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时播下绿色种秋来品味满园甜
2023-04-16张晓芒
张晓芒
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广东省环境教育的历史像是一部披荆斩棘、筚路蓝缕的“创业史”。前辈们艰苦创业,一代又一代环保宣教人一路“接力”,推动环境教育基地事业行稳致远,再创辉煌。近期,笔者对广东省绿色创建工作的几位“历史见证人”进行了专访,听“拓荒牛”们回忆当年点滴“创业”故事。
花开最早 一枝独秀
“广东是全国最早开展绿色创建工作的。”对于这个“最早”的定论,原广东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主任周新民最有发言权,他见证了绿色创建系列工作从无到有的全过程,并提及了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原来,绿色创建工作与本刊颇有渊源,最初是由《环境》杂志社最早开展筹备工作的,1998年广东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成立后,该工作就由当时的省环境保护局委派给宣教中心负责,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对于广东省环境教育工作,我们是有高度、有层次、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的。”据周新民介绍,广东省环境教育工作最初以“绿色学校”为抓手,通过“小手拉大手”推动“绿色社区”发展,进而扩展到全社会,最终促进了广东省环境教育基地的建设。在这个过程中,广东省环境教育工作逐渐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并形成了亮点和特色,在全国的知名度直线提升。“广东经验一枝独秀,在当时全国相关工作交流会议上被广泛传播。”
“绿色创建工作的定位一开始就体现了‘三高,起点高、档次高、含金量高。特别是绿色学校创建,由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原省环境保护局三家联合发文,在全国都是独一无二的。绿色社区也是省精神文明办直接共同参与的。”据介绍,当年原广东省环境保护局联合相关部门成立了“广东省创建绿色学校领导小组办公室”,机构就设在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相关认定标准也是三家单位联合确定,并请各方专家进行论证,严谨且具备可操作性。据悉,绿色学校创建省级标准也是广东最早推出,后来的国家标准也借鉴了广东标准的部分内容。
“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我认为当年的绿色学校创建为广东环境教育事业开了一个好头。”另一位“歷史见证人”周顺彬是原广东省教育厅教研室地理教研员,作为省教育厅工作对接人,参与和见证了广东省环境教育的起步的全过程,记忆力惊人的他对当年推动工作时涉及的时间节点和人物事件如数家珍。“90年代末,环境教育还是一个挺偏门的教育领域,很多都是民间自发行为,广东省却最早开始由政府进行主导,引导民众广泛参与,较早地在全省形成了浓厚的环境教育氛围和完整的教育链条。”
周顺彬口中所讲的“广东省绿色学校”,当年在全省掀起了一股“绿色浪潮”,各地学校热情参与。截至2018年底,全省共命名省级绿色学校1415所,其中有多所学校还获得了国家级绿色学校的殊荣。2019年后,由于政策调整,该项工作已移交省教育厅负责,省生态环境厅不再参与。“持续多年的绿色学校创建活动在广大师生中培养了一大批生态文明理念的传播者和践行者,为日后广东省环境教育基地的发展洒下了一片种子。”
周顺彬还向我们讲述了广州市天河区长湴小学与华南植物园的故事。两家单位毗邻而居,都是广东省最早的绿色创建单位。华南植物园工作人员的子女很多都在长湴小学就读,华南植物园也顺理成章地成为长湴小学的校外实践基地,两家单位逐渐开展各类合作,在环境教育方面擦出了绚丽的火花。华南植物园拓展了作为环境教育基地对公众开放的形式,长湴小学也通过在各科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提升了师生整体素质,逐渐由一所名不见经传的村办学校,摇身一变成为最早受到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教育部联合表彰的全国绿色学校之一,收获了前所未有的社会知名度。
多年过去,长湴小学环境教育氛围依然浓厚。走进校园,放眼望去,四处绿意葱茏,俨然一个小型“华南植物园”。学生们对各类植物如数家珍,每个孩子都能化身为讲解员进行解说。周老师说:“类似的故事在全省还有很多。环境教育基地的发展离不开与周边学校、社区的共创共建,它们是一个完整的教育链条,互相促进,实现共同发展。”
举步维艰,实干破局
“难哪!没有现成的经验,完全是摸着石头过河。”周新民感慨到,当年,环境教育是一项崭新的事业,是一段全新的征程。彼时人们对于生态环境的认识还处于初级阶段,社会积极性如萤火般微弱,加上“没抓手、没人、没钱”,推动工作实属不易。
“要么不做,既然做了,就要搞出个样子来!”周新民说,生态文明的公众参与“一定要从宣传、从教育入手,一定要有组织、有机构、有人”。广东省环境教育宣传教育中心成立后,马上积极推动地市成立宣教部门,期间不遗余力申请经费,为经济欠发达地市购置宣教设备,“当时借助创建工作,是实实在在为地市做了一些好事的。”
