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立合作探究课堂 培养小学生批判性思维

2023-04-16石海梅邓丽清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23年1期
关键词:批判性生命思维

石海梅 邓丽清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小学,湖北 武汉 430074)

传统的课堂上,教师教学设计往往过于精细,问题琐碎,课堂中经常是由教师的问题牵着学生学习,没有把主动权还给学生,师生之间往往是单一互动,缺乏生生互动、生本互动。如何改变这一现状,给予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时间,敢于思考和发问,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呢?

明代学者陈献章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提问,是发展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1]。因此,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首要策略是引导学生敢于提问,不断培养学生提问能力。[2]而在实践过程中发现,要想学生敢于提问、善于提问,必须要打破传统教学的束缚,建立合作探究新课堂。

一、建立合作课堂,创设和谐氛围,让学生敢于提问

传统课堂上,教师没有给学生太多提问的机会,渐渐地孩子就不善于提问。现在的课堂鼓励学生提问,但学生或出于害羞,或担心受到教师的批评、同学的笑话而不敢提问。合作学习的春风吹来,恰好给了学生改变的机会。教师可以根据班级情况组建合作学习小组,增强学生凝聚力。取组名、明职责、创口号、拍组照等活动让小组组员很快熟悉和亲密起来,小组成员间形成相互依赖和信任。在此基础上,合作小组一起学习,给了学生很多锻炼的机会,你不会说我来帮你,你提问题我来回答,你发表观点我认真倾听。在尊重、和谐、包容的小组学习氛围下,胆小的学生变得胆大了,不敢提问发言的学生也敢于质疑问难了。一段时间后,教师发现在小组的锻炼中,越来越多的同学在全班师生面前都能畅所欲言了。

与此同时,教师积极配合营造宽容的课堂氛围,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鼓励学生发表看法、提出问题,不轻易打断学生表达观点,并对他们的提问给予充分的认可和肯定。教师创设安全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一种宽松、自在、合作环境中学习。学生的学习快乐,来自自由表达,用已有的学习方法去解决问题,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学生真正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

二、合作小组竞争,实行奖励机制,让学生乐于提问

为了引导学生更主动积极地学习和思考,教师可以在合作小组间开展竞争活动,激发他们提问的热情和欲望。课堂上,每个小组设置记分员,小组成员只要积极发言或提问就能为小组加分,发言正确或提问精彩者加的分更多,每天记分员都会及时记录本小组的分数,每个小组课堂的表现通过在表格上涂颜色就可以一目了然。此外,教师在布置预习时可专门增加让学生提问这一项作业,认真完成这项作业的就能加分,如果学生提的问题很有价值,被教师选中,拿到课堂上来探讨的话,那这些学生就能双倍加分。学生尝到了提问的甜头,更愿意做这项提问作业了。加分奖励机制有效地激发了学生提问的兴趣,培养了学生乐于提问的好习惯。

随着学生提问兴趣的提高,教师可以有意识地激发学生提问的内在动力。教师可以邀请提问积分较高的小组或个人分享他们是如何提出问题或质疑对方的,慢慢让学生产生乐于提问的情绪体验。其实,学生在提问前的思考和探索,同伴间的交流和辩论,都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在提问时,教师的肯定、同伴的欣赏都可以再次强化学生提问的热情,增加学生提问的频率;学生提问后的分享和总结,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可以再次反思自己提问整个过程中的不足,完善自我。而小组中,提问较少积分较低的同学,应更加引起教师和小组的关注。小组内可以一起分析提问次数较少、提问质量不高的原因是什么。不打击其积极性,增加提问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提问的乐趣。

三、多方合作参与,创造对话环境,让学生有效提问

王尚文先生说:“教师与学生是对话的关系,教师要发挥引导的作用。这就是教师‘首席’的功能。”对话教学,强调学为中心,学生为主体,教师是师生平等关系中的“首席”。对话教学,强调建构开放、合作、安全、思辨的课堂环境,能够拓宽思维的广度和深度,让学生的思维由线性思维转化成非线性思维,引导学生具备高阶思维品质。要知道这里的“对话”,不是简单的你问我答,而是真正意义上的思维碰撞和融合,教师注重对话的多元性: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师本对话、生本对话,这种对话能使双方产生交流的欲望,互相启发,互相质疑,生成新的思维,使学习过程富有趣味性和创造性。与此同时,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大胆提出观点,在具体情境中合理推论,与各方充分对话,有效提问,从而提升批判性思维能力。

传统课堂上,一些教师设计的问题琐碎,导致学习低效。其实,教师可尝试用一个核心问题贯穿始终,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形成自己的观点。如语文《生命生命》一文中,把“生命是什么?”作为核心问题,学生就形成了自己的初步断言。如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提升思考力,形成更有价值的提问呢?教师教学实践中可尝试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对话论证,主要分为“个人探究—合作修订—集体修订”三部曲。

个人探究是让学生与文本充分对话,是合作修订的前提与基础。在《生命生命》一文中,教师引导学生默读课文,选择感触最深的事例,写批注,形成独特的见解。

合作修订,是组内同学对话,同伴间相互启发、互相质疑,形成新的思考。教师在教学中可采用恰当的合作策略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在《生命生命》一课中,学生尝试使用合作策略接力法互相交流自己的阅读体会,对“生命是什么”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

