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刊》2023年总目录
2023-04-20
◆《文心雕龙》研究
《文心雕龙·原道》篇之义蕴探微
侯光耀/兰祥苹 (1·1)
《文心雕龙》中的植物喻文现象及其美学意义
茅琛雅 (1·6)
张戒转述《文心雕龙》是否原文考论
李明高 (2·1)
《文心雕龙》“调如竽瑟”“和若球鍠”发覆
李 燊/刘泽灵 (2·11)
《文心雕龙·通变》“五家如一”平议
高宏洲 (2·18)
当代俄罗斯“龙学”研究的新成果——评Л.В.斯捷任斯卡娅的《文心雕龙》研究
李逸津 (3·1)
《文心雕龙》“敬通之不循廉隅”考论
林佳颖/胡 旭 (14)
由经学入文学,其文学可信——谈游志诚教授细读《文心雕龙》
朱文民 (4·1)
从“文体通变观”论《知音》之诠释法则与效用
陈秀美 (4·10)
征信功能:《文心雕龙》与《文选序》中“书誓符檄”的类从标准
张炜晴 (4·21)
刘勰的乐府观及其乐府学意义
吴大顺/吴卓聪 (5·1)
《文心雕龙》“舞”“文”关系略论
辛 月/赵小燕 (5·5)
《文心雕龙·丽辞》“四对”内涵研究回顾与反思
魏文潇 (5·11)
◆语言学
汉语程度副词句法功能扩展的历时研究
赵 军 (1·13)
应用语言学汉语学术论文转述动词初探
唐文菊/汲传波 (1·20)
庭审语境下被告人的断言行为及其语用功能
马泽军/姜 爽/陈海庆 (1·30)
北京话“凡”类副词的历时嬗变(1·1750-1950)
刘冬青 (1·39)
从《事林广记》正字规范管窥元代正字理念
祝昊冉 (2·28)
《墨经》“荆”条释义辨析
林海河 (2·35)
清末民初北京话“简直”的语义特征和话语功能
房 旭 (2·39)
“比N还N”构式的双重转喻及生成机制
刘 璐/夏 云 (2·49)
徐州方言多重重叠研究
闫郁文 (2·55)
2010年以来的汉语词法研究综述
贺文翰 (3·20)
“初文”发疑——兼谈汉字字源研究的几个问题
陈正正 (3·31)
应用语言学硕士论文和期刊文章结论部分比较研究——语步结构和元话语分析
郭奕彤 (3·37)
汉语轻声组合和英语重音类型音高突显模式对比实验分析
郭 嘉/昂秋香/翟润钰 (3·46)
翻译硕士(MTI)实践报告英文摘要的语步模型研究——基于语料库的体裁分析
王凤玲 (3·56)
认知翻译学视角下《红楼梦》汉蒙熟语的范畴转化机制研究
艾 敏 (3·66)
基于连词“则”的《论语》“无(毋)友不如己者”考释
孙尊章/高列过 (4·31)
邳州话共时音变中的儿化现象
张竞文/乔秋颖 (4·36)
明代陕西方志俗字研究——以《雍大记》为例
郭香溢 (4·44)
元话语构式you know what的元语用阐释
姜 晖/孙 慧/梁 晨 (5·19)
古今典型辞书中汉语基本核心词义项数量的变化
黄 玮/冉启斌 (5·28)
金元时期汉语常用词“肥人”“肥白人”“瘦人”的语义演变——以医籍为例
涂海强/程志兵 (5·40)
“大虫”“老虎”“老虫”的历时演变与共时分布
谢璐瑶/李康澄 (5·44)
否定话语标记“少来”的立场表达与语义浮现
梁 凱 (5·54)
翻译中的文化转换
李 玲 (5·61)
◆语用学
广安方言形容词的不完全重叠式
杨春宇/杨 雪 (1·48)
金元医籍个体名量词研究
涂海强/钱筱可 (1·55)
我国网络空间语言政策视角下的粉丝社群冲突治理研究
张 婧 (2·89)
汉语二价名词配价理论如何指导对外汉语教学实践
皇甫昕业 (2·97)
泛义动词“弄”的构式特征与教学对策
刘凤芹 (4·51)
结构复杂性对汉语存现结构习得的影响
李 水/芮旭东 (4·59)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修辞格词条释文商兑
韩冬阳 (4·66)
◆翻译学
杨宪益《儒林外史》英译本的译者行为批评分析
马福华 (1·64)
古典文学外译的整体忠实和局部叛逆——以《镜花缘》英译本为例
茅 慧 (1·70)
◆中国文学
论古代文献中记载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史料概况
