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着羽毛的恐龙——近鸟龙
2023-04-16盗龙
鸟类是恐龙的后裔,它们从恐龙家族中分家的时间可以追溯到侏罗纪晚期。在这个时期,古生物学家发现了许多长着羽毛的恐龙。其中一种羽毛恐龙的发现颠覆了始祖鸟属于鸟类的观点。它就是近鸟龙。
近鸟龙的颜色复原
故事
距今1.6亿年前的侏罗纪中期,跟今天一样,今中国辽宁省西南部分布着绵延起伏的丘陵。丘陵上生长着茂密的森林。即便是炙热的正午时分的阳光,有时也无法完全穿透森林上层的树冠,直射到最下层的地面上。因此,森林中的光线并不算明亮。
现在已经是下午,寂静的森林中突然传来奇怪的叫声。接着,一个黑影从高处飞到了一棵较低的银杏树上。从它那红褐色的羽冠可以判断它是一只近鸟龙。此时,它有节奏地拍打着翅膀。
很快,越来越多的近鸟龙从四面八方飞来,落在周围的树枝上,有的甚至开始争抢好位置。仔细观察,我们就会发现,拍打翅膀的都是雄性近鸟龙,而那些雌性则待在外围的树枝上,安静地看着眼前的场景。近鸟龙只有在繁殖季节才会大规模聚集。此时,雄性会想尽办法展示自己,以博得雌性的芳心,森林也会因此变得热闹起来。
近鸟龙们的“相亲大会”会持续很多天。它们中的大多数都会找到合适的伴侣,然后在这片森林中繁衍后代。
英国著名古生物学家托马斯·赫胥黎
建昌的羽毛精灵
在辽宁省葫芦岛市建昌县谷杖子乡姚路沟村附近的丘陵中,古生物学家们发现了大量化石。它们最早可追溯到侏罗纪时期,其中就包括一具保存在石板上的羽毛恐龙化石。随后,古生物学家们将它送到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交由著名恐龙专家徐星对其进行研究。
对它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后,徐星判断这是一种与鸟类非常接近的恐龙,于是将其命名为近鸟龙。为了纪念提出恐龙与鸟类具有演化关系的英国著名古生物学家托马斯·赫胥黎,他又将近鸟龙的全名称为赫氏近鸟龙。
第一具近鸟龙化石发现后,姚路沟村的一名村民在附近又发现了一具近鸟龙化石,而且更大、更完整。村民将它交给了正在此地考察的沈阳师范大学团队。通过研究,人们对近鸟龙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如它是当时发现最早的长羽毛恐龙,它具有“四翼形态”,与小盗龙相似等。
值得一提的是,近鸟龙的化石很常见,辽宁古生物博物馆便保存了200多具近鸟龙化石。
保存在辽宁古生物博物馆中的近鸟龙化石
近鸟龙的颜色
近鸟龙是体形最小的恐龙之一,体长只有40 多厘米,体重大约0.25千克。即便伸展开前肢上的翅膀,宽度也只有50多厘米。换言之,它与一只乌鸦一般大小。
近鸟龙模型
有趣的是,近鸟龙的脑袋在身体中所占的比例非常大,并呈前尖后寬的三角形。近鸟龙的脑袋上长着一对大眼睛,说明它的视力很不错。嘴中长有两排锋利的小牙齿,是肉食动物的标准配置。因为在化石中保存了羽毛,所以可以证明近鸟龙的头顶上有羽冠。
除了脑袋,近鸟龙身体上另一个占据很大比例的就是它的尾巴。它的尾巴又细又长。但因为它的尾巴上长着羽毛,所以它看上去比较粗。近鸟龙体形瘦小,但四肢很长。它的前肢上长着长长的羽毛,并形成一对翅膀。翅膀上依然保留着三根手指和弯曲的爪子。前肢上的爪子与后肢的爪子配合使用,它可以轻松地在树上爬上爬下。它的后肢长而健壮, 不仅可以助它爬树, 还可以让它自如地奔跑和跳跃。
近鸟龙的四肢
古生物学家们不仅复原了近鸟龙的身体外形,而且还原了它的颜色。中美两国的科学家在北京自然博物馆收藏的一具近鸟龙的化石羽毛中辨认出了黑素体,并根据黑素体的分布排列重现了近鸟龙羽毛的颜色:它身上的羽毛是灰色的,前后肢上的羽毛是黑白相间的,羽冠是红褐色的,跟啄木鸟很相像。迄今为止,被人们成功还原出颜色的恐龙种类并不多,近鸟龙便是其中一种。
近鸟龙的爪子适合爬树
将始祖鸟拉下神坛
近鸟龙生活在距今1.6亿年前的侏罗纪中期,它的生存年代比始祖鸟要早1000多万年。它的身体比例和结构与始祖鸟相似,在分类上依然属于非鸟恐龙,因此中国的古生物学家们认为始祖鸟并不是最早的鸟类,而是恐龙。
近鸟龙生活在茂盛的森林中。它们主要生活在树上,可以有效地躲避敌害、捕获食物。近鸟龙是小型杀手,以昆虫和其他小动物为食。与它生活在一起的动物,有属于翼龙家族的古帆翼龙、建昌翼龙、凤凰翼龙、鲲鹏翼龙等,以及属于恐龙家族的始中国羽龙、擅攀鸟龙、天宇龙等。
与近鸟龙生活在一起的达尔文翼龙
始祖鸟的复原模型
作为一种长着羽毛的恐龙,近鸟龙到底会不会飞?答案是肯定的。不过,它做不到振翅高飞,只能张开翅膀做短距离滑翔。另外,近鸟龙的羽毛还具有保温和展示作用。它脑袋上的那个红褐色羽冠和它翅膀上黑白相间的条纹,犹如它的时髦外套。
近鸟龙的发现丰富了我们对羽毛起源和演化的认识。不过,它与鸟类并没有直接的亲缘关系。另外,它也没有留下任何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