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贺钦:倡导躬身实践的一代大儒

2023-04-16中和

共产党员·上 2023年3期
关键词:陈献章弟子

中和

他是一代大儒,是躬身实践的倡导者,他将自己的家乡——辽宁义县视为“桃花源”。他就是明代理学家贺钦。

少年成名,无意仕途归田园

明正统二年(1437),贺钦在义州(今锦州义县)出生。1449年,明英宗朱祁镇在土木堡一战中被蒙古瓦剌俘虏。虽然一年之后,明英宗获释回宫,但被其弟弟明代宗囚禁在了皇宫中的南宫。明景泰八年(1457),太上皇明英宗“南宫复辟”,重新夺回了皇位,明代宗则暴病身亡。

政事的跌宕起伏与宫廷里的血雨腥风并没有影响辽宁西部一位年轻人崭露头角。就在“南宫复辟”的前一年,20岁的贺钦参加山东承宣布政使司(当时辽东都司隶属于山东承宣布政使司)乡试,位列第二名,名噪一时。10年后的成化二年(1466),贺钦考中进士;翌年二月,被擢升为户科给事中,成为一名京官。

贺钦是土生土长的义州人,但他的祖籍在浙江宁波定海(今浙江省宁波市定海区)。明永乐年间,地处边疆的辽东战事未平,贺钦的父亲贺孟员从军戍边至此,因此,贺钦也出生在这里。

义州,东枕“中国五大镇山”之首的医巫闾山,这里既得雄健、巍峨的医巫闾山护佑,也因地处交通枢纽,成为保卫大明王朝边疆安全的军事要塞。医巫闾山一带自古名人辈出,贺钦以山为荣,因山而名,自称“医闾先生”,他去世20年后结集出版的著作也因此被称为《医闾先生集》。

虽然凭借自身努力平步青云,30岁成为一名京官,但贺钦亲历并目睹了大明官场上的乌烟瘴气与官员们的昏聩无能,这位性情耿直、清廉笃挚、不愿同流合污的儒生萌生了退意。

成化四年(1468),也就是贺钦成为京官后的第二年,春季大旱,百姓受苦。贺欽痛心不已,立即上书皇帝要“修德弥灾,当以实心行实政”,并指出当下朝廷“徒务虚文”。虽然奏折内容一针见血,但并无太大政治作为的成化皇帝对此置之不理。

见此情形,深感失望的贺钦与另外几位言官同时提出辞职,希望用自毁前途的方式来表达对皇帝不问朝政的不满。虽然成化帝未批准申请,但贺钦去意已决。于是,这一年六月,贺钦又以自己风湿病未愈为由,再次请辞养病故里。

这一次,贺钦的愿望得到了满足。1468年年底,贺钦结束了自己短暂的宦海生涯,踏着寒冬风雪回到了故乡义州,回到了生于斯、长于斯的这片土地。

义州是贺钦心中的“桃花源”。从1468年离京至1510年离世,40余年间,贺钦一直没有离开过义州。在归隐的这40年里,贺钦居斋读书,广收门徒,为开化辽东地区的民风尽己之力。

在贺钦的一首诗中,他这样写道:“一卧云山三十年,饥餐粝饭渴清泉。此生自信能知命,莫把行藏更问仙。”在这首诗里,贺钦以寥寥数语,提纲挈领地总结了自己回归故里后,隐居医巫闾山,待时守分、知命安身、节俭淡泊的平静生活,以及隐居后的旷达心境。

潜心钻研,躬身实践成名儒

虽然不屑仕途,但贺钦却热衷于理学。在回到故乡后的40年间,贺钦精研学问,埋头苦读,废寝忘食,最终成为享誉一方的理学大师。

贺钦师承明代中期思想家、哲学家、明代心学奠基者“白沙先生”陈献章。成化四年(1468),贺钦正在朝中任职,恰逢陈献章进京讲学。闻听此讯,贺钦欣然到场。所学醇正、所养光大的陈献章凭借着一场精彩讲学,收获了贺钦的敬仰。对这位远道而来的白沙先生,贺钦佩服得五体投地。

面对自己仰慕之人,贺钦在初次拜见陈献章时按捺不住心中喜悦,口若悬河,侃侃而谈。见此,陈献章告诫他说:“子锋芒颇露,务养使深沉、和平,斯为美耳。”听闻此言,贺钦如醍醐灌顶,顿时醒悟。随着交往的深入,贺钦越发觉得白沙先生让人高山仰止。于是,贺钦“抗疏朝官,执弟子礼事献章”,表达了甘愿追随陈献章、决定潜心向学的志向。

回到故乡义州后,贺钦闭门谢客,笃学研理。为了时刻不忘恩师的谆谆教诲,贺钦将陈献章的画像悬挂在义州家中,并经常带领家人焚香膜拜。

虽然师从白沙先生,但因为二人性格相迥——陈献章清雅,贺钦朴厚;在为学上,陈献章主张静悟,贺钦强调躬身实践,因此在治学路径上,师徒二人存有差异。

贺钦将躬身实践的修学理念贯彻到了他对学生的教育中。教学中,贺钦经常带着弟子漫步田野间,边走边教,边行边学。此时,焕发着勃勃生机的自然景象与文字枯燥的儒家书籍有机融合、相得益彰,从义理延伸至自然,又用自然诠释义理,贺钦以此引导弟子物我相谐、知行合一。

虽然自己凭借科举考试脱颖而出,但贺钦反对“求学只为了科举”这种狭隘的学习目的。他认为,学习是为了完善自身修养,继而成为圣人,而不只为了通过科举在官场中谋得一席,锦衣玉食,光宗耀祖。正因如此,贺钦十分不满当时官学只教授科举考试内容而忽视品德教育的做法。

作为一名读书人,归乡之后的贺钦耕耘田地,荷锄菜园,余生一直与农人为伍。他不仅自己身体力行,而且在弟子中间也一直倡导耕读结合。

一次,贺钦问学生是否会耕田织布,弟子们摇摇头,回答说“不会”,而且表示因为学业繁重,没有时间做此等事情。听闻此言,贺钦在严厉批评弟子们后,强调了农业劳动生产的重要性,并指出,农业劳作是读书的基础,缺衣少食的情况下如何读书呢?

不论在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古代,还是在科技昌明的今天,贺钦倡导的读书与劳作相结合,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与启发意义。

明正德五年(1510),贺钦走完了自己73年的人生之路,在故乡义州溘然长逝。贺钦去世后的第20年,集合了他诗作、言行、墓志铭等在内的别集正式刊刻出版,这就是被后世推崇的《医闾先生集》。这不是一本普通的别集,它不仅在版本学、文学、历史、民俗等诸方面具有多重价值,而且是东北地区唯一传世的明代文人文集。在这部书里,既有贺钦的自省与慨叹,还有明代文人视角下的民族关系与地域风情,弥足珍贵。

如今,《医闾先生集》(明嘉靖二十三年刻本)被辽宁省图书馆珍藏,而它的作者则“一卧云山千秋载”,永远长眠在医巫闾山脚下,书与人,古与今,都值得后人凭吊与追忆。

猜你喜欢

陈献章弟子
金阙选仙弟子
论陈献章“端倪”哲学与其诗学“自得之学”的关系
陈献章的“自得之学”析略
喜欢挥舞“茅龙笔”的陈白沙
陈献章自得之学及其学术担当
弟子规
弟子规
《陈献章集》集外诗文辑佚一则
浅析陈献章心学思想
扫净心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