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倾听 学会尊重 学会赏识
——以“共情”构建良好师生关系
2023-04-16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第一中学肖中丽
■ 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第一中学 肖中丽
所谓共情,从字面上理解就是一种能深入他人主观世界,了解其感受的能力,在与他人交流时,能将心比心地对待对方,体验对方的感受,并对对方的感情作出恰当的反应,即在人与人交流中表现出的对他人设身处地理解的能力。笔者认为,教师应学会倾听、学会尊重、学会赏识,通过“共情”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一、学会倾听,搭建师生“共情”桥梁
雅思贝尔斯认为,教育的过程本质上是师生自由交往的过程。教学过程应该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互动就意味着每个人需要平等对话。因此,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转变角色,从“滔滔不绝”的演说到耐心安静地倾听。教师倾听,意味着把学生当作平等的生命来接纳,是真诚的对待与尊重。教师耐心倾听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可以让学生得到满足和重视,树立自信心,能得到学生的信任与爱戴,有了困惑愿意向教师求助,也能让学生消除隔膜,敞开心扉,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现阶段的教育实践中,不少教师总认为初中生还是小孩子,不愿意倾听他们的谈话,或没有足够的耐心听他们说完,特别是学生犯错误时,更不给他们辩解的机会,一味地对学生大加训斥,其实最后并没有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笔者所带班级有一个调皮的学生总是迟到,每次问他他总是找各种理由敷衍,不是上厕所去了就是打水去了,或者东西掉了到操场上找东西去了。有一次班上语文公开课,上课铃声快响,听课教师早已在教室坐好,可是这个学生还没来,铃响后才见他慌慌张张跑向教室,笔者当时一肚子火,恨不得立即就拉他到办公室训斥,考虑到特殊情况,强忍着怒火等到下课,笔者把他喊到办公室,又像以前的每一次一样,他无所事事地说:“老师,刚才……”“你又上厕所去了,是不是?就你上厕所其他同学就不上厕所?就你喝水其他人都不喝水?还是又找东西去了?你能不能找个新点的理由?……”还没等他说完笔者就把他训斥了一番,然后就让他站在教室后面反思。笔者暗中观察,发现他并没有好好站着,更没有反思,他斜着腿,歪着脑袋东张西望,时不时还搞几个怪动作引得后面的学生悄悄发笑。笔者意识到,自己现在采取的并不是一个好办法,这个学生根本就没有半点觉得自己错了的意思,以后也更不会改。冷静思考后,吃完午餐笔者再次把他喊到一个没人的空教室。笔者对他说:“小哲(化名),这段时间你总是迟到,我相信当初走进初中、走进这个班的第一天,你一定不是想自己天天迟到的对吧?我确实很烦你这种行为,但你想,你现在这样的行为就算不是我,是其他班主任也会很生气是不是?不过,我自己反思了下,老师也有不对的地方,我好像从来就没有耐心地去听你想说的,一个人做一件事都有原因,也许你告诉我后我就会理解你,老师保证今天把你当朋友,不打断你说话好吗?”小哲看着笔者,脸上写满了惊奇,可能在他的心里教师只会对他发怒,根本不会对他这般友好。片刻的沉默后,他对笔者说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人关心他。笔者暗暗意识到:以前的种种都是他刻意为之,就是想引起别人的注意,获得存在感,所以教师越批评他越开心——终于有人关注自己了!他接着告诉笔者,他的爸爸妈妈在广州打工,三岁的妹妹也被带过去了,自己和耳朵不好的奶奶在家,爸爸妈妈一般只是按时把钱打到卡里很少打电话,他们已经两年没回家了,他还说奶奶做饭不好吃,也没人和他说话……听他讲完,笔者有一种心疼的感觉,这哪里是个调皮的学生,分明就是一个缺爱的孩子。晚饭时,笔者请他到离学校最近的餐馆吃了一顿饭,点了他最喜欢的菜,我们边吃边聊,他保证以后不违反纪律,至于成绩掉的太多只能尽力赶。从此,这个学生真的变得遵守纪律,并且每天主动打扫教室。
这一段亲身经历让笔者知道:良好的倾听是走进学生内心深处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搭建师生“共情”的桥梁。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我们要学会倾听来自学生内心的声音,去体会学生背后没有直接表达出来的意思,要尽量听懂他们在讲述过程中没有说明的“隐形内容”。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真实地感受到学生内心的需求与当下存在的问题,并且也可以更好地让学生感受到来自班主任的关怀与尊重。
二、学会尊重,创设师生“共情”体验
