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经济提升经济韧性发展路径探析

2023-04-18孙亚南荣素红

经济研究导刊 2023年6期
关键词:数字经济发展路径

孙亚南 荣素红

摘   要:新冠疫情冲击了经济发展,对经济发展提出了挑战。提升经济韧性对于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基于演化理论从经济应对冲击时的抵御、恢复和创新三个维度出发,分析了数字经济对于增强经济韧性的作用路径。研究发现,数字经济通过提高经济应对风险的抵抗力、恢复力和适应力来提升经济的固有韧性和适应性韧性。

关键词:数字经济;经济韧性;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3)06-0025-04

引言

在疫情的冲击下,数字经济以高于GDP增速的态势高位运行,在医疗、教育、科技等方面融合,使得经济在面对挑战时呈现出较强的韧性。数字经济也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其广泛的渗透力和融合力,支撑数字经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跃进,“补位”作用增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愈加凸显。

近年来,关于经济韧性的研究热度较高,学者们在经济韧性的定义、韧性的测度以及影响因素等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当前提升中国经济韧性和推动经济转型成为了众多学者研究的重点,如何加速数字经济与制造业、金融业等传统产业的跨界融合,全面提高经济韧性是经济高质量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数字经济对于经济韧性作用方面,我國目前的研究还比较少,还缺乏较为全面的框架来分析数字经济对于提升经济韧性的路径分析。本文的目的是通过探析数字经济对于提升经济韧性的路径来充实这一研究领域,进而抛砖引玉。

一、数字经济实质内涵和特征

关于数字经济的概念是经济学家唐·泰普斯科特在《数字化生存》一书中最早提出的,并且引发了广泛关注。随着数字经济的研究不断深入,学者针对数字经济的内涵、特性及影响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目前,数字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提升,成为了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促进经济增长、提升经济韧性的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数字经济是全球未来的发展方向。推动数字经济发展是为了我国经济向高质量转型升级,为了转变经济发展模式,也是优化经济结构的重要途径。

(一)数字经济的内涵

数字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形态。上海市发布的上海数字经济发展策略研究中指出,数字经济是全球新一轮产业竞争的制高点,是城市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随着学者对数字经济进行深入研究,对数字经济的了解也更加成熟。数字经济因其要素的多样性,因此对于数字经济的定义也呈现多样性。从狭义上看,数字经济包含信息和通信技术领域;从广义上看,数字经济的发展不仅包含信息和通信技术领域的发展,还包括与数字技术相关的可以被数字化的其他产业和领域。

从数字经济含义的角度,认为数字经济是以信息产业为基础,并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而发展起来的新业态[1];从其作用的角度,认为数字经济、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可以加速提高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水平,重构经济发展和政府治理的新型经济形态。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对于数字经济的定义将其构成要素和作用结合起来看,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认为,数字经济是以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数字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力,以现代信息网络为重要载体,通过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不断提高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加速重构经济发展和政府治理的新型经济形态。

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后的主要经济形态,实现了对原有经济模式的颠覆性重塑,加速了产业结构升级和新业态、新模式的出现。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梳理可以归纳其定义,将数字经济定义为以使用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信息通信技术为核心驱动力的一系列经济活动,其中包括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两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数字经济的特征

数字经济呈现出边际收益随着规模递增的特性,这决定了其具有高成长性、强扩散性、降成本性等重要特征[2]。因此数字经济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并会逐渐成为关键生产要素。数字经济逐渐成为主导产业,会成为推动产业融合促进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根据数字经济的构成要素和作用界定,确定了数字经济具有平台性、进阶性等重要特征。

1.平台性

谢富胜(2019)认为,数字平台是具有收集、处理、传输、分配、交换与消费等经济活动的数字基础设施,具有巨大的规模效应和网络效应,能促进社会生产与再生产顺利进行。新冠疫情之下,平台在交易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据中国信息通讯研究院发布的报告显示,数字平台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开创了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经济下行趋势。数字平台不仅为买卖双方提供了交易场所,也成为了新的零售商。

平台在数字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新的载体,对接供给与需求端,促进了商家与消费者之间的互动,降低了交易成本。传统业态依托“云平台”创新了新的商业环境,打破了供应商与消费者的时空距离与沟通成本,使得企业信用不再和经营规模所挂钩[3]。数字平台化使得数据收集、分析和处理可以跨时空跨部门进行,为消费者提供定制服务,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2.进阶性

《中国数字经济白皮书(2021)》显示,2020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处于高速发展态势,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9.2万亿元,占GDP比重为38.6%。数字经济正相比于传统经济具有较强的成长性和扩散性,数字经济正以惊人的速度纵向延伸。从数字经济发展来看,相比于数字经济自身发展来看,又可分为不同的阶段。4G下的传统数字经济和5G背景下的新型数字经济,随着技术的进步而迅速发展。数据开发利用的过程本质上是一个不断产生信息知识的过程,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大数据应用实现了更高效率生产知识、产出更高质量的知识、更广泛扩散和分享知识[4]。数字经济不断在各领域横向拓展,2020年我国农业、工业、服务业数字经济渗透率分别为8.9%,21.0%和40.7%。

