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节水技术智慧灌溉的应用

2023-04-16徐学贵

农业灾害研究 2023年1期
关键词:节水灌溉联网

徐学贵

高台县水务局,甘肃高台 734300

在农业灌溉工程中,如何实现节水是首要内容。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信息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智慧灌溉也应运而生。

1 智慧灌溉内涵

智慧灌溉指的是通过工程节水、农业节水、行政管理节水等方式,有效节约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助力农业发展。智慧灌溉的核心在于节水,防止水资源浪费。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到灌溉作业中,可实现全程自动化、智能化操作。智慧农业灌溉物联网技术的组成部分主要有总控制室、集中控制室、水泵、电气控制系统等,组成了完善的智慧农业系统,系统运行稳定,在质量及安全管理、信息感知技术及工作流程控制方面都有非常明显的优势,即信息传输速度快,工作效果佳,质量高。智慧灌溉技术优势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智慧灌溉的运行流程包含信息收集处理、信息整合应用、现场指导管理、信息反馈等。在信息收集整理中,通过现场安装的各种传感器直接获取温度、光照强度、土壤湿度等数据信息,了解农业生产的具体环境,并合理调节灌溉流量和方式。

(2)信息整合利用中,结合收集到的信息,通过使用先进技术与设施,进行智能化分析,促进资源和信息整合利用水平提升。在现场指导中,根据整合获取的信息,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调整灌溉方式与灌溉水量,发挥出智能系统的优势,并且随时根据需要更正相关的灌溉数据,促进灌溉质量的提高。

(3)发挥出物联网技术的优势,工作人员根据需要制定合理的灌溉方法,比如用水计划等,才能提高灌溉的效率。在这种情况下,农业灌溉的节水效果得到增强,发挥出物联网技术的优势,还能优化灌溉方案,提高灌溉节水的总体水平,促进工作质量的提高,为农业发展提供帮助[1-2]。

2 水资源与灌溉作业现状

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含量是很少的,占总的水资源的2.5%左右。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如自然条件、技术等,人类对海水、深层地下水、冰雪固态淡水等的利用还不够,对于容易开发和利用的湖泊、河流、浅层地下水等地表水资源,其总量只占淡水资源总量的0.34%,当前水资源还不足以满足人类生产、生活需求,水资源匮乏,淡水资源不充足。

农业发展离不开水资源的利用。以往建设的很多农业灌溉设施标准较低,后期又没有投入足够的资金、人力进行更新与维护,造成很多农业灌溉设备老化问题比较严重,加上管理比较粗放,导致运输、灌溉等环节水资源浪费比较严重。经过深入调查分析发现,一些地区应用的田间灌溉措施、技术水平较低,灌溉水的利用率仅在40%左右,水资源浪费严重。因此,农业相关部门必须采取相关措施,改进灌溉方式,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实现高效能节水。

3 物联网技术在智慧农业中的应用

3.1 在质量安全追溯中的应用

物联网技术也能应用到食品安全追溯领域内,可以提高追溯的效率和质量,使数据信息更加的准确。通过建设食品安全追溯系统,收集信息、传输信息、查询信息是基本功能。在该工作,利用物联网建设高效的工作体系,应用范围比较大。在信息收集中,工作人员根据需要进行生产基地的编码,同时还要设置电子标签与条码。因此,对于施肥、除草、浇水等环节要加强控制,记录全部的信息。在食品生产中,都会使用电子标签与编码记录相关的信息。通过操作终端进行管理,实现信息快速收集使用,提高数据精度,还能节约人力与物力。在整个过程中,利用RFID技术,完成信息导入和使用,并把获取的信息存储到数据库内,构建完善的物联网数据平台。在产品销售阶段,各个商家通过物联网技术查询产品的追溯码,获取产品信息,了解生产、加工各个环节。而对于消费者来说,通过物联网也能检索获取相应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将农业准确追溯产品,监督产品质量。

3.2 物联网技术应用模式

物联网技术的合理应用,其使用的模式具体包含下述几个方面:

3.2.1 信息感知与识别技术应用 在智慧农业系统内,物联网信息感知与识别技术的应用,其发展前景是非常广阔的。从农业生长、资源环境、水产养殖、畜牧养殖等工作出发,组织工作人员了解现场生产的实际情况,并充分利用反馈手段,了解技术手段和措施,才能做出改进和调整,提高物联网应用效果。

