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德树人视域下英语教学“底层”育人的逻辑主线、价值意蕴及路径

2023-04-18刘贤凤

集宁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成长型底层英语课程

刘贤凤

(安徽广播影视职业技术学院基础教学部,安徽 合肥 230011)

从2014 年开始,教育部要求学校将立德树人任务落到实处,全面深化教学改革。高校英语课程具备文化性、通识性、国际性和职业性的特征[1],非常适于落实立德树人的任务。然而,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和手段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成为困扰任课教师的难题。从教育心理学视角来说,想要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着力提升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首先要改变学生的自我认知和思维模式,也就是促进学生个体由内而外的心理和思维模式变化,我们称之为“底层”育人。在立德树人视域下,通过发挥高校英语教学“底层”育人路径的作用,突破英语教学中的学习认知低、学习情感弱、学习行动差等教学困境,变“窘境”为“顺境”。

一、立德树人视域下英语课程“底层”育人的逻辑主线

2014 年3 月,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了对于学校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相关要求,也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概念,要求学校将构建学生核心素养体系作为教学改革的关键环节。因此,在立德树人视域下,英语教学“底层”育人的关键在于提升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2021 年3 月教育部颁布的英语教学标准中,强调立德树人,突出学科核心素养,尤其是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旨在为未来公民必须具有终身学习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打基础,并将核心素养归结为四个方面:职场涉外沟通、多元文化交流、语言思维提升和自主学习完善。新版课标不仅关注传统的英语学科知识和能力,还更加突出关注学生的情感、学习态度以及价值观的形成[2],尤其是“自主学习完善”,说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受到了广泛的重视。核心素养的提升是为了让学生成为更加健全、独立的个体,为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学科核心素养是在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和路径,立德树人则是学科核心素养的方向和内容,是教学育人重要的价值旨归,两者最终目标都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因此,“核心素养”既是英语教学立德树人的出发点,也是其课程价值实现的落脚点,更是英语课程“底层”育人的逻辑主线。

高校英语教学为实现核心素养培养目标,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提升学生的自我认知与思维模式,也即“育心”。“育心”是有效培养核心素养的前提。从教育心理学的视角看,有效学习,“育心”必须先行。学生不是知识接受容器,不会被动接受外界输入进来的信息,无论选用什么课程内容、采用何种实施方法,学生对输入信息都要进行情绪加工,存在过滤、接受或屏蔽、接受内化、排斥或怀疑、无动于衷或欢欣愉悦等心理过程[3]。积极的、相信努力和成长的思维模式无疑是大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最为需要的性格品质力,这是“育心”所致力追求的结果,而这正是成长型思维的研究范畴。因此,“立德”是基础、“树人”是目标,而“育心”才是底色和路径。

为了实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目标,高校英语教学的设计与实施必须牢牢紧握“育心”这一抓手,即培养成长型思维。成长型思维是一种以智力可塑为核心理念的思维模式,认为任何能力和技能,都可以通过后天努力而得到发展[4]。简言之,即个体认为自己可以通过努力改变提高自己。这种个体由内而外的从底层逻辑开始的心理模式变化,决定着人的行为、情绪和结果,会对个人的成长和未来发展产生巨大影响。成长型思维是一切有意义学习发生、持续的前提条件,是培养健全人格、养成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的根本保证[5]。基于成长型思维理论与工具改革英语课程与评价体系,创新教学方法,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学习过程的心理障碍,塑造并训练学生成长思维模式,应用成长型策略去对抗那些失败和绝望的感觉,帮助学生克服障碍与挑战,可以有效提升课程学习质量。另一方面,基于英语教学内容“散、碎、小、多”的学科特点[6],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训练培养成长性思维,可选的训练内容多、可用的训练方法也多,预期效果良好,尤其是在培养学生的积极思维模式上,效果会很显著。

