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型农田水利灌溉面临的主要问题分析

2023-04-16谢长玉

农业灾害研究 2023年1期
关键词:灌溉系统灌溉工程农田水利

谢长玉

武威市凉州区杂木河水利管理处,甘肃武威 733009

在农业发展过程中,水资源属于最重要的制约因素。近年来,我国水资源污染与浪费现象日益严重,大部分地区开始呈现出水资源匮乏的现状,难以保障农作物灌溉的正常需求,限制了我国农业正常发展。故而,作为人们赖以生存的根本,一定要对水资源予以合理管控。而农业生产中,与水资源直接存在关联的就是各类农田水利设施。与大型农田水利设施相比,大部分小型农田水利灌溉设施更具实用性,也更为灵活,尤其是在我国的山区,小型农田水利灌溉设施的作用极为重要。

在农作物生长环节,水资源是极其重要的资源。然而,当前我国水资源储量不够丰富,尤其是在一些北方山区和偏远农村,现有的水资源难以满足本地人民生活和农业生产的实际需求,故而要利用各类型小型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借助其水利灌溉系统,保证农业生产过程中农作物的产量,有效节约用水。

影响农田灌溉的因素主要有3种:第一,受地理环境的影响。我国幅员辽阔,各个地区气温、阳光照射、空气流动以及水源分布存在较大差异,这使得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受到较大制约;第二,人为操作条件的影响。小型农田灌溉需要操作人员具备较为丰富的专业知识,并做好定期维护和管理工作;第三,管理控制条件的影响。在小型农田水利应用环节,大部分地区由于缺少科学管理方式,导致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存在较大的局限性,没有构建完善的管理结构,也没有借助信息管理,为小型农田水利灌溉的发展提供坚实后盾。对此,小型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在实际建设环节要结合当地地理条件,即根据气候、水资源、土壤等具体情况,对小型农田水利灌溉工程范围内的农田予以合理灌溉。

1 小型农田水利灌溉面临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国水资源相对较为丰富,然而由于人口基数大,我国人均用水量较为紧张。为避免水资源短缺,尤其为有效防止农业所需水资源缺失,要基于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针引导,精准分析现阶段小型农田水利灌溉所面临的诸如受建设标准、建设渠道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所造成的诸多问题,以此有效节约水资源。

1.1 溉渠配套不完善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水利灌溉设施是提供水资源的重要方式。当前,我国中西部丘陵地区经过多年发展,在各项政策的引导下早已构建起各类农业发展所需的水利工程。然而,偏远地区、山区所处县(市)大多整体经济水平较低,在建设小型农田水利灌溉工程这一项目上,地方财政可投入资金不多,使得这些地区在实际农业生产过程中,一旦要使用小型农田水利灌溉设施,就需要借助自助、自筹的手段。除此之外,由于偏远地区、山区等这一些地区环境落后,水利工程在建设上与平原地区相比,存在相对较大的难度,尤其是很多山区水利工程项目的主体工程虽然已经完成,但在相关的配套工程建设上,却没有充足的资金给予持续性的支持[1]。

以XX灌区为例,受资金不足影响,该地区小型农田水利灌溉设备配备不足且落后,所使用方式不够科学,加上日常使用之后并没有及时对设备展开维护,导致相关设备老化,造成灌溉渠道淤积严重,使得灌溉效率降低,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分析现阶段农田水利灌溉实际情况可以得知,当前我国一部分小型灌溉渠道的配套防渗衬砌率很低。很多地区仍旧是土渠,而且这一些土渠大部分运行多年,没有及时予以修葺,存在严重的渗漏、堵塞、垮塌等问题。这不利于现阶段小型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发挥其实际效益,严重时还会制约我国农业的现代化发展。

1.2 农民使用小型农田水利灌溉设施的积极性低

大部分农民对使用小型农田水利灌溉设施的积极性并不高,仍旧坚持使用传统灌溉模式。另外,近年来农副产品价格受农产品大规模生产的影响,持续走低,然而农业生产成本却受社会各环节影响不断上升。这使得很多农民认为农业生产已经难以维持基本的生活支出,而选择放弃种地,纷纷去城里、外地打工,这势必会对小型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发展与建设造成较大的影响。

小型农田水利灌溉设施在日常运行中需要定期进行维修与维护,而维修与维护都需要一定的劳动力。然而,现阶段农村地区,尤其是偏远山区的农村劳动力流失极为严重,很多时候难以组织并发动村民完成小型农田水利灌溉设施的维护与维修工作。现阶段,仍旧存在大量的地区农田灌溉渠系极其老旧,采取手工操作、人工控制等原始配水管理模式,不但导致农田灌溉水量的分配率一直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而且造成水资源大量浪费,使得我国农业生产提出的节水目标难以实现,影响农业正常发展。