3.2.2 信息传输与自组网络技术应用 对于智慧农业领域中,通过使用物联网传输与自组网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管理水平。在农业生产的实践中,利用自组系统,可以实现全面的建设与管理,并落实各项数据分析与积累,从而防止发生数据丢失或者损坏的问题。也就是说,在空气界面、土壤层次等多方面,工作人员掌握了电磁波的传输特性,并提高农业生产的水平,积极开发和应用先进的物联网管理软件,并具备可操作性、可扩展性。在这个过程中,针对不同环境之下传感网络节点,工作人员要及时掌握最佳的节点,才能形成完善的管理系统。在智慧农业领域内,信息传输与自组网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使用前景非常广泛,实现现代农业信息化建设。

4 物联网技术在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

4.1 智慧农业中的节水灌溉工作流程

灌溉设备与监测设备应用到不同地区会有很大的差异,所以应该建设完善、有效的网络化系统进行管控。在农业生产实践中,控制系统发挥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其应用对象是通过中央控制室与无线通信系统,获取灌溉信息和数据,再通过系统分析与处理收集到的信息,从而制定出相应的解决和应对措施。再系统地检查设备、土地灌溉指定区域内灌溉说明、管道以及控制阀。在农田灌溉系统内,通过实现自动化控制,通过使用传感器收集全部信息,做好现场记录工作,掌握农田水情动态信息,分析各种图像与数据信息,并通过图像传输到控制系统内。如果控制器内出现田间供水量满载或者超出预定参数值,中央控制系统会自动发出警报,控制阀自动紧急关闭农田内水管[3]。

传感器获取基本技术参数,利用无线通信网络将信息传输到控制系统内,控制测量质量数据信息通过控制室传输到计算机终端,再经过以太网把数据发送给中央控制器。节水系统内的节水工程系统,可以及时收集和掌握农田的温度、亮度、光密度、作物生长情况等信息,以节水系统收集掌握的各种信息,通过非地面通信系统传输到物联网系统内,服务作业平台掌握相应的数据后给节水区域内提供必要的指导,让农民掌握安全用水的方法,并且在水处理的环节可以自动化分配安全用水与必要的水桶,并通过安全水控制系统可以监测用水的具体情况,根据现场情况改变供水方式,促进水质提升,也能够达到农业生产的需要。结合农作物的生长以及农田运行需要,实现供水系统的自动化、智能化的控制,规避传统供水系统存在的缺水或者供水量过大等情况。此外,农业管理人员通过智能手机、农业综合服务平台获取信息,并通过终端系统实现供水系统控制。农业服务平台是根据互联网节水服务平台建设的,具备较高的服务能力和水平,用户通过网络可以浏览相应的信息,并且能够充分掌握水情信息,可根据需要进行自动、半自动、立即储水等。同时,这一平台进行水域现场条件的论证和分析,用户掌握全面的数据信息,提高供水系统管理效果。

4.2 智慧农业中节水灌溉的物联网方案

在智慧农业系统内,控制系统主要包含控制室、无线通信网络、专用设备、通信设备、控制系统、驱动器等,利用控制系统、发射器、反射器等系统达到自动化的控制。农业灌溉的实施环节,无线通信网络系统能够随时掌握灌溉系统信息,并可以将相应的信息传输到远程监控室内。监控系统根据操作指令自动开启灌溉水控制阀,给农业灌溉供水,同时还能获得相应的报警信息。在灌溉水达到预先设定的参数值后,即可关闭控制阀。如果农业环境发生变化,系统会获取相应的信息,并通过GPRS传感器网络监测,再传输到农业控制设备内。具体的传输过程如下:远程控制室内计算机通过服务器可以采集到各项数据信息,并进行分析与计算,在远程决策环节,将控制信号发送给发动机,以达到自动化控制的效果。当前在农业物联网系统内,以Laura+4G网络为主,实现信息传输和应用。但是从实际运行效果分析,很多网络运行都受到较大的影响,所以还要继续研发和应用先进的网络系统。基于此,很多企业开始应用NBloT物联网计划实现更新和应用。这一网络系统的使用,可以建设完善的农业物联网系统,降低物联网系统的运行成本,促进服务能力和效率的提升。服务平台中的各个模块都是非常重要的,让农业物联网的运行更加的稳定、可靠,增强系统运行效果。此外,该模式还能够简化农业物联网的系统组成结构,为后续的维护和保养提供支持[4]。

4.3 系统功能

4.3.1 系统管理 物联网系统的功能是进行内部各项数据的管理,明确数据组成结构,并落实维护与管理措施。同时,物联网技术还可以保障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安全性,确保用户信息不会受到侵害,还要确定人员权限、信息完整性。物联网系统结合要求,做好规范化管理,达到知识管理的效果。物联网系统建设中,合理管理各项数据信息,可以明确具体的数据表结构形式,落实数据维护管理工作。此外,管理系统在运行和维护中不能存在丢失的情况,保障用户信息安全。

