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演讲稿阅读

2023-04-16张蓉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23年13期
关键词:演讲稿听众校园

张蓉

阅读指要

演讲稿也叫演讲词,它是在较为隆重的仪式上或某些公众场合发表的讲话文稿。它可以用来交流思想、感情,表达主张、见解;也可以用来介绍自己的学习、工作情况和经验,等等;演讲稿具有宣传、鼓动、教育等作用,它可以把演讲者的观点、主张与思想传递给听众及读者,使之信服并产生共鸣。

阅读一篇演讲稿,我们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了解演讲的对象

演讲者在发表一篇演讲之前,除了要选择恰当的主题、组织好演讲语言之外,还要了解演讲对象(即听众)的文化水平、思想状况及当下需要解决的问题等,以便更好地进行沟通。

例如,《最后一次讲演》是1946年7月闻一多在李公朴追悼会上所做的讲演,闻一多先生慷慨陈词、语言激烈、感情充沛,在严厉声讨反动派的无耻罪行和卑劣行径的同时,也高度颂扬了李公朴先生为民主与和平而献身的爱国主义精神,并且号召广大人民群众一起与反动派作坚决的斗争。闻一多先生的演讲既表达了对反动派的深切憎恨,又表达了对李公朴先生的崇高敬意,引起了广大人民群众情感上的共鸣。

二、分析演讲稿的结构

一篇演讲稿,基本由开头、主体、结尾三部分构成。

1.开头先声夺人,富有吸引力。它犹如戏剧开头的“镇场”,在全篇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开头的方式主要有如下几种:①开门见山,亮出主旨;②叙述事实,交代背景;③提出问题,发人深思;④引用警句,引出下文。

2.主体部分层层展开,推向高潮。主体部分的行文,要在理论上一步步说服听众,在内容上一步步吸引听众,在感情上一步步感染听众,因此要精心安排结构层次,层层深入。主体部分展开的方式有以下三种:①并列式,就是围绕演讲稿的中心论点,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进行表现,其结构形式呈放射状四面展开,宛若车轮之轴与其辐条,每一侧面都直接面向中心论点,证明中心论点;②递进式,即从表面、浅层入手,采取步步深入、层层推进的方法,最终揭示深刻的主题,犹如层层剥笋;③并列递进结合式,或是在并列中包含递进,或是在递进中包含并列。一些纵横捭阖、气势雄伟的演讲稿常采用这种方式。

3.结尾干脆利落,简洁有力,或归纳,或升华,或希望,或号召,方式很多。好的结尾应收拢全篇,卒章显志,干脆利落,简洁有力。

三、鉴赏演讲稿的语言特色

1.口语化、通俗化。演讲稿的语言既要准确简洁,又要通俗生动,符合特定的历史背景以及听众的思想水平,把抽象的道理具体化,与听众形成良好的互动。

2.准确性、简洁性。演讲稿的语言一定要确切、清晰地讲述事实、表达思想,揭示其本质和联系。只有准确、科学的语言才能客观地反映出事物的真实面貌和作者的真实思想,才能被听众接受,达到宣传、教育、影响听众的目的。演讲语言还要简洁明了,不要拖沓啰嗦。

3.形象化、生动性。形象、生动的语言可以使演讲者的观点更鲜明、更具吸引力。体现色彩、声响的词句,可以产生强烈的感染力。巧妙运地用修辞手法,可以更加形象地表达作者的理念和思想感情,使演讲更加生动。

4.节奏感、变化美。演讲语言的魅力在于追求深刻内容和完美形式的有机统一,利用语言的音乐性,使演讲抑扬顿挫、铿镪有力;长短句、整散句、常式句与变式句的交错使用,使演讲语言丰富、多变,唤起听众的共鸣。

阅读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社会没有义务等待你成长和成熟

——在北京大学法学院2003届本科生毕业典礼上的致辞

苏 力

老师们、同学们:

你们好!在这次欢慶你们毕业、欢送一些同学离开校园的场合,我说两句话,作为你们大学生活的结语。

第一句更多是说给马上要走向工作岗位的同学的,一句大实话:社会和学校很不一样。在校园里,老师不要求你们的物质回报,只要你考试成绩好,人格上没有大毛病,基本上就会获得老师的欢心,就会获得以分数表现的奖励。在这个意义上,大学基本是一个“贤人政治”或“精英政治”的环境,更像家庭,评价体系基本由老师来定,以一种中央集权的方式,奖励的是你的智力。社会则很不同。

社会更多是一个世俗利益交换的场所,是一个市场;评价的主要内容不是你的智力是否优越(尽管你的聪明和智慧仍然可以帮助你),而是你能否拿出什么别人想要的东西;这个标准不再由中心——老师确定,而是由分散的众多消费者确定。因此,尽管定价178元,不到10天,3000册英文版《哈利波特与凤凰社》在北京新华书店已经脱销,而许多学者的著作一辈子也卖不了这么多,甚至只能“养在深闺人未识”,但这也恰恰表明了市场的标准。

人类的局限——你甭指望通过教育或其他,把消费者都变成钱锺书或纳什。因此,我们的同学千万不要把自己16年来习惯了的校园标准原封不动地带进社会,否则你就会发现“楚材晋不用”,只能像李白那样用“天生我材必有用”来安慰自己,更极端地,甚至成为一个与社会、与市场格格不入的人。

文科学生,大学4年,往往是同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一些事件和人物交往,同古今中外的大师会谈。你们知道了苏格拉底审判,知道了马伯利诉麦迪逊,知道了“大宪章”,等等,你们还可以评点孔、孟、老、庄,议论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甚至“舍我其谁也”。大学的文科教育往往会令许多人从骨子里更喜欢那种激动人心的时刻和时代,甚至使人膨胀起来。但这不是、而且也不可能是绝大多数人的生活,而只是学院中想象的生活。我们每个人都只能生活在日常的琐细之中。

因此,第二句话,要安分守己,这是对每个同学说的。这句话对于我们这个时代也许过时了,但对你们,可能还不过时。因为我从来也不担心北大的毕业生会没有理想以及是否远大,而更多担心你们能否从容坦然面对平凡的生活,特别是当年轻时的理想变得日益遥远、模糊和黯淡起来的时候;还因为,我要说,几乎——如果还不是全部的话——每一个雄心勃勃的人都注定不可能完全实现他的理想。

我当然希望而且相信,你们当中能涌现杰出的政治家、企业家、法律家、学问家,但只可能是少数——多了就挤不下了,多了也就不那么值钱了——边际效用总是递减的。无论在世俗的眼光还是在自我评价中,绝大多数人都必定是不那么成功的。但是,我们要知道,成功并不必定同幸福相联系,所谓的不成功也未必等于不幸福。因此,在你们离开校园之际,你们不仅要树立自己的雄心,更必须界定自己的成功。

安分守己并不是一个贬义词,甚至不是一个中性词。“安分”是不容易的,在这个时代,“守己”则更不容易!

(选自《演讲与口才》2003年第12期,有删减)

1.针对原文的分析,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本文是一篇优秀的演讲词,结构上包括标题、称呼、正文三部分;正文包括开头、主体、结语三部分。

B.在校园里,一个人要想取得优异的成绩,个人努力和天分都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天分更重要一些。

C.当我们踏入社会的时候,不能把自己16年来习惯了的校园标准原封不动地带进社会,否则就会与市场格格不入,甚至被社会淘汰。

D.所谓的政治家、企业家、法律家、学问家“多了就挤不下了,多了也就不那么值钱了”,那么我们就要放弃此类理想,不要好高骛远。

2.从作者给青年学生的忠告中,试概括学校和社会有哪些不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原文内容,解释“安分守己”的含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画线句子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猜你喜欢

演讲稿听众校园
找准演讲稿的三个靶心
如何写好一篇高考作文演讲稿
让听众“秒睡”的有声书
怎样写好演讲稿
好太太都是好听众
消失的演讲稿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老年听众需要电台长篇连播
学会倾听(一):做哪一种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