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政课“问题链”教学模式创新探析*

2023-04-20张宏韬李凤莲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问题链思政理论

张宏韬,李凤莲

(佳木斯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高校思政课作为政治性强的理论课,一方面其体现了高度的政治站位和坚定的理想信念,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基础;另一方面不能把其仅仅理解为一门纯粹的理论课,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关系使得理论教学必须与实践环节紧密衔接。“问题链”教学模式就是由传统的“讲”与“听”,向激发学生思考、质疑,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方向转化,使课堂真正活起来。

一、“问题链”教学模式及理论依据

(一)“问题链”教学模式

《现代汉语词典》中“问题”解释为“要求回答或解释的题目及须要研究讨论并加以解决的矛盾、疑难”[1]。前者体现为静态方面的已存在的被动地等待解答的问题,后者则表现为动态方面的主动地要去研究解决的困惑,是在前者的基础上需要通过突破定势思维后的积极主动的探索式的思考,在课堂教学中既可以体现在教师层面,也可以体现在学生层面,是发散性思维的一种课堂表现,是“问题链”教学模式体现的积极有效的探索与互动过程。

“链”即“链条”,非“点”非“线”。显然“问题链”就是把研究问题的“点”和“线”有机串联,层级叠加、环环相扣,最后形成系统化的有机整体,将理论引向深入。显然“问题链”教学模式开展不是让学生提出个人的思维误区,更不是教师对学生的发问,而是教师以教材为基础,在系统地掌握课程教学内容的前提下抛砖引玉,通过实践+探究教学、师生互动、小组合作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纵深方向发展,向发掘深层次问题递进。这种方式凸显教与学的双边行为,凸显不同层次高校、不同专业学生的思维角度和思维灵活度,以及理论深度和广度的不同变量,将固定化的“主导”与“主体”因为授课对象的不同而灵活起来,提高全体学生的学习参与度与质疑、解答能力,形成思想的高度契合,从而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二)“问题链”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高校思政课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指导,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马克思主义学说产生发展的过程就是在反复研究并不断思考、解决不断变化着的社会问题的过程,马克思认为“问题就是公开的、无畏的、左右一切个人的时代的声音。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2]马克思主义以实现人的解放的实践为落脚点,主动探寻实现人的解放的道路,在找到答案的基础上创新问题,推动人的认知螺旋式上升。可见,问题导向是理论创造的基础,他根植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又以社会现实为其产生的依据。

坚持问题导向是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堂必须坚持好、运用好的立场观点方法。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回答并指导解决问题是理论的根本任务”[3],阐明了解答时代问题与理论创新的关系。中国共产党在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成果中坚持以问题导向来解决时代问题,而中国革命和建设本身的历程就为高校思政课堂的“问题链”教学模式的应用提供了大前提。从发问找到百年大党独有的清醒与坚定的“第二个答案”,到跳出历史周期律的“第一个答案”,到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到中国共产党成立时“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时代环境,以时间脉络由近及远再由远及近,形成一整套“问题链条”环环相扣,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与“关键在党”进行全面把握,将“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与“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又首尾衔接,通过连环问题使学生不仅在行动上自觉靠近党组织,更要用党的理想信念凝心聚力,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业重任的优秀人才,实现高校思政课育人铸魂的价值目标。

二、高校思政课“问题链”教学模式的必备要素

(一)高质量教材是起点

创新教学模式需要有总抓手,高质量教材是实现“问题链”教学模式的起点,是提高思政课教学水平的重要前提。高校思政课2023年版新教材是根据中宣部、教育部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教材修订工作的要求和部署,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办公室的直接领导下完成的修订,新版本教材充分融入和体现了党的二十大以及近年来中央相关精神,是科学性、前沿性、时代性的融合统一,目前已在全国各高校陆续使用。

教材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教师要充分把握高权威教材优势的引领作用,夯实教材的逻辑体系,形成“问题链”的逻辑起点和依据,在与时代特征及实践紧密结合中,通过小组研讨、师生互动等方式,透过热点问题引发理论思考,讲清理论来指导现实生活,激发学生思考国内外实事与掌握的理论体系的内在联系。其间要注意两点:一是教材话语体系具有统一适用性和规范化特点,与高校学生主体的灵活性、不确定性形成反差,需要教师提升个人能力,熟练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将教材话语体系转换成教学话语体系。二是互联网从信息时代发展到社交时代,海量信息以及网络交流不可避免地对课堂教学产生影响,如何把大量信息高效、正面地引入教学活动并与教材相得益彰,提升高校思政课的时代特征,更是一个开放性的研究领域。

(二)教学“双主”是核心

“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互动行为,“思政课教学离不开教师的主导,同时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加大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的研究,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4]发挥“教师主导”作用,遵循“学生主体”地位,实现基于特定政治目标的教学相长[5]。

高校思政课是“铸魂育人”的主阵地和主渠道,课堂是主要场域,面对各种社会思潮以及大数据时代庞大的信息流,大学生的“信”“立”“强”必须由思政课教师稳定的思政课话语体系来引导。“亲其师,信其道”,代表着党和国家形象的高校思政课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只有教师率先垂范,才能做学生的领路人,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和社会责任感。对于教学对象的学生主体,在教师引导下,通过诸如自主学习、问题探究、小组合作等多种方式,对理论进行深入思考形成多维问题,并对质疑进行系统研究、分析解决,形成师生、生生多维沟通、多向交流,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教学“双主”的核心地位使得课堂教学在教师的主导下,充分开拓学生的视野,引导他们在坚定理想信念的同时增强语言表达能力和提升团队合作精神,形成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刻认知和自觉认同,达到思政课价值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的多效合一。

