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运维管理中习惯性违章预防措施研究
2023-04-15邢乐
邢乐
(西山煤电电力公司)
0 引言
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对电力资源的需求也在逐年增加,电气设备的安全管理在整个电力网络结构中的地位也在逐年提高。庞大的电力设备数量直接影响着电气事故发生的概率,每年因电气事故导致的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损失非常可观,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现代化的电力设备虽然在设备安全性方面逐年提高,供电质量有着长足的改观,但是在日常运维过程中还是有很多管理方面问题,尤其是忽视对习惯性违章的预防,大部分的电气事故刨根溯源均与安全管理中的习惯性违章相关,因此对习惯性违章的治理,分析习惯性违章在运维管理中的防范措施,加强变电站日常运维管理,对于电气事故的预防有着治本的意义。
1 习惯性违章的危害和特点
按照电气灾害发生的形式,电气事故通常可分为人身事故、设备事故、电气火灾和电气爆炸事故等。在众多形式的电气事故中,习惯性违章导致的后果往往表现为人身事故,一旦发生人身事故,大概率是由于违章管理、违章操作和违章指挥引起的,往往一个小的隐患和管理漏洞得不到重视,最终会酿成惨剧,不仅运维及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得不到保证,还会间接造成经济损失。
在电力安全事故中,并不是每一次的习惯性违章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但是事故的发生与习惯性违章有着必然的联系。就算同一名职工每天做着同一种工作,在消除了旧的不良习惯后,新的习惯性违章行为还是会产生,而且更不容易被意识到,非常具有隐蔽性,机械性地重复相同的工作还会麻痹人的思想,主观上认同习惯性违章行为,久而久之在某一次的事故中暴露出来,所以习惯性违章行为的危害看似小实则影响深远,变电站管理人员应长期、有效地开展对习惯性违章行为的治理工作。
2 习惯性违章的溯源
一般来说,诱发习惯性违章的影响因素主要分为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主观因素主要是心理层面的原因,如侥幸心理、自负心理、盲从心理、冒险心理等。客观层面主要指外界因素对人产生的影响,主要包括设备安全设施配置不合理、管理不完善、作业环境不适等。
2.1 心理层面的问题
(1)侥幸心理
变电站运维或现场作业人员有时在操作和作业过程中存在侥幸心理。变电站操作需经五防系统模拟,然后再由电脑钥匙一步步打开五防锁;试验人员在试验过程中认为偶尔的一次违章不会造成恶劣影响;登高作业人员认为手头工作简单,短时间就能完成,作业高度刚超过2m,危险系数不大,没必要再系安全带或没有执行“高挂低用”规定。往往一旦出现侥幸心理作祟,那么离发生事故就很近了。相反,正是因为在侥幸心理作用下,工作顺利地完成,积攒下了“宝贵”的现场经验,从而埋下了习惯性违章的祸源。
(2)自负心理
自负心理主要是运维和操作人员对自身行为盲目的自信,从而违反相关规程操作。比如在操作开关柜时认为操作很简单并且可以独立完成操作,操作人告知监护人去忙其他事;在操作过程中,遇到异常情况时,主观上认为是设备故障或是信号问题而自身的操作没有问题,遂强行打开五防锁进行下一步操作,进而酿成事故。
(3)盲从心理
盲从心理主要产生在经验丰富的老职工对新职工的“传、帮、带”行为上。老职工身上怀揣着“丰富”的现场经验,而这些“宝贵”的经验往往是在过去违章作业的前提下不断总结出来的,在对新职工的传授中将这些经验倾囊相授,而新职工出于对老职工的信任对这些经验从不过滤和思考,进而引发责任事故成为受害者。
(4)冒险心理
冒险心理主要体现在现场运维环境或设备本身存在不适宜操作的条件,运维人员凭借主观判断认为可以继续进行工作从而忽略了本该遵守的安全操作规程或做进一步安全措施,从而在该条件下有可能触发安全风险,酿成严重后果。
(5)帮忙心理
很多时候职工在操作过程中如果遇到需要别人帮忙的情况,在施以援手的过程中,往往忽视做安全措施或安全措施布置不当、安全用具使用不规范等情况,急于上手造成习惯性违章。
(6)逐利心理
通常对于变电站停电检修都有明确的计划检修时间,如果因为检修工作任务量大或计划任务安排误差导致计划停电时间内工作任务不能结束,检修人员很可能在忽视安全因素的前提下加快检修进度,在这样条件下工作很可能忙中出错,造成不必要损失。
2.2 设施、管理及环境层面的问题
(1)安全设施配置不合理
有些情况下,除去人为主观的因素,客观存在的安全设施不足或配置不合理也是导致习惯性违章的充分条件,安全用具的配置不足或放置不合理很可能让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偷懒,免去佩戴安全用具所带来的繁琐过程。
(2)安全生产管理不当
