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数字技术助力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创新

2023-04-20

关键词:共同体中华民族主体

王 典 陈 涛

(华中科技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络空间呈指数化增长,“物理-社会-信息”三元空间复杂性的重叠交叉,成为数字时代人类生存发展环境的基本特征[1]。网络技术打破了传统时空边界,为社会发展扩展了空间结构,更为国家治理创新了思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数字技术对社会结构产生深刻影响,社会治理模式正在从单向管理转向双向互动,从线下转向线上与线下协同并行,从单向政府监管向更加注重社会协同治理转变[2]。数字技术从根本上改变了国家治理逻辑,数字社会形态下国家治理问题研究已成为时代课题。

在多民族社会中,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作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应用好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时俱进丰富和发展新平台、新载体,这也是新时代民族工作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推进民族工作的主线,民族高校兼具民族性与教育性的双重属性,是开展民族工作和立德树人的重要场域,更应顺应数字社会变革趋势,探寻数字社会情境下民族高校铸牢教育功能要素上发生的客观变化,梳理出数字技术赋能铸牢教育变革的内在机理,重构教育实践逻辑,将大力提升民族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效能,更对推进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及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现有研究已经展开了多角度探索和多维度分析,在以民族高校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主题的文献中诠释了相关理论基础,探讨传统社会背景下开展铸牢教育的多重路径,有学者开始意识到应将数字技术应用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数字社会视阈下治理研究,阐述了数字技术对民族事务治理能力的影响。部分研究亦开始探索数字治理嵌入高校思政教育、舆情管理等方面。既有研究,为理解数字技术赋能民族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功能呈现的结构性特征及理论框架构建打下了坚实基础,但仍存在较多不足。一是当前在数字治理嵌入民族事务治理领域已引起关注,但聚焦于民族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治理研究较少,教育思路尚不明确。二是在各类新技术与教育治理深度融合的现状下,除应对数字赋能民族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提升效率因素分析外,更应聚焦于数字使能铸牢教育创新,对数字技术变革教育背后的内在机理进行梳理,而这正是数字社会形态下民族高校创新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行动逻辑的基础性条件。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运用大数据提升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要牢牢把握舆论主动权和主导权,让互联网成为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最大增量[4]。数字治理已成为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民族高校兼具民族性与教育性的双重属性,作为推进各族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主场域,唯有深度嵌入数字治理才能更加有效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近年来,数字治理理论被引入民族事务治理领域并成为新的学术生发点,特别是随着“互联网+高校民族团结教育”“高等教育数字化治理”研究与实践日臻成熟,数字信息技术作为提升效率的工具,更发展成为生产力要素推动教育关系变革,数字治理被普遍认同为更具自主性、适应性和变革性的可持续治理思路,正为民族高校开展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因此,本研究以数字治理理论为观察工具,在阐释相关概念和关系基础上,试图揭示数字化变革对铸牢教育功能影响呈现出的结构性特征,并进一步探讨数字化赋能如何提升铸牢教育效能,数字化使能如何推进共创铸牢教育价值。

一、数字治理:民族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新视角

1.数字社会形态及对多民族国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影响。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迭代普及,数字世界已发展成为与物理世界并存的又一空间,且二者相融共生。在数字世界里,知识、信息、数据等资源作为生产力要素推动社会关系变革,各种价值以数字形式重构人们的生产、生活和思维方式,数字社会形态应运而生且日趋成熟。数字社会形态是指以数字技术的普遍应用及迭代发展为主要特征,以大数据、云计算等为核心要素,集数据挖掘、存储、分析、决策为一体化的更高级的社会形态[5]。数字社会形态已逐步发展为推进国家治理模式创新的动力源。

数字社会形态下,国家治理思路不再局限于传统治理理论和信息技术作为工具理性存在的逻辑基础;治理场域亦不受限于现实世界的逻辑架构。数字世界因其即时性、开放性、智能化、共享性等特征,在时间和空间维度上重构多民族社会关系,并通过数据等要素改变交往方式、交流内容和交融程度,影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治理模式。因此,利用数字资源可以让治理超越简单工具理性层面,挖掘数字治理对社会治理的良性推动力量,寻求其在族际关系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并加以探讨和利用。