二、高校英语教学“底层”育人的价值意蕴

(一)有力助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全面落实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教育一定要解决好“培育什么人、如何培育人、为谁培育人”这三个根本性的问题[7],建立起立德树人的长效机制。立德树人理念要求所有教育工作者不忘教育初心和强国使命,付出全部努力培育时代新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一份力量。立德树人理念包括两方面的内涵。首先,“立德”要求教育工作者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教导学生对于“是非对错”有着鲜明的认识,并且能够提升学生的爱国情感,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其次,“树人”就是要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育能够担当民族复兴使命的时代新人。这两方面都十分重要,其中“立德”是前提条件,只有先“立德”才能“立功”“立言”,而“树人”是“立德”的归宿,二者关系密切不可分割。高校是立德树人教育的核心场所,而高校英语教学的价值不仅要提升学生的英语技能和沟通交流能力,同时还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对于高校英语课程而言,“立德树人”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中国优秀文化、世界优秀文化、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中国优秀文化包括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高校英语教学中可以将传统的“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人生理想、管仲的“树人”教育思想、儒家思想的“仁义礼智信”融入其中。世界优秀文化(包括:科学精神、规则意识、诚信精神、效率意识等)对人类的发展与进步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我们也应该将其融入英语教学中。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要让学生明确自身的重大责任和使命。因此,英语课程“底层”育人路径,是高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力推手。

(二)有效应对智慧教育时代的新挑战

高校英语课程作为一门各专业学生必修或限定选修的公共基础课程,蕴含着丰富的育人要素,实践中围绕核心素养培养更是面临着多重困难与挑战。我们已经进入“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在网上学到任何他想学到的知识”[8]的智慧教育时代,而且,英语课程学习过程漫长,记忆量大(而且都是散点记忆,彼此之前没有很强的逻辑规律),特别需要毅力和坚持[9]。对于大学生群体来说,面对智慧时代的种种诱惑和大量的信息冲击,高校英语教学从“底层”育人着手,通过成长型思维培养来有效应对智慧教育时代的英语学习新挑战。成长型思维培养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人的成长,实现人的生命价值和意义。在高校英语教学当中实行“底层”育人,通过成长型思维引导学生成为更好的自己,认识自己的感觉和欲望、探究自己的灵魂和思想,再认识自己的成长过程,通过有顺序、有节奏的成长,来提升自身的核心素养。智慧教育时代,成长型思维能够改变学生固化的思维模式,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有广度、有深度、有高度,有助于他们更加容易提升自身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成长型思维能够发挥巨大的作用,将学生带出精神的“枯井”,走向“光明之地”,实现学生个体的“超越性成长”[10]。

(三)科学破解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提升的困境

最新的英语教学标准中,高校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被概括为四个方面:一是职场涉外沟通,指学生在职场语言情景当中,能够熟练运用英语知识和技能来准确地表达自己要传达的信息、思想、情感等内容,能够进行较为准确的口语交流和书面表达;二是多元文化交流,指学生在学习和使用英语的整个过程当中,能够理解和尊重多样化的世界文化,拓宽自身的视野,增加文化认同感,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能够进行跨文化交际,用英语来传播中国的优秀文化;三是语言思维提升,指学生在系统学习英语课程的过程中,能够识别英语使用者或者英语本族语者的思维方式和特点,提升自身语言思维的逻辑性、思辨性和创新性;四是自主学习完善,指学生在掌握英语语言学习规律的基础上,能够自觉进行自主学习,自主获取相关学习资源,有计划、有意识地进行自学,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核心素养的四个组成部分既明显区别,又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构成有机整体。

但是当前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困难重重,除了来自外界的不良影响,学生自身学习意愿不强和学习目标模糊造成大部分学生学习英语“深感无力”。首先,学习认知水平较低,这部分学生会归因于自身记忆力不强、英语基础薄弱以及学习方法不当;其次,学习情感较弱,这部分学生总是怀疑自身能力、自信心不足;第三,有些学生受社会上一些不实、不良宣传的影响,急于求成,方法不当,导致英语学习心有余而力不足。立德树人视域下发挥英语课程“底层”育人作用,能够科学破解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提升的困境。从“底层”育人着手,丰富外语学科教学育人内涵和实践范例,改变学生的固定思维模式,帮助学生直面英语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和失败,提升他们面对挫折时的复原力,为学生全面发展筑基夯实[11]。“育人先育心”,借助英语学习培养成长型思维,激发出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在坚持中领会学习方法,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培养才有根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才有前提。

