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态律动教学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应用
2023-04-16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尉犁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李金翠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尉犁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 李金翠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科学研究院 朱世明
所谓体态律动教学,要求音乐教师在课堂上按照节奏与韵律作出相应的动作,两者间互相影响与紧密联系,彼此缺一不可。中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认识理解世界的关键时期,这时候的学生往往都比较活泼好动,一般很难真正静下心来进行思考与学习,因此教师必须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而相关教学研究与教育实践显示,体态律动式的音乐教学能够更好地对中小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进行引导。
1 体态律动音乐教学法的含义及其特点
1.1 体态律动的含义
音乐教学中的体态律动就是指根据乐曲伴奏而进行肢体运动的教学方法,这种独特的教学方法是基于音乐灵感而出现的,借助身体动作将乐曲中所蕴藏的感情表达出来,让身体在音乐的节奏下自由律动,使自身得以与音乐充分融合,实现彼此间的互相补充。通过体态律动,可以使音乐教学的感悟、创造、聆听糅合起来,从而加强对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重视,进而实现身体与音乐的合二为一,帮助学生能力素养全方面的提升。在具体的音乐教学过程中,体态律动可以大致分为即兴表现、视唱练耳与体态律动三个部分,并由此共同构建起了学生音乐素养培养的整体框架。
1.2 体态律动教学的特点
1.2.1 体动性
体动性是体态律动教学最主要的特点之一。所谓体态律动,就是一种将音乐作为基础,借助音乐、节奏与表演等方式,帮助学生切身体会到表演与音乐之间的即兴性,以自身的肢体动作来把音乐中的情感充分表现出来。从客观角度来看,作曲家在音乐中所表达的情感是通过人体脑部神经与感官接受外界信息并作出相应的生理反应,进而产生心理方面的影响。也就是说,音乐感受的形成不仅在于个体心灵方面,更在于身体方面,而在跟随节拍一起跳舞正是身体与心理和谐统一的重要表现。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采取这种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能够以身心两种方式进行学习,以此来体会音乐中蕴藏的情感,并由此带动自身呼吸与情绪上不断起伏,使其身体动作可以将生命的律动有效表达出来。
1.2.2 信息回传性
从本质上来看,身体与舞蹈的律动存在很大不同,肢体在音乐下的律动有着明显的即时性,不同时间的动作都是不一样的,身体会随着音乐节奏的变化而改变律动的方式,这种身体上的律动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更好地对音乐中蕴含的思想情感进行感知与理解;而舞蹈的律动主要是通过舞动的方式来表现音乐中所蕴藏的情感,借此来将音乐的美感表现出来,其目的并非加强音乐的表达,而是呈现舞蹈作品。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身体律动可以通过体态语言的形式将信息传递给自己,并以自身肢体为演奏乐器,借助肢体的律动来表现自身对音乐的创造与理解,在这个过程中,身体会成为表达音乐的媒介,其律动不再将传递视觉信息作为主要目的,而是在音乐中借助肢体动作来把音乐信息传递给自身,因此音乐教学中的体态律动有明显的信息回传性。
2 体态律动教学对于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意义与作用
2.1 中小学音乐体态律动教学的实际意义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素质教育的实施已逐步从人民意愿上升为国家战略,并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就像人们常说的要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共同进步,教育改革也格外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中小学阶段的音乐教育无疑是开展美育的重要途径,而作为音乐教学重要手段与方法的体态律动,其在中小学范围内的普及与实施显得格外重要。