(三)问题导向是灵魂

“问题链”教学模式的展开以“问题”为出发点,因此问题导向是灵魂。学习的过程就是从“无知”到“已知”或者从“一知半解”到“全面了解”的过程。传统的灌输式“讲”与“记”的教学是学生低水平的学习过程,“问题链”教学模式就是实现从低水平脱离而转向全程质疑、互动解答的动态过程。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是数学或实践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以新的角度去看旧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6]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教师以全国统一的教材为起点,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学科学生的特点分析教材,有针对性地抛出创新性的问题,学生带着问题创新思维,使师生不断碰撞出思想火花,激发课堂互动氛围,使教学过程得到创新和发展。

大学时代是一个人“三观”成熟的重要时期,坚持问题导向,学深悟透理论并持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培育“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的基础。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的意识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多角度、客观地看待事实并提出质疑,并在此基础上扩大问题的范畴,把教学内容的逻辑结构以问题链条的形式串联起来。如果缺乏这种意识,学生就会停留在被动地理解现有答案的阶段,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的能力就会逐渐弱化。因此,要鼓励学生多观察身边的事物,多关心国家大事和参与国家政治生活,以问题导向引领课堂教学,使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在反复质疑与团队合作交流中得到提升。

三、高校思政课“问题链”教学模式效果提升的具体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中用“关键”两字强调了思政课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地位,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创新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刻不容缓。

(一)提高思政课“主导”者的教学魅力

1.灵活运用“问题链”教学模式的各种教学法

高校对“问题链”教学模式的探究已有一定的历程,但由于课时的限制,大部分思政课教师认为整堂课运用该模式比较浪费时间,仍然会选择照本宣科,该模式只在部分教师中零星地使用,没有形成系统化模式,没有达到理想结果。“问题链”教学模式对教师有很高要求,是在坚持问题导向的原则下,充分研究学生成长所需的发散性思维和整体能力提升的可能性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提升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法的能力,把诸如团队式、探究式、互动式等多种教学法融合为一体,达到知识目标、价值目标、情感目标以及分析表达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的多效合一。

2.紧跟时代步伐,与大学生同频共振

“问题链”教学模式能否有效展开,与受学生认可度有密切关系。不同时代的学生有不同时代的特征,当今大学生群体均为零零后,是与网络时代同步成长的独生子女的一代,因而思政课教学既要遵循独生子女个性化特点,又要适应网络信息时代多元价值冲突的特点,难免为七零后、八零后思政课教师带来困扰。网络作为辅助教学的一种工具和手段与伴随网络成长并密不可分形成鲜明反差,面对大学生群体在网络世界更容易敞开心扉表达言论的现象,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主动探寻与大学生心灵契合的路径:一方面,尊重学生个性化特点,灵活创设多种教学环节,将理论与时代特征紧密结合起来指导实践;另一方面,利用信息时代互联网的优势搭建师生、生生互动式网络交流平台,使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互为补充,与大学生同频共振。

(二)端正高校思政课“主体”的学习态度

长期以来,我国的应试教育体制形成了分数至上的思维定式,只要完成当前的学习任务,考试能顺利过关即达到毕业要求,因此出现了所谓“抬头率低”的现象。基于此,必须采取措施改善大学生“低头上课”的学习态度。

1.增加实践教学环节端正学习态度

传统的高校思政课一般只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实践环节的指导,学生很难体会理论课深层次的内涵。高校思政课应遵循理论与实践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鼓励大学生走出课堂,接触社会,亲身感受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关系。思政课教师引导大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实践考察,例如:走进街道社区去参加志愿服务,走进自然景观去体验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利用新媒体平台去感受信息时代的便捷与速度,等等,利用社会这个大平台,增强大学生的价值认同、理论自信,强化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继而从主观上端正学习态度。

2.改革课堂评价体系促进学习态度端正

传统考核模式中结业论文能够体现学生的知识目标是否达成,课堂评价基本以平时作业、考勤等项目给出分值,对于价值目标、情感目标是否达成很难得出公正的结论。对于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积极者、头脑风暴中问题提出与解答者、实践活动中的组织者等都应该给予高度认可和好评,以小见大,形成多元化评价体系,教学目标才能真正达成。基于此,要求教师做到两点:一方面根据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特点合理设置课堂评价指标体系,因材施教;另一方面教学规模由大班向小班转换,尽可能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学习效果,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均等机会。

(三)系统把握“问题链”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

高校思政课坚持问题导向展开教学不能局限于一堂课、几堂课,而要延伸到一门课的整个学期,要从思政课整体出发,系统把握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抓住学生的兴趣点,以“剥洋葱”的手法针对每一环节释放优质问题,通过互动、研讨、探究等渠道将问题引向深入继而达到教学目的。

多媒体智慧教学平台在系统把握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例如:开课前利用平台对本门课程进行全面概括、系统设计,明确本门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前修后续的关系、本门课程章节之间的逻辑关系等等,以“问题”方式发放给学生,鼓励学生开课前就有全面的整体认知,甚至提出质疑点,由教师和学生在平台上自由畅谈;教学过程中利用平台进行每一章节任务布置,问题预设,开展头脑风暴,等等,拓宽发散性思维,突出主题,体现特色,教师完成答疑解惑;课后通过小组合作,完成章节思维导图上传到平台,对本节课教学内容进行总体反馈。这样设置教学过程有助于将课上与课下有效衔接,将统一教学与团队学习辩证统一,将课程整体与具体环节交相呼应,全面提升“问题链”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

猜你喜欢

问题链思政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神秘的混沌理论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基于微视频与问题链相融合的高三一轮复习教学设计
“问题链”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