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发展阶段的乡村教育振兴:历史使命、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

2023-04-18孙竹青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乡土文化发展

孙竹青

(新疆大学,新疆乌鲁木齐 830046)

新发展阶段是中华民族由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目标迈进的新阶段,是中国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是中国教育实现基本现代化到总体现代化转变的新阶段。“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1]乡村教育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环节,新发展阶段要不断提高乡村教育质量,促进乡村教育发展,而且乡村教育要充分发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建设乡村精神文明、提高人的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作用。党中央、国务院在《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中强调,要提高教育质量,重点破解城乡义务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突出矛盾[2]。探索乡村教育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价值和路径有助于乡村经济社会发展、丰富乡村精神文化生活和构建支持乡村现代化的中国教育体系。同时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3]的提出可以为新发展阶段教育振兴乡村发展奠定逻辑基础,指明前进方向。

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是中国教育进入新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志,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重要实践,是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力量。新发展阶段要把握好教育高质量发展这个大局,将新发展理念贯穿到乡村教育发展的全过程和各领域,不断优化乡村教育生态,促进乡村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从已有的概念界定来看,乡村教育等同于农村教育;从空间视角来理解,乡村教育是基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划分,是相对于城市教育而言的;从价值维度来理解,乡村教育是乡村社会的有机构成部分,是指对乡村学生的义务教育,是对乡村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其是对乡村社会的有序建设、对国家的安定团结和社会的和谐起着奠基作用的一种客观的教育形式。乡村振兴的重要环节在于人才支撑。充分调动乡村主体投身到乡村振兴中,是新发展阶段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力抓手和最终目标。乡村教育的宗旨在于根据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水平的状况,培育新时代所需人才,重建乡村文化自信,推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为乡村的全面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然而,时至今日,乡村教育振兴在实践中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本文从价值维度、现实维度、实践维度对未来乡村教育建设基本问题进行系统全面研究,希冀找到中国特色现代乡村教育之路。

1 乡村教育振兴是新发展阶段赋予的历史使命

科学认识乡村教育振兴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前提,当前乡村教育不断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乡村教育成为我国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以乡村教育振兴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是新发展阶段乡村教育发展的基本方向。乡村教育是人文建设的一项重要事业,是促进乡村发展的助推器,更是推进国家发展的重要力量。乡村教育振兴的重要性映衬了我国乡村教育发展的现实需要,同时彰显出乡村教育的重要使命。

1.1 乡村教育是传承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

乡村教育要传承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为乡村振兴强基固魂,这是新发展阶段乡村教育所担负的历史使命。乡村的发展,既需要推动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式发展,以价值引领为先导,重视乡村精神塑造,也需要推动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坚持在扬弃、创新中发展,在继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中形成独特的乡村文化优势。

乡村教育能够在传承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中塑造乡村精神,引领乡村发展。乡村是道德教化、礼仪规范、民俗风情等的综合体,凝聚着中华优秀文化的“根”和“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乡村教育中,要在优化乡村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契合乡民的思想感情、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从而推进乡村振兴。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培育提炼乡村精神,逐渐形成具有乡土风格和乡土特色的乡村文化。不断更新能展现乡村精神风貌的乡土文化,激发乡村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进而将乡村建设成既有活力又有发展动力的美丽家园。

新发展阶段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以及对高品质文化产品的需要,依赖于文化高质量发展。当前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作取得了重要成果,积累了重要经验。例如大部分乡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古建筑群、古村落等进行保护,形成了一系列保护传承的模式,有些乡村建立了独具特色的文化产业链,实现了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共同发展,不仅为乡村增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实现当地农民增收,也为乡村的发展做好了宣传,吸引更多外来资金,为保护传统村落文化提供了资金支持。以上成果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有赖于乡村教育,因为乡村教育提高了农民的素质,为乡村文化传承奠定了基石。

