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生物学教学中人文教育的渗透策略
2023-04-16江苏省盐城市青年路初级中学
■ 江苏省盐城市青年路初级中学 王 露
许多初中生物学教师受应试教育影响,将“考高分,答对题”作为教学的重中之重。这虽然可以提高学生的生物学成绩,但忽略学生的心理成长。当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由于各学科人文教育严重不足,使得初中生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因此,当代的生物学教师应当摒弃沉痼的传统教育理念,深入理解新课程标准的教育要求,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全面落实人文教育,为学生塑造优秀的个人素养。
1 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生物学教学中人文教育的渗透要点
1.1 注重务实求真
生命观念是生物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要求学生能立足于生物学的视角,对生物界的组成和发展变化、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生命活动的规律与过程、生命的结构基础和物质组成均产生良好的总体认识,形成有见地的基本观点。由此可见,要想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首先要做到务实求真,不能掺杂虚假的信息。因为一旦教学过程中融入一些臆测性的案例,就有可能误导学生的思想,使得学生的学习观念出现偏差。因此,教师只有贯彻务实求真的教学原则,才能让学生做到脚踏实地,在求索知识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1.2 注重质疑论证
关于科学思维,要求学生能通过比较、归纳、分析、建模、分类、演绎、综合等多种方法,结合逻辑与证据,进行合情合理的思考和判断。这也与人文教育不谋而合,因为人文教育提倡将学生培养成具有开拓性思维的优秀人才。因此,教师应当综合科学思维核心素养,培养学生质疑论证的学习品质,让学生学会理性思考,敢于提出批判,积极参与探究,逐渐养成能提出创造性意见的学习能力。
1.3 注重动手实践
教师不能只对学生讲道理,而是要积极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形成优秀的个人品质。同时,探究实践也是生物学核心素养的组成之一,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标志,可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学生的本领。
1.4 注重情感体验
人文教育的实质是对人性的教育,需要从学生的思想和意识入手,逐渐提升学生的人性境界,为其塑造健康的人格,让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体现出良好的个人价值。而在核心素养的视域下,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态度责任。即要求学生具备严谨求实、理性包容的优秀心理,能对科学、社会、环境、技术之间的相互关系产生个性化的理解,充分了解自身应尽的社会责任、应保持的健康生活态度、应具备的人体生理与卫生保健意识。因此,教师应当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因为情感上的体悟,才能真正深入学生的内心,让学生对人文教育产生深刻的体会。
2 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生物学教学中人文教育的渗透策略
2.1 拓展课外文化,丰富人文见闻
生物学虽然具有较高的人文教育价值,但教材中的内容多为专业的知识点,学习起来比较枯燥乏味,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共鸣。若想从情感角度入手,给予学生良好的学习刺激。教师不能将教学视野局限于教材之中,而是要积极拓展课外文化,延伸生物学课程的层次与深度,继而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丰富学生的人文见闻。这样就能在潜移默化中给学生良好的思想熏陶,帮助学生由外而内地养成文化内涵。
以苏教版初中生物学八上第六单元第十八章“动物的行为”的教学为例,教材简单介绍了动物的觅食行为、防御行为、生殖行为、迁徙行为等主要类型。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为学生介绍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的动物行为,引导学生思考其中的人文内涵。比如,主要分布在挪威北部和亚欧大陆的旅鼠,繁殖能力十分出色,虽然天敌众多,但因为食物来源众多,所以它总能繁殖出庞大的族群。但一旦旅鼠的数量达到一个界限,它们就会激发出强烈的迁徙行为。接着就会聚集在一起,朝着一个方向笔直前行,直到集体葬身大海。那么旅鼠的这个“自杀”行为有什么样的寓意?是否因为意识到种群过于庞大而导致的生存隐患,从而居安思危,舍弃生命,以保持族群的延续与自然的平衡?针对这种“动物”行为文化,教师可以将其作为课外的兴趣作业,让学生深入探究,体会其中的人文蕴意,这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发展具有积极性的影响作用。
2.2 设计生活实验,培养探究能力
