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东省农村电商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3-04-16陈田田

乡村科技 2023年21期
关键词:山东省物流电商

陈田田

烟台大学,山东 烟台 264003

0 引言

农村电商是通过网络平台,连接农村各种资源,扎根农村,服务于“三农”的一种新型互联网经济形态。自2015 年起,我国加大对农村电商的支持力度,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农村电商发展的政策文件,大力发展农村电商,加快培育农村经济新动力,促进农村经济转型升级。经过多年的发展,农村电商逐渐在县域三次产业结构优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村需求侧满足、城乡就业水平提升、助力农民增收、促进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是解决农村产业发展不平衡、不同步与不充分的重要手段与路径。但是,农村电商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地区发展不平衡、人才支撑不足、电商发展模式缺乏创新等。能否稳定发展农村电商,关键在于突破这些因素的制约,探索出解决对策。基于此,笔者立足山东省农村电商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索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推动山东省农村电商稳定发展。

1 山东省发展农村电商的优势

1.1 地理环境优越

山东省位于我国东部地区,地处华北平原,陆海统筹,是我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经济中心之一。山东省属温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自然资源丰富,尤其适宜发展农业,为当地农村电商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2 农产品和农副产品种类丰富

山东省素有“粮棉油之库,水果水产之乡,世界三大菜园”之称,生产了众多具有代表性的农产品,为全国农产品的稳定供给、特色农业的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例如,山东省寿光市位于山东半岛中部,是著名的蔬菜之乡、全国最大的蔬菜批发市场和集散中心,当地蔬菜以高品质享誉国内外。寿光市蔬菜种类丰富,常见的有番茄、黄瓜、芸豆、豆角、辣椒、山药、南瓜等,还有一些特色蔬菜(如紫白菜、紫色马铃薯、樱桃萝卜、三色胡萝卜、宝塔菜等)。除此之外,山东省烟台市、青岛市、日照市等沿海地区也盛产多种农产品和农副产品,如烟台市的莱阳梨、福山樱桃、栖霞苹果、龙口粉丝、莱州梭子蟹、张裕葡萄、长岛海参,青岛市的青岛大虾、老山鲍鱼、琅琊玉筋鱼,日照市的绿茶、龙眼干、核桃仁、花生油、海蜇丝等。山东省农产品和农副产品的多样性为农村电商稳定发展提供了丰厚的资源基础。

1.3 产业基础雄厚

山东省拥有优质的能源资源和发达的工业体系,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拥有多个重要的工业城市,如济南市、青岛市、烟台市等。发达的工业为山东省农业发展提供了先进的农业技术和农业装备,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加快了农业现代化进程,为农村电商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1.4 相关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强

山东省拥有众多高新技术企业、科研机构和多个国家级高新产业示范区在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等多个产业领域都具有竞争优势。这在促进农村农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现代技术与传统农业的结合进一步放大了山东省农业“精耕细作”的传统优势,可深度挖掘田间产能潜力,打造了“田间新山东”。山东省农业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农村电商发展提供了技术、平台等支撑。例如,在线支付平台及其技术为农村电商发展提供了更加高效、便捷、安全的支付手段和交易平台,保证了电商平台交易的效率和安全性;直播带货等平台为农村电商提供了更加先进的推广渠道和营销手段,拓宽了市场,便捷了消费者,增加了农村电商销售额;现代物流产业还可以为农村电商发展提供更加智能化的物流配送解决方案,通过引入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等,农村电商能够实现更加精准的物流配送和管理,提高物流效率和服务质量,同时降低物流成本。

2 山东省农村电商发展现状

当前,山东省农村电商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2022 年3 月10 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发布会公布,截至2022 年,山东省已经在35 个县(市、区)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全省淘宝村发展到866 个,数量居全国第3。2022 年,山东省产业融合发展迈上新台阶,深入推进“百园千镇万村”工程,农村网络零售额达1 542.5 亿元[2]。2023 年上半年,山东省农村电商零售额完成了867 亿元,同比增长33%[3]。

虽然山东省农村电商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不能否认的是,山东省农村电商仍然存在基础比较薄弱、东西部发展不均衡、农村“空心化”、农产品标准化程度较低、人才支撑不足、品牌培育相对滞后、物流体系不够完善等问题,阻碍成为农村电商发展。山东省需要从当地农村电商发展存在的问题入手,对其进行全方位的整改优化。