1.2 乡村教育是夯实乡村人才资本的重要利器

乡村振兴关键在于人,虽然我国打赢了脱贫攻坚战,为乡村全面振兴和实现共同富裕奠定了基石,但是我国目前仍然存在“返贫”风险。乡村人才能够助力乡村在物质与精神两方面实现真正“脱贫”。然而人才培养离不开教育这一重要抓手。

乡村教育具有治愚、扶志、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作用。要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缩小城乡教育资源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切断贫困代际传递[4]。目前,我国乡村农民整体素质不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差距较大,城乡经济发展差距将进一步造成乡村人口涌向城市,出现“城挤乡空”的现象。教育事关国家民族兴旺、人民幸福,事关社会财富分配公平和效率。要以乡村教育发展促成乡村建设,推动整个乡村文化繁荣兴盛进而助力文化强国建设。只有不断提高乡村教育水平,才能全面提高乡村学生的综合素质;只有发挥人才在乡村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才能增强乡村发展整体实力,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升级。

乡村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壮大了“三农”人才队伍,加强了乡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发挥了现代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充分利用公共教育资源、乡村服务、乡土文化和价值观念就地培养一支“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借助外力打造“输血”工程,实现乡村文化繁荣发展。不断培育具有向上向前生活态度和富有生命力、创造力的乡村学生,增强乡村学生对乡村文化的认同感,推动乡村振兴。

1.3 乡村教育是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的内生动力

新发展阶段,教育是引领社会新风尚的基石,是建设文明社会的有效手段。乡村振兴不仅要着眼于物质上的殷实,也要实现精神上的富足。乡村教育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传统农耕文化为支撑,调动乡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根本上提高乡村学生的文化素养。在乡村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乡风,将文明乡风融入乡村社会各个方面,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这在一定程度上有赖于在乡村教育中加强乡风文明建设。

乡村教育能够提高乡村学生的科学文化水平,提升乡村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促使乡村学生自觉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为其追求富足的精神生活提供指引。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有了文化,人的精神境界就会得到提升。促进文明素质养成,乡村教育要充分挖掘乡村文化内涵,将乡土文化元素与艺术符号相结合,要始终贯穿思想道德素质和理想信念教育,培养乡村学生热爱乡土的情感和积极向上的优良品德。此外,乡村教育要紧紧抓住“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时代机遇,运用数字技术缩小城乡之间的教育发展差距,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积极拓展学生的视野,增强乡村学生文化自信,提高乡村学生的科学文化水平。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担当、有本领,还能够推动乡风文明向更有活力方向发展,他们不仅是乡村振兴的主力军,也是文明乡风的领路人。乡村教育为乡村培养人才、凝聚人才,促进乡风文明良性发展,形成良好家风、文明乡风、淳朴民风,推动乡村全面进步。

2 新发展阶段乡村教育面临的现实困境

新发展阶段要推进乡村教育振兴,既有赖于“为农”的教育理念引导,也取决于乡村教育整体质量的提升,还依托于乡村教育主体的回归,更得益于乡村教育内容的本土化。乡村教育需要内部力量与外部环境的共同作用,促使为农理念、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教育主体因素、教学内容本土化四个层面形成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

2.1 “离农”还是“为农”的价值指向不明

随着我国城镇化、工业化的进程不断推进,乡村教育逐渐演化出“离农”与“为农”的价值取向。“离农”指的是乡村教育以城市为本位,农村中小学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农村人口离开农村去往城市做好准备;“为农”指的是乡村教育以乡村为本位,立足乡村发展现实,为乡村培养人才以服务乡村。两种观点“各执一词”,导致长久以来我国乡村教育在价值选择上存在“离农”与“为农”的争论。一方面,以“离农”为价值取向的乡村教育为乡村学生提供了向上流动的机会;另一方面,以“为农”为起点的乡村教育,促进了乡村人口总体素质的提升,让更多乡村学生愿意扎根乡土,为乡村社会现代化发展贡献力量。