主要表现安全生产组织程序不当和安全生产管理不健全。如果组织程序安排不当,运维人员在检修试验过程中超负荷工作很可能在安全意识上打折扣,并且在信息传递和配合操作过程产生阻碍。安全生产管理不当很可能让操作人员使用不符合《电力安全操作规程》或佩戴不舒适的安全用具,使运维人员放弃使用安全用具失去对自身的安全保护。
3 习惯性违章问题的预防措施
习惯性违章的预防核心就是要加强“三基”即“基础”“基层”“基本功”的建设,推行责任落实,制度落实,提升组织能力,技术能力和安全管理能力,建立职能清晰、管理精细、权责明确、高效规范的工作运行机制,使基础工作更加扎实、更加完善,使职工素养、专业水平、工作作风不断提升,推动“三基建设”常态化对变电站习惯性违章预防和治理具有强有力支撑的作用。
3.1 加强制度建设
制定详细、周密、全面的安全管理制度,实行柔性管理,刚性考核,以制度考核作为现场安全管理的抓手,不以处罚作为制度考核的最终目的。长久以来,对于规范安全管理中的制度建设从来都不缺乏完善的措施,管理制度已不断从变电站运维管理经验和事故案例中提炼、总结,但是,仍然有相当多的责任事故是由于违章作业、违章指挥引起的,原因就是在制度落实的过程中缺乏监督和落实,所以制度建设的关键环节应该放在制度落实上,在落实制度考核的途径上可以采用复合式叠加考核的方法,比如管理人员逐级按管理责任大小抵押安全责任金,加大对安全抵押金的兑现力度和效率,用安全激励的方式遏制习惯性三违行为的发生,同时各级运维管理人员应加大对现场作业的巡查力度和频次,定期组织制度落实排查和不定期现场安全作业抽查,对查出的习惯性三违行为采取第一次警告,第二次按制度考核,第三次加倍考核的柔性管理方法,从而让每一名职工都能提高自身的安全管理意识。另外,相当一部分习惯性违章行为的产生是由于现场管理人员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无知或蔑视导致管理人员在现场指挥时杂乱无序、违章指挥,所以应制定相关针对管理人员的考核制度和管理办法,提升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和安全意识,以身作则,杜绝违章指挥的现象。
3.2 提升员工自身的技能水平
习惯性违章心理层面分析提到,操作和作业人员在习惯性违章发生时存在盲从心理和自负心理,这其实是由于在技术层面对自身业务水平不熟悉或过度自信,所以在基层职工中应加大对业务技能的培训力度,在培训的方法上应按照安全管理职责的大小与技能工种的不同类型的分别制定培训方案,有针对性地对不同岗位职工培训不同的业务技能知识,只有每一名职工提升了自身业务技能、熟悉岗位风险点,才能从技术层面做到每个人心中有数,避免违章作业。参与一定次数的培训后就要对培训的效果进行检验,通常可以组织开展业务技能的理论考试和实操竞赛,并对理论水平高、技能水平突出的职工进行激励。
3.3 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宣传教育。
很多习惯性违章行为是由老职工一代代传承给新职工的,职工与职工之间也在相互交流,为违章行为增加了传播的途径,并且大多数违章行为并没有在思想上被意识到,重复地发生在生产作业过程中,并且一旦养成习惯,很难在短时间内得以改正。针对习惯性违章具有传播性、传承性、隐蔽性、重复性、顽固性的特点,电力运维单位应该不断地组织电力运维安全教育的宣传活动,活动宣传宜应采用多样化的、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对相关制度、电力规程进行学习,如组织安全生产周、安全生产月、安全生产知识竞答等活动,结合本单位运维过程中发生违章行为的实际情况和过往事故案例对职工宣传,达到警示教育、引以为戒的效果。
3.4 消除客观因素对习惯性违章行为的影响
管理部门应针对变电站内各种安全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和更新,消除因安全工器具不合格或安全设施配置不足导致作业人员被动违章的行为,同时应从人性化的角度考虑安全设施在使用过程中的便捷性与舒适性,从多角度加强变电站安全设备设施的管理。例如,在变电站进行登高作业中应考虑绝缘梯的稳定性,采买质量高、稳定性好的绝缘梯,这样作业人员在登高过程中才会去使用绝缘梯,而不会因为绝缘梯老旧或晃动而去选择普通梯子甚至就地选取箱子、凳子作为登高媒介。再比如,变电站为外来人员配置的安全帽,可能由于长时间不使用或使用不当,内衬部分变形或脏污,导致进站工作外来人员虽然领取了安全帽但由于内衬变形无法佩戴或因为脏污不愿意佩戴,从而导致违章行为发生,所以在日常运维管理中管理人员应经常换位思考,把细微的、容易忽视的“小”地方抓起来,才能杜绝“大”隐患。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习惯性违章行为的产生主要还是因为人的主观因素影响比较大,在预防和治理习惯性违章的过程中其实最终还是对人的违章思想的治理,但这个过程肯定是一个循序渐进且漫长的过程。只有综合多种管理手段,重过程、抓结果,动态整治不安全行为,扭转职工惯性认识,才能将习惯性违章发生概率管控在尽可能低的范围内。科学管理,精益分析,抓好每一件小事,改善每一个小点,是每一个变电站运维管理人员正确对待变电站安全生产管理负责任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