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今中外成我法

2023-04-20王悦阳

新民周刊 2023年14期
关键词:天趣梅斯二王

王悦阳

程十发书法对联。

作为海派画坛一代宗师,“融古今中外之法而为我法”,达到“妙在似与不似之间”,是程十发一生的艺术追求与高逸品位。

这种创作思想不仅体现在绘画上,也反映在其书法作品之中。程十发的书法,是典型的画家书法。这不仅因为他的书法常常在画上出现,与其绘画艺术形成一个整体,而且就书法艺术本身而言,也具有一种强烈的美术意味。事实上,程十发的书法之所以风格独特,灵活多变,正在于其习字多年所练就的扎实功底,他原来是从小楷、魏碑开始习字的,不久又对汉晋木简、晋唐经卷的字体有了浓厚的兴趣,在临池过程中又结合其独特的艺术智慧,融会古今书法家之长,结合各种书体,汉人草隶,碑帖相融,南北兼收,互相渗透、借鉴、参照,形成了其“意在真、草、隶、篆之间”的独特书法艺术。很难看出程十发这些结字奇特的书法出自哪家哪派,但自始至终都有一种“画家书法”所特有的形式美与书卷气。或汪洋恣肆,或奇崛古拙,或天然质朴……每幅字总能呈现出形态各异、生动鲜活的面貌。

程十发书法艺术之“奇”,因为他完全是从艺术的角度而非实用的角度来看待书法,更不把易懂作为衡量书法艺术好坏的标准。他所追求的,是一种线条的韵律感与古拙的精神内涵。如同他的绘画一般,程十发的书法也富于音乐的连续性和强烈的流动感,同时又不乏古朴苍劲的大气之美。以其所书对联“白饭青蔬留美味,紫茄红苋有余甘”为例,结体在行书、汉简之间。行字秀润流畅,多圆笔,少方笔,中锋、侧锋并用,布局开阔大气,自由烂漫,天趣横生,独具潇洒个性而又古意盎然。

对于自己的书法藝术,程十发曾经不无风趣地说过:“谁不学二王(王羲之、王献之),我就投他一票”,因为,在他看来,艺术一定要力避雷同,大家不能都只学一种字体。他很欣赏龚自珍的“二王只合为奴仆,何况唐碑八百通”的诗句。认为王氏父子的字固然极佳,但人人都学却也未免单调。而在“力避二王”之余,程十发却对五代的书法家杨凝式佩服之至,他认为杨凝式的字返璞归真,从稚拙中寻求趣味,别开生面。同时,他也很欣赏陈老莲所写的修长、古怪的字体,一度还学得几可乱真。对于傅青主的书法,他也极有兴趣,草书笔画转折处理多有借鉴。传统书法总以“中锋”为基本要领,循规蹈矩,务求工整。而程十发却通过自己的艺术智慧大胆革新,化腐朽为神奇。他从不恪守“中锋”一路,笔下侧锋、偏锋,甚至枯笔留白、泼墨渗化……无不可为之法。篆字历来注重线条而不讲究粗细,但程十发写篆书却常常或粗或细,甚至还参以隶书笔法写篆字。反之,他的隶书在字形上却又常常局部参考篆书。他的真书(即楷书)、行书、草书在笔法和章法上常常互相交织,互相渗透,有时还同篆、隶也杂揉在一起。这种笔法根本不可能在专业书法家中找到,注定只能是独树一帜的“画家书法”。他追求线条的美感,却绝不斤斤于通篇书体的一致性,这看似矛盾的方法,在程十发的笔下却显出浑然而成,天趣无穷的美感。试想若没有广收博取、持之以恒的运斤积累,恐怕是断不能做到这一点的。正是由于程十发数十年孜孜以求的不断探索,这才形成了其若断若连,跌宕开合,干裂秋风,润含春泽的“程家样书法”,真正做到了“气象大、气格奇、气势旺、气味新”(韩天衡语)。

信息

乔尔·梅斯勒:灵性之旅

近日,“乔尔·梅斯勒:灵性之旅”在龙美术馆(西岸馆)举办。展览涵盖约50件绘画,概述梅斯勒的艺术实践,阐释其标志性风格——大胆用色、风格化图案、明艳的具象形式以及独特的手写文字。正如标题“灵性之旅”所示,展览旨在让观者通过画作,洞悉梅斯勒的个人成长及创作演变。

猜你喜欢

天趣梅斯二王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明拓二王帖》(下册)
王献之完善了“二王”书法体系
天趣
揭秘共和国首张A级悬赏通缉令始末
父子如“二王”——以《奉橘》《送梨》为例
“天趣”与“人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