“离农”的乡村教育价值取向有着特殊的时代背景。改革开放40 多年来,工业化、城市化加速推进,乡村教育无形中跟随着“离农”的价值导向,其目标是为城市建设提供人才。当时国家的各项优惠政策向城市倾斜,各项教育资源、基础设施优先投入发达城市,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乡村教育成为城市教育的附庸,乡村教育根植的乡土文化日渐萎缩,乡村教师与乡土文化日益疏离,乡村学生与乡土气息日渐疏远。乡村学校课程设置一味地参照城市教育标准进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乡村学校在教育教学、学生培养方面缺乏乡土元素,无法突显乡村教育的特色。随着城镇化快速发展,乡村人口总量逐渐下降,乡村从事生产经营的人员文化水平普遍不高[5],这意味着实现乡村现代化还有一段距离,教育推进乡村全面发展的责任重大。

“为农”的价值理念则是要为乡村振兴培养和提供人才。统筹推进振兴乡村教育与教育振兴乡村,使乡村教育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以培养高质量的乡村建设者和管理者。然而,乡村教育常常被误解为为城市教育服务,甚至“为农”理念被狭隘地理解成“务农”,违背了乡村教育的初衷,曲解了乡村教育的责任和使命,城乡教育马太效应愈发明显。新发展阶段背景下的乡村教育只有明确“离农”与“为农”的价值取向,城乡融合发展才能不断推进,乡村教育才能实现全面化、功能多样化发展。

2.2 乡村教育质量仍然与城市存在较大差距

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教育发展不平衡,乡村教育发展不充分。“上学”已经不再是制约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核心问题,怎样实现“上好学”才是当前人们最紧迫的诉求。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在城乡之间,由于长期“重城轻乡”的教育导向,乡村教育与城镇教育形成鲜明的对比,乡村偏远地区存在一师一校、多年级合班教学的现象,而城镇教育则进入小班化教学阶段,城乡教育出现分化。近年来,国家采取了相应的举措推进义务教育均等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极大地改善了乡村教育的基础设施和教学条件等,但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仍然存在。长期以来城乡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导致城乡教育发展差距逐渐拉大,这种不均衡不仅表现在教育基础设施软件与硬件上的差别,也体现在教育设施应用的有效性上。虽然互联网普及率在持续上升,但互联网助力乡村教育信息化、技术化的作用未能有效发挥。如何让乡村教育搭乘“互联网+教育”的快车,持续优化乡村教育的发展环境,成为乡村教育发展过程中亟需解决的一大难题。当前能否补齐乡村教育短板,实现城乡教育资源公平配置,提升乡村办学质量,将成为影响乡村教育水平的重要因素,也是衡量人民对教育发展获得感和幸福感的重要指标。

新发展阶段,要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不断提升乡村教育质量,实现教育良性发展。中国幅员辽阔,各省市经济发展水平不一,经济发展区域差异化导致区域教育发展不均衡,教育资源在发达地区很容易获取,但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要获取优质的教育资源相对较难,区域间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的问题普遍存在。据监测数据显示,有的地方教育经费投入下滑,教师待遇不落实,教师结构性短缺,教师交流机制不健全;有的学校建筑面积不足,功能教室与仪器设备不够;有的学校生活设施不完善,安全管理有漏洞,教师培训缺乏针对性等[6]。乡村教育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依赖国家、政府的资源支持程度较深,在本身难以获取优质教育资源的情况下,乡村教育陷入恶性循环,尤其是偏远、落后的乡村地区教育发展不平衡矛盾突出。

2.3 乡村教育主体持续外流

实现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效联动,坚持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一体推进,形成良性循环[7]。乡村教师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主力军,乡村学生是振兴乡村的后备力量,但由于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差距较大,乡村教师、学生持续外流,阻滞了乡村教育事业的发展。乡村教育问题成为乡村全面振兴过程中必然要重视的短板。

