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展格局下广西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建设研究
2023-04-18蔡斯斯罗云利
蔡斯斯 罗云利
摘 要:创新是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驱动力。在当前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权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国家创新发展和提升国际竞争力、获取竞争新优势的重要战略资源;而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则在推动创新成果转化、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立足于当前广西新发展格局背景,以当前广西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建设现状为切入点,从人才观念、引才机制、育才模式和人才激励等方面提出了构建适应广西新发展格局的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建设思路。
关键词:新发展格局;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建设;广西
中图分类号:F204;D92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3)06-0104-03
2008年国务院颁布了《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将“加强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建设”列为战略举措之一,建立部门协调机制,统筹规划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建设[1]。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明确了到2035年基本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知识产权的强国目标,并指出要营造更加开放、更加积极、更有活力的知识产权人才发展环境。
一、加强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建设的必要性
(一)保护知识产权是保护创新、激发创新活力、加快新发展格局构成的有效途径
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文章《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激发创新活力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角度出发,为激发全社会的创新发展提出了科学建议。
知识产权制度作为鼓励创新的基本制度,本身蕴含着三个重要机制。首先,它是一种新型的产权安排机制;其次,它是一种创新激励机制,通过依法保护创新者的合法权益,来激发人们的创新热情;再次,它还是一种有效的市場机制,解决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二)广西新发展格局加速形成,开放型经济水平进一步提高
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格局,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广西“南向、北联、东融、西合”全方位发展新格局加快形成。经过10年的发展,广西对东盟国家外贸进出口总额由2012年的747.5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2 821.2亿元,年均增长15.8%;东盟连续22年成为广西第一大贸易伙伴,边境贸易进出口总额连续7年排全国第一[2]。在RCEP的推动下,仅2022年上半年,广西对日本、韩国两个RCEP成员国的出口总额分别大幅增长了44.6%和18.8%;此外、各地市积极承接大湾区产业转移,10年间共吸引大湾区投资项目月1.68万个,总投资额超过4.67万亿元;在加快推进中国(广西)自贸试验区建设上,共实施120项改革试点任务,形成了84项自主制度创新成果,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也从服务中国-中盟“10+1”向服务RECP国家和“一带一路”拓展[3]。在区域经济的发展、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过程中,管理者意识到知识产权是夯实开放、发展成果的有力工具,更是进一步推进区域经济发展和基础保障。
二、广西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广西在中国-东盟、北部湾区域经济和RCEP等区域发展与合作动力与日俱增的背景下,对知识产权的认识也在不断的发展和提升。但在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建设方面仍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为,用人单位知识产权意识不高,不适应当前广西新开放发展格局的要求;知识产权基础人才不足,高层次复合型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匮乏;人才结构不合理;知识产权人才政策吸引力不足;知识产权人才培育水平不高,培育模式单一;知识产权人才评价、薪酬、激励机制缺乏灵活性等。
