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培养和中职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
2023-04-16上海市环境学校王锦瑞
■ 上海市环境学校 王锦瑞
近年来,在中职校实践教学过程中,思政教育活动在其中占据重要位置,而中职学生作为推动未来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中职院校必须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因此,思政教师应进一步提高工匠精神的宣传力度,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其在工匠精神影响下,对自身未来工作和学习有独特见解。同时,对于中职学生来说,思政教育课程中的实践活动能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给学生提供丰富的资政教育活动,让学生能在各种实践活动中提高自身思想道德水平。另外,思政活动作为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重要途径,是中职思政教育现代所需承担的主要教育任务,教师必须要通过各种实践活动,来实现中职思政教育和工匠精神深度结合,才能达到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目的。基于此,本文通过阐述工匠精神概念为基础,来分析工匠精神对中职学生的重要性,让广大师生能提高对工匠精神的重视程度,针对学生实际情况提出多样化教学措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思维,有利于学生能尽快适应职场生活。
1 工匠精神概述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给工匠精神带来不同含义,虽然学术界未给工匠精神制定统一定义,但从很多学者研究中发现,可将工匠精神定义为如下几个方面:第一,精益求精的专业品质,工匠精神与传统的制造业有明显区别,主要体现在整个作业过程的品质方面,更加严格和精益求精。如在我国电视台播放的《大国工匠》中,8名工匠针对工匠手艺进行展示,尽显他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第二,严谨的职业精神,从古至今我国一直保存着严谨的工匠精神,从鲁班拜师学艺到进入科技时代,其中包含一个长久的成长史,在此之间逐渐形成严谨的职业精神和专业追求;第三,不惧困难的职业态度,当人们看到日本著名铸刀工匠田佳孝铸刀工艺后,才知道日本铸刀业有入门敲碳三年的传统,一名学徒如果无法忍受不惧困难的决心,那么其是永远也无法成为一个合格的刀匠;第四,良好的团队精神,虽然现代赋予工匠精神新含义,但在我国仍然离不开传统的工匠精神。如波音飞机从研究成功到现在,都是世界体积最大的双引擎宽体客机,其身上零部件是由全球不同国家共同研发出来,从这不难看出,良好的团队合作对工匠精神的重要性。
2 中职校工匠精神培育的必要性
2.1 有利于实现学生个人职业发展的现实需求
中等职业教育主要是以培养高质量技能人才为核心,以培养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为基础。根据某中等职业学校这几年联系用人单位的调查发现,目前大部分企业所欠缺的不仅仅是具有丰富专业知识,更加关注专业素养,如热情的专业态度、严谨的职业品质、良好的团队合作等,这些都是未来社会市场发展所需人才的必要条件。工匠精神是学校学生区别于其他人的重要因素。从我国目前职业教育情况来看,我国目前的职业教育体系还不够成熟,中职人才在市场就业当中一直处于劣势,中职学生与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的发展方向还未保持一致,部分教师和学生还受到传统工匠精神所影响,以上这些方面的因素,导致社会给中职人才带来不利的评价。但从某一角度来看,这种不利的评价恰恰说明了当前中职教育存在的问题。想要彻底打破这一现象,教师就必须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这是目前培养学生成长最有效的方式。
2.2 有利于丰富中职学生学习和实训生活
工匠在我国有几千年历史,在早期社会上对其进行分工,如铁匠、木匠等。在历史上通常用能工巧匠来代表手艺超群的工匠,我国工匠思想发达,创造各种技艺书籍,给后人带来不同程度的营销。如《天工开物》《齐名要术》等,这些书籍是古代人的精华,一直流传至今。教师将工匠精神和思政教育实践活动相互结合,能有效丰富中职学生日常学习和实训生活。主要原因是对中职院校学生来说,学生日常学习和实训都需要自己动手操作,才能锻炼自身实践技能,所以这种特殊教学方法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教师能凭借这种优势条件,在学生实践操作环节融合思政教育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同时,教师这种贴近学生实际需求的思政学习活动,能充分发挥教学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积极参与到思政教师所组织的工匠精神培养活动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工匠精神,提高学生专业能力和理论知识。
2.3 有利于帮助中职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