3 山东省农村电商发展存在的问题

3.1 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不够

政策的引领和扶持是促进农村电商发展的首要因素[4]。第一,近年来,山东省高度重视电商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但针对农村电商发展的扶持政策依然较少,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电商的发展。第二,部分地区政府没有将扶持农村电商发展的政策有效落实,导致相关地区和经营主体没有享受到政策红利,没有充分发挥农村电商扶持政策的作用。第三,部分地区政府资金投入力度不足,导致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缺乏电商发展的基本条件,进而导致农村电商发展滞后。第四,部分地区政府对农村电商发展的扶持资金覆盖面有限,无法全面惠及农村电商企业,尤其是对个体商户缺少相应的资金支持和技术指导。

3.2 互联网与实体经济融合不够

农村电商可通过现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进行融合,利用信息要素重塑传统农村生产生活方式,转变农村经济结构[5]。目前,山东省对于农村电商企业和农户的培训力度远远无法满足实际需求。由于缺乏相应的培训,部分企业、农户对于“互联网+”认识不足,对其与实体经济的融合积极性不高,仍旧采用较为传统的营销模式,导致线上线下经营模式分离,农村电商发展受到制约。

3.3 物流体系不完善

第一,山东省部分农村地区的路况较差、道路狭窄、交通不便,物流服务点数量很少,物流基础设施落后,物流发展相对滞后,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物流成本,给电商发展带来了极大的阻碍。再加上农民对现代物流意识薄弱,成本的增加使更多的农民放弃物流运输,限制了农村物流的发展,也阻碍了农村电商发展。第二,部分地区对于农村物流的建设和监管不够重视,导致农村仅存的物流点存在服务水平低下、物流作业不规范、专业能力欠缺等问题。第三,农产品及农副产品具有易损、易腐、不耐储藏等特点,物流运输过程需要采取先进技术进行保鲜,还要尽量缩短运输时间,导致农村物流发展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一定的时间来进行完善,限制了农村电商的快速发展。

3.4 宣传力度不够

虽然经过多年的发展,山东省在农村电商方面取得了很多成果,但其在农村电商方面的宣传力度还不够。部分地区宣传力度小,缺乏宣传意识,缺乏资源来开展大规模的宣传活动。这些都降低了农村电商的宣传和推广效果,导致农村尤其是偏远地区农业经济主体对电商的认知不足,经营观念落后。农业经营主体对电商平台缺乏基本的了解,信任度低,从而抑制了农村电商的发展。

3.5 发展模式缺乏创新

山东省农村电商发展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制约,农村企业、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及农户等农业经营主体对农村电商发展模式缺乏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对于农村电商发展模式的理解还停留在传统层面,没有充分意识到创新对农村电商发展的重要性。再加上农村资金、人才、技术等创新资源和创新能力的缺乏,使农村电商发展模式无法得到有效的创新。无创新,不发展。创新是发展之源。山东省唯有创新农村电商发展模式,才能保障农村电商的可持续发展,为农村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3.6 人才支撑不足

农村电商对于运营推广、数据分析等方面的专业人才需求较大。这些人才不仅要对信息技术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还要具备农业相关知识,大致掌握农村的发展状况。然而,由于山东省乡村与城镇之间文化、经济、基础设施等存在现实差距,以及农村工作待遇低、生活交通不便、工作条件艰苦等问题依然存在,致使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涌入城市,农村“空心化”问题越来越严重,农村电商发展缺乏足够的人才支撑。此外,由于城乡差距的客观存在,高校毕业生投身农村发展的意愿较低,农村高素质人才严重缺失,留在农村的大多是年纪较大的农民,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对互联网的接受能力较差,不能有效理解和运用电商技术,难以有效促进农村电商稳定发展。

3.7 电商平台监管体系不完善

农村电商是山东省近年来兴起的产业,尚处于初级探索阶段,针对农村电商的法律法规尚未完善,对于农村电商的监管也未做到位。目前,农村电商平台鱼龙混杂,部分平台存在消费隐患,如产品质量不符合标准、售后服务差、侵犯消费者隐私、网络“刷单”欺骗消费者等问题,误导消费者购买低劣产品,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降低了农民和消费者之间的信任,严重制约了农村电商的长远发展。

4 山东省农村电商发展路径

4.1 加强政策和资金支持

第一,山东省政府相关部门应出台扶持农村电商发展的相关文件,完善并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充分发挥扶持政策的作用。第二,政府应加大扶持农村电商发展的资金投入力度。例如,对农村电商企业进行财政补贴、税收减免、运营指导,对农户实施生产补贴、提供电商创业资金等,对农产品的产、供、加、销等环节进行全方位的扶持。第三,政府可实施以强、优电商企业扶持弱、小电商企业的政策,通过对优质农村电商企业进行补助,鼓励农村电商大企业向小企业进行技术指导、人才培训等,推动山东省农村电商企业协同发展。

