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赋能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分析

2023-04-16熊雪

新型工业化 2023年3期
关键词:加工业农产品加工

熊雪

(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重庆 400715)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乡村休闲旅游、农村电商等产业[1]。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要加快建设农业强国[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但农业生产基础不牢、大而不强、多而不优问题仍然突出。2021年,我国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为2.5:1,低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4:1,产业链条较短、综合效益不高[3]。现阶段,我国农产品加工业有限的生产能力无法有效满足人民日益增加的多样化、高品质消费需求,农产品贸易逆差持续加大,农产品加工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迫在眉睫。

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以 5G、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技术、新应用,为推进农产品加工行业形成产业链上下游和跨行业融合的数字化生态体系,引领整个行业数字化发展提供了新机遇[4],对农产品加工业的高质量发展产生了积极而深刻的影响。学界针对农产品加工业开展了广泛研究,可以划分为三个维度。一是对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现状的梳理,例如:农产品产量和加工转化潜力大、农产品加工业仍然处于初级加工阶段、农产品加工业标准化程度不高、基础研究投入不足等[5];中国农产品加工业的区域布局与产业集聚[6];农产品加工企业质量安全监管知识管理及绩效研究[7]。二是我国农产品加工业企业发展质量差异化的原因剖析,例如:我国农产品加工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低下的原因[8];外资垄断对中国本土农产品加工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9];政策支持对农产品加工企业技能结构的影响及升级路径[10]。三是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趋势,例如: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电子商务平台优化策略[11];农产品加工企业引领三产融合发展的路径研究[12]。

目前,已有研究更多关注农产品加工业本身的发展质量及趋势,缺乏从外部赋能角度深入剖析数字经济、数字技术对农产品加工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充分利用数字经济与数字技术带来的发展机遇、规避其引起的挑战,是农产品加工业实现弯道超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而这正是本文的研究方向。

一、数字赋能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机遇

信息通信技术不仅改变了商品交易方式,而且激发了新业态,并对商品的生产与加工过程产生影响。数字经济与数字技术的蓬勃发展,使得农产品加工业在生产转型、降本增效、质量追溯体系重塑与三产融合方面,发生了一系列深刻变化。

(一)数字经济引领农产品加工业生产转型

随着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及其消费转型升级,以直播带货、传统电子商务为代表的数字经济极大拓展了消费市场,倒逼农产品加工业实施特色化、绿色化、标准化转型,不断提高产业链附加值。实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农产品加工业同样要以市场需求为生产目标。在数字经济出现前,农产品加工业决策者主要依靠企业对市场信息搜集与市场销售结果反馈,来预判未来市场需求、制定生产计划。数字经济出现后,电子商务、直播带货等线上交易对市场需求反应更高效,信息能够以极低的成本快速传递到农产品加工端。现阶段,我国居民消费不断升级,加之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强化了消费者线上消费的习惯,消费者对标准化、有机化、绿色化、特色化等高品质农产品的线上交易需求急剧增加。一些电商企业利用大数据分析,能够准确预计第二天的需求,根据此信息,农产品加工企业就可以及时加工、最大化减少库存、确保产品新鲜度,整个农产品供应链得以优化。此外,由于农产品电商仍处于发展初期,生鲜农产品加工程度较低,通过分级、烘干、冷库保存、改善包装等简单的初加工措施,就能极大提高农产品线上交易的价格、实现增值。同时,随着一些深加工技术的开发,农产品的增值潜力能够继续扩大。

(二)数字技术助力农产品加工业降本增效

农产品加工业生产过程的数字化转型,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管理者科学决策,降低农业供应链的风险。随着数字技术大力发展,各行各业包括农产品加工业均处于数字化转型期。农产品加工业是我国制造业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制造业与数字技术融合的主要短板。2020年12月,《农业农村部关于促进农产品加工环节减损增效的指导意见》中指出:要引导农产品加工装备研发机构和生产创制企业,开展智能化、清洁化加工技术装备研发,提升农产品加工装备水平。运用智能制造、生物合成、3D打印等新技术,集成组装一批科技含量高、应用范围广、节粮节水节能的农产品加工工艺及配套装备,降低农产品加工物耗能耗[13]。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与农产品加工业融合发展,一方面能够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减少不必要环节,提高机械化程度,增加生产效率;另一方面能够及时更新、显化加工过程数据,管理者可随时查看生产数据,并根据数据结果做出科学决策,避免因主观判断失误造成损失。农产品加工生产过程的数字化转型,除了能够节本增效,还能通过仓储智能化管理、产品大数据销量预测、机械化生产等,有效避免因农产品储藏不及时、农产品滞销、劳动力临时性缺乏等带来的风险,增加农业供应链的稳定性。例如:一些从事网络销售的农户,主要采用人工分拣的方式,根据肉眼观察大小,将苹果、橙子等水果分级,并分类定价,在网络上销售;当他们入驻电商产业园后,产业园购买了专门的水果分拣设备,能够根据水果直径大小自动分拣,而更高级的分拣设备还可以检测水果糖分,根据糖度和果径进行双重分级。如此,通过加工过程的数字化转型,极大提升了分拣水果效率,管理者可以分级定价,从而提高产品收益。