“评审工作是真的累!一天要去4-6家单位,除了评审,还要在过程中从不同角度宣传环境教育工作的意义,教他们下一步怎么继续完善。”周新民回忆起当时的情形,动情地说:“真的是迎着朝霞出发,踏着星光返回。每一个参与者都十分用心、用情、用力。”
“每晚不到9点根本吃不到饭。”周顺彬老师也从侧面印证了周新民的说法,“在车上都还在讨论上一家单位存在的问题可以怎么更好地解决,下一家单位每个人怎么分工从不同角度进行指导。就连吃饭时、睡觉前也在不停探讨,每个人都像‘打了鸡血一样,利用所有时间对评审工作进行总结、提高、完善。”
“评审过程中,我们还进行了很多创新。”周新民介绍说,如从由省直接评审到推动地市初评,先进行把关,鼓励有条件的地市开展市级绿色创建;邀请各地市创建工作负责人、创建主管以及相关创建单位负责人等一起参与评审,大家互相观摩、学习、交流;同一个地市的评审现场,邀请同年或计划参加下一年创建的单位来到现场进行观摩学习等。这些非常“实在”的创新工作方式,不仅使评审工作更接地气,也节省了重新组织交流的各项成本。
周新民特别提到,为了增强舆论氛围,曾在省级电视台举办“南粤环保之星”评选活动,该活动由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原广东省环境保护局、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联合主办,在全社会推选积极践行生态环保理念并取得一定社会认可度、具备独特“环保魅力”的青少年学生及社会人士,并在世界环境日前夕举办颁奖晚会公开嘉奖。“活动是2007年举办的,一下子就把环保宣教的名气打响了,更多人了解并加入到生态环保宣传的队伍中来。”此外,还举办“绿色广东”论坛,定期向公众分享、普及生态环境知识与理念,营造了很好的社会氛围。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创业”之路虽然艰难,但本着务实肯干、守正创新的工作作风,前辈们在环境教育事业方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总的说来,我们从抓机构、抓宣传、抓培训、抓专家队伍建设、抓经费保障五个方面抓落实,推动工作逐渐‘成了气候。”周新民总结道。
既精且专 行稳致远
除了环保部门与教育部门的配合,环境教育基地事业的起步同样离不开专家力量。广州大学的陈南教授是广东省最早进行环境教育研究的专家之一。她常年与环保部门合作,参与广东省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环境教育基地多个省级标准的修订,还曾参加国家级绿色学校标准研究。多年来还一直参与绿色创建评审,深入一线指导环境教育基地课程规划,并在高校率先开设环境教育硕士方向,为广东省培养了不少环境教育专业人才。
“广东省环境教育基地是跟绿色学校创建工作同时期开展的,但后面暂停过一段时间,我认为原因是当时社会条件还不够成熟,环境教育基地发展的土壤还未真正形成。环境保护,教育为本。学校行政推动能力强,从学校开始铺垫是正确的路子。”陈南介绍起当年的情况,“经过10多年的发展,学校和社区的基本面已经铺开,社会对生态环保越来越重视,环境教育需要有新的增长点,环境教育基地的再次启动迫在眉睫。”
“2004年左右,我受邀前往瑞典参加环境教育培训,参观了几家瑞典的自然教育中心。当时国内环境教育方式还停留在参观游览,瑞典的自然教育方式却十分生动深入,让我大为震撼。”从瑞典回来后,陈南就开始积极与环保部门沟通,希望廣东能够重新启动环境教育基地工作。“我认为基地建设一定是未来环境教育重要的发展方向,不仅包容性强,还有很大的市场。”
于是,广东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开始与专家合作,探索环境教育基地发展方向。为此,进行了广东省环境教育基地评估标准课题研究,除了研究评估标准,还在其中引入基地课程模式和星级评定体系研究。
提到当时的课题,陈南说:“还是有难度的。国外的基地虽然搞的好,但却不是政府主导,他们平时各干各的,只有联盟式的交流活动,并未见到像我国这样的标准性评估办法。当时国内其他省份相关工作做的也不多,广东标准的修订可以说没有太多参考,更多的是结合我省情况自己摸索。”
最终,陈南带着团队按照科学研究方法,通过问卷、访谈等,广泛吸纳各方意见,多次修订完善,最终顺利完成了课题。课题研究成果不仅为广东省环境教育基地评审提供了评分依据,还为基地发展指明了未来方向,为后来示范基地“脱颖而出”奠定了理论基础。
2018年后,随着国家政策调整,环保部门逐渐退出学校和社区绿色创建领域,环境教育基地的作用更加凸显。对此,陈南说:“之前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广东生态环境事业也较早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宣教阵地。环境教育基地与国际接轨,发展空间广阔,未来一定大有可为。”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咱们的事业有了‘定盘星,有了‘动员令,有了‘指南针!”周新民对广东省环境教育基地事业的未来发展十分看好。行稳致远,久久为功。面对前辈们的殷殷期盼,广东环境事业稳稳走在乘风而上、赓续壮大的路上,逐步创造着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