机制

(一)教师的设计是前提

教师对教材内容应加以整合与分解,变教材体系为教学体系,变书面用语为丰富的具有感染力的生活语言,这是教师的智慧创作过程。教师对教学目标需要进行再定义,找出重点、难点以及了解性内容。同时教师还要围绕教学目标设计课上活动以及课下实践的项目菜单,这些课上活动与课下实践项目要具有时代特点,既要学生感兴趣、又要体现科学性和严谨性,并且具有可选择性。针对重难点问题,教师可以采用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方法,例如讲授法、情景教学法、疏导教学法、比较教学法、典型教育法等;教师也要围绕具体教学内容进行项目化分解,运用具有特色的教学方法,例如新闻播报、演讲比赛、辩论赛、大学生哲学微电影、论坛等任选的课上活动和课外实践项目。

(二)学生的参与是重点

建构主义学习观强调的是学习过程的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和情境性。学习的过程是学习共同体之间沟通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的过程[3]112。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如果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再好的教育也无法自动转化为学生的认知、情感、信念、意志和行为,所以学生的参与是CCPA教学模式改革的重点。首先,学生按照要求组成以学习小组或者团队为主要形式的学习共同体。其次,学生根据教师给定的菜单自主选择实践活动项目。再次,学生的参与要充分准备,例如书写演讲稿、准备辩论材料、拍摄微电影、制作新闻播报PPT或者微视频、撰写社会调研报告等。

(三)课上活动实行“常规+任选”教学法

课堂活动“常规+任选”教学法中的“常规”是指每节课课前的5分钟的“新闻播报”;“任选”包括小演讲、案例分享、课堂辩论、情景展示、微电影展示、调研分享、课件比赛等活动。常规活动是每节课持之以恒进行的活动,“任选”是按照教学内容的要求,教师提前一周或者两周布置给学生的任务。其具体做法举例说明如下:一是即时性、价值性、哲学性的新闻播报。通过新闻播报引导学生关注重大热点问题、焦点问题、难点问题、疑点问题,引导学生敢于坚持正确的观点,宣扬正能量,做出科学的分析和判断[6]。二是为专业注入灵魂、让课堂充满色彩的课程思政课件比赛,体现专业性。学生在专业里找案例,写故事、用思政理论做分析,制做课件,进行汇报,引导学生考察技术发展特点与规律,审视专业的社会价值,培养大学生辩证思维能力,发挥思政课与专业课在育人方面的协同效应[7]。

(四)课外实践采取“三个三”教学法

笔者探索的CCPA教学模式采用了“三个三”的建构原则,即:“教学内容三结合”,是指教学内容要结合社会热点、结合校园文化,结合学生实际;“学习路径三中心”,是指学习路径要围绕以学生为中心、以项目为中心、以体验为中心;“改革体现三特性”,是指课程改革要实现服务专业性、项目可选性、考核多样性[8]。这些从建构原则方面充分体现了如何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在长期实践中,笔者从“三个三”的建构原则出发,探索了以下几类实践项目。

第一类,时代性、思想性、哲理性的微电影项目。把这种形式运用到教学中,就是在最短时间、以最精彩的形式展示教学内容、呈现教学思考、达到教学目标。

第二类,体现思想性、接地气、多样性的讲演类活动。例如利用演讲比赛、辩论赛、时事论坛、多媒体公众号、微电影等项目活动,引导学生关注国家、社会的发展。

第三类,情境体验式、参观考察式的实践活动。现场的参观能够给学生带来感性认知,产生情感共鸣,达到课堂讲授达不到的效果。项目实施的关键是教师,教师要善于发掘所在城市或者城市附近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并建立长期共建关系。

第四类,研究社会现实、思考时代问题的社会调查。开展广泛的调查研究,认识和描述社会现象,在广泛调查的基础上,用定量和定性分析方法对现象进行解释,预测调查对象发展趋势和前景。

(五)推行多元结合的评价方式

考核评价是保证教学改革成功的重要因素。CCPA教学模式的改革突出“以学为中心”,发挥学生主体性。CCPA教学模式强调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注重过程性考核。与其他考核方式不同之处在于其多主体和开放性的考核方式探索,即引入学生评价和社会评价。例如:在开展大学生哲学微电影比赛的时候,利用抖音平台进行比赛,以浏览量和点赞量多少进行排名。又例如:在网络学习平台上展示学生实践成果的时候,增加了学生之间的互评,根据作品的评论多少,适当增减分数,既保证了评分结果的客观性[9],也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

三、思政课CCPA教学模式的创新之处

(一)教学内容项目化

为了保证思政课CCPA教学模式顺利实施,要求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和分解,做到每一项教学任务对应一个实践项目,形成课上课下、校内校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立体交叉式教学网络。课上有新闻播报、案例分析等,课下活动有学习共同体的实践活动;校内举办大学生哲学微电影比赛,校外开展社会调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等活动;线上的多媒体平台及时传递线下活动情况,扩大参与度。学生在开学之初,以学习共同体的形式认领任务,通过项目化任务的完成,调动积极性、提高参与性、发挥学生主体性。

(二)学习共同体活动课程化

教师与学生依托学习共同体团队的力量组织实践项目。学习共同体完成课程的课内外、校内外以及线上和线下的实践项目任务,在教师指导下设计、审核、组织、实施、总结课程的实践项目。由每一届学生组建成思政社团,高年级的学生带低年级的学生开展活动,形成学风,一届一届传承下去,以伙伴式教育推动学风传承。教师较少干涉学习小组、学习社团的活动,在学哥学姐的带动下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思考、活动。由同学之间传递的道德理论更容易被接受,这种伙伴式教学形式能有效改善传统课堂上教与学的被动关系。

综上所述,CCPA实践教学模式体现了实践第一的教学特点,形成了思政课的一课一特色。例如:形势与政策课的“小小时政评论员”、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的“红色文化大学生云宣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党史故事微宣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的“大学生哲学微电影”、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政事论坛”。目前,思政课CCPA实践教学模式探索的各项实践活动在多所学校运用,未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这种教学模式也将随着科技进步、信息发展而不断得到完善。

猜你喜欢

建构思政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建构游戏玩不够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