(三)数字技术重构农产品加工质量追溯体系

农产品加工业生产过程的数字化转型,有助于重构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促使生产信息透明化,降低监督成本,减少道德风险,保障食品安全。农产品加工过程不规范、缺乏监督,极易产生食品安全事故。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市场失灵,包括信息不对称、外部性、垄断、公共物品等。农产品加工业生产过程的数字化转型,包括一些质量追溯设备运用、区块链技术运用、智能监控设备运用等,能够有效克服信息不对称,降低监督成本。此外,一些智能检测设备或技术开发与推广,能够降低农产品加工企业检测的时间成本,提高检测的精度。一些家用智能检测设备的普及,使大众监督食品安全成为可能。例如,浙江省推出“浙食链”溯源码,消费者通过扫码便能了解商品的出厂检验情况、监督抽检结果、合格证明和消毒证明等信息。厦门市将10.5万家食品生产经营主体的52.5万种食品纳入追溯系统,追溯覆盖面超过90%[14]。上述案例能够较好说明数字技术如何赋能农产品质量监督,以确保食品安全。大众对农产品质量的监督与农产品加工企业质量追溯体系能够形成良性循环,农产品质量越高,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越高,企业获得的增值收益就越高,进而企业构建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的动力就越强。

(四)数字技术加速三产融合以优化资源配置

数字技术在农产品生产、加工与销售链条中运用,有利于实现三产融合,挖掘农业的多功能性,促进要素跨界流动、资源优化配置。随着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居民已从追求温饱消费逐步过渡为追求个性化、定制化农产品消费。而随着数字技术快速发展,直播带货和VR等使得线下消费与线上消费的体验感差距逐步缩小,且线上消费的售后评价系统与平台监管系统也使得消费者的权益能够得到保障,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更加倾向于能够送货上门的线上消费。农产品网络销售竞争日益激烈,商家之间的竞争逐步演化为农业供应链的竞争。数字技术广泛运用,有利于将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农产品网络销售形成链条短而稳定性强的数字供应链,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在此数字供应链中,销售端的个性化、定制化需求可以快速传递至生产端,智慧生产能够最大限度提高标准、依据实时数据供水供肥、确保品质。而加工端的预冷、保鲜、冷冻、清洗、分级、分割、包装等仓储设施和商品化处理,以及清洗、分级、包装、切分、发酵、压榨、灌制、炸制、干制、腌制、熟制等初加工,能够最大化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定制化需求,并通过销售端的配送服务最终使交易达成。整个过程中,数据、资金、人才等要素得以自由流动,资源得以优化配置。此外,智能化的农业生产与农产品加工基地,还可以成为研学、旅游观光的场所,拓展农业多功能性,提高链条增值收益。

二、数字赋能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挑战

数字赋能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主要体现在提高生产效率、增加产业链附加值、开展绿色低碳生产、实现包容性发展等多个维度,是信息技术赋能新型工业化的重要体现。虽然数字赋能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在实践中已取得显著成效,但在高端技术与设备、专业人才、资金、各主体协同、配套服务支撑方面仍面临一系列挑战。

(一)我国适合不同类型农产品加工的智能设备与先进技术存在短板

发展智慧农业所需的高端技术,有很多属于“卡脖子”技术,例如高端的农业传感器进口的比例是比较高的,这类技术主要集中在美国、欧洲一些国家和日本[15]。除此之外,已有一些加工设备与技术的智能化水平、精度、耗损率等与国际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导致农产品加工业损耗较高、效率较低。例如,《重庆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指出:产中清洗、分级、保鲜、包装、储藏等产地初加工设施设备建设滞后,农产品产地采后损失率较高,精深加工不足,产品附加值不高[16]。2020年12月,《农业农村部关于促进农产品加工环节减损增效的指导意见》中指出:要坚持创新驱动,突破加工技术瓶颈,创新加工工艺,创制配套设备,提高农产品加工综合利用率。农产品加工业数字转型所需的高端技术与设备研发,是一个漫长的创新过程,需要不断积累与传承,这是现阶段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

