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生成逻辑与实践进路

2023-04-16李小梅闫晓瑞

关键词:专业课育人思政

李小梅,闫晓瑞

(1.重庆交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 400074;2.西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 400715)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始终是教育的根本问题”[1],为高校教育指引了正确方向和行动指南。党的二十大强调“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教育的使命,要让每门课都担当育人使命,就要不断推进“大思政”建设,着力加强课程思政建设。近年来,在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等重要文件精神的指引下,所有高校、所有教师、所有课程主动承担育人责任,积极推进专业课和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同频共振,课程思政建设已迈上新的台阶。深刻把握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意蕴,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在专业课中融入思政元素的历程,探寻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进路,有助于进一步强化高校育人的初心使命,夯实专业课铸魂育人的实践成效。

一、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意蕴

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以“思想赋能”为内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所有课程”为抓手满足学生多元的精神需求,以“整体过程”为准则实现课程优势转化为育人优势的强劲动力,彰显了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程中,高等教育培养国之栋梁的历史担当,具有深刻的价值意蕴。

1.锚定高校专业课程的育人方向

社会主义建设创生于中国人民的伟大实践,依赖于一代又一代青年人的艰苦奋斗。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校始终坚持教育服务国家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方向,高度重视专业课教育与社会发展需要、人民生活需要相契合,培养出了一大批专业性人才。这其中,专业课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既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人才报国的前提策略。在此育人过程中,需要将社会主义的发展需要以理论知识的方式嵌入进专业课教学内容中,而且也要以马克思主义引领学生的精神活动。因此,将思想政治内容融入进高校专业课,能够促进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专业知识之于社会发展、社会建设之所需,进而使学生努力学习、投身社会主义建设。

2.激发学生专业课程学习的内生动力

增强学生的课堂积极性,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主动性,是高校提升教学成效极其重要的任务。相较于其他教育阶段,大学生已初步具备独立的价值观念,正处在三观形成的关键期。但受当前西方思潮的不良影响,很多大学生通过网络等方式能够更加便捷地了解其他国家社会发展状况等,且微博、抖音等社交平台也走向国际,以短视频等方式展现出国外科学技术等信息。不可否认的是,这些信息能够拓宽大学生的眼界,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到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进度,但同时也给大学生带来了诸多负面内容。试想:倘若不在大学生学习专业课程这一重要环节中进行思想观念引导,学生怎能自发地产生对当前所学专业的信心?从这一层面来说,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表面上是一门学科的内容融入进其他学科,而深层实质上是为学生积极参与专业课堂教学提供了动力源泉。鉴于此,在大学生理性思想即将成熟的关键时期,将思政元素融入进专业课程,有利于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专业课学习的价值目标、价值追求,从而内生出学习专业课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3.凝聚高校教育全过程育人合力

近年来,跨学科教育理念掀起了高校综合学习的浪潮,思政课作为“通识”内容,在此背景下迎来了新一轮教学改革。各学科专业课程选取不同角度、采用多种方式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这就为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力赢得了先机。因此,除了要在思政课上讲思政,更需要其他课程深度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使立德树人贯通在高校教育的各个环节、各个阶段,以全过程育人的大合力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升。

二、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生成逻辑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在专业课中融入思政元素,在不断进行实践总结中,形成了宝贵经验。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把“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作为教育的根本目标,做出一系列重要部署和安排,并在整体规划专业课程与科学统筹思政课中推动了课程思政不断丰富发展。

