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具心于身 心脑交融
——评《具身认知心理学:大脑、身体与心灵的对话》

2023-04-15

心理研究 2023年1期
关键词:认知科学心理学意象

刘 燊

(安徽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心理学系,合肥 220036)

自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以计算主义为核心的第一代认知科学长期引领着认知科学研究的发展。然而,其核心观点“认知是遵循清晰的形式规则对抽象符号表征的操控(计算),且符号是由物质的任何可操纵的序列来表示”(陈巍 等,2010),遭到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质疑甚至是反对。到了80年代中期,以具身认知(embodied cognition)、生成认知(enacted cognition)、延展认知(extended cognition)、嵌入认知(embedded cognition)、情境认知(situated cognition)等为代表的第二代认知科学逐步开始登上认知科学研究新的舞台。这些研究均主张,认知系统、认知过程、认知活动可以超越个体大脑的界限,这便构成了对“第一代认知科学”最为根本的挑战(刘燊,2020)。其中,具身认知最能代表第二代认知科学前进的方向(叶浩生,2010)。相比于第一代认知科学的核心观点,具身认知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强调认知主体的身体对认知活动的影响,同时也更加注重认知主体所处的实时环境对认知活动的影响,并将认知主体所处的环境视为认知系统的一部分(陈波 等,2010;叶浩生,2013)。

在过去的四十年中,学界对具身认知投入了极大的研究兴趣,涉及心理学(Wilson,2002)、哲学(姚城,2021)、神经科学(Saetta et al.,2021)、教育学(叶浩生,2015)等众多研究领域,为心理学描绘出一幅巨大的蓝图。然而,对具身认知的理解并非通过一个简单的定义就可以完成,需要理解不同立场的具身认知观所包含的不同主张;同样,具身认知的研究方法也不同于传统的计算机模拟,主要是以动力学研究方法为主(陈波 等,2010)。因此,学界亟需一本全面且详实梳理具身认知研究脉络,凝练具身认知研究特色,彰显具身认知研究趋势的“百科全书”。继2016年出版《神经现象学:整合脑与意识经验的认知科学哲学进路》(陈巍,2016)、2019年出版《读心:从扶手椅到实验室的循环》(陈巍,2019)后,陈巍再次给我们呈现了汇聚他及其合作者多年研究心得的最新成果——《具身认知心理学:大脑、身体与心灵的对话》(陈巍 等,2021)。

《具身认知心理学:大脑、身体与心灵的对话》于2021年6月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包含五个篇章,共有十三章的内容,集中论述了“具身认知科学前史”“具身认知的元理论与第二代认知科学”“具身认知的实体理论与实验证据”“基于具身认知理论的实验研究”和“具身认知的未来”五个方面的主要内容,详尽回应了“身体在多大程度上涉及认知”“身体通过哪些途径影响认知”和“身体在认知的哪些方面发挥作用”这三个核心问题,观点新颖、内容全面、资料详实。第一篇“具身认知科学前史”主要系统回溯了具身认知在心理学史上的来龙去脉,对具身认知运动在当代心理学与认知科学中的位置提供了必要的历史锚定。包含“杜威的遗产:反射弧概念及其批判”“无意象思维:符茨堡学派的历史重估”和“现象学哲学:对‘笛卡儿式焦虑’的消解”三章内容。第二篇“具身认知的元理论与第二代认知科学”主要介绍了具身认知的元理论与第二代认知科学,包含“当我们谈论具身认知时,我们在谈论什么”和“从具身认知到延展认知”两章内容。第三篇“具身认知的实体理论与实验证据”呈现了概念表征、语言理解、动作理解、拥有感与自主感、身体幻觉、同感与社会互动等多个心理学领域内具身认知研究的前沿进展,从低阶的个体心理活动到高阶的社会认知,厚描出具身认知心理学的精细面貌。包含“具身化的语言与概念”“具身化的行动与自我意识”和“具身化的社会认知”三章内容。第四篇“基于具身认知理论的实验研究”介绍了作者近期开展的三项基于具身认知理论的实验研究,包含“道德概念的黑白隐喻表征及其对道德认知的影响”“具身认知策略对幼儿阅读理解能力的影响:索引假设的检验”和“虚拟手错觉中同步性和距离参照系对身体拥有感的影响”三章内容。第五篇“具身认知的未来”以怀疑论的立场审慎地指出了具身认知当前亟需直面和解决的三个紧密相连的问题,即核心概念的界定问题、理论假设的兼容性问题以及论证与解释的有效性问题,包含“一个怀疑论者眼中的具身认知”和“大脑、心智与身体的深度对话:内感受具身认知科学”两章内容。具体而言,该书具备如下鲜明特色:

