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引例恰当 论证有力

2023-04-16牟维和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 2023年15期
关键词:圆木司马光枕头

牟维和

文题呈现

孙悟空虽然本领高强、充满正义感,但本性叛逆,偶尔会做出些无法无天的事,直到有了紧箍咒的束缚,才开始有所顾忌,最终保护唐僧完成了西天取经的宏伟大业,自己也成为了“斗战胜佛”。其实,人人头上都需要有一个“金箍”,时常讓“唐僧”给自己念念经,才能不忘初心、不再冲动,战胜孤寂与诱惑。

请以“头上的‘金箍”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题目自拟,体裁不限(诗歌除外)。

写作提示

本文题包含明显的议论性质,因此适合写议论文。写议论文的关键在于论点清晰,同时需要有力的论据作支撑,无论道理论证还是举例论证,都要剖析其典型性。引例时,不可将例子大肆铺展开,使其变成“讲故事”;论述时,不可浮于表面,要有所升华。

戴好约束自己的“金箍”

泰戈尔说:“人的最大自由存在于为了更大的和谐而牺牲个人自由的能力之中。”确实,无约束,不自由。

孙悟空自从在花果山自立为王,且学了一身本领后,去过阎王那里改生死簿,去过龙宫要金箍棒,在天宫当“弼马温”时,又是嫌官职小,又是搅了“蟠桃宴”,之后就回家逍遥;倘若有人来兴师问罪,那他便要大闹天宫,非搅得天上地下都不得安宁。可见,孙悟空在最初确实过于叛逆了。他是天地间孕育出的一只石猴,无牵绊,无约束,拥有无限制的自由,因此造成的破坏性极大。后来,孙悟空保护唐僧西天取经,观音菩萨给他戴上了金箍,他不能再似从前那般无所顾忌,但也是从这里开始,他做事开始考虑后果,与神仙们的相处也变得融洽起来,他的心境逐渐变得崇高……最终,他完成了修行,终于成佛,头上的金箍也就自动消失了。①

章炳麟曾言:“天下无纯粹之自由,亦无纯粹之不自由。”我认为,孙悟空头上的金箍就是一种约束,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的天性,却助他成佛,使他拥有了更加坦荡的自由。而现实生活中,正因有了约束,才得以见君子慎独,得以知“诸恶莫做,众善奉行”,社会才得以安定。②

一代文豪司马光幼时记忆力比较差,别人很容易记住的东西,他花上大半天可能也背不下来。每当先生讲完书,哥哥弟弟们背个大概便一个接一个丢开书本,跑到院子里玩去了。但司马光心中有一个金箍,鞭策着他,让他不懈努力。他关上门窗,专心地高声诵读,直到能够流畅准确地背诵才肯休息。司马光一直约束着自己,坚持不懈地学习,这也让他后来有了更大、更自由的发展空间。他做官之后也并未选择安逸,反而对自己的要求更加严格。他住的地方,除了一张木板床、一条粗布被子、一个圆木枕头以及一些必备用品外,再无其他摆设。为什么要用圆木枕头呢?因为司马光读书久了容易犯困,想躺下休息,为了约束自己,便放了容易滚动的圆木枕头在床上,犯困时只要稍微动一下,枕头就会滚走,他的头也会撞到坚硬的木板床上,立刻清醒,赶紧爬起来读书。正因如此,司马光才写成《资治通鉴》,成为千古文豪。③

嫩绿枝丫间透下斑驳阳光,我抬眼,心中默默想着:以后的路任重而道远,要带好头上的“金箍”,方可收获真正的自由。④

①孙悟空的故事家喻户晓,不必以介绍陌生人物的方式来介绍他。

②这一段是对孙悟空戴上金箍之后发生改变的评析以及引申思考,可以和上一段合起来谈,不用单独成段。

③内容冗长,叙述啰唆,削弱了议论的力度。

④作文通篇没有“我”的存在,结尾却突然出现“我”,有点奇怪。结尾没有对主题进行深挖和升华,使得作文内容过于浅显。

修改建议

1.说理不透,流于表面。作文开头给出了“无约束,不自由”这个观点,中间用了两个例子,结尾再次重申观点,整体框架没有问题,但对于观点的剖析流于表面,没有深挖,只说出了“是什么”,却没有“为什么”和“怎么做”。为什么说无约束就不自由呢?约束和自由本是一对相反的概念,是通过什么将其紧紧联系在一起?我们又应该怎么做?这些问题都要说到。

2.文体混淆,特征不明。本文整体呈现出议论文的文体特征,但结尾却是典型的记叙文式结尾,文体混乱。

3.引述不当,论证无力。小作者所用到的两个例子都是引的成分大于论的成分,削弱了议论的地位。

猜你喜欢

圆木司马光枕头
清官廉吏(二)
——司马光
枕头到底怎么选?
司马光砸缸之谜
弹回的圆木
弹回的圆木
司马光砸缸
枕头里的秋天
我的大米枕头
司马光“警枕”夜读
解放圆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