2.1.1 沟通方式
人的身体在长时间的文化熏陶下往往会带有一定的韵律感,在听到喜欢的音乐的时候就会情不自禁地随着旋律舞动,哪怕是年纪比较小的中小学学生也不会例外。但如果仅仅播放音乐而不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也会影响他们的学习,体态律动教学也因此随之出现。现在出现师生关系紧张的原因很多是因为教师和学生之间没能进行有效的沟通,而体态律动便是中小学教师与学生开展有效沟通的重要方法。科学合理的体态律动音乐教学能够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恰当引导,帮助他们养成专业的音乐知识,增强其音乐素养。
2.1.2 学习兴趣
兴趣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还能帮助学生实施创新活动。音乐教育不仅能使学生舒缓因为学习而紧绷的精神,还能提高他们的求知兴趣,是重要的素质教育环节。中小学音乐教师的体态律动既可以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学习音乐知识与技巧,还能使学生深入了解乐曲歌词的内涵,从而有效激发其创作力与想象力。体态律动的教学方式突破了传统音乐教学的限制,可以提高中小学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帮助学生从原本的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从而进入轻松愉快的学习状态。因此,如何扩展与创新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体态律动教学应用是如今教育改革背景下教师的重要任务。
2.2 中小学音乐教育中体态律动的作用
想要对中小学音乐课程中的体态律动应用进行研究,就必须对其在中小学阶段音乐教学发挥的作用形成充分的认识,具体来说大概有以下几点:
首先,体态律动教学在中小学音乐课的应用能增强学生们学习音乐的热情与积极性,提高其对于音乐的学习动力,有效提升他们对中小学音乐知识的自主学习能力;其次,在中小学音乐课堂上应用体态律动可以促进音乐方面的理论化系统知识转向着更为具体的形象转变,从而有效帮助中小学学生对音乐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尤其是对小学生来说,往往很难完全理解那些抽象化的音乐知识,以至于其学习音乐的兴趣与热情不断下降;最后,体态律动教学也能推动音乐教师转变自身的教学方式,提升中小学音乐课堂的趣味性与活跃性。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中小学音乐教师必须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从过去教师主讲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从而使更多的学生加入到音乐学习之中。中小学音乐教师可以借助体态律动来把不同的节奏与节拍转换为相应的教学方式,以此来帮助学生掌握各种各样的节拍表现方法与手势,进而使学生进一步深化对所学音乐形象的了解,并帮助他们加强对音乐情感的感受。
3 体态律动教学在中小学音乐课堂上的具体应用
3.1 根据教学内容,引导音乐概念的形成
对于中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音乐方面的很多知识是相对抽象的。如何在课堂上帮助学生理解乐曲的中心思想,感悟作曲家所蕴藏的情感是音乐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进行授课的时候,中小学音乐教师要根据具体的课程教学内容,以此来引导学生开展体态律动,使其能够通过肢体动作体会乐曲的内涵,进而形成相应的音乐基本概念。比方说,在教导学生学习《朝夕》的时候,音乐教师可以在班级内播放《归去来辞》和《渔舟唱晚》两个曲目,并组织学生用身体动作来将乐曲表现出来。在播放第一部分的曲目时,带领学生一起伸出自己的右臂,并随着音乐的节奏慢慢在空中摆动手臂;在播放第二部分的曲目时,由于乐曲节奏会逐渐变得欢快,音乐教师可以领导学习提高肢体律动的速度,做到紧跟音乐旋律。在摆动自身手臂的时候,音乐教师可以提出类似的问题:“乐曲的第一部分给人一种什么样的感觉?第二部分呢?”借助肢体律动,学生可以清楚体会到各个部分的不同表达内容:“乐曲的第一部分相对舒缓;而第二部分则比较欢快。”对此音乐教师可以继续追问:“想知道这两部分的乐曲有哪些不同吗?”到了这一步,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基本上都被激发出来,音乐教师可以适时引入五线谱、字母谱以及图形谱等方面的理论教学,帮助学生深入认识音乐概念。
3.2 从现实生活出发,增强自然节奏意识