思政教育融入到日常教学中,教师通过不同方式来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相当于采用一个途径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而中职学校作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要从学校和个人不同的方面来对工匠精神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对策,促进学校能够有效进行工匠精神教育,确保工匠精神更好的融入到日常教学环境当中,给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为学校培养综合性人才。工匠精神在高校文化教育中融入需要加大对工匠精神的讲解,对于工匠精神的探索和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为培养学生工匠精神提供丰富的参考价值。针对中职学校学生来说,其需要在学习阶段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才能保证其在未来工作岗位中,能合理利用正确的职业观念来引导自身日常活动,不仅能降低工作误差出现概率,还能提高工作效率。同时,现代企业愈发提高对工匠精神的重视程度,通过培养学生工匠精神,能让学生在学校中形成职业意识,在日常工作中能借助工匠精神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学习高水平的专业技能,保证其在未来就业中即使遇到更高水平的要求,也能在工匠精神引导下不断进步。
3 工匠精神和中职思政课程教育融合措施
3.1 打造思想过硬的师资队伍
中职学生正处于爱好模仿的年龄,其自身专业知识基础较差,思想波动幅度较大,在日常学习中很容易模仿教师为人处世、行为举动等。因此,教师想要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就必须先做一个具有思想道德素养的人,在日常教学中从如下几个方面来塑造自身素养:第一,提高思政教师的师德建设,要具备研究精神,在教学空闲时间来研究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确保自身教学能力能满足学生综合发展需求;第二,通过教师下企业活动,加强教师和企业间的联系,时刻关注企业用人标准,合理调整教学计划,和学生、企业保持密切关系,给企业未来发展提供丰富的高质量人才,给学生提供对口入职空间,加强企业对学校的信任度,提升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认同性,激发学生工匠精神;第三,构建教师职业素养标准评价体系。中职学校应提高对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视程度,在教师评价体系中添加教师工匠精神考核项目,给教师带来激励作用,让其能产生积极劳动精神,增强教师工匠精神。
3.2 提高中职学生对工匠精神的认知度
中职学生在毕业后将会走向工作岗位,如果其缺乏正确引导,很容易在未来工作中遇到各种问题,所以加强中职学生工匠精神十分重要。为提高中职学生认知程度,思政教育不仅仅局限于政治老师,思政教育融入到每一各学科,每一门课中,任课教师在教学中可渗透各种名人故事。例如:教师可将常见劳模事迹分享给学生,如边防战士严寒酷暑站岗保卫国家的故事、医生加班给患者治疗疾病的故事、教育者研究新教学的故事,再问学生一些问题:是什么精神支撑这些人走向成功?你看到这些故事有什么感想?在提出具体问题后,教师要及时向学生分享自己的意见,而教师在认真听取学生的见解后,对其进行指导和纠正。通过上述真人真事的影响下,中职学生对工匠精神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并立志效仿名人,做一个具有工匠精神的人。
3.3 结合思政内容进行教学
教师在指导中职学生教学过程中,要全面掌握学生实际学习情况,逐步改变学生的认知。目前,有很多中职学生抱着混个文凭的目的进行学习,在学习中出现做事不精益求精、学习态度不严谨等问题,不利于学生未来参与工作。思政教育渗透到教学活动作为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重要途径,是中职思政教育现代所需承担的主要教育任务,教师必须要通过各种实践活动,来实现中职思政教育和工匠精神深度结合,才能达到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目的。针对该种情况,教师要将工匠精神和思想政治教学内容相互结合,让工匠精神成为学生潜移默化的意识。例如:在教学《企业文化与职业素养》课程中,教师将很多企业对人才需求渗透其中,如企业在人才招聘中明确要求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在渗透实际要求后,教师应询问学生:是否能理解企业对人才提出的要求?你觉得自己是否具备向企业发展的能力?让学生们陷入沉思,从而将工匠精神和思政教育悄然融合。
4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各行业对中职教育提出更高要求,为促进中职教育实现可持续发展,将中职学生培养成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教师要将中职学生的思政教育活动和工匠精神培养相互结合,给学生未来成长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成长为社会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从而推动各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