(二)推动农产品加工业数字化转型亟需一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支撑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意见》指出:要培育一批经营管理队伍、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团队、生产能手和技能人才[17]。数字技术与农产品加工业融合属于新兴事物,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研究数字技术与农产品加工设备相结合的科研人员,不仅需要对数字技术比较熟悉,还需要了解农产品加工的特点,即复合型科研人员是现阶段技术攻坚的短板,需要多个领域的科研团队进行合作开发。当设备或技术开发出来后,这些设备或技术应用,同样需要一批具备一定技能的人才来操作和管理。对工人进行必要的生产技能培训,需要甄选有一定学习能力的工人,反复训练。而一些管理岗位的人才培训则需要在实践中摸索和总结经验,逐步改变以往的决策方式,学会通过数据分析进行科学管理。技能型人才通过短期培训可以快速增加,但管理型人才、科研型人才获得,均需要长期培养,甚至需要多代人持续不懈钻研与积累,这需要保持足够的历史耐心。

(三)数字技术的研发资金投入使得国内绝大多数加工企业资金链承压

长期、大量研发资金投入,是农产品加工科研人员研究新型技术与装备的前提。研发资金主要靠政府财政补贴、设立研发基金、企业自身投入等方式获取。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需要购买大量的高端设备,引进专业人才,购买技术专利使用权等。但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生产性资产占比较高,加之农产品原材料收购也需占用大量资金,而企业能用来抵押贷款的资产较少,且贷款时对企业规模要求较高,审批程序繁琐,导致农产品加工企业长期存在流动资金不足等情况。资金约束极大限制了农产品加工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无法实现高质量发展。

(四)统筹各方协同推进农产品加工业数字化转型对政府管理提出更高要求

在由市场发挥资源配置基础性作用的前提下,政府在产业发展、转型与升级过程中需要发挥因势利导作用[18]。一方面,数字经济赋能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有机融合,尚属于理论与实践探索的范畴;另一方面,农产品加工业的数字化转型,需要大量资金投入,除了政策性资金外,还需要金融机构支持。众多农产品加工企业如何获得贷款,同时确保金融机构风险最小化,需要政府出台一些支持性政策,引导金融机构与农产品加工企业形成良性合作机制。因为高效生产技术、熟练技能劳动力等企业竞争优势,极易被同行以较低成本模仿或获取,且无需进行较多投入,所以需要政府对企业上述先期投入进行补偿,才能激励市场主体不断进行创新。

(五)数字赋能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需要配套产业与服务的有效支撑。

数字赋能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不仅需要有数字经济与数字技术、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良好等进行支撑,还对相关配套产业与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方面,现阶段我国农产品加工业面临着生产原料季节性强、价格波动大、优质原材料专用品种少、风险高等困境,这需要农业原料生产向规模化、标准化、特色化转型;另一方面,在技术应用、大数据分析服务方面,虽然数字技术在我国已取得较快发展,但重开发、轻应用的模式制约了其在农业加工领域作用的发挥。这需要构建合作机制,围绕关键技术应用问题开展联合攻关,促进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产业化对接融通。

三、结论与建议

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农产品加工业能否实现高质量发展,关系着我国农业现代化与农业强国目标的实现。数字经济、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既为农产品加工业实现弯道超车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一系列挑战。

在机遇方面:以电子商务、直播带货为代表的数字经济,能够倒逼农产品加工业向特色化、绿色化、标准化生产转型;数字技术有助于提高农产品加工业生产效率和管理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损失;数字技术能够减少农产品生产与加工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重构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数字技术能够加速三产融合,促进要素跨界流动,提高整个产业链收益。

在挑战方面: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所需的智能设备与先进技术存在短板;支撑农产品加工业数字化转型所需的专业人才缺乏;与农产品加工业相适应的数字技术研发资金投入不足;数字赋能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需社会多方主体协同推进,政府管理面临挑战;配套产业与服务的发展质量,制约着农产品加工业数字化转型与升级。

基于上述结论,提出如下建议:政府应采取多种形式,鼓励高精尖技术研发团队组建与成长,继续加大对农产品加工业所需的数字技术、仓储技术、育种技术、智能设备制造等高精尖技术进行研发与应用投入;农产品加工企业可针对实际需求,创新培训形式与激励机制,改善人才培训效果,以提高生产效率和管理效率;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工具与服务模式,例如通过农业保险+期货组合,增加农产品加工业的贷款供给、减少不确定性损失;构建“产学研用”合作机制,即高校及科研机构为企业输送专业人才,企业为研发投入一定资金,通过设计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促使科研部门与农产品加工企业结成帮扶团队,互帮互助、实现双赢;合理规划产业布局,提高配套产业与服务的质量,例如:鼓励和支持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中小微企业发展;根据农产品加工企业对原料的要求,发展产地初加工,减少产后损失,延长供给时间;鼓励第三方开展农产品加工大数据分析服务,促进数据资源在管理决策中发挥支撑作用。

猜你喜欢

加工业农产品加工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认识“超加工食品”
后期加工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农产品加工业经济运行发展现状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与Arburg(阿博格)携手共进塑料加工业的数字化未来
菱的简易加工几法
对长治市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思考
看,塑料制品是这么加工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