1.3 受各种因素影响管理维护经费不足

近年来,在“三农政策”引导下,我国农业也实现了高质量发展,政府不但加大了对农业水利工程的建设力度,还投入大量的资金,但是仍旧难以顾及所有地区,尤其是一些偏远的农村地区与山区。受制于经济发展不均衡的实际情况,部分地区的水利工程建设存在较大的滞后性,而且管理散乱,再加上建设线长,建设面积广,难以对此展开集中管理[2]。

除此之外,一些地区地理环境恶劣,使得各类型水利工程在建设上存在较大难度,即使建设成功,所需要的管理与维护难度也相对较大。如果想要高效管理,势必要增加大量的成本。

分析现阶段小型农田水利灌溉的现有工程发现,大部分工程管理所具备的管理费用与维护费用难以满足实际运行需求,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首先,地处偏远地区的一部分小型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由于规模相对较小,最初的投资总额也相对较少,使得其后期管理、维护所具备的实际经费也不足。

其次,部分小型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建设项目建设战线长、建设地点偏,导致建设周期也相对较长,这就使得此类项目在建设过程中须充分协调好各方面的工作。而这些工作的顺利开展都需要以充足的经费为基础。然而,在建设中往往会出现经费不足的现象。此外,在项目假设过程中会存在各类型(如天灾人祸等)不确定因素,这也会导致管理维护费用增加。

1.4 小型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制度存在较大的滞后性

根据我国农田水利灌溉管理模式调查,有部分地区仍旧采取计划经济时代的模式进行管理,这种管理模式内容落后,缺乏创新,难以适应现阶段社会发展正常所需。尤其是在小型农田水利灌溉系统的管理上,很多地区管理部门更过于关注保障收益,而没有对水资源予以更为系统的管控,这使得部分农民由于不合理使用小型农田水利灌溉系统,而导致水资源大量浪费。再加上部分地区的水价价格定制不科学,有的地区收费过高导致一部分农户难以承担灌溉水费;有的地区管理者将灌溉所使用的水资源挪作他用,导致小型农田水利灌溉系统的发展存在较大的局限性。

2 农田水利灌溉的必要措施

水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浪费水资源在某种意义上就等于是对人类生命的浪费。尤其是面对全球日益严重的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现状,必须进一步节约水资源,以此有效确保农业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故面对小型农田水利灌溉,可以采取一定措施,保证农田作物生长环境的适宜性。

2.1 发展节水灌溉技术

当前,我国一部分地区的小型农田水利灌溉主要使用低压管灌溉、喷灌、滴灌等技术。我国作为农业大国,一直以来在水资源方面的使用量都相对较大,故而在实际运行中,需要合理使用极为有限而且宝贵的水资源,做好节水浇灌工作[3]。对此,在小型农田水利灌溉技术的设计上,可以使用节水灌溉技术,该技术可以在原基础上节约用水20%~30%,这样可以让农作物更为充分地吸收水分,提升偏远地区、山区这一些地区的土壤湿度。

现阶段,我国所采取的节水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类:第一,低压管道节水技术。此技术主要是借助低压系统,将和管道相连的天然水源进一步引入农田进行浇灌。这种技术省时、省力,运输快,占地面积少,而且可以有效减少水流过程中的水分蒸发,在减少水资源浪费的同时,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第二,喷灌节水技术。该技术主要是将经过设备处理的有压水利用管道将水运输至田间,然后借助喷头予以喷洒,形成细小的水滴滴落,以此实现灌溉的目的。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于可以促使灌溉更加均匀,而且操作简单,占用耕地空间相对较少,自动化程度较高,但容易受风的影响,而且对设备有一定的要求,资金投入相对较大。

第三,微灌节水技术。该技术主要有4种,即地表滴灌、地下滴灌、微喷灌、涌泉灌。微灌技术可以将水直接输送至所种植作物的附近进行灌溉,而且这种技术经过输水管道水流量相对较小,不但可以减少水资源蒸发,而且能真正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实现对农作物的均匀灌溉,实现增产的目的。第四,渠道防渗节水技术。这一技术主要有2种方法,一类为改变渠道土壤渗透性,即通过压实、抹光等方法减少土壤的空隙,以此减少渗漏;另一类为设置防渗层,即借助混凝土、沥青、塑料薄膜等不同的材料衬砌渠床以减少渗漏。

在小型农田水利灌溉设备中,要选择适合当地农业灌溉所需的节水技术,不但可以有效提高缺水地区农作物的产量与质量,还可以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必要的保障,真正促进农业的稳健发展。