乡村教育难以吸引年轻教师、留住优秀教师。大部分乡村教师在新发展阶段对有所作为、如何作为没有清晰的认识,他们仅仅把教学当做谋生的手段,即使在乡村的待遇高于城市,乡村教师仍然会因为城市有更好的发展前景和完善的生产生活条件而选择离开乡村。随着社会发展进步,乡村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愈发多样,教师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乡村教师的权威逐渐弱化,乡村教师“乡贤”的身份逐渐瓦解。在这样的背景下,乡村教师要想有所作为也不得不面临着一系列的重大挑战。然而,国家政策缺乏支持乡村教师在乡村振兴中有所作为的设计。如今的“特岗教师”“西部志愿计划”“农村硕士计划”等项目虽然给乡村送来了大批高素质的教师,但是他们大多来自外地,在乡村待上几年后便设法离开乡村,这种人才的不稳定性和高流失率严重影响了乡村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此外,教师的数量在城乡之间分布不均,城市中师资充足,甚至出现教师过剩现象,而乡村中师资普遍缺乏,乡村教学中通常会出现一名教师给两个及以上年级上课或一名教师教多个科目的情况,这种教育方式加大了教师对学生及教育资源的管理难度,同时大大降低了教育的质量。

一方面,由于乡村的经济发展水平普遍低于城市,乡村教育基础设施不完善,教学质量参差不齐,越来越多外出务工的家庭选择将孩子带在身边,让孩子接受城市优质的教育,导致乡村学校生源大量流失,使乡村学生对家乡产生疏离感,造成“城挤乡空”局面,乡村文化振兴面临后继无人的危机。另一方面,留在乡村读书的学生大都家庭条件贫困或者家人身体状况不佳,迫于现实压力,他们中不少人不得不早早放弃学业,外出务工以撑起整个家庭。这种生源的严重流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乡村教师教学热情,造成乡村教师流失,乡村教育陷入恶性循环之中。

2.4 乡村教育中本土文化历经价值涤荡

乡土、乡音、乡情展现了乡村独特的精神风貌,是乡村文化的载体,更是良好乡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当下乡村教育现状却令人担忧。一方面,乡村教学内容缺乏乡土特色。长久以来,由于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的发展,改变了传统农业社会教育教学方式,乡土元素与现代文明对接的过程中,乡村处于城市发展的附庸地位,学校培养人才以服务工业化、城镇化为主要导向,立足乡村现实的教育元素很少,学习内容缺乏乡土价值观念。乡村教育脱离乡村文化的根,其只是在空间层面上“姓农”,教学内容却与乡村本土文化相脱节。另一方面,在城市文化的冲击下,乡村文化内核价值逐渐瓦解。无论是迫于生计前往大城市打拼的新生代农民工,还有跟随父母前往城市求学的乡村学生,他们中的部分人受“走出大山,走向城市”的“离农”思想影响,急切想要摆脱农村,去城市中寻找理想的生活。他们对于传统优秀乡土文化的记忆日渐模糊,对乡村本土文化价值忽视与漠视,日益失去对乡土文化的认同感与自信心。他们“走出乡村”后很难再“回归乡村”,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乡村教育的发展,影响了乡村全面振兴的推进。此外,在城市化推进过程中,许多乡村学校被撤改并,乡村学生越来越远离乡村文化生态圈,学校教育脱离了乡村学生本身的经验和乡土文化。乡村教育的城市化并不能推进乡村教育现代化,反而从根本上造成乡土文化的流失,给乡村教育振兴带来巨大的挑战。

3 新发展阶段乡村教育的路径

新发展阶段乡村振兴蓬勃兴起为乡村教育发展带来重大机遇,为此,应以城乡融合发展为导向,实现乡村教育新发展;补足乡村文化教育短板,夯实乡村文化振兴基础;提高乡村教育质量,巩固乡村人才振兴基石;乡村文化融入乡村教育,明确乡村教育目标指向等方面入手,开辟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道路,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3.1 以城乡融合发展为导向,实现乡村教育新发展

重塑城乡关系,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建立新型的城乡关系[8]。乡村教育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环节,实现教育公平是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条件。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纠正教育工业化、城镇化的导向,是乡村教育长远发展的目标。新发展阶段乡村教育要澄清“离农”与“为农”的价值误区,让乡村学生能立足现实自由全面发展,从而使乡村学生能更好地回归乡村、服务乡村。