三、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英语教学“底层”育人路径

(一)教师要破除思维定势,开展成长型思维培养

教师作为英语课程的设计者、教授者、改革者和评价者,他们的授课理念对于英语教学“底层”育人路径的实施至关重要。首先,英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成长型思维理论的巨大教育价值。教师必须深入了解成长型思维的内涵、培养方式、实施方法以及这种思维的巨大作用。教师要破除以往那种固定的思维模式,积极应对教学改革的挑战,从内心接受成长型思维相关理论,并积极地将这些理论付诸实践。其次,教师在实施英语课程“底层”育人路径时,学生不应被视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应成为课程的积极参与者。在整个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融入成长型思维的培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通过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来获得相关的知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师生要树立协同意识,共同进行成长型思维的培养。教师要支持鼓励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自我教育中深化对成长型思维的认知,逐步建立起自信。最后,教师要具备一定的预见性,破除思维定势、进行成长型思维培养的过程是一个艰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很多挫折,教师要做好应对准备。

(二)优化英语教学目标,强化学科核心素养培育

教师要依托2021 版新课标中关于职场涉外沟通、多元文化交流、语言思维提升、自主学习完善等课程目标要求,不断优化本校的英语课程目标,要充分体现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12]。与国家层面的课标相对应的校内课程标准应包含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首先,为了提升学生的职场涉外沟通素养,学生必须掌握必要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并且学会得体的表达方式与技巧。例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涉外沟通礼仪,在沟通的过程中不要抢着说话,避免傲慢无礼的说话态度,更不要漠视他人的沟通困难。其次,为了提升学生进行多元文化交流的能力,教师需要在课堂中渗透多元文化知识,并将去粗取精的技巧传授给学生,帮助学生辨识那些比较优秀的文化,帮助他们掌握必要的跨文化知识和技能。再次,为了提升学生的语言思维,教师要帮助学生辨别英汉两种语言思维方式的异同,帮助他们形成自己的语言逻辑。最后,自主学习完善的能力包括制定学习目标、规划学习时间、运用学习策略、评价学习成果等方面的能力,教师要用成长型思维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帮助学生认识到英语学习的重要意义,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高校英语课程改革必须回归“人本”属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聚焦于自主学习意识、动机与能力的培养,服务于终生学习基础的打造,培养人格健全、全面发展的人[13]。

(三)丰富英语教学内容,多维度开发和融入成长型思维培养的内容

为了提升学生英语学科综合素养,要严格甄选课程内容。教师要切实以语言能力和语言思维为基础,将课程内容编排提升到培养核心素养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层次[14],将中华文化精华融入课程内容,并将课本之外优秀文本与音视频资源推荐给学生。在英语课程建设中,教师通过多维度开发和融入成长型思维,使成长型思维的培育贯穿课程内容的始终。

首先,教师在英语课程教学上,要着力培育学生的内在成长感。课程教学初期要强调学生的内在进步和成长,使学生“自己跟自己比”。将课程相关的作业、比赛、考试等活动作为提升学生成长型思维的手段,帮助学生“事上练”和“心上磨”,提升自我的学科综合素养。其次,在课程内容中贯彻持续发展的理念。学科的发展是不断进行的,那么学生的学习也需要持续性。教师在英语课程建设中,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成长型思维,指导学生放眼未来,开拓视野,树立长远的目标。在持续的英语学习过程中,完成核心素养的提升任务。再次,教师要注重英语教学过程,强调对学生学习反思的指导,培养学生的成长型思维。在学习英语课程时,学生不是简单的背单词、学语法,而是要不断思考,反思自己的学习方式,不断提升自身的学习效率。最后,教师在设计英语课程时,需要考虑学生成长的多样性。英语教师需要学会“留白”的艺术,将课程内容高效率地落实,并且给学生发挥个性和特长的机会[15],每节课都留给学生一些自由发挥的余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精神。