1.在规划高校专业课体系的现实诉求中酝酿

新中国成立之初,出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现实需要,早在1951年,教育部就出台了将高校专业课和思政课相结合的教学改革方案,为“纠正政治课与业务课对立的错误认识和只有政治课才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目的不正确看法”[2],要求华北各区高校率先强调要在专业课程中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提出取消“政治课”这一总名称,并将其“子课目”独立出来,与专业课并肩纳入高校课程体系,初步促进了专业课与思政课在课程体系上相结合。随着“三大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建设不断深入,将思政课与其他专业课程教学密切配合起来是高校进行“兴无灭资”斗争的重要途径。1956年,教育部专门颁布《关于高等学校政治理论课程的规定》提出“使政治理论课能适当与专业结合”[2]的目标,标志着我国对思政课与专业课相结合的初步探索。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强调,“思想政治工作,各个部门都要负责任。共产党应该管,共青团应该管,政府主管部门应该管,学校的校长教师更应该管”[3]。从党和国家的高度要求将思想政治工作的责任落实到高校部门、教师的肩上,不仅要求专业课教学的相关部门注重开展思政工作,也要求所有高校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加深了高校专业教学任务与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为专业课中融入思政元素奠定了队伍基础。此后,“58方案”“61方案”等多部文件进一步深入强调高校要将专业学习与国情时政配合起来,提出在生产学习中有效进行思政课教育活动,对破除资本主义对高校的侵蚀发挥了积极指导作用,也为社会主义建设筑牢了方向。

2.在高校专业课程体系多元化、系统化的价值追求中孕育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高校以社会主义教育为根本方向,以解放思想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的发展动力,聚焦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一步推进和发展,将思想进步和政治进步作为专业课学习的“灵魂”,致力于培养又红又专的“四有”青年。

(1)注重在专业建设中强化思想政治教育

专业建设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培养皿”,在专业课程中培养与增强学生使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与素质,是提升学生专业素养、保障专业教学活动性质的终极目标。1979年,受“四人帮”毒瘤影响,高校师生多数不关心政治,高校课程体系中专业课与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相当程度脱节,这就必须有力回应社会主义建设为什么需要高校开设这一专业,以及在这一专业中如何科学用好马克思主义的重大理论及现实问题。对此,党和国家相关部门以民主教育为主,耐心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政治态度,克服思想上存在的不足。1986年,为实现全民普及法律常识的要求,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布《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法律基础课”的通知》强调“结合不同专业的需要开设专门法的选修课”[2]。1987年,为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各高校积极创造条件,依据专业特色开设相应思政课,例如,在文科专业开设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课等,在课程形式上不断促进了专业课与思政课相耦合。

(2)注重创新专业课教学模式

课堂模式是生动呈现课程内容的载体,生动活泼的教育活动需要丰富的课程模式来支撑。在改革开放的影响下,“走出教室”开辟“第二课堂”的教学新模式,以讨论会、专题报告会、讲座等形式讲解专业知识与思想政治基础理论知识。在激发学生学习专业技能兴趣的同时,增强了正确思想、政治理念对学生隐性的感染力和引导力,有效避免了专业教育偏离国家意识形态的航道。

(3)注重落实教师育人责任

教师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是育人责任的担当者。1984年,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印发《加强和改进高等院校马列主义理论教育的若干规定》明确提出,“所有教师都应教书育人,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而且要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工作”[2]。给高校教师育人指明了工作方向和目标。新世纪之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再次强调“高等学校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2],为新世纪推进专业课和思政课齐头并进,实现育人目标营造了良好环境和氛围。

3.在新时代争夺意识形态斗争主动权的必然要求中成熟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思政课改革创新,擘画了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的蓝图。教育部等多部门出台系列文件,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到高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采取多项措施积极建设“思政课+课程思政”的大格局,既极大地促进了专业课与思政课一体化,又加大了“思政金课”的建设力度,深刻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2014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强调要“注重发挥所有课程的育人功能,所有教师的育人职责”[2],标志着进入新时代思政课与专业课相结合的对象及范围的划分层级更加明确。2018年,为提高课程思政建设的科学布局和系统谋划,思政司等部门合作成立“课程思政研究中心”,搭建了课程思政建设的规范平台,不仅有助于课程思政建设的各内部要素有机衔接,而且保证了课程思政建设的科学性和统筹性,为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2019年,中办国办下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提出组建课程思政示范课、课程思政教师团队、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从整体上全面推动课程思政建设,进一步促进高校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协调发展。2020年,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从课程体系、教师队伍、考核体系、组织保障等方面为课程思政建设指明了具体建设方向,要求所有高校、所有课程、所有教师对大学生进行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推动形成良好思想政治理论学习氛围。可见,新时代“课程思政”的正式提出精准促进了专业课程在政治与价值的协同效应层面发挥了应有的引领作用,推进了专业课程发挥思政功能。