4.2 推动互联网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政府应在农村地区广泛开展大规模的农村电商知识讲座,为农村企业、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及农户等农业经营主体讲解电商发展模式、电商运营、互联网与实体经济的融合等方面的知识,消除农村信息不对称,培养农业经营主体的电商意识,转变农业经营主体的传统经营理念,提高农业经营主体参与农村电商发展的积极性。同时,鼓励农业经营主体采取“线上+线下”的经营模式,将互联网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实现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的结合,为农村电商发展提供大数据来源和应用市场,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重大机遇与关键技术支撑。

4.3 完善农村电商物流体系

第一,政府要完善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交通、供水供电、环境保护、商业服务等设施建设,为农村电商物流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加快物流配送速度,提高物流配送的及时性和准确性。第二,政府要对农村物流服务网点进行监管,规范物流网点作业,提高农村物流服务水平。第三,政府要在农村地区设置足够数量的物流服务网点,采用先进冷链技术对农产品及农副产品进行保鲜,缩短运输周期,降低物流成本,促使农村电商物流体系尽快完善,助力农村电商稳定发展。

4.4 加大宣传力度

第一,相关部门要加大对农村电商的宣传力度。在进行宣传之前,要深入了解农村地区的需求和难点,以确定宣传方式和宣传内容。宣传可以利用广播、电视、杂志等传统媒介,也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号、短视频等新媒体,以提升宣传效果。第二,宣传内容要丰富生动、浅显易懂,具有实用性,能够激发农民的兴趣。相关部门可以围绕农村电商的优势进行宣传,如价格实惠、农产品优质等。第三,相关部门可以组织农民参加农村电商知识讲座,对其进行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培训,还可以进行电商运营模拟,调动农民参与农村电商发展的积极性。第四,相关部门可定期举办农村电商博览会,展示农村电商发展成果,帮助消费者和经营者更好地了解农村电商,扩大农村电商的覆盖范围。

4.5 创新农村电商发展模式

第一,政府和电商平台应增强创新意识,同时对农村企业、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及农户等农业经营主体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增强农业经营主体对农村电商发展模式的创新能力。第二,加强资金支持、人才培养和技术研发,深入挖掘消费者需求,不断探索新的农村电商发展模式,借鉴成功的农村电商模式,并根据实际情况“取长补短”。第三,打破电商寡头垄断,积极探索发展大宗商品电子交易、跨境电商、外卖、电商直播等模式[6]。第四,将生态理念应用于农村电商发展模式的创新,生产绿色、优质的电商产品,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强调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保障农村电商发展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4.6 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第一,政府可以通过提高农村工作待遇、完善生活服务设施、改善工作条件、对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完善电商人才考核机制等措施,从而引进和培养更多的电商人才。第二,政府可通过对返乡从事农村电商的大学生提供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吸引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回到农村,还可以通过人才引进的形式吸引高素质人才回流,实行培养和引进相结合的人才队伍建设措施,优化乡村人才结构,为农村电商的发展提供更为优质的专业人才。第三,政府可以与电商平台联合进行人才培训,建立人才联合培养基地,根据电商平台对人才的需求进行精准化培养,以节省人力、财力、物力,减少资源浪费,提高人才培养效率,从而为农村电商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支撑。

4.7 加强电商平台监管

第一,政府应随着农村电商的发展制定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构建科学合理的农村电商发展规范,明确电商平台的责任和义务,规范农村电商行为,保障电商平台交易的安全性,对违反规定的行为进行相应的惩罚。同时,应将诚信经营理念、道德行为规范纳入村规民约,实现正式制度约束与非正式制度约束的有机融合[7]。第二,政府可以通过建立完善的监管机制,促使电商平台对入驻商家进行严格的审核和监管,确保入驻商家具备合法的资质和良好的信誉,防止不良商家进入电商平台,从而保障消费者权益和维护市场秩序。第三,电商平台应加强信息披露,提高信息的透明度,制定严格的产品质量标准和电商服务标准等,为消费者提供健康、优质、价格低廉的电商产品及舒适、安全、高效的电商服务,充分体现出农村电商的优势,从而推动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

5 结束语

发展农村电商是加快农村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是农民致富的重要方式。在今后的农村电商发展中,山东省要以农户及农村企业为主体,充分挖掘农村电商潜力,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机制相结合,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力度,加强电商人才培养,创新农村电商发展模式,还要对电商平台进行监督整改,从而推进电商平台向服务更优、成本更低、覆盖面更广、产品质量更高方向发展,促进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山东省物流电商
电商助力“种得好”也“卖得火”
山东省交通运输研究会正式成立
RCEP对山东省高质量对外开放的影响
眷 恋
——山东省济宁市老年大学之歌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电商鄙视链中的拼多多
山东省即墨市
基于低碳物流的公路运输优化
电商下乡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