4.3.2 查询、信息收集和搜索性能 根据系统运行要求,选择多种方式查询相关的信息,并通过图表以及其他的方式表达最终的结果。在研究过程中,需要利用点搜索、空间搜索、组合逻辑等方式进行运行管理。从系统运行角度出发,确保数据查询、采集、分析等工作都能顺利地完成。信息搜索方式较多,比如点搜索、空间搜索等,其结果通过图形来表达。在这一系统内,数据采集是在各个位置上完成的,合理进行信息分类,可以增强使用效果。中央控制计算机接收到监测计算机信息后,快速地查找相关信息。

4.3.3 数据收集的自动识别 数据采集终端结合各个部位的实际情况,实现自动化数据采集和应用,并通过精准的经纬度信息,将其传输给计算机,才能实现数据监测和控制。

4.3.4 数据分析职能 在系统正常工作中,数据与信息的收集、处理分析都是核心工作。在收集环节,利用图形可以反映各个空间中的情况,增强显示效果。系统内分析各项位置信息,才能提高信息准确性。通过监控计算机掌握相应的数据与信息后,再利用中央计算机准确地确定位置。分析不同地段的特性,通过专题图打印出最终结果,给工作开展提供基础[5]。

5 智慧节水灌溉控制系统的应用实例

某农业生产基地需要进行智慧节水灌溉控制系统建设,该基地处于我国南方某地,总面积为6.67 hm2。其中,有3.33 hm2设置在移动互联网终端视频安全监控区域,计划建设标准灌溉用地1 hm2左右。该地基范围左右2个种植区域,左侧长200 m、宽24 m,右侧长200 m、宽26 m。在地块面积较大的区域建设水池,落实渠道改造建设,满足灌溉的需要。此外,在本次工程灌溉项目中,应用滴灌灌溉的方式,因为地块水分湿度没有达到标准参数值,系统能够自动加水;如果检测发现地块水分湿度超过规定参数值,系统自动停水。在分析和控制中,应做好如下工作:

(1)系统监测地块含水量,实现自动化操作,也可以转换为手动控制;

(2)监测土壤含水量,掌握现场农田状况;

(3)全天候进行基地温度监控,调取历史数据信息;

(4)通过手机等移动设备进行远程监控,也可以报警;

(5)通过手机或者移动设备进行系统控制,达到智能灌溉效果;

(6)落实权限管理,结合不同等级设定相应权限,保障系统安全性。

安装技术流程要严格控制,具体来说,智慧节水灌溉系统流程路线做好下述工作:

(1)现场考察;

(2)实施方案;

(3)现场测量;

(4)施工设计;

(5)项目实施;

(6)项目验收。

在具体实施时,应注意如下工作:

(1)水池建设,并且铺设管道与电缆;

(2)进行系统状态控制,落实安装与调试管理;

(3)远程监控与控制,安装和调试报警系统;

(4)整合系统功能,加强系统调试,各项功能正常;

(5)落实技术支持以及调试控制;

(6)完成各项工作进行成果汇总;

(7)对项目进行全面验收。

本次智慧灌溉的案例中,节水性能达到要求,水资源的利用率得以提高,还能通过手机、移动设备等终端掌握农业生产的状态,不仅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产量,还能减少人员的投入,提升基地管理的总体水平,安全性、稳定性比较高。通过该系统建设,可以给其他基地起到示范性作用,符合我国制定的节能降耗总体目标,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6 结束语

在我国现代化农业生产中,智慧农业是发展的目标,对农业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物联网是先进科学技术的产物,对于各个行业产生重要的影响,农业领域通过物联网的加持,提高管理和控制水平,保证先进农业设施有效地应用到实际中,增强工作效果,提高工作质量,对于现代农业领域的高质量发展具体积极的意义。农业生产管理实践中,物联网系统可以在掌握全部数据信息,管理者快速掌握农业生产具体情况,展开自动化、智能化的管理,落实节水灌溉系统应用,满足现代化农业生产需要。此外,还能加强农田土壤的管理,监测各项技术指标信息,指导农业生产者做出改进和调整,以更好地提高农业产量,为我国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产生积极的意义。

猜你喜欢

节水灌溉联网
坚持节水
“身联网”等五则
《物联网技术》简介
节水公益广告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节水公益广告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抢占物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