一个人每天都会在无意识间做出无数个动作,包括抬手、呼吸、走路、眨眼、跳跑等。不同个体的动作节奏也都不尽相同。在中小学时期,为了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节奏意识,音乐教师们必须将现实生活与教学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可以通过日常学习与生活来感受自然节奏,增强自身的韵律感。同时,音乐教师还要对音乐节奏教学与生活中的自然节奏的共通之处进行认真研究,在课堂教学中做好对生活素材的应用,推动学生形成良好的节奏感。
比方说,在教导学生学习《农家乐》的时候,教师可以向学生播放农村秋收的视频资料,并积极与学生进行互动:“同学们在秋收时都会做什么?”对此,学生们可能有各种各样的答案,如:帮妈妈切菜、帮忙摘豆角,等等。教师可以对此进行追问:“在帮家里做事的时候有什么感受?”“在摘豆角的时候脚上会产生一种走路的节奏感”“切菜的时候刀会在案板上会发出哒哒声”,在有效启发学生们的思维之后,教师就可以直接切入课程主题:“这节课要学习的是《丰收的节日》,这是一首与丰收密切相关的歌曲,大家一起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动作来表达丰收的喜悦吧!”然后,音乐教师可以按照学生们平时在生活中的动作来进行编舞,让学生在《丰收的节日》的音乐伴奏下进行唱跳,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自然节奏。
3.3 开展示范教学,提高音乐音调理解
在借助体态律动的方法开展中小学音乐教学的时候,不少学生都会因为心理上的放不开而导致肢体动作被束缚,无法真正感受到律动过程中的音乐魅力,也难以理解节奏与音调所想要表达的内涵。对此,中小学音乐教师要帮助学生打破“丢脸”的刻板印象,从自身做起,在课堂上为学生做好教学示范,并以一种开放性的姿态带领学生一起开展体态律动,进而帮助学生深化对音调的理解,增强他们的音乐学习效率。
比方说,在教导学生学习《足迹》的时候,音乐教师可以随着乐曲内容的变化而改变自身的动作。在对《歌唱二小放牛郎》进行欣赏的过程中,音乐教师可以用跑步状的动作,来让学生切实体会到“二小”内心的紧张与焦急;也可以用握紧双拳等动作来表现“二小”在面对敌人时的坚定;此外教师还可以在“二小”英勇牺牲的片段用假装摔倒等动作来突出“二小”的“死得其所”。在音乐教师的切身演绎下,学生可以对体态律动形成更加深刻的体悟,并进一步深化理解乐曲演唱中的音调变换。
3.4 组织教学活动,感受音乐力度与速度
体态律动教学只有在自主课堂的基础上才能得到有效应用。所以说,中小学音乐教师必须将课堂的主体地位归还给学生,借助班级学习活动、小组学习活动以及同桌学习活动的组织与开展来使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到对音乐的体态律动之中,以此来帮助学生对音乐的速度变化与力度变化形成更好的体会。
比方说,在针对《雨花石》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音乐教师可以在班级内部组织学生编排相应的音乐短剧。先为学生介绍创造这一曲目的背景,然后通过PPT来引导学生感受革命先烈勇于革命、敢于牺牲的高尚品质。再然后,音乐教师可以向学生播放歌曲《雨花石》,引导同学们按照音乐的力度和速度改变身体动作。这首歌的整体演唱是保持在中速水平,优美演唱、深度抒情。学生可以将歌曲作为背景音乐,拖着沉重的步伐作出奋勇前进的动作。在这个体态律动的过程中,学生们可以深化对歌曲速度、力度的印象,从而通过不断变化的动作来展现歌曲不屈、悲愤的情绪。
3.5 随着音乐律动,提高欣赏音乐的能力
在中小学阶段,对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工作是极为重要的。音乐教师要做好对体态律动的运用,借助对学生体态律动的动作指导来帮助他们感受音乐音调、节奏的变化,以此来使学生对乐曲旋律形成深入的理解与感受。一般来说,音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随着乐曲旋律轻扬下巴或摆动手臂,以自身的肢体动作来为乐曲打拍子,在提高学生对基础乐理认识的同时增强他们对音乐的鉴赏与感悟能力。
比方说,在针对歌曲《牧场上的家》进行教学的时候,音乐教师可以引动学生举手拍掌,如:六八拍拍两下、四四拍拍一下。借助反复的训练来帮助学生实现对基本动作要领的掌握,然后音乐教师可以向学生播放《可爱的家》,通过进一步的训练来增强学生对音乐的情绪感知能力。在具体的练习过程中,学生可以直接用自己的双手为歌曲伴奏,并随着伴唱对歌曲进行哼唱,从而切实感受歌曲中所蕴含的对家的眷恋与喜爱。
4 结语
作为音乐教育的一种形式,体态律动教学有着很强的灵活性。在中小学阶段,体态律动教学方法于音乐课堂中的应用,教学启发与引导有着一定的灵巧化特征。从客观角度来看,由于体态律动与单一化的传统教学方法在形式上的不同,能够让中小学学生更好地从自我的角度对音乐作品进行深入感受,使学生真正成为音乐课堂的主体,从而帮助学生在趣味化的学习氛围中,更好地感受音乐的美,体会律动与音乐之间地协调,促进其音乐素养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