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担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时代使命
2023-04-16韩杰才
文 韩杰才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这为我国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提供了科学指引,为以两院院士为代表的广大新时代科技工作者提供了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当前,科技创新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要战场,围绕科技制高点的竞争空前激烈。我们必须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刻把握推进新时代科技强国事业“自信来自何处”“靠什么自立”“何以自强”等关键命题,把握大势、抢占先机、追求卓越,勇担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时代使命。
我们的“自信来自何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有了“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勇气,我们就能毫无畏惧面对一切困难和挑战,就能坚定不移开辟新天地、创造新奇迹。对科技强国事业的自信,源自对根与魂的忠诚坚守、对时与势的准确判断、对破与立的与时俱进。
坚持党对科技事业的全面领导是始终自信的根本。从革命战争年代高度重视知识分子工作,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吹响“向科学进军”的号角,再到改革开放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从进入新世纪深入实施知识创新工程、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不断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国家,到进入新时代以来提出创新是第一动力、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再到党的二十大提出“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党中央在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每一个关键节点都作出重大战略部署、制定方针政策,始终牢牢把握我国科技创新的正确方向,形成高效的组织动员体系和统筹协调的科技资源配置模式。实践证明,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是我国科技创新最重要的成功经验、最根本的政治保障、最强大的政治优势,必须长期坚持、一以贯之、毫不动摇。
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是自信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科技整体水平大幅提升,我们完全有基础、有底气、有信心、有能力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乘势而上,大展宏图。从自身发展看,10年来中国对高科技的投入翻了一番,我国全社会研发投入从2012年的1.03万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2.79万亿元,已经连续6年保持两位数增长,经费投入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从国际比较看,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我国在创新领域的全球排名已从2012年的第34位升至2022年的第11位。当前,中国在全球创新版图中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新的变化,不仅是国际前沿创新的重要参与者,也是共同解决全球性问题的重要贡献者,我国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的发展动能空前强劲。
新型举国体制是保持自信的独特优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们通过在科技领域实施举国体制,以政府为主导、动员全国力量规划、组织、实施重点领域科技攻关任务,推动我国科学技术水平迅速提升、迎头赶上,一大批事关长远、事关全局的国之重器不断涌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多次提出通过“新型举国体制”推动科技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更是明确提出要“健全新型举国体制”,进一步明确我国新时代科技事业的创新主体和创新路径,构建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导向下的政府、市场、社会力量有机结合体,形成全社会、多部门、跨领域多元参与协同作战的局面,这对于我们大幅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在若干重要领域形成竞争优势、赢得战略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是我们科技创新事业取得一系列极不平凡成就的重要法宝。
我们“靠什么自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生活福祉。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但我国科技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我们要牢牢把握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命根子”,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重源头创新:
加强应用牵引的基础研究。自古以来,科学技术就以一种不可逆转的力量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世界科技强国的渐次崛起充分说明:谁掌控了所在时代背景下推动产业革命的科技创新“底层逻辑代码”,谁就能在源头上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话语权。回望历史,我们曾数次与科技革命失之交臂、落后于世界科技发展进程,也曾在逆势追赶中遭受制裁打压、围追堵截。新一轮科技革命为我们迎头赶上,甚至并跑领跑及提供了难能可贵的历史机遇。面向未来,我们要始终保持强烈的忧患意识、机遇意识,牢牢把握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主要矛盾,从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面临的实际问题中凝练更多科学问题,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夯实世界科技强国建设的根基。
抓关键核心:
推进关键核心技术合力攻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攻关要坚持问题导向,奔着最紧急、最紧迫的问题去。关键核心技术的“关键”之处,就在于其对国家科技和产业发展的核心价值、战略价值。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只有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总体安全。面向未来,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紧跟发展全局急需、国家安全急需、产业前沿急需,在龙头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建设中把准自身角色定位,身先士卒投身和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合力打造高效强大的共性技术供给体系,带领广大科技工作者努力走出前人没走过的路,实现更多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助力我国整体科技水平实现从跟跑向并跑、领跑的战略性转变。
建自主体系:
努力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寄语广大科技工作者,强调“以中国为观照、以时代为观照”“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实现科技事业自立,关键在于要有自己的发展定力、发展模式和评价体系,不能被国外标准和模式“带着跑”,不能在各类西方资本主导的排行榜中“迷了眼”。面向未来,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一切真正原创的知识,都需要冲破现有的知识体系”的重要论述,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始终胸怀祖国、服务人民,坚守学术道德、严谨治学,矢志追求真理、勇攀高峰,在“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中发现和解决新的科学问题,提出新的概念、理论、方法,开辟新的领域和方向,形成新的前沿学派,以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推动科技创新事业蓬勃发展。
我们“何以自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需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站在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同我国转变发展方式的历史性交汇期,要在国际科技创新博弈中抢抓机遇、站稳脚跟,在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进程中引领发展、行稳致远,就要牢牢把握科技自强之道。
强核心力量:
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世界科技强国竞争,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比拼,是与竞争对手核心力量的比拼。近代以来世界主要科技强国的发展历程说明,培育和发展建制化、多样性、开放式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在推动国家创新能力快速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持续领先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科技创新的“国家队”和国家创新体系的中坚力量。面向未来,我们要全面、系统、准确把握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内涵和外延,深刻把握科技工作对接多样化动态化国家战略的整体机制,牢牢把握一流科研机构这一重要载体、战略科学家和一流科研团队这一核心要素、先进科研组织模式这一重要支撑、卓越创新文化这一重要基因,推动建设具有强大协同创新社会动员能力和系统整合能力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助力国家创新体系持续重塑、创新动能竞相迸发。
强开放融合:
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首次提出,要“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这是由我国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抢抓全球科技发展先机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所决定的。如今我国科技事业发生了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重大变化,我国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但是在构建全球科技治理“软环境”方面依旧存在短板,特别是在牵头发起和设立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成立国际组织机构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这与我国现阶段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还不相称。面向未来,我们要深刻把握构建新发展格局对我国参与全球科技治理提出的新要求,深刻把握建设“一带一路”重要合作纽带、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推动我国参与全球科技治理的重要机遇,助力我国通过创新产业转移和关键资源引进,加速调动内外创新驱动力;通过打造各方共享的基础平台技术,加速推动内外技术管理接口标准逐步贯通,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助力我国在全球智力资源有序流动、充分融通中,争取到更大的自主创新发展空间和重要资源,为推动人类科技进步贡献更多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强第一资源:
构筑科研创新人才高地。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并确定在“三位一体”统筹安排、一体部署中“人才引领驱动”的重要地位。全部科技史都证明,谁拥有了一流创新人才、拥有了一流科学家,谁就能在科技创新中占据优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创新历史中有一条主线非常明显,即科技体制机制、科研组织与管理的演进变革,都是围绕着以让科学家特别是一流科学家充分发挥作用为导向展开的。面向未来,我们要始终坚定“我国教育是能够培养出大师来的”强烈自信,紧密围绕“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领命先行、率先垂范,做好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表率,争做提携后学的铺路石和领路人,让想创新、能创新的年轻人有资源、有舞台,使更多拔尖创新人才像泉水一样奔涌而出、担起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时代使命,推动我国形成人才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内容转载自《学习时报》2022-12-30 A1版。责编:杨思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