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文科背景下本科艺术类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挑战与突破点研究

2023-04-20韩宇飞邓若倓

语文学刊 2023年6期
关键词:艺术类文科人才

韩宇飞 邓若倓

(中国传媒大学,北京 100024)

2019年4月,教育部、科技部等十三个部委联合启动了“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开始了对于新文科等建设的全面推进,并将该年定为了新文科建设的启动年。毫无疑问,当今时代,我国正处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新格局,构建以育人育才为核心的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新格局,大力发展新时代人才教育,培养新文科人才成为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需要,“四新”的提出对于新发展格局的践行指明了航向。随着新工科、新农科、新医科的快速推进,新文科作为各学科的基础,理应为我们应对世界快速发展而带来思维和方法上的创新,是培养德才兼备新时代人才的重中之重。我国社会发展呈现复杂多变态势,如此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于教育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单一学科教育已无法满足高水平人才的培养,跨学科教育势在必行。同时,我们应该看到,在回归文科教育本质之际,文科教育机制一直以来存在的破局需求、亟待完善的人才评价体系等种种老问题以及接下来新文科内涵的阐释、学科融通的路径构建等新问题被一起摆到了桌面上。在这种复杂的挑战格局中,一线的教育管理工作者不仅要从新文科建设的顶层逻辑出发开放视野与格局,更要从实践中总结目前人才培养所面临的主要挑战,为完善教育工作的底层逻辑提供经验与建议。

一、培养本科艺术类复合型人才所面临的挑战

近几十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招生规模逐年扩大,人才储备量逐步提升,社会就业竞争压力日趋扩大,呈现出对高层次人才的多学科背景和综合实力需求的趋势。反观高校对本科生培养的专业化、学科化却呈现出一种固化的态势。百年前,面对中国本土的以学“人”而不学“科”的教育模式问题,傅斯年提出“师所不学,弟子亦不学”的感慨。如今弹指一挥间,学科建立起来了,我们又落入了“科所不授,学生便无义务学”的窠臼。从宏观角度看,目前国内艺术类本科生的培养情况已经出现如下两个问题。

(一)艺术教育资源的分配富集与头部院校

近二十年艺术类专业的井喷式扩招,虽然提供了大量升学机会,但是各地艺术类专业的教学资源增长速度远远无法满足教学需求。通过笔者近两年对于各院校的走访调查,可以明显看出除了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这样的综合院校以外,其他的综合类院校的艺术专业均属于边缘学科,不仅师资储备和水平良莠不齐,教学设施的使用投入程度也不理想。可见理想中教育资源的“涓滴效应”并没有达成,反而是在大城市的头部院校的教育资源富集作用导致了地方人才流失严重,增加了大量地方院校以及二本院校新文科改革的难度。

(二)校方、学生、社会三方联动不足,观念尚未统一

实际就业率过低以及学生在获得就业机会之后的续航能力不足,一直是艺术类本科生培养的难题。对于高等教育而言,艺术专业人才的培养不仅要针对核心美育素养与业务技能进行训练与提升,协助学生树立具有可行性的远大理想,还有必要缩小“象牙塔”与外部社会的差距,为学生平稳进入社会提供过渡保障。艺术行业具有劳动的特殊性,社会对此的要求虽然赤裸但是真实,国内的艺术消费趣味水平与高校教育成果的差距在未来的长时间内还会客观存在。艺术类的高等教育不应该缺乏对于社会声音的观察,学生也不应在进入大学之后随波逐流,将成才的希望完全寄托于被动接受学习,社会同样也应建立更加畅通的反馈渠道让校方与学生看到真正的行业内部情况与发展趋势。“人才-培养-应用”的三元闭环唯有通过三方的联动达成共识才能具有发生基础,这需要校方、学生与社会三个方面同时表现出能动性,而不是单单把人才培养的压力给到高等教育的实施方。