学生的发展是全面、个性、可持续的发展,也可以说,个性发展是学生发展的应有之义。素质教育的目标便是强调要面向全体学生,让所有学生的个性、潜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从课堂教学的角度看,为了更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尊重学生个性是很有必要的。尊重学生个性,就是要以学生主动发展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充分认识个体价值,树立自信心。因此,我们每一个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个性,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学生作为受教育者,他们难免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教师应当因势利导,循循善诱,让学生懂得:犯错不是件很可怕的事,但应该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自觉承认,勇于改正。
有一年,笔者中途接手了一个班级,这个班在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不好,最主要的是班风很不好。每一个任课教师都不愿意在这个班上课,学生有不听讲的、讲话的、总是把桌子上的东西弄到地上发出响声的、拽前面同学衣服和头发的等。针对以上情况,笔者开始思考如何改变这种现状,笔者先找班上不同层次学生谈话,了解这个班级的真实情况,以及这些情况产生的原因,笔者发现其实这个班还是有很多学生想提高成绩,但他们对自己没有信心,对教师也没有信心,他们总觉得反正成绩差,教师也总是批评、发火,不喜欢他们,于是就产生了破罐子破摔的想法。有的学生以和教师作对、把教师惹生气为乐。第一节课,笔者上了班会课,课上专门做了一份问卷调查,通过调查了解他们的想法,征求他们的意见,让他们写下希望教师怎么做,同时也要写出自己应该怎么做。笔者还记得很多学生写了同样一件事,以前英语教师特喜欢拖堂,他们特别不喜欢英语课。笔者当堂表态作为他们的班主任,笔者会尊重他们的意见管理班级和组织教学。笔者还谈起自己读书时的一些情况,说自己当学生时也是很不喜欢教师拖堂,并保证自己做一个不拖堂的教师,如果教师违背了自己的承诺当天的作业就全免。学生看笔者这么有诚心,立刻感兴趣起来,这第一节课从头到尾纪律都特别好。几个星期后,班级情况明显好转,成绩也在一步步地慢慢变化。
通过以上经历,笔者发现,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特性,尊重学生的合理需求,让学生给自己提要求,有助于教师树立良好的榜样,赢得学生的支持,也有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三、学会赏识,深化师生“共情”感受
关于中小学生心理需求的研究发现,绝大多数学生都有着被教师赞美和赏识的强烈心理需求,著名哲学家詹姆士也说:“人类本性中最深刻的渴求就是赞美。”赞美的目的是把它作为一种积极的强化手段,对学生一些好的想法或做法给予肯定。给他们一种情绪的回应,正确的赞美不仅能让学生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优点,还会对其他学生的行为起导向作用。班主任应该学会在适当的时机对学生某些行为表达赞赏,理解学生取得每一个进步的不容易,让学生觉得你很懂他。比如,我们可以对学生说:“我特别能理解你现在的感受,这次考试取得这样的成绩很不容易,我那时为了英语提高几分都比别人要多背好多单词和短语,更不用说你这次整体进步了不少,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你看付出后有收获是不是很开心。”除了表扬,班主任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也会有批评学生的时候,如果我们采取恰当的方式批评,可能效果会大不一样。
有一次,笔者班一个学生晚自习迟到,笔者问他干什么去了,他理直气壮地说打篮球没看时间忘记了,而那天学校的铃声恰好有点问题声音确实比平时小。知道这个情况后,笔者平静地对他说:“你能坚持打篮球这点老师很欣赏,说明你是个做事有毅力的孩子,平时我也鼓励你们多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这是好事情。但是,老师想表达的是,打篮球本身并没有错,错在你上课迟到了,这是两件事情,不能说因为打了篮球就应该迟到,这两件事并不矛盾。你看操场上那么多人,大家都在打篮球,但是我们这层楼你来得最迟,你没听到铃声,可是看到其他同学都走了也应该想到是要上课了,你就应该做好上课准备。”等这个学生思考几秒钟后,笔者问:“想明白了吗。”他点点头回答:“老师我错了,以后我会提醒自己或叫同学走时喊我一声。”这以后,笔者真的没有看到他再因为打球迟到。
初中生自尊心都很强,班主任教师在处理班级事务与解决班级问题的时候要顾及学生的心理状态,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给予学生及时的赞美与鼓励。每一位学生都有其优势与特长,班主任需要打破“以成绩论英雄”的传统理念,对暂时成绩不理想的学生也要以一颗更加宽广与包容的心去对待,只有这样才会最大限度地激发每一位学生的潜能。
总之,为了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初中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可以从“共情”这一角度入手,通过学会倾听、学会尊重、学会赏识,最大限度地获取学生的信任,促进师生关系的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