集体修订是全班交流,教师在这个环节中起“点拨归纳”的作用,帮助学生更深刻理解内容,形成新的思考和提问。在《生命生命》一文中,学生在对话中理解了作者眼中的生命是什么,从而对自己的生命有了新的思考,修订了初步断言。通过这样的逐层探究和修订,对于“生命是什么”这一核心问题,对比学生初步断言与经过对话论证后新的断言,教师欣喜地看到了学生对生命的内涵有了更丰富、更深刻的感悟,这说明学生的思维是有明显变化和提升的。

四、师生共同合作,教给学生方法,让学生善于提问

学生的提问有时存在这样的不足:有的问题过于简单,通过自学、查工具书就能解决;有的问题则与课程学习无关。学生遇到了问题,思维需要得到教师的支持。教师不是把答案直接告诉学生,而是给学生搭建了支架,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寻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让教师看到了孩子思维的提升、表达的提升。针对这些现象,教师可以教给学生一些好方法,引导学生学会正确提问。

(一)从课题、插图入手,围绕学习内容进行提问

对于任何一门学科,课题是文章的眼睛,在提出问题之前,教师可以要引导学生关注课题,通过“是什么(what)”“为什么(why)”“怎么样(how)”等关键词引导学生就课题质疑,可帮助他们更快、更好地了解学习内容。如语文《争吵》一课,教师引导学生用合作策略叽叽喳喳法在小组提问,学生提出了:(1)谁和谁争吵?(2)他们为什么要争吵?(3)他们争吵时是什么样子的?(4)争吵的结果是什么?这一系列问题激起他们的探究欲望,针对这些问题去阅读、思考,然后交流、碰撞,最后解开谜底。

有时候,课文中巧妙的插图也能成为学生学习、提问的资源。如在语文《可贵的沉默》一课中,书中有两幅对比鲜明的插图。教师引导学生在小组里用合作策略复述通行证的方法进行质疑,学生的问题很有意思:(1)为什么之前他们兴高采烈,后来变得愁眉苦脸?(2)为什么他们之前都抬头挺胸,后来却没有一个敢抬着头?(3)为什么谈到父母给自己过生日时,学生都兴奋地举手,而谈到自己是否给父母过生日时,却一个个沉默不语?带着这些问题,学生再去读文章时就容易走进人物的内心,感受作者想要表达“要懂得回报父母的爱”这一道理。

(二)从关键性问题入手,给足时间,让学生学会抓要点

刚开始学习,学生的思维训练一定要慢下来。“快”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3]如果教师在课堂中不给予充足的时间思考,学生是没有办法进行思维碰撞和提升的。以语文《穷人》一课为例。首先,教师提出了一个关键性问题——你认为这是一个怎样的桑娜?在5 分钟的静心自主阅读后,近80%的学生举手。他们思维活跃,从多个角度说出了桑娜的品质(勤劳、乐观、坚强、爱孩子、乐于助人、善良等)。教师充分肯定了学生对人物品质不同的看法。这里的时间设置是很重要的,如果教师简单认为学生已经预习,只给1~2 分钟时间可能并不能充分调动起学生的思维活跃度。接下来,教师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提出问题:哪一个词最能体现桑娜的品质?学生在深入思辨后准确地回答是——善良。从“提出关键性问题—发散思维—聚焦核心”,这样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对教材的解读不仅是独特的、多彩的,更是有重点、有深度的,也让学生习得阅读方法,有效提升其阅读能力和思维水平。

(三)从表达入手,让学生提问有理有据

批判性思维能力需要学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更需要学生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见解。[4]

在课堂学习中,学生除了可以根据学习内容提出自己的问题,当然也可以根据其他同学的发言,提出不同的观点。那么,此时就需要学生能够在倾听其他同学发言后,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看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其他同学发言内容抓关键词、句,简洁表达自己的观点;也可以紧扣本节课学习内容,发现对方表达漏洞,找到依据,充分说明自己的观点;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开展一些活动,强化学生的表达能力,让学生的表达能力在实践中得到提升。比如课上,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情境及时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思辨:如果你当时就在现场,你赞成谁的观点?如此等等。通过这样的现场思辨活动,无论是哪种观点,学生都学会了有理有据的表达。课后,教师还可以开展情境表演、演讲比赛、科幻小说创编、辩论赛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去练习有理有据地表达并养成习惯。

在合作性课堂学习环境下,教师努力引导学生敢于正确提问、乐于提问、有效提问、善于提问后,笔者发现课堂中课堂氛围、学生、教师都悄然发生着令人欣喜的变化:

一是课堂秩序更井然有序。学生能清楚地提出自己的疑问,耐心倾听他人的发言。二是学生思维更活跃。以往上课,学生习惯被动接受,在合作性课堂环境下,学生更乐于独立思考,主动找依据来论证观点。学生不再被动接受答案,而是敢于质疑、勤于思考,从而形成独特的见解。学生变得更自信大方。他们更勇于表达、乐于交流自己的观点,不再担心被批评、被笑话。学生思考有深度,发言有依据。三是教师变得更轻松,课堂变得更高效。课上除了师生互动,更多了生生互动、生本互动,学生是主体学习者,教师是组织和引导者。四是教师的教学观念发生转变。从以往课堂的“主演”,变成了现在的“编剧和导演”,教师智慧引导,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也在不断提升。教师对批判性思维理论有更深入的了解,并大胆用于教学实践中。合作学习让提问变得更顺畅容易,提问让合作学习变得更高效有益。

猜你喜欢

批判性生命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探讨樋口一叶作品中的批判性——以《青梅竹马》为例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