以上两个瓶颈在新文科概念提出之前便已长久存在,无法单独通过高等教育的实施主体而实现解决,这有待于整体教育环境与社会各方面的协同发展与国家政策的宏观调控。对于学校内部的可控因素而言,艺术类本科学科的调整在之前一直集中于非核心课程的微调:长久以来艺术类专业内部课程构建已经形成了稳定的体系,尤其是艺术学领域中一些专业性较强的学科需要有大量专业教师来进行授课,在师资结构、课程设置上便呈现出一定的排他性,导致艺术类学生普遍存在知识面狭窄、发现解决复杂而全面问题的能力不足等问题。同时,体系的稳定性并非不变性,相对于专业的艺术类院校,综合类大学的艺术专业始终在对课程体系进行微调,试图打破学科壁垒。对于这些综合类大学而言,传统艺术核心课程的成熟发展为非核心课程的微调提供了试错空间,在长期或主动或被动地调整当中无疑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但新文科的改革对学科建设提出了由内而外的转变要求,艺术学科的整体规划需要进行从内涵到外延的全面调整。

从学校教育管理的具体实施层面看,要培养新文科改革所期望的艺术类复合型人才,尚要解决如下的三个挑战。

1.培养方案制定的难点

2011年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年会议第一议程高票通过将艺术学科独立升格为艺术门类的决议,艺术学不再归于文学门类之下,成为新的第十三个学科门类。从此,占据全国招生人数5%以上的艺术学生,本科毕业将获得全新的“艺术学学士”头衔,并自2012年开始,艺术类学生也按照“艺术学硕士”“艺术学博士”等门类招生。尽管过去十几年,艺术类专业在培养模式上仍存在重实践、轻理论、偏专业、轻融合等问题,在课程体系上强调系统性的专业知识,注重专业课,以必修课为主辅之专业选修课与公共选修课。

从现实情况看,选修课尤其是公选课目前是交叉学科教育的主战场,也是符合当下操作性的复合型艺术生培养平台。但交叉学科选修课培养方案、教学计划等的制定没有定位于培养复合型人才,无法达到培养复合型人才的要求。其原因在于:当下的教师和教学管理者大多接受的都是专业化教育,往往只对单一专业知识体系和专业技能具备良好的认知,形成了惯性的单一学科思维体系;另外,选修课的开设过于自由,缺乏导向性,课程内容由教师自主设定,其开设动机也并非出于培养复合型人才的观念。

从发展趋势来看,新文科建设要回归育人本体,力求创新。那么交叉学科教育的主战场在未来应向必修课倾斜,从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出发,要求各专业在根本上调整必修课的内容与比重。而对整体课程规划的调整评价又需要大量的时间成本,不仅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实时成长进行动态评估,还要对学生在本科教育四年中的变化进行综合考量,这就要求各专业在制定培养计划时要慎之又慎,具备长远的眼光与战略布局。

2.教学方案实施的痛点

如上所述,若想真正完善交叉学科课程的制定和授课,不提前做好应对改革阵痛的心理准备是不行的。由于施教主体受惯性思维影响,容易理解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就是各学科都了解一点,无需具备系统性和专业化,于是“雨露均沾”“但当涉猎”就成为普遍现象。

同时,受硬件条件如教室环境、生师比限制,很多交叉课的课程是跨专业学生跟着本专业学生同上,部分专业没有对课程做普及化重构,依然按照专业课教案给跨专业学生上课,没有考虑到当前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实际情况,导致跨专业学生对所选课程修读困难。部分工科的跨专业课程要求学生选修前要具备一定的知识背景,选修门槛的设立无疑是为了保障课程更加顺畅地进行,但无形中将寻求复合型教育的学生拒之门外。门槛的设立高度以及前提知识背景的科普指导,相关入门课程的设立应纳入教学方案实施的考量范围。

艺术生在规划培养时,因进入大学前就具备艺术素养,容易倚重偏艺术专业的惯有自我导向发展,难以走出舒适圈,更难转型成为复合型人才。从学生主体心理出发,艺术类学生在选择自我培养模式时,也极易囿于本专业或相近艺术类学科的视野,困在自我认知的“信息茧房”中,很难被导入到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中。如果学生自己无法意识到自我认知转型,那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难度就更大了,在这种情况下强行推动复合型培养,反而容易因考虑不周而给学生带来更大的课业压力,局限当下时代学生在新领域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成果判定的盲点