优化城乡教育资源配置,提升乡村办学条件。乡村教学条件与城镇教学条件相比,基础设施薄弱、硬件设施不齐全,这成为制约乡村教育发展的瓶颈。因此,乡村学校应与政府加强沟通,及时汇报乡村教育发展面临的困境,积极争取政府的支持,增加政府对乡村基础设施的投入,改善乡村教育条件和教师生活条件。乡村学校还要努力接轨大数据、多媒体、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化服务,争取建立起覆盖乡村的智慧学校,突破时空的限制,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高质量教育资源由个体受益向群体受益转变。

乡村振兴过程中,城市教育与乡村教育要做到一视同仁,从根本上改变对乡村教育的刻板印象,在一定时期内实现对乡村教育的政策倾斜,加强城市教育与乡村教育良性互动,实现城乡教育共生共融。我们要正确看待“离农”的价值取向,明确乡村存在的独特价值和魅力,明确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是城市发展的现代化,也是乡村发展的现代化。城乡本是一体融合的,城乡犹如一枚硬币的两面,是一个统一的有机体。乡村振兴事实上是将城乡放在等值理念下的战略。“城”与“乡”的发展经过城乡统筹、城乡发展一体化到乡村振兴战略的新阶段,在实现工业化、城市化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加快城市带动乡村、工业辅助农业,重塑城乡关系,关注城市发展,注重乡村发展,让乡村学生对乡村未来发展充满希望,并为乡村的建设、繁荣贡献出力量。

3.2 补足乡村教育短板,夯实乡村文化振兴基础

针对当前城乡、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充分考虑到不同地区间的特殊性。其一,要想补足乡村教育短板,破除乡村教育发展的窘境,乡村教育应立足乡村现实,充分发挥乡土优势,办好具有乡村特色的教育,将乡土田园、农耕文明与乡村教育有效衔接,让学生在教育中感受乡土气息;同时要接轨信息化发展进程,充分发挥乡村教育的社会引领功能。乡村教育在办学理念上不能被城市教育理念所绑架。守住了乡村教育,就守住了乡村的精神根基,发展乡村教育能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二,从政策上保证乡村教育质量。乡村教育取得的成就,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城乡义务教育均衡的政策。义务教育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的工作,进一步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保障了乡村教育基础设施的改善和乡村教育质量的提高。面向未来,在政策上不仅要保证教育机会公平,还要确保乡村教育质量提升,更要注重乡村优质教育的供给。同时,坚决防止乡村教育“等要靠”的思想与习惯性依附,国家给予乡村教育一定支持,但引领乡村教育走向新发展道路需凭借乡村自身优势和本领,努力发挥教育反哺乡村社会发展的作用。

针对不同地区乡村教育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党和政府要做好科学规划,构建乡村教育新发展格局。实施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国家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缩小区域教育差距。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高度重视区域协调发展,注重教育公平发展,充分发挥不同地区的比较优势,增强乡村振兴动力。此外,对于不同地区教育振兴可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例如,教育欠发达地区的政府应积极争取教育发达地区各类学校的支持,建立交流、协作机制,以弥补部分乡村地区教育的短板,留住学生、留住乡村青壮年、留住乡村文化教育发展的希望。

3.3 提高乡村教育质量,巩固乡村人才振兴基石

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就是要建设一批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因为乡村教师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关键,是助推教育变革的核心。教育是立国的根本,乡村教育是立国的根本大计[9]。教师与学生是乡村教育中的两大主体,乡村教育要振兴势必要重振乡村教师信心、深化乡村课程改革、留住乡村生源、化解乡村“空心化”矛盾,为乡村提供人才支持。