二、经济韧性的概念

韧性(resilience)的概念最早由生态学家holling(1973)提出,用来描述系统遭遇自然或认为干扰后能否维持现状,或即使受创后能否迅速自我修复的能力。Wink(2014)将韧性理念引入到经济中,表示一种避免、抵御或适应危机的能力,以及应对消极冲击和不利条件的能力[5]。目前,对于Resilience大多翻译为韧性、弹性、恢复力等,从译意来看,对于该词的理解主要强调经济对于冲击的接受和恢复能力而忽视了经济系统自身的适应能力,即面对冲击进化出一种特有的经济抗体。

在经济韧性的理论探讨中,前期学者将经济韧性界定为抵抗力与重构力两种形态,即抵抗外部冲击的能力和受到冲击后重新组织内部资源,实现全新增长态势的能力[6]。而徐圆认为,经济韧性是一个涉及多个阶段的调整能力,包括对冲击的抵抗力、脆弱性或敏感性,从衰退中恢复的速度,受冲击后进行适应性调整的程度等多个方面的能力。随着研究的深入,对韧性的认识从工程韧性、生态韧性向演进韧性发展,演进韧性因此被定义为区域不断调整自身社会经济和制度结构以适应长期外部环境变化并持续增长的能力[7]。经济的演进韧性的提出也突破了工程韧性和生态韧性的局限,使得经济韧性的概念不再局限于对冲击的承受和恢复,而是能够有效地演化和转型,研究内容从提升经济应对冲击的能力转向寻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以下研究基于演化韧性,确定经济韧性在面对冲击时能够抵抗、恢复和适应,包括经济免疫力、恢复力以及创造力三个方面。具体而言,分为两个层面。第一,经济的内在韧性,即经济抵御风险的能力和恢复的速度和程度。第二,经济的适应韧性,即经济创新的能力。经济抵抗力是指在面对冲击时能够抵抗和吸收冲击的能力,经济恢复力是指在冲击之后经济恢复的能力和速度,经济创新力即冲击之后经济能否产生新的抗体以对抗未来新的冲击,也表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数字经济提升经济韧性的作用路径

在数字经济和经济韧性研究方面,我国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但是在数字经济提升经济抵抗力、适应力和重组能力的研究上也取得了一定成就。张迪(2021)论述了数字化转型在对促进商业模式变革,提高产业供应链现代化水平、降低企业成本等方面的作用[8]。有学者认为,数字经济的作用体现在边际收益递增、交易成本下降、市场作用增强和生产关系对立性减弱四个方面,经济抵抗冲击称为前摄性行动,经济的自我恢复属于后摄性行动,经济的重组与更新属于习得性行动,经济韧性的发展必须将三者有机统一起来。

在现有理论基础上,我们选取抵抗、恢复和创造三个方面的经济韧性因素。将经济在冲击中的抵抗力和恢复力确定为内在韧性,而创造力即适应冲击并更新自身能力的程度和速度确定为适应韧性,从而分析数字经济通过提高经济的内在韧性和适应韧性提升经济的整体韧性的途径。

(一)数字经济能够增强经济的内在韧性

在面临不确定风险时,经济如何在冲击前将冲击降到最小,在危机之后如何恢复、多久恢复和恢复多少是衡量经济内在韧性的重要因素。数字经济是灵活的经济,能够实现资源和要素在线共享,使企业在面临冲击时能够及时做出決策和部署。数字技术、电子信息产业链提高了企业生产柔性,数字连接使各生产主体更加具有连通性,提高了生产系统对用户需求的响应速度,从而增强市场适应能力。数字经济使就业更加灵活、雇佣方式弹性化、就业的边界扩大、人力资源策略更加灵活。

1.经济恢复力取决于经济结构、产业结构

数字经济推动经济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的调整,数字经济的发展使产业结构更加多元、经济联系更加密切,经济结构更加平整,推动解决实体经济结构供需失衡等结构性问题。数字经济的平台性使供需双方通过网络和平台设施更易匹配,能够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大数据精准匹配个性化需求,加快了产品和服务的创新速度,加速消费结构升级。此外,数字经济对扩大企业规模具有重要作用。数字巨头迅速崛起,催生了高增长行业和龙头企业。此类企业具有更为稳健的现金流以及更加完备的供应链,因此风险转嫁能力和抵御冲击的能力都比中小企业强。

面对各种自然冲击、市场冲击,响应速度成为影响经济韧性的重要指标。数字经济的发展使贸易过程数字化、交易方式虚拟化,提高了交易效率。数字经济聚合了产业链的多种生产要素和多个环节,使得产业链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在产业链上企业互动过程中,企业获取技术信息和知识的渠道更多、速度更快,提高了经济效率和市场运行效率,有利于经济形成内在的自我调节机制,提升了产业供应链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数字经济提升经济恢复速度和强度的能力