(四)以“成长型思维”理论指导英语教学设计与实施,改革英语课程组织方法

在英语课程“底层育人”实施过程中,用“成长型思维”理论指导高校英语课程设计与实施,探究高校英语教与学中可持续性的新路径,实现英语课程的工具性价值;在英语课程学习过程中,探究如何设计、激发、识别并紧紧抓住成长机会,有意识地用成长型思维指导学生做出具有成长性倾向的改变,在实践中探索成长型思维培养的逻辑、策略和路径,实现英语课程深层次的育人价值。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课程组织改革是不可忽视的一环。教师要适当融入包括项目式、主题式、任务式等具体的课程组织方式,根据不同的英语课程教学版块和内容,选择不同的课程组织方式。一是基于项目的课程组织形式,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项目计划制定、项目实施、项目监控、项目结果汇报等活动,围绕一个明确的项目目标开展学习行动,以提升学生的职业环境适应能力。二是基于主题的课程组织方式,教师要在一个英语主题下开展教学活动,通过课堂讨论、小组研究等方式,使学生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促进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三是基于任务的课程组织形式,教师在这种组织形式中,要明确学生不是为了学习英语而完成任务,而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学习英语,强调英语课程教学过程不仅是一个问题求解的过程,也是一个沟通协商的过程,要十分注重师生交流。教师无论是开展项目式、主题式还是任务式教学组织方式,都要注重使学生在相互合作中完成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提升的任务,关注学生能力的提升和自身的发展,突出成长型思维的核心理念,以保障与立德树人目标的高度统一。

(五)整合多样化的英语教学路径,构建“一点五轴”式混合教学模式

在英语教学核心素养培养过程中,教师要加快创新“课程育人”的内容和方法,构建“课堂教学、课外活动——老师指导——慕课微课学习——移动学习共同体——网络社区平台互动‘一点五轴’”式教学模式。以学生体验为核心,建立“一点五轴”式教学模式,突出移动学习和网络社群互动的作用。借助线上线下混合模式,可使师生、生生保持随时沟通状态,也起到随时监控的作用。而且课堂内外的学习成果可以及时上传到网络交流平台,作为新的学习资源供其他学生使用。教师在整合英语教学路径过程中,要充分了解学生学习过程的情绪与认知,关注点从“教师如何教”转向“学生如何学”。通过课堂内教师的言传身教将成长型思维融入课程育人过程,课外实践采用多样化的组织形式,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知识的能力,提升英语核心素养[16]。以多样化的英语教学路径为载体,更新与改进学生的自我认知,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自我预期。在“一点五轴”式的教学模式下,构建良好的英语学习生态格局。

(六)坚持多元、多维、多主体的评价方式,给予学生及时有效的学习反馈

教师实施英语教学学习评价,要充分结合成长型思维,根据学生不同的基础制定不同的评价要求,提升学生的成就感。要以尊重学生个性为基础,洞察学生学习轨迹,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评价目的,多主体、多方式地去评价学生的学习情绪、学习品质力、学习过程中所伴生的思维模式改进以及自我认知的提升等内容,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并将线上线下的评价比重进行合理的分配。评价的内容要紧紧围绕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不仅要评价知识能力方面的显性指标,还要将沟通技能、价值观、自主学习能力等隐性指标纳入其中,综合考察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除此以外,高校还要依靠线上信息交流平台建立及时反馈制度,根据反馈结果,促进教师调整教学策略和学生调整学习策略。

四、结语

本研究以立德树人的“底层”育人路径——成长性思维模式培养为研究对象,对人的全面发展影响深远,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对学生而言,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融入成长型思维,有助于他们“学到知识、优化思维模式、习得支持自我更好成长的应对策略”,终身学习意识与能力才有根可攀、有据可依;对教师而言,在探索用成长型思维设计、实施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师自身可获得专业成长;对课程而言,既实现了英语课程的知识学习目标,又体现了教学深层次育人价值,帮助学生真正获得个人成长。

猜你喜欢

成长型底层英语课程
航天企业提升采购能力的底层逻辑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以高级英语课程为例
成长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对经营绩效影响的实证检验
在创造中生长
——郑州市创新实验学校成长型课程体系初探
论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金融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大学英语课程委婉语教学研究
从金河水务看成长型企业内部管理
创新成长型评价与中职应用文教学
回到现实底层与悲悯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