三、广西新发展格局下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建设思路
(一)提高认识,构建适应广西新发展格局的知识产权人才环境
根据人才流动特点,高层次高水平人力资源往往会优先选择流向高科技产品市场、高水平的研究和开发区域、具有良好创业基础和创业环境,以及能体现人才自身价值的地方。因此,一个地区要想成为一个高层次、高水平人才的汇聚地,首先就是需要改善当地的人才环境,提高人才管理的效率,让高水平的、高技能的人力资源愿意来,并且留得住,让他们能够安心、踏实地实现自我价值,从而促进区域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生活环境、学习环境、成长环境、创新创业环境作为人才聚集的基础条件,影响着各类人才能力和才智等方面的发挥。首先,结合高层次人才特点,广西知识产权人才集聚影响因素调查数据显示,“子女教育”和“医疗、养老”是关注度较高的两个生活环境方面的因素,因此,政府在保障良好的居住环境前提下,可加大对知识产权专业人才的子女教育、医疗和对其父母养老、医疗等方面优惠政策的倾斜,为其解决后顾之忧。其次,在当前典型的知识、信息化环境下,人才的学习环境的打造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知识产权专业人才作为典型的复合型人才,在面对如今多元、复杂的市场环境和服务对象时,其单一的知识储备已无法满足自身价值的实现。因此,各地需创新、丰富知识产权人才的学习、提升渠道,加大对地方高校、各类人才管理平台、人才流动站、科研、企业、图书馆、书店等重要学习场所的建设和完善,激发其聚集人才和吸引人才的作用。此外,在吸引人才进入的同时,还必须重视知识产权专业人才成长环境建设,其核心则在于给予知识产权人才更多的成长机会,而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可积极调动企业的积极性,通过各类政策引导、支持和鼓励企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丰富和创新培养方,借助企业的平台资源优势,为知识产权专业人才提供培养和成长的实践机会。最后,良好的创业环境对于人才,特别是知识产权专业人才的吸引、开发和创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创办大学科技城、留学人员创业园、企业孵化器(园)、高新区等,不仅能较好吸引各类企业入驻,更能为知识产权专业人才获得成长、发展平台,为实现其专业价值发挥最重要作用。在这一过程中,政府应发挥政策引导作用,通过不断加强科技和经济方面的立法,促使并规范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知识产权保护。
(二)创新人才引入机制,打造广西知识产权人才集聚“强磁场”
近年来,广西经济虽有较快的发展和提升,但由于经济基础较为薄弱,区内各地市经济发展不平衡,因此相对于东部发达地区,在经济实力和潜力上仍有一定的差距,这一客觀经济因素,也限制了广西对高质量人才的吸引和保留,导致引才难、留才难。自2004年以来,广西已出台了近80多项人才政策。2013年,广西发布《2013—2015年广西“十百千知识产权(专利)人才”培养方案》以来,至今已开展了8批“十百千”知识产权人才遴选工作,对于壮大广西知识产权人才队伍、构建结构合理知识产权人才队伍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但是,在现有的人才引进中,仍反映出政策缺乏创新,不能较好适应新开放发展格局的需求;人才引进策略停留在表面,实际操作效果不佳;人才选拔评价不够到位等现实问题。基于此,在现有的人才政策基础上,应以中国-东盟、北部湾区域经济发展、RCEP等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为契机,创新、细化人才引入政策;梳理人才库存,以项目引进、知识产权研究团队(中心)和智库建设等为契机,丰富和扩大知识产权人才遴选项目;完善优化知识产权专业人才服务体系,开设高层次人才绿色通道,简化引进手续;合理调配引才编制,灵活调整高层次人才评价机制,对于紧缺型人才可灵活采取先引进定编,再评价、开发的策略。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引才理念,进一步推进实施项目引智,柔性引才,拓宽人才汇聚通道,打造广西知识产权人才集聚“强磁场”。
(三)充分发挥校、企的资源优势和平台作用,构建校-企-项目一体化的知识产权人才培育长效机制
加大区域外的高层次专业人才的引入,有利于提升广西人才集聚的活力与质量;而区域内的人才培育则能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更为稳定、高效的人才保障。因此,在加大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外部引入的同时,还需积极推动区域内或跨区域合作构建校-企-项目一体化的人才培育长效机制。