数字经济使得资源的流动和市场的进出更加自由灵活,经济主体能够比较充分地竞争,资源配置效率大大提高[9]。强有效的经济联系网络、信息基础设施能够增强经济的流动性,其高流通性的特点会增加经济的恢复力。此外,依托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与传统经济深度融合,线上与线下融合,能够缓解供应链与消费链中断的风险,使消费市场即使在受到冲击之后也能迅速复苏。因此,在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同时降低管理成本,提升了经济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了经济抵抗冲击的能力,以及在受到冲击之后能够提高恢复速度。

(二)数字经济提高经济的适应韧性

1.数字经济模式有效推动了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及组织创新

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决定了经济韧性的高低,数字经济汇聚了产业、资金、人才和技术,大幅提升了创新能力使创新创业活力持续释放,增强了经济在危机中转型的能力。数字经济下,数字技术和信息技术使得生产组织扁平化、网络化。与传统纵向一体化的经济模式相比,数字经济降低了生产主体之间的交易成本,缓解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扩大了生产要素配置范围,让各生产主体可以利用网络进行协同。此外,数据被多个主体使用,使数字经济的发展不受传统资源要素所面临的稀缺性约束,在数字经济渗透与融合不断加深下,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和人才链协同发展,新的产业和技术不断出现,进一步促进经济韧性的提升。

2.数字经济优化了治理环境和创新环境

在数字经济时代,数据成为实现良好治理的重要促进因素。它消除了传统公共管理中信息不完全所带来的高公共行政成本,并大幅降低了公共治理的经济成本和社会成本,为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制度环境[5]。数字经济下,市场的调节作用增强,网络平台和大数据分析促进了信息的公开和匹配,供需双方可以通过市场得到公共透明的信息披露,市场调节的盲目性降低,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

3.数字经济正逐步成为普惠经济

数字经济的进化性特征呈现高成长强扩散性,当前正逐步成为普惠经济。在数字经济助推下,以云计算、大数据为代表的新型服务业态逐渐呈现出普惠化特征,且随着信息获取、数据存储成本的逐渐降低,越来越多的企业可以低成本实现技术创新。数字经济产生的知识和技术溢出效应,孕育了大量的交易平台和创新平台,以创新平台为代码和内容制作者开发应用程序和软件创造环境。而开源的信息和知识有利于新的知识和新模式的出现,能够在冲击后以最快的速度恢复,并创造出一种更具韧性的经济模式,致使经济的免疫力得到提高。

四、对策建议

数字经济在各行业的融合使经济更具韧性,从微观来看,使企业有了更开放的组织构架,经营方式得到改善,要素的配置效率得到提高,生产成本得以降低,取得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应。从宏观看,产业结构、消费结构得到优化,政府治理能力得以提升,市场有效性增强,经济风险控制能力提升。

要加强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以5G为引领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提速数字经济新基建,优化布局区块链、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产业,推进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支持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技术的应用和创新。

要加强数字开放共享。提高产业数字化水平,推动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提升传统产业性能、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全面推进信息通信技术突破,提高数字经济创新能力。做好软件基础技术、通用技术、前沿技术等研究,不断提升国产软件稳定度和成熟度。做好数字经济顶层设计,制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

政府要制定顶层规划和规则来引导数字经济发展方向,持续优化数字经济发展环境,推动数字经济顶层设计进入科学合理的运行轨道,推动数字经济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支持数字经济细分领域的发展,提升政府数字治理水平,推进城市数字化和数字化政府建设。

参考文献:

[1]   王玉柱.数字经济重塑全球经济格局——政策竞赛和规模经济驱动下的分化与整合[J].国际展望,2018,10(4):60-79,154-155.

[2]   宋洋.经济发展质量理论视角下的数字经济与高质量发展[J].贵州社会科学,2019,(11):102-108.

[3]   钟敏.国际数字经济测度的实践经验及中国的战略选择[J].经济体制改革,2021,(3):158-165.

[4]   唐要家,唐春晖.数据要素经济增长倍增机制及治理体系[J].人文杂志,2020,(11):83-92.

[5]   曾冰,张艳.区域经济韧性概念内涵及其研究进展评述[J].经济问题探索,2018,(1):176-182.

[6]   张振,赵儒煜.区域经济韧性的理论探讨[J].经济体制改革,2021,(3):47-52.

[7]   陈梦远.国际区域经济韧性研究进展——基于演化论的理论分析框架介绍[J].地理科学进展,2017,36(11):1435-1444.

[8]   张迪,温利华.“双循环”背景下数字化转型对我国经济韧性的影响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21,(13):189-192.

[9]   王姝楠,陈江生.数字经济的技术—经济范式[J].上海经济研究,2019,(12):80-94.

[責任编辑   柯   黎]

猜你喜欢

数字经济发展路径
一起来认识“数字经济”
OECD国家数字经济战略的经验和启示
从数字经济视角解读欧亚经济联盟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对接
“互联网+农业”信息化发展路径探讨
数字经济对CFC规则的冲击探究
基于SWOT分析的西安现代物流业发展路径研究
应对数字经济下的BEPS现象
民间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的困境与出路
大数据时代我国信用评级业重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