2.2 加强小型农田水利灌溉设备的建设与维护

当前,我国偏远地区的小型农田水利灌溉系统在建设上仍旧不够完善,对于各类技术的应用不够充分。因此,结合小型农田水利灌溉所在地的实际情况,采用并安装相关设备,借助灌溉设备不断完善农田水利灌溉系统,可以进一步促进当地农业的有序发展。针对农民不熟悉小型农田水利灌溉这一情况,可以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对小型农田水利灌溉的管理方与使用者展开有效的培训,并提供必要的技术指导。除此之外,还需要培养他们对于小型农田水利灌溉设备的管理意识,定期做好检修工作,平时加强对设备状况的监察,并做好对小型农田水利设备的维修工作。借助先进的小型农田水利灌溉设备和技术,可以充分培养起当地农民对灌溉设备的管理与维护意识,有效促进小型农田水利灌溉系统所在地农业的发展。

2.3 加快小型农田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

根据相关调查可知,传统的农田灌溉大多采用漫灌方法,这样不但不利于水资源的使用,而且不利于农作物对水分的吸收。除此之外,在传统漫灌方法中,一旦灌溉渠道过长,水资源在通过渠道的过程中,由于疏松渠道大多是土质,会导致水资源难以得到充分的利用,造成浪费现象。因此,应推广小型农田水利灌溉技术,有效保证水资源的充分应用,避免造成水资源浪费现象。在农田农作物等各类植被实际生产的过程中,借助诸如滴灌、喷灌等小型农田水利灌溉设备和措施,可以充分提高农业用水水资源的利用率。对此,相关部门需要对当地的节水灌溉意识进行有序的培养和引导,引导相关人员推广小型农田水利灌溉系统的节水灌溉优势,从而加快推广小型农田水利灌溉系统节水灌溉技术,推动当地农业发展。

2.4 加大小型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资金投入

农业想要获得更好的发展,资金投入是必不可少的。随着我国对农业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近年来在农业发展,尤其是涉及“三农”问题各方面的资金投入也在相对增加。然而,与农业大省相比,一些偏远地区,山区农业受人力资源、社会重视程度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其水利灌溉建设现状反而存在一定的下降趋势。例如,因为资金不足,缺少充分资金进行维护水库,导致水库出现问题,淤泥堵塞灌溉渠道而难以解决等。

对此,小型农田水利灌溉系统所在地相关政府,一方面,要投入一部分专项资金,定期给相关技术人员进行培训,促使技术人员可以在理论基础上不断提高其实操能力,保障小型农田水利灌溉技术的有效落实。另一方面,针对小型农田水利灌溉系统要落实和明确各系统所在地管理人员的维护和管理责任,安排专项资金,明细资金运用。对于一些建设线长、建设面积广的小型农田水利灌溉工程,要投入资金安排技术人员展开集中管理与维护,以促进我国农业水利的稳定发展。

2.5 改革小型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管理机制

面对小型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管理存在滞后性的现状,我国要进一步展开水利部门关于小型农田水利灌溉单位的体制改革,明确工程建设的具体经费支出,并基于小型农田水利灌溉工程所在地域实际情况,在明确各类设施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多元管理模式,从而有效改革传统水利工程管理机制。除此之外,这些工程的建设与完善要基于有效灌溉与节约用水目标,调查不同地区实际情况,开展水价改革。水价改革不但能有效服务于小型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维护与管理,而且可以为农业发展带来真正的实惠,保障农业发展。

2.6 调动农民参与的积极性

面对小型农田水利灌溉系统的宣传滞后性,我国水利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对小型农田水利灌溉不同类型使用技术的普及力度,使农民充分了解小型农田水利灌溉的节水功能,以及由此带来的经济效益,从而调动农民参与的积极性。除此之外,与农田水利灌溉系统相关的技术人员要进一步扎根于实际的农业生产,考察小型农田水利灌溉系统实际应用效果,实地维护小型农田水利灌溉系统的不足之处,从而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引导农民合理利用小型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在有效节约水资源的同时,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3 结束语

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水资源发挥关键作用,而小型农田水利灌溉系统的目的在于保障农作物健康生长,促进农业发展。针对小型农田水利灌溉的管理,技术及管理人员要不断总结灌溉运行经验,并借助经验解决实际问题。同时,优化完善管理制度,在保障农作物产量的同时,最大化节约水资源,促进我国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灌溉系统灌溉工程农田水利
论述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管理的要点
灵渠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历程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农业智能灌溉系统应用
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技术推广
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思考
仿生高效节水灌溉系统
基于单片机的小型自动灌溉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上海市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探讨
农田水利技术推广
务欢池镇东村节水灌溉工程微喷系统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