张 静/唐 元 (1·77)
余真诗歌的多重主题及其艺术传达——以诗集《小叶榕》为个案
涂慧琴 (1·85)
论关汉卿曲风中的淳朴与豁达
吴 倩/封树芬 (1·92)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思想与艺术审美十论
李金坤 (2·62)
论《林兰香》中戏曲描写的价值
程 石/王 昊 (2·69)
才名焦虑下的女性意识和权力诉求——以清代虞山地区闺秀为例
张墨君 (2·76)
基于多模态隐喻的《误杀》中羊的意象解读
甘小亚 (2·83)
《水浒传》“突发事件”文本书写的新闻化
付开镜 (3·70)
刘永济未刊文学遗稿(2种3题)释证
王 聪/王焕林 (3·77)
论贾平凹商州系列长篇小说中的空间书写
魏家文/李建红 (4·72)
方孝孺姓名字号之精神品格——写在方孝孺殉道620周年之际
李金坤 (4·78)
阅读快餐化时代:重审文学经典的价值——论大学语文教学中的经典文学阐释与人文素养拓展
张文杰 (4·84)
“戴复古年轻时学诗于真德秀”考辨
张继定 (5·66)
中国古典诗歌的疾疫书写及其精神品格
陈纪然/王敬敏 (5·71)
“以戏曲为小说”:一种文体现象的发生与消解
王瑜锦 (5·77)
通行本《凤池吟稿》补正
张洪四/高 磊 (5·87)
◆外国文学
当代西方学者的精神生态危机——基于学院派小说《拉维尔斯坦》的阐释
黄婷婷/张 轶/杨柏岭 (1·98)
论瓦·勃留索夫创作中的灾难书写
孙 雪 (1·104)
论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珀涅罗珀记》中的不可靠叙述者
秦慧琳/姚 刚 (1·110)
从《未来之事》看埃德加·爱伦·坡对美国现代化进程的反思
张运恺 (3·82)
人类苦难的灵魂书写——阿赫玛托娃《安魂曲》诗学分析
杨 毅 (3·90)
夏洛蒂·勃朗特小说中教育与权力的研究
张静波/李郑心岚 (3·97)
美国印第安作家路易斯·厄德里克小说近十年研究述评
胡碧媛/李 岚 (5·92)
神是个“魔术家”——论《荷马史诗》中诸神的变形
曾 蒙 (5·98)
论埃斯库罗斯《阿伽门农》中的“距离”
惠子萱 (5·104)
◆教学经纬
英国中小学中文学习者特点及教学探析
丁俊玲/梁珍妮 (1·117)
教科书中的劳育元素:呈现方式、建构逻辑及教学路径——基于扎根理论的语文教科书选文分析
任 睿 (2·104)
马来西亚华文教材中的《红楼梦》研析
乌日娜/曾维龙 (2·109)
大学英语教学融入中国叙事的重要性及其路径
马岳玲 (2·118)
深化政产学研合作教育,促进社会实践课程建设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以“汉语方言调查与保护”课程为例
王长武 (3·108)
基于配价理论的“像”字句偏误分析及教学策略
耿丽君 (3·115)
副词性关联词语在英语完形填空中的频次与应用研究
陈东岚/原苏荣 (3·121)
“课程思政”概念的名实之探与国际传播
詹 成/黄 静 (4·90)
文化自信视域下的高职“大学语文”教学研究
郭秀琴 (4·99)
内蒙古口岸城市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取得的成就
陈金香 (4·105)
模拟高考作文命题策略探究——以“2022北京冬奥会”为例
刘海云 (4·112)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生命教育的价值与实现
于顺年/张禄成 (4·118)
文本类型理论视域下英语语言学教材翻译研究
王晓娜 (5·110)
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发展和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策略探究
魏健敏 (5·119)
第6期目录 见本期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