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文学”,还是鲁迅说的“冷气”问题?
2023-04-18韩浩月
韩浩月
在凡尔赛文学、废话文学、发疯文学……之后,“孔乙己文学”来了,它起源于一句引起不少年轻人共鸣的网友独白——“少年不懂孔乙己,读懂已是书中人”,表达的是有了大学文凭却找不到合适工作的苦闷。在“孔乙己文学”里,学历成了“我下不来的高台,孔乙己脱不掉的长衫”。在“孔乙己文学”登上热搜之后,很多网友感叹自己是“现代版孔乙己”。
作为时隔一段时间就会转变形式与内容的网络文学体裁,“孔乙己文学”和此前走红的凡尔赛文学等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少了娱乐狂欢的成分,多了贴近现实的沉重。它藏着属于年轻人的无奈,也包括了部分中年人的感慨,它是对社会就业问题的变相拷问,也是对身份迷惘的自我追寻。只不过,如果不借助孔乙己这一鲁迅笔下著名的文学角色,“孔乙己文学”不会很快成为热点话题,制造如此强烈的共鸣。
在这场有关“孔乙己文学”的讨论中,不难发现孔乙己的符号被借用的性质很明显,这么说是因为:鲁迅原文写到的孔乙己,年龄在40岁至50岁之间,这在当时已经是典型的中老年人,严格说来,他并不应该是当代年轻人的共情对象;孔乙己所处时代大约为清朝光绪中期,那是个悲哀的年代,是读书人倍感无力的时代,当下虽然文凭贬值、赛道变窄,但属于大学生的上升通道仍然存在,独辟蹊径者屡见不鲜;鲁迅笔下孔乙己身上的长衫,不仅寓意着守旧与束缚,还有其他诸多隐晦的象征,“孔乙己文学”将学历等同于长衫来看待,夸张的成分是存在的。
但孔乙己的符号被借用到当下,还是说明,困惑的年轻人群体暂时还未找到更准确、更合适的代言人,换言之,就是这一群体所面对的焦虑、无助,没有得到足够的开导、疏解与帮助。读書的时候,很少有学生会认同并喜欢孔乙己。拒绝成为孔乙己,也是很多学生在写作文时的表达重点。鲁迅先生说,“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在过去的年轻人看来,孔乙己即是“冷气”的组成部分。而现在,年轻人选择孔乙己作为代言人,其实不应简单将这一现象归类于他们摆脱不了“冷气”的问题,拨云去雾,会发现他们“负气”的成分更大一些。
十年前,似乎一夜之间,“80后”一代集体都在说自己“变老了”,当时就有人发出疑问,“是什么让本该朝气蓬勃的年轻一代变得暮气沉沉?”来自2013年的统计数字显示,这一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99万,被媒体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十年之后的2023年,高校毕业生预计将达1158万人,只是简单将两组数字对比,就会发现仅在就业这一个方面来看,便“没有最难,只有更难”。已经或即将成为主流的“00后”一代,他们关心的,除了依旧有就业这个老问题之外,更多关注的恐怕与他们的兄辈、父辈一样,是有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权利公平等问题。
和凡尔赛文学等网络文学体裁诞生了大量的创作文本不一样,“孔乙己文学”更多是输出几句语录,在文本价值与体量等各个方面,都没有形成“文学”的概念与规模。就生命周期来看,“孔乙己文学”的热度与力度,也不会太持久,它会很快消失于公众视野当中,讨论者也会在毕业季到来之前,找到另外的情绪载体。现在的“孔乙己文学”,更接近于一种牢骚,观察它,可以清晰地看到一个群体的介怀。
“孔乙己文学”的存在,算不上一种批评或批判,也算不上自嘲与自怜自爱,它是一种感慨,是一吐为快,是卸掉包袱重新面对现实。如同躺平一词的流行一样,许多人借助躺平说法,貌似放弃,实则并未放弃努力。但愿这一轮“孔乙己文学”热过去之后,自认为是“现代版孔乙己”的年轻人可以更勇敢地拥抱现实,拓宽思维与视野,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拼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