教育的根本出发点是对于人的关怀,对于新文科建设的成果展示,高校不应该仅停留在“做了哪些工作”的层面,还应该展示“确实做到了”,即达成了培养目标这一层面。本科生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尚处于探索和推广阶段,还没有形成比较成熟的态势,其实践效果尚待检验。从宏观层面来看,有无专业特长、研究特长、创造性工作表现特长和专业复合型特长,这是衡量复合型人才的标准,故而艺术类学生培养应是多维度、多层次的。那么,“有无专业特长”尚且容易判断,“研究特长”“创造性特长”“复合型特长”的判断标准应该如何制定?对于教育改革这种春风化雨的工作评价,是通过传统的量化,还是通过更加复杂的考察来进行判断?如果加入定性的衡量指标,那么弹性的空间又该如何限定?对于艺术类的专业特殊性而言,复合型人才的“才”又是否存在专属于本专业的其他判断标准?这些问题目前全部都是我们对艺术类复合型人才进行评价的盲点,亟待教育行业进行大量的探索与尝试。

正如建设课程思政是像将花香融于蜜一般将思政内容融入课程中,那么真正的复合型培养也不应是简单的1+1模式,如果学生学了一门数学,又学了一门语文,一定不能将这个学生定位为复合型人才。复合型培养应是多学科相融的复合,是从复合型思维到复合型方法的综合培养,应达到内外兼修,在“专”与“通”的问题上能够收发自如,游刃有余才行。艺术类学生教学培养上易存在趋于专业化,不能仅凭学分和绩点这种传统的应试教育评判标准,要深化复合型人才的评判体系的内涵,找到合适的判断标准与判断方式,才能研究出适合艺术类学生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评判体系。

二、新文科背景下艺术类本科生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突破点

(一)学校层面

新文科为培养艺术类学生提供了良好的背景,为培养艺术类复合型人才提供指导和方向,即需要培养党和国家需要、能解决复杂而全面问题、应对未来全媒体领域挑战的艺术类人才。学校作为政策实施、制度制定、统筹规划的舵手,要对当今时代培养艺术类复合型人才做出突破。中国传媒大学就率先提出了对艺术类学生的培养应秉承“人文为体、科技为用、艺术为法”的宗旨,尝试将新的思维理念落实在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当中,在中国传媒大学近年来的教育管理尝试当中,配合技术支撑提供多元的选课方案与引导的做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1.提升技术支撑

随着互联网、智能媒体、人工智能等发展,艺术、人文、科学呈现相互交织融合发展态势,我国的高等教育应当顺势而为,提升教学硬件设施。《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中指出要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当代高等教育教学设施应促进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学校的人才培养和教学方法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利用信息化手段服务到教学全过程中。

教育教学最基础的场所就是教室,为应对“互联网+教育”的教育生态发展新趋势,智慧教室作为拥有现代设计、具备智能管理、营造沉浸教学、围绕智慧课堂的典范被各大高校认可。2022年中国传媒大学就对一座始建于1953年的老教学楼进行了智慧型改造,依托“中传云”的数据存储、算力和分析能力,以技术赋能课堂,创新探索智慧化教学应用的新模式,实现智能化的教学流程、“跨时空”的远程互动、可视化的学情分析等功能,为教学流程中的教师、学生、管理者同时带来便捷。尤其是在过去一年最艰难的抗疫时期,智慧教室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对全校师生的教与学功能普及,满足了疫情期间线上线下同步教学的各种场景,使其科技属性得到了最大程度地开发。几乎是短短的一年时间,中传师生就从传统线下课程的1.0时代进入了专属云课堂的2.0时代,信息化平台的一站式操作不仅为整体教学质量增添了科技时代的浓厚意味,更为多元且人性化的选课操作与引导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2.优化选课设置

