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籍的性格与命运

2023-04-18刘俏到

廉政瞭望·下半月 2023年3期
关键词:沈约做官名句

刘俏到

文学史上以一文一诗奠定地位者不少,王籍就是其中一例。他曾在吴越之地为官,纵情江南山水之乐,留下著名诗篇《入若耶溪》,中有名句“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这种以有声写无声、以喧闹写寂静的手法,对后世影响深远,比如王维名句“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即属风格相延、高明互见。

若耶溪位于绍兴,王籍之后,名人咏诗若耶溪的很多,如唐代孟浩然、李白都有,但再无耳目一新之作。直到宋代,王安石还对王籍诗作念念不忘,写下“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之句。这鸟鸣与不鸣之间,明显是跟王籍抬杠的意思。可惜王安石的抬杠无人喝彩,黄庭坚说他“真点金成铁手也”。

王籍存诗仅二首,却享誉如此之高、影响如此之远,原本足以宽慰人心。但与其妙笔生花相比,他的官运却相当不佳,倾其一生只做过亲王幕府的七品小官,担任过几年县令之类的实职,这令他的内心多有抑郁不平。

王籍出身于琅邪王氏,那是山东临沂自古以来的名门望族。东晋以后“王与马,共天下”,门阀政治的年代里,学习再好也不如家世好。与王籍平辈的王骞曾经告诉自己的儿子们“自可随流平进,不须苟求也”。这是毫不掩饰的“凡尔赛”,显摆名门子弟好做官。

王骞这话不是吹牛。南北朝时期只要身出名门,做官就不是问题,想不想做官才是问题。比如王骞自己就做了梁朝中书令,相当于宰相。但王骞有个远房亲戚叫王锡,主动谢绝了尚书吏部郎中的任命。

这种背景之下,只要王籍有想法,肯定能入仕为官。而且很显然,王籍也想做官。据说王籍自幼好学能写颇有才华,沈约、任昉都是梁朝的文人高官,对王籍诗文都有很高评价。如果王籍对做官没有兴趣,他应无须与这些高官文人来往。但遗憾的是,他最终并未达到如其他王氏子弟一样动辄出将入相的程度。《入若耶溪》里那十字名句后面,紧接着还有两句“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已充分暴露他毫不平静的内心世界。

可是,好文人就一定适合做官吗?老天给了王籍一个士族出身,给了他年轻时代的名声大振,又让他得到当朝文坛领袖兼宰相沈约的奖掖,称得上天时地利人和,但王籍却并无踏实为官的心性。

他给湘东王萧绎当幕僚,纵情山水“累月不还”,虽然留下名篇佳句《入若耶溪》,却似乎正好印证自己不是做官的料。再后来湘东王萧绎换了封地,他跟着到了荆州方向“带作塘令”,到职后“不理县事,日饮酒,人有讼者,鞭而遣之”,明显的不作为乱作为,还对百姓态度不佳。

平心而言,有个好心态真的很重要。文化功底再强,想要做官还得脚踏实地嘛,怎么能一心只想做大官掌大权,却不肯认认真真先把县令做好呢?“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身为年轻人,成天想着一步登天,对职务不满意就要消极怠工,却不想想还有多少庶族,除了干活交税没有任何其他出路。更不用说后世还有多少“老虎”“苍蝇”,都因为人心不足这四个字栽了跟头。

南北朝时期与王籍类似的还有个何逊,同样自幼好学能诗,同样得到过沈约赞赏,同样仕途并不得意。但何逊的心态相对好得多,他在诗里写道:“吾人少拘碍,得性便游逸。”顯然,他对自己的个性是非常清楚的。

对了,何逊是山东郯城人,如今同属临沂,虽然没有王籍那样的名门望族作背书,但祖上三代也都为官。何逊同样写得一手好诗,对唐代杜甫、李商隐和宋代苏轼、黄庭坚等人都有影响,杜甫甚至自称“颇学阴何苦用心”,此处的“何”即指何逊。

当然,客观地说,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动荡,给文人们的内心世界带来了更多不安。我们不能强求古人的心脏都有多么强大,因为,即便是曾经提携过王籍、何逊的知名文人沈约,日子过得也非常抑郁,甚至更为艰难。沈约虽然长居高位,虽然梁武帝把他视作自己称帝的功臣,虽然他后来活到了73岁高龄,但他最终却死于“惧”。《梁书》记载,梁武帝因某事大怒,多次派人去谴责沈约,结果他“惧遂卒”。死得那么突然那么戏剧,还真不如幕府小吏王籍活得率性:游便游了,酒也喝了,诗也写了,死便埋了,管他春夏与秋冬。

猜你喜欢

沈约做官名句
不为个人面子而给人难堪
“做官”的目的是什么?
做人做事做官“十不如”
那些你“只知其一”的千古名句
立心守正——做官不可“厚黑”
书迷沈约
沈约“怼”书
沈约“怼”书
《论语》中的名句(二)
《论语》中的名句(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