2.数字治理应用于民族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必要性分析。在2021年第五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民族工作的“纲”,所有工作向此聚焦[6]。明确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事关中国和谐民族关系构建和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推进,更是提升国家政治认同感的紧迫要求。

民族高校兼具民族性和教育性的双重属性,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场域,其社会政治功能较为突出。民族高校大学生作为国家尤其是民族地区宝贵的人才资源,群体思维活跃,同时因阅历较浅,更是境内外民族分裂势力重点争取的对象,存在产生负面影响的风险。大学生政治性知识习得及政治实践性思维建立主要依靠学校教育引导,民族高校承担着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贯穿于立德树人全过程并达到增强“五个认同”的政治社会化责任。如何凝聚各族学生形成高度的政治认同,并外化为维护中华民族共同体团结的自觉行动,是重要的实践过程。民族高校应遵循教育功能属性和发展规律,从“教育人、教什么、怎么教”等方面着手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数字社会形态下,交往工具智能化、交流渠道网络化、情感交融开放化等特征使得教育治理呈现新的典型特征,民族高校应如何以数据治理思维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成为现实研究命题。本文以民族高校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为研究主体,尝试对数字形态社会下教育环境、教育主体、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等方面呈现的结构性特征展开分析,并基于教育功能属性阐述数字化赋能提升民族高校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效率及数字化使能创新铸牢教育价值的行动框架。

二、数字社会形态下民族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呈现的结构性特征

信息技术跨领域推进不同类型数据资源交汇聚集、相互作用在赋能教育提升效率的同时,更利用人工智能、元宇宙等智慧性工具撬动人的主体性,以数据使能教育理念更新、教育结构重塑、教育流程再造等行动形成数字社会空间下教育治理共同体的内在秩序。数字情境下民族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也遵循技术赋能提升效率向技术使能价值创新演进。这里拟从民族高校育人规律与功能角度出发,系统分析数字社会形态呈现的新特征给民族高校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带来的环境变化、主体变化、模式变化、内容创新,并以此为基础探析数字化如何赋能和使能推进民族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实践逻辑。

1.教育环境:由相对封闭性向开放、复杂趋势转变。传统情境下民族高校通常是在实体环境中,特定时间具体空间中以特定方式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数字技术带来虚拟时空在教育环境中的比例大幅度增长,虚实时空并存更为创新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提供了更多机会。数字技术对教育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时间、空间要素变化上。

从时间要素观察,互联网终端移动性和便携性的特点,各族学生主体可以随时随地接入互联网带来时间扩展的同时,也最大限度地被占用了时间。正是基于此特性赋予学生群体可以依据需求和兴趣习得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各类内容,时间维度的拓展促进教育内容的获取呈现出更加开放性的特点。

从空间要素观察,线下线上同频共振,信息资源集聚程度及传播速度突破空间阻隔,各族学生需求表达、信息交流、体验分享、对国家、民族等共同体的认同感超越了民族国家边界。认同感空间扩展特性既可能推进超越国家边界的民族团结,也存在放大族际文化间的差异带来极端民族主义风险。这也意味着民族高校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环境呈现出更复杂的特性。

2.教育主体:由教师主导向多元主体互动转变。传统情境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中教师是主要引导者,各族学生处于相对客体地位。学校主要聚焦于在现实空间的实体教育思维与教育流程,以此实现强化各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目标。

网络为数字社会形态搭建了基础架构,在改变社会结构的基础上极大释放了个体的行动力与创新力。具体到民族高校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数字社会形态即时性和便携性等特点能显著改变学生主体行为,激发各族学生的主体性意识,提升他们参与教育的主动性,推进教育主体由“教师驱动”向“多元主体互动”的变化。数字社会形态下学生主体行为变化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价值实现影响凸显,主要体现在赋予统一身份属性、个体需求凸显两个方面。