促使乡村教师从乡村教育的“旁观者”向“担当者”转变,唤醒乡村教师的主体意识。具体而言,乡村教师是乡村文化的传播者,要及时复归乡村教师角色权威,充分发挥乡村教师角色权威的影响力,例如报道宣传乡村教师的先进事迹,形成良好的社会舆论,增强乡村教师的社会影响力,激发乡村教师服务乡村的自豪感。国家和政府要为乡村教师在乡村教育振兴过程中积极作为提供坚实的制度和政策支持。注重健全完善乡村教师补充机制,在强化乡村师资队伍建设的同时实现乡村教育质量的提升,致力于培养一支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10]的优秀乡村教师队伍。持续提高教师待遇,改善乡村办学条件,实施教师绩效考核,评分较高的优秀教师应给予一定的表彰或奖励。呼吁社会各界关注乡村教师,让乡村教师感受到社会各界对他们的关心和支持。不断增强乡村教师对职业的认同感、对工作的成就感、对生活的幸福感。严格落实相关政策,重塑乡村教育生态,增强乡村教师与乡村服务的适切性,促进教师对乡村文化的认同,从而推动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

教育决定着人类的今天,也决定着人类的未来。人类社会需要通过教育不断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需要通过教育来传授已知、更新旧知、开掘新知、探索未知,从而使人们能够更好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更好创造人类的美好未来[11]。当前,乡村学生涌向城市,造成“城挤乡空”的现象,乡村生源的流失,给乡村教育带来办学的危机。促进乡村劳动力与生源回流,就要做好招才引智工作。推进乡村教育振兴要健全各类基础设施和完善乡村各项制度,因地制宜发展壮大乡村产业,为村民提供更多就业机会,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加快人才回流速度,从而促进乡村生源回流。政府要加强对乡村教育的帮扶力度,充分利用“互联网+教育”提高乡村教育水平。乡村教育中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让学生了解乡土文化、乡土人情,增加乡土知识,进而增强学生热爱乡土的情感,让学生不出乡村就能上好学。国家和政府要高度重视乡村教育,加大对乡村教育的财政投入,减少乡村学生受教育成本,推动乡村教育教学创新发展,以此吸引“出走”城市的学生回乡。深化农业、职业技术教育改革,为乡村振兴培养更多的人才。职业院校要坚持“为农”的办学方向,实现教育思维方式的转变以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不断优化职业院校的学科专业设置,加强为乡村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力度,满足乡村振兴的人才需求,实现教育整体全面发展,为乡村振兴夯实人才基石。

3.4 乡土文化融入乡村教育,明确乡村教育目标指向

乡村形成了特有的“农文化”,这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财富之一,也是中国独特的乡土文化、乡土特色。乡村教育要深入挖掘乡村传统文化资源,不断开拓乡村“农文化”传承之路,培育乡村学生的乡土情怀。在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下,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构建以乡土文化为核心的教育体系,形成乡村教育链接本土文化的模式。乡村教育在回应乡村文化的同时,需要明确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不是二元对立的关系,而是相互补充、相互借鉴、相辅相成的关系。乡村教育要立足乡村本土实际,课程设置要涉及乡土文化、习俗等,使课程体系体现乡土特色。真正提高乡村教育的质量,使乡村教育焕发出真正的生命力。与此同时,乡村教育如果要适应外部环境带来的挑战以及满足乡村教育自身生存发展需要,就应积极主动融合现代文化中有益的思想与内容。以新发展阶段为背景的乡村教育要带动乡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以教育带动农业。需要注意的是乡村教育在发展思想与方式上,不能仅仅依靠政府、社会的力量,更应该激发自身的内在动力。

开展特色乡村校园文化活动,不断推进乡土性文化建设。乡村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中不断增强对乡土文化的认同,更好地助力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乡村教育要将教育资源与教育机会相结合并分布在每个乡村学生成长、成才的不同阶段,避免乡村学生流失或失学。乡村力争通过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督促乡村学生自觉学习、激发乡村学生自我教育的意识,确保每一个乡村学生都能在新时代拥有梦想成真的机会。

猜你喜欢

乡土文化发展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乡土中国
谁远谁近?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芬芳乡土行
读《乡土中国》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