艺术类学生的公选课普遍存在学分要求低、偏向专业选课的情况。在专业核心课程完成新文科改革之前,公选课依然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主战场,但遗憾的是公选课在课程设置上没有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课程和培养要求。部分公选课的开设标准较低,内容和难度设置的随意性较强,相似学科背景的老师所开设的公选课之间也存在不同程度的信息冗余。而目前专门设立的部分跨专业公选课,由于开设门数少,也无法做到复合型人才所需的普及化要求。

学校在课程设置上制定增加公选课门数的同时,应在课程思政的原则下制定模糊专业边界、交叉融合、驱动创新的课程开设指导,带领教师进行思维升级;还可尝试根据社会需求引导更多的专业课增开为跨专业选修课,并在政策上给予开课单位和教师一定的扶持。分类增加部分艺术类学生公选课学分,调整学分架构,从学分机制上鼓励学生选择跨专业课程。需要注意的是,跨专业课程的开设要调节好广度与深度的平衡,不能全部以讲座形式代替,也不能完全以一种声音限制学生跨学科学习的视野与兴趣。

3.增强选课引导

在线上的工作中,教学管理部门可通过新媒体推出名师介绍的文章、人物小传等,用视频方式展现教师涉足学科领域和影响力,转载教师参加过科研活动的新闻,充分利用移动端传播速度快、传播面广的特点,扩大教师在学生中的影响力,引导学生通过全方位立体化了解任课教师,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

在线上与线下可以联动的工作当中,教学管理部门可以主题推荐的形式,以“人文、艺术、科学”为主题,在教学管理平台上推出线上讲堂、“师说”、优质慕课等栏目,展现任课教师教育心得和教学成果。利用晚上课少的时间段组织线下专业讲座,将专业知识体系中普及化的知识讲授给学生。专业之间可联合组织跨学科论坛,通过灵活多样的跨学科形式,形成良好的跨学科学习研究氛围,带领学生探索人文、艺术与科学的精神之源,引导学生认知复合型培养的教育意义,从而推动学生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中国传媒大学通识教育中心每学期会组织各个学院推出线下的读书会活动,结合各学科硕博专业的文献阅读书目进行精读与讲解,不仅促进了各专业相互了解的良好学风,更成为中国传媒大学对外展示学术能力的品牌窗口。通识教育中心对于读书会的宣传主要是通过官方与非官方两种渠道,官方渠道主要是以公众号进行内容预告和读书汇报总结,每学期初通识教育中心会组织各读书会的负责人进行宣传视频的录制并进行统一推送;每一期的读书会预告海报在经过其他非官方公众号与微信群的转载之后会大幅度提升影响力,为各个读书会带来更多的线上参与者。这种线上线下、官方与非官方的联动方式打破了教学空间有限的限制,拓宽了跨学科知识的普及渠道与受众面积。其中,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的“艺术与社会”经典文献研读会已经成功举办了十年,形成了具有极高黏度的书友会;阳明书院的读书会则别具一格地将国学普及与播音诵读结合在一起,体现了中传特色,为国学传播进行了有力的新探索。

(二)教师层面

教师可打破本科生大班授课壁垒,各专业教师充分发挥联合导师的优势,将不同学术专长的导师与学生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全体导师中得到复合型培养。

在新文科背景下,艺术类学生本就应具备与其他学科进行交叉思考和研究的能力,教师应从培养目标上定位建立培养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复合型人才,使艺术类学生养成全面开放的跨学科思维、具备广博的知识和技能、善于学习其他学科的学术理论,运用其他学科的知识思考研究艺术本身的属性和应用问题,创新性地解决复杂而全面的问题。

教师发挥能动性的方式很多,高校在破五唯的同时也应该鼓励教师把生涯规划与教学改革进行结合,拓宽教师工作的评价机制,激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比如进入短视频的时代之后,很多高校的老师也开始尝试自己耕耘公众号与视频号,开始以“意见领袖”的新身份发表自己专业领域内的见解,其自媒体内容一方面能够补充其专业课以外的知识背景,与其自身的课程互为参照,一方面也能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老师,激发其他学科学生对该专业的兴趣。比如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就有老师在其自媒体公众号上持续发表的学术内容而建立了在学生中的良好声望,最终还推出了自己的专属网课,同时该公众号因为在相关领域的强大号召力也为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带来了好的声誉,成为学院学术活动的强力宣传平台。