虚实时空并行的社会结构特征对各族学生的民族身份、族际差异等个体化特征进行了整合,赋予了统一的数字公民身份。身份属性的变化一方面避免了可能因民族身份刻板印象带来的群体间交往阻隔的风险,另一方面更激励了各族学生在虚拟空间参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主动性。同时,学生因互联网隐匿性、低成本性等特点通常呈现出更强烈的社会表达意愿行为、更凸显出个性化需求,学校可以通过数据抓取学生网络浏览行为特征,掌握其需求特征,以此有导向性地激发学生主体主动参与教育过程,以多元主体协同互动强化各族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

3.教育内容:由静态、符号认知认同向动态化、体验式、数字化认同转化。传统情境下民族高校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以“客体编码-静态符号展示-主体认知”的逻辑展开。教育内容更偏重于以静态化传统认知符号为载体,例如,代表同根、共同历史记忆的信息或符号等传统文化,或以国旗、国徽、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制度等中华人民共和国要素符号等。

进入数字社会,民族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逻辑及教育内容相应向数字化演进。铸牢主线教育以“客体转译-动态体验感受-主体认同”逻辑展开,教育内容呈现动态化、体验式、数字化的特征。

在网络媒体普及率呈指数增长的现实背景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内容更多以灵动性的典型人物、关键事件还原复现等动态化形式,通过微信、微博、抖音等即时立体化媒体实时传播。相对应以文字、静态符号内容表征认知的传统教育方式影响日益减弱。同时,学校可以利用传感器等大量电子元器件对各族学生使用互联网行为数据进行抓取,挖掘数据背后学生群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求的内容类型与形式,并及时提供生动化教育内容,以高效率引导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认知认同。

同时,受外部环境及个人主义需求凸显影响,大学生认同逻辑亦发生转变,更青睐以语音、图片、视频等体验感强、更直观的形式进行传播。例如,以还原中华民族共同体史实推进学生以冲浪式直观感受体验,有形有感地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

数字教育模式下,民族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以“数据—体验—感悟—认同”的逻辑展开,教育内容以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等半结构化、非结构化数据类型呈现,且具有长久可储存性等特点。这也表明数字社会下,铸牢教育应以数据为轴心展开数据分析,挖掘甚至创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需求,以数据思维进行铸牢教育课程内容设计,共创实现民族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价值。

4.教育模式:由自上而下传导式向多维度交互式转变。传统情境下民族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模式,以教职工自上而下讲授式为主展开。各族学生在教育中通常处于被动状态,这也是学生群体参与不充分的原因之一。

数字社会下,民族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主体关系变化及教育过程数据化的特性,推进学校教育模式相应由自上而下传导式向交互式转变。

从学校与各族学生教育关系看,学生群体不再仅作为被动接受教育的对象。他们通过网络平台及时表达诉求,学校通过数据抓取需求信息,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学校与学生间信息不对称困境,有利于推进学校铸牢教育向交互式互动转变。民族高校铸牢教育过程数据化,也是学校教育模式呈现交互式的关键。数据技术收集各族学生必要个人信息,并将他们统一赋予数字公民属性,逐步建成民族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统一的集成式数据库。各族学生以半结构化、非结构化数据类型呈现即时行为信息,学校数据抓取分析同样产生大量的数据,又可以作为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模式动态调整的数据基础,更进一步强化民族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向交互式转化的程度。

以上探讨了数字社会形态下民族高校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环境、教育主体、教育内容及教育模式呈现的客观变化及结构性特征。这正说明,一方面民族高校应综合运用各类数据赋能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提升效率;另一方面数字化赋予了人的数字思维逻辑,更应利用数据使能铸牢教育,坚持“以人为本”,通过数据撬动学生主体性属性,激活多元要素协同发力、共享开放数据资源等方式,多元主体协同共创实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价值。

三、数字技术赋能民族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效率提升

1.数字赋能对民族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影响要素。从管理学角度分析,被管理者获得赋能,极大调动个人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才智和潜能[7]。数字赋能的核心是依托信息技术撬动社会资源及人的能动性,以此提升效率效度,偏重于技术工具理性。具体到民族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领域,各类型数据通过技术赋能机制,推进数字技术内嵌于推进教育内容创新设计、教育模式调整及教育流程更新,提升铸牢教育的信度和效度。