三、新时代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理路

长期以来,在专业课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形成了弥足珍贵的建设经验。从教师、教学、课程、教材出发,纾解新时代课程建设之策,有助于进一步强化课程思政育人成效,推进专业课与思政课形成有机合力。

1.注重传授知识与价值引导的常态互动

教师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主体,专业课教师不仅是专业技能的传播者,更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引领的主导者。201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北京师范大学时在勉励广大师生的讲话中殷切嘱托教师要做“四有”好老师。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六要”标准,既为思政课教师明确了职业素养,更为专业课教师守好责任田提供了重要遵循。高校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能力,更要对党和国家有深厚的情感,让真情实感成为连接知识传授与价值引导的桥梁。

(1)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专业教育服务社会主义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专业课教师要注重涵养深厚的家国情怀,必须明确专业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旨归,要扭转教授专业知识才是教学的主要任务的态度,自觉把专业基础知识与技能服务相联系,将专业知识与国家发展现状相联系,并定期评估专业发展形式,时刻根据专业发展所需更新教学内容,做到知识更新与知识传授相得益彰。

(2)专业课教师要注重涵养深厚的家国情怀

科学技术的发展给社会各领域发展带来了巨大变化,社会面貌焕然一新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出现生态环境污染、发展不平衡等不足,这就要求专业课教师正确认识专业发展的“两面性”,在融入世界科技的浪潮中坚守中国发展,在现代科技的铺展中不忘“乡愁”。这就要求教师“提升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政治自觉性”[4],始终立足“两个大局”,坚持胸怀天下,紧盯本专业在全球的发展状况、发展前景,从传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维护国家利益、促进国家和平稳定发展的视角传授专业知识。同时,教师还要着眼“大家”紧系“小家”,常怀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始终关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培养学生脚踏实地,练就当家立业的能力。

(3)教师要提高“融情于理”的能力

教师的授课能力决定着课程思政的建设水平,教师在讲授理论知识过程中的情感投入程度影响着课程思政建设的成效。大力建设课程思政在近几年受到了高度重视,这不仅是我国面对危机四伏的国际环境做出的重要决定,也是对高校教师政治素质、授课能力提出的重要要求。但一些专业课教师对“四史”理解不准,对党的方针政策理解不全,对专业课教学目标、教学对象、教学的最终成效把握不深。为此,首先,要在教学中将专业发展脉络与“四史”结合起来,讲清楚专业发展对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影响,为专业知识注入背后的历史情感。其次,要将生动的中国故事与专业知识相结合。专业知识往往以“原理”和“方法论”的形式呈现,难以生动地体现出其对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这就要求教师在理论讲授时用情、用智讲好中国故事,运用多媒体技术和启发式、案例讨论式等多样化教学方法,增强专业知识的生动性。最后,要将语言与专业内容相统一,深入挖掘专业知识中的思政元素,善于在抑扬顿挫、声情并茂中深化专业课的感染力,使学生浸润在情感熏陶中,增强学生对专业课知识真懂、真信、真用的动力。

2.营造知识学习与思想提升的课堂氛围

教学模式承载着教师讲授知识和学生学习的流动过程,丰富多样的教学模式总是能给学生带来耳目一新的学习体验,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为教师在专业课中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奠定良好的基础条件。

(1)注重使用沉浸式教学

在VR等新兴技术的赋能下,沉浸式体验成为培养个体“专注”“静心”,享受平静的最佳形式。沉浸式体验引入教学“摆脱了传统教学关系中师生主客二元的束缚,师生在教学过程中是相互理解、平等交流、主动分享的关系”[5],有助于学生与教师之间产生情感共鸣,增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心之所向”,从而激发学生的价值认同。一方面,专业课教师在课程内容中精选蕴含丰富思政元素的专题,并组织学生查找相关资料,倾听学生意见、共同商讨选定贴合专题的教育基地。例如,在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中,教师在讲授《诗经》《归园田居》《四时田园杂兴》等田园劳动诗时,就可以选取学校附近的田野、农户,鼓励学生深入田野、身体力行体验劳动,培养学生形成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良好品德。另一方面,专业课教师要注重创设情境,引发学生想象和思考。例如,在外国文学课堂上,教师讲到《奥德赛》《伊利昂纪》等篇目时,可以模仿“剧本杀”的模式,鼓励学生重演场景,复盘故事情节的来龙去脉,让学生亲身体会人类不屈不挠、积极进取的精神,引导学生“拒绝躺平”,激发学生投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动力。