1.优化完善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培养政策,改革创新广西高校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高校是区域人才培育与开发的主阵地,培养和集聚人才是高校的重要功能。在国家和政府的支持引导下,完善广西知识产权专业人才的培养和知识产权专业师资优化政策,通过增设知识产权本科专业和硕士专业建设点,灵活扩大非法学专业的本科毕业生报读知识产权相关专业硕士,以更好扩充知识产权专业人才队伍数量和质量,满足区域经济创新发展的需要。在扩大专业招生的同时,应同步壮大和优化知识产权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鼓励聘请校外行业专家入校教学,或通过实行校内外合作的“双导师制”互补模式,构建结构合理、优势互补的知识产权专业师资团队,以更好解决校内专业教师缺少实务能力的瓶颈。此外,还需继续深化改革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对于具有法学专业背景的学生,在保证知识产权专业理论和实务性课程教学的基础上,广西知识产权专业人才的培养还需充分考虑中国-东盟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和需要,有针对性的增加和丰富外语类(东盟国家语言)、经管类、理工类相关实务性课程的设置,开展面向东盟市场的复合型、国际化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培养。
2.鼓励企业以项目为牵引,搭建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实践与提升平台
高校与企业之间,以项目为桥梁,增加高校与项目、企业、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并在此基础上,以国家和政府政策为指导,推动高校与企业共建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专业联盟、智库等知识产权专业领域的创新组织,搭建起知识产权专业人才的实践、交流平台,促进知识产权的校-企-项目一体化合作发展,以更好的提升广西知识产权高层次人才实力及区域人才集聚能力。
(四)以人才需求为导向,构建精准、灵活的知识产权人才激励机制
1.构建动态、灵活的绩效评估体系和具有竞争优势的薪酬结构
公平合理的绩效评价和薪酬体系,有利于留住人才;而薪酬的合理性则取决于绩效评价的合理性。这种公平合理不仅表现为内部公平合理,更应该突出表现为外部的公平合理。首先,薪酬的内部公平是相对于组织内部同层次或不同层次人才所获报酬的比较而言的。薪酬的内部公平,能降低人才的不满反应,有效控制人才的非良性流动。其次,外部公平则是表现为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在同一地域或同一行业的纵向比较的结果。具有相对优势、公平合理的高于外部平均水平的人才薪酬,将会提升对于区域或行业内容高层次、高水平人才的吸引力,改善区域或行业形象,降低优秀人才的流失率。
2.将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有机结合,持续激发知识产权人才活力
物质激励机制是激发人才动力的基本激励机制,而精神激励在激活人才可持续活力和潜力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人才激励机制构建上,用人单位不应有所偏废,除了构建具有优于市场平均水平的薪酬体系外,应更注重为知识产权专业人才提供促进个人成长和发展的空间,构建公平、尊重、支持、关心知识产权专业人才的组织文化和激励机制。用人单位可根据成果的技术含量、贡献、收益等指标,通过表彰、奖金分配、分红等物质激励方式,以及解决配偶、子女的户口就业就学等问题,父母的健康医疗保障问题,家庭旅游,培训或培训基金等精神激励方式,将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有机结合起来,丰富激励方式,在最大程度上实现精准激励;通过提高人才的工作成就感和满意度,激发知识产权专业人才的持续性活力与动力。
四、结论
创新是引领社会全面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为创新成果的保护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支持。广西壮族自治区作为我国面向东盟国家的“桥头堡”,在国家战略的支持下,区域经济发展和面向东盟的市场活力凸显,发展成果丰富,但知识产权保护任务日益艰巨。为此,广西应立足于区域经济发展优势和市场需求,重视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建设。通过提高认识,构建适应新发展格局(高水平开放)的知识产权人才环境;通过创新人才引入机制,打造广西知识产权人才集聚“强磁场”;通过充分发挥校、企的资源优势和平台作用,构建校-企-项目一体化的知识产权人才培育长效机制;通过以人才需求为导向,构建精准、灵活的知识产权人才激励机制。运用以上措施来激发广西区域创新动力,提高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重视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建设[J].中国人才,2021,(3):6.
[2] 中共中央国务院.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2021.
[3] 刘华新,庞革平,李纵.南向、北联、东融、西拓 广西:开放发展迈出新步伐[J].当代广西,2018,(10):13.
[4] 孙健.人才集聚的理论分析与时政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21.
[5] (中国这十年)广西形成面向东盟多类型对外开放平台[N/OL]. https://www.chinanews.com/cj/2022/07-22/9809934.shtml.2022.
[6] 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S].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08-06/11/content_5559.htm.2008.
[责任编辑 柯 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