2.技术理性下,数字赋能提升民族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信度和效度。数字化发展显著增强了民族高校对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各环节的洞察力。数字平台丰富教育资源,智能终端影响主体行为,民族高校可以依托数字资源了解学生主体需求和行为惯习,有针对性和引导性地开展教育内容设计及制定教育模式,提升铸牢教育的信度和效度。在数字社会形态教育环境下,信度依赖于教育内容质量,具体表现为教育素材、案例等要素的客观真实性;效度则体现在数字技术赋能教育目标及实现程度,以此给教育主体带来的获得感。因此,数据技术应依次赋能教育内容设计、教育方式选择等关键环节,深入分析数字化如何提升民族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信度和效度,推进教育主体获得感的提升。

在教育内容设计上,从话语层面分析,共同体属于个体抽象认知,共同体意识则是对共同体的反映,也属于抽象的意识范畴。共同体话语及共同体意识的抽象性,加深了人们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知度把握的难度。如何引导学生深化、内化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度认同,并外化于维护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自觉行动,更需要教育主体通过可听、可见、可言、可感、可做的素材选择与活动设计。数字技术可赋能教育内容转化,在网络环境中以典型人物、关键事件等动态化形式呈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容。同时,民族高校利用智能网络对学生群体行为偏好抓取分析,掌握不同学生的铸牢内容偏好,把握学生的主体需求,为教育内容设计打下基础。着力有形、有感、有效推进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教育方式直接影响教育效度。学校通过场景设计,注重对学生群体的体验式教育,推进学生在感受、感染、感同身受中产生认同感。数字情境下,民族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模式以“动态体验-主体认同”逻辑展开,学校可以以更直接、更有冲击力的体验感方式,强化各族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教育效度。

四、数据使能民族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价值创新

1.数据使能民族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作用机理。技术执行理论认为,仅靠技术刚性嵌入,不坚持以人为本逻辑,缺少理念更新、制度变革、组织转型等结构性变革,数字治理将不能充分借助技术能量达到治理效度,甚至产生负能影响人的体验和感受,抑制人的自主性和参与度[8]。在数字社会发展阶段,民族高校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目标同样不仅仅限制于技术赋能提升教育效率,更应分析技术价值理性重构民族院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内在秩序、作用机理及行动逻辑。

数字使能民族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应坚持以人为中心、注重激发主体意识,协同多元要素重构教育流程,开放整合数据资源等方面,在提升信度和效度基础上更要把握好温度和尺度,以发挥主体能动作用,推进学生主体在数字时代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中以收获幸福感及安全感为目标,梳理分析数字使能创新实现民族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价值的多重因素。

2.价值理性下,数字使能提升民族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温度和尺度。数字技术作用于民族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价值创造,可以通过数字使能激发个体主观能动性、整合多元教育变革要素、开放共享数据资源等方面挖掘。

坚持以人为中心,激发学生主体性属性,提升学生在铸牢教育中的幸福感。数字化发展极大释放了各族学生的行动力与创新力,学校应从推进学生主体参与主动性出发,构建数字使能铸牢教育的底层逻辑,激发学生群体参与铸牢教育的积极性和主体意识,以多元主体互动强化民族高校各族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

整合多元教育变革要素协同发力推进实现铸牢教育价值。以数字技术作用于教育功能多元化要素产生的客观变化特征为基础,坚持数据思维和数据资源理念,以数字手段优化各类资源配置,共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价值。

以技术推进开放数据资源,共享数据价值红利。民族高校应逐步整合和推进集成式数据库建设,建立信息采集、共享、开放及应用和数据安全保护及风险识别机制,实现在同一教育网络平台的多元数据安全融通。以开放数据分享铸牢教育资源,各主体共享数据红利,并最终推进民族高校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提质增效。

数字化赋能民族高校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方式优化,能显著提升教育效率。数字化使能为坚持以学生主体为中心创新铸牢教育价值,建构数字社会形态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框架和行动逻辑等均提供了机会。本文对数字社会作用于民族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功能发生的客观变化及呈现的结构性特征展开分析,分别探讨了数字化如何赋能铸牢教育提升效率效能,并探索了数字化如何使能创新实现民族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价值。

猜你喜欢

共同体中华民族主体
爱的共同体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共同体的战斗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