(2)注重使用反转式教学

教师在一定专业领域的丰富经验决定了专业课堂多采取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特别是在专业概论课中,传统教学模式暴露出学生在课堂上主动性不足、抬头率、点头率不够高,影响了专业课堂的育人成效。这就要求教师“根据课程的教学目标和知识结构通过多媒体技术或教学过程的优化,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互相交流”[6]。例如,在对外汉语教学概论一课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目前语言教学实践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设置。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模仿学习英语课程的惯例进行汉语教学,在实践感知中体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进行学习和探索的积极性。其次,教师可以利用慕课、网易等网络课程平台,引导学生观摩对外汉语教学场景。同时利用文献数据库,指导学生通过检索、阅读文献,在对比中形成对中外课堂教学的差异认识。接着,教师要进一步从国情分析中向学生讲解形成差异的原因所在,帮助学生对国情形成正确认识。最后,教师可以将班级同学划分为不同学习小组,让学生将专业的历史发展与中国改革开放史结合起来,在历史的演进中熟悉专业技术和理论,在学懂专业概论的同时了解中国发展历程,形成传播中华文化的信念与决心。

(3)促进专业内容与思政内容的体系互补

课程思政是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的生动实践,是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7]。不同专业有着不同的课程体系,要在不同的课程体系中有针对性地融入思政知识,在课程体系的不同环节有重点地融入思政元素。一方面,在知识类课程体系中,注重依据专业特色增添思政通识类课程。例如,在环境与资源等专业中可以增添劳动通论等通识课程;在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中可以增添美育素质等通识课程。帮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拓展和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帮助学生提升内在素质,实现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在实践类课程体系中,注重依据实践目标,激发学生的报国志。例如,在市场营销专业,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市场调研的同时,注重为学生讲解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特色和基本原则,引导学生形成维护市场活力的意识。

4.在教材插图中融绘专业元素与思政元素

插图是教材的重要部分,是与教材内容相呼应的辅助材料,既能生动展现知识点的中心内容,也能正确表现教材的美感,具有重要的育人功效,因此相关部门在编订专业课教材时要注重使用真、善、美的插图,体现出专业的“中国味”。

(1)选择中华文化的“真”元素

中国地大物博,各类资源丰富,并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这就要注重将中国的经典元素与专业内容相结合。例如,在民俗学教材中,将中国各民族的民俗服饰、民俗物品展示出来,将具有地域特色的建筑展示出来。教师可以结合教材插图进一步分析中国特色的民族制度、地区发展政策的形成原因,深化学生的家国情怀。

(2)选择中国社会的“善”元素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着“向善”的伟大力量,流传着千万感人事迹,专业教材要注重深挖与内容相关的感人事迹,并将其关键情节以图画的形式展现出来。例如,在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中,讲到苏轼的生平事迹时,就可以配图“苏轼的一生轨迹图”,引导学生以苏轼为榜样,做心怀“国之大者”,把为人民服务、不负人民作为一生的政治理想和深厚情怀。

(3)选择现实生活的“美”元素

插图之美能为学生带来良好的观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美育”,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这就要求在创作专业课教材插图时注重使图案的外形、状态等切合主流意识形态。教育部等相关部门也要定期对专业课教材的插图进行抽查、监管,使教材插图始终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现自由的文化样态,贴合学生心理特征。

猜你喜欢

专业课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导入课”在高校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思考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服务学习在高职社会工作专业课内实践教学中的探索
研究生专业课学分制教学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