实验活动是落实人文教育的主要途径,通过亲身实践,学生才能深刻体会生物学学科的人文内涵。由于生物学的实验课程较多,教师可以因势利导,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设计生活类型的实验活动。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践行人文教育,也能让学生认识到生物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体会学习生物学的重要意义。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初中生物学七下第十三章的课程时,教师可以专门设计生活实验,探究酸雨对自然界生物带来的危害。这样既可以加深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也能让学生了解到清理汽车尾气、工业生产废气的重要性。对此,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家中自主准备实验道具,比如,用醋调制不同pH的“酸雨”,以及植物种子、食用的活鱼、喷壶、花盆、纱布、鱼缸等。之后,分别开展两项生物实验,让学生做好实验记录。其一,将“酸雨”倒入鱼缸,减少水液环境的pH值,观察鱼在水中的表现。其二,将相同的种子分别种植在两个花盆之中,其中一盆用正常水浇灌,另一盆用装有“酸雨”的水壶浇灌,观察两个种子的发芽情况。通过两个简单的小实验,学生能直接观察到酸性环境对动物和植物带来的危害,从而产生强烈的学习共情。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让学生对比真正的酸雨与“伪酸雨”之间的差距,分析其特有的腐蚀特点,这样就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责任态度,让学生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2.3 开展主题辩论,促进深度思考
人文教育并不是单纯的讲道理,也不是让学生人云亦云、死记硬背地记忆某些道德观念,而是要让教育深入人心,使学生能发自内心地认同人文思想。因此,教师应当提供良好的交流平台,让学生积极沟通、深入思考,对生物学学科的人文内涵产生个性化的理解。针对这个教学目标,教师可以开展主题辩论活动,设计一些富有争议性的辩论话题。
以苏教版初中生物学八下第十单元“健康的生活”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在班级中布置以下辩论主题:艾滋病应当作为医学问题还是社会问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见,各执一词,从不同的角度表达自己的观点。比如,持“医学问题”观点的学生可以通过搜索资料,分析艾滋病的病理特点,讨论艾滋病对人体免疫力的破坏性,以及治愈的难度。持“社会问题”观点的学生可以从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入手,分析如何从社会层面完善预防措施,有效杜绝疾病的传染。在交流互动的过程中,教师既可以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归纳信息、提炼信息的学习能力,也可以普及一些重要的医学常识,让学生了解到许多健康生活的知识,更可以渗透人文理念,让学生意识到保护自己与自律自爱的重要性。由此,就能在潜移默化中融入良好的人文教育,引导学生深度思考。长此以往,可以让学生的心智变得更为成熟,逐渐养成良好的人文精神。
2.4 结合新闻热点,紧跟社会形势
若想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有效融合人文精神,教师不能老生常谈,用一些过时的案例讲述人文道理,而是要积极结合新闻热点,紧跟社会形势,用学生熟知的事情或真实的经历,培养学生良好的责任意识。这种方式不仅能体现求真务实的教学效果,给予学生深刻的情感体验,还能引导学生表达出富有创新性的观点,这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以及人文精神的成长均大有裨益。
以苏教版初中生物学八下第十单元第二十五章第一节“传染病”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引入“新冠肺炎”作为教学的主要案例。新冠肺炎作为一种烈性的传染病,在全球盛行,几乎没有国家能躲过这种传染病的荼毒。因此,当前网上经常会发布国内外有关新冠肺炎的新闻热点。其中,体现了许多引人深思的人文思想。例如,我国的医生、护士、志愿者、警察、消防员等抗疫人员不顾生命危险,奋战在前线,为保障国民的生命健康而奋力战斗。同时,我国人民万众一心,积极响应国家的政策,为渡过这次传染病难关而齐心协力。这些感人至深的新闻热点可以引起学生的生活联想,激发学生的共情,给予学生深刻的情感体验。以此为基础,教师再引入一些国外的抗疫新闻,对比两种抗疫结果的差距。由此,学生就能从中体会到“以人为本”的人文思想,产生强烈的爱国情怀。
3 结语
生物学学科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十分密切,有十分丰富的人文教育素材可供挖掘。教师应当充分把握“全面育人”的原则,让初中生的生物学学习过程更具有自主性、针对性、实践性、趣味性。由此,不仅能让师生之间的教学合作关系更加融洽,也能将各种各样的人文精神融合在教学之中,让学生在内化科学知识的同时,充分优化体验、熏陶心灵、陶冶情操,使学生的人文精神获得良好的滋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