值得注意的是,大量高校教师自媒体的出现也导致近几年一些老师因为言论不当而导致职业生涯受损的案例,从而让部分高校明令禁止教师自行从事自媒体的工作。针对这种现象,一刀切的禁止做法并非长久之计,只有尽快提升教师群体的媒介素养方为良策。各高校的教师工作部门,应当指引教师着力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尤其是艺术类教师,由于专业性较强,容易局限于专业领域内。同时还要引导教师在课程思政的原则下制定完善的教学大纲、教案、教材,通过多方面的教学相关活动与学术服务,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尤其是艺术类高层次人才德行的培养。

(三)学生层面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所以针对学生群体,要引导学生的学习理念发生根本转变,使其自主向复合型人才靠拢,提升发展高度。本科生可以通过修读辅修寻求复合型培养,中国传媒大学修读辅修的学生人数就可占到总人数的10%左右。然而2019年7月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发布《学士学位授权与授予管理办法》之后,各高校官方针对艺术生开设的系统化、规模化的跨专业学习渠道减少,取而代之的是慕课等网络平台自学方式、国家艺术基金支持的具有一定参与门槛的研修班,以及高校面向社会所开办的商业化培训班。

为了拓宽学生自主主动寻求复合型培养的需求,中国传媒大学以国家和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学校“小综合”的学科优势,高度聚焦某个专业方向或领域推出了微专业,目前取得了良好反馈,每学期报名的学生数量也在逐渐增加,这说明我校对于学生跨学科学习的理念教育形势向好。在之前的辅修的反馈中,学生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无法调和本专业课程与辅修课程的时间冲突,从而导致了兴趣降低、放弃跨专业学习等现象。为了保障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力,中国传媒大学本科生院在微专业的教学培养方案上针对该问题特别做出了调整。每个微专业都将围绕某个特定专业领域,通过灵活、系统的培养,开设一组核心课程(一般为5-8门课程),学分不低于12学分,不高于20学分,上课时间一般为周末。学有余力的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时间灵活安排修读,为学生接触学科前沿、提升复合能力、社会竞争能力的培养,创造更加便利的条件。

三、结论与展望

新文科背景之下艺术类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任重而道远,在这条路漫漫其修远兮的培养之路上,高校不仅面临着艺术类专业之前便面临的如教育资源不均衡、产学研联动滞后等瓶颈,还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改革挑战。其中,从高校自主改革的角度来看,培养方案的制定,教学方案的实施,教学成果的判定这三个方面是首先要解决的难题。

虽然困难重重,但是我们依然可以看到高校针对这些挑战的主动出击所积累的大量宝贵经验与成功案例,为艺术类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破局的思路。比如从学校层面,可以在技术支撑下提供更加多元灵活且个性化的选课与教学方案;在教师层面,则应开启新的教学理念,打破固化思维,利用多种方式实现主观能动性为课程赋能;在学生层面,应该引导其主动树立成为复合型人才的志向,保障其学习热情,真正达到教育的长远人文关怀。

教育是对于一个生命个体持续终身的人文关怀,深化教育改革,培养复合型人才之路无法一蹴而就,需要教育体制从细节着手,多方探索。目前面对瞬息万变的世界格局,增强学生层面的综合能力,是立足于历史和国家的需要,也是立足于人的需要。针对目前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痛点与难点,不少学校已经率先行动,进行了有力的探索与尝试,教育手段的实施需要试验,更需要由社会和时间进行检验。复合型人才的目标,在于“博物广闻、利用成器、启迪智慧、熔陶德性”,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高等教育在学生阶段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会初见成效。

猜你喜欢

艺术类文科人才
人才云
文科不懂理科的伤悲
艺术类专访心得
求学·文科版2019年6、7期合刊
豆文科作品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艺术类声乐高考误区与思考
孙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