第一,理论基础系统且详实。以第一篇“具身认知科学史前史”为例,该篇由三章构成。第一章以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心理学家约翰·杜威(John Dewey)的机能主义心理学思想为源头,即有机体的身体运动及其与身体运动相关的特征和感觉经验在认知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有机体的身体又嵌入其所处的动态环境之中,从而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Dewey,1896)。不难发现,杜威的思想具有巨大的挖掘潜质,有助于重新审视并进一步厘清社会认知的本质以及长期存在于认知内部的核心争议,即何为认知及其界限问题,促进认知研究范式以及整个认知科学在争论中向前发展。接着,第二章以德国早期心理学流派符兹堡学派的无意象思维(没有意象参与的纯抽象思维)研究为对象,认为思维不能归结为感觉和意象,意识中存在着非感觉、非意象的元素即思维元素(Schultz&Schultz,2004)。然而,以威廉·冯特(Wilhelm Wundt)为首的莱比锡派对此观点坚决反对,认为不存在纯抽象思维(Jones&Elcock,2001)。两个学派就该问题一直争论了数年,终无结果。但争论的本身却是有意义的,不仅拓宽了科学心理学研究的对象,还开启了科学心理学研究方法多元化的大门。随后,第三章从现象学的创始人埃德蒙德·古斯塔夫·阿尔布雷希特·胡塞尔(Edmund Gustav Albrecht Husserl)出发,以意识意向性为切口考察了胡塞尔对理智主义与经验主义之争的超越,以“此在”与“共在世界”为例分析了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的现象学本体论转向,再聚焦交互肉身性来剖析法国存在主义的杰出代表莫里斯·梅洛-庞蒂(Maurice Merleau-Ponty)的知觉现象学思想。不难发现,这一篇中三章所论述的理论基础系统且详实,尤其是最后通过对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思想的梳理,廓清了他人首要地被理解为意向性的成分,作为一种意向和掌握周围世界的方式,勾连起现象学与当前具身社会认知的直接社会感知进路的关系。这一篇的内容又直接影响了第三篇第八章的内容,这一章的视角从个体认知转向社会认知,着重考察了最近十多年以来心理学与神经科学领域内的重要发现——镜像神经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的具身模拟理论(陈巍,2019)。通过讨论和评估该理论在近期遭遇的一系列质疑,以及由此对镜像神经元在动作理解上扮演角色的批判,回应了具身社会认知面临的挑战,在此基础上,将交互主体性的社会互动引向一种更为广阔的群体意向性图景,在变色龙效应中进一步呈现具身社会认知的复杂性。最后,讨论了镜像神经元的基因基础如何影响其产生、发展与演化。

第二,研究方法多样且先进。以第四篇“基于具身认知理论的实验研究”中第九章“道德概念的黑白隐喻表征及其对道德认知的影响”为例,该项研究设计了四个实验,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在不同水平上考察道德概念的黑白隐喻表征,探讨了黑白视知觉对道德认知的影响。其中,实验1a和实验1b分别使用词语翻译匹配范式和词性判断任务探讨了道德词的呈现色是否会影响到被试对道德词的选择或判断;实验2则采用道德两难故事验证了背景颜色线索是否会影响被试对道德故事的评判;实验3在前述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横向扩展,通过创设一定的实验情境探讨了环境亮度的差异是否会造成被试对道德相关问题的认知判断差异,并根据实验结果讨论了塑造道德概念黑白隐喻表征的因素(殷融,叶浩生,2014)。在一项研究中同时采用了多种不同的研究方法实属罕见,所获得的研究发现也较有意义。实验1a发现,在词汇选择任务中被试倾向于判断白色希腊文词汇具有道德意义,判断黑色希腊文词汇具有不道德意义。这提示了“白好黑坏”的联结倾向是无意识的,从而证明了黑白颜色范畴与道德范畴的隐喻联结不仅仅存在于语言层面,还存在于认知层面,道德词与白色的心理表征具有一致性,不道德词与黑色的心理表征具有一致性(殷融,叶浩生,2014)。实验1b通过词性判断任务表明,当道德词以白色呈现,不道德词以黑色呈现时被试的判断反应更快。这提示了个体对词汇的加工存在“负性偏向”,即个体对负性信息的注意和加工需要耗费更多的注意资源和时间(殷融,叶浩生,2014)。实验2显示,当将道德两难故事呈现在黑色背景上时,相比于呈现在白色背景上,被试会在道德评判任务中将故事中人物的行为判断为更加不道德。这进一步证明了道德概念与黑白颜色概念的隐喻联结存在心理现实性,在一定的实验任务条件下,被试会无意识地在黑白颜色范畴与抽象的道德范畴间建立联结关系,并对实际的认知活动产生影响 (殷融,叶浩生,2014)。实验3通过情境实验发现,相比明亮环境,在黑暗环境中完成实验的被试会更倾向于认为他人会不公正地对待自己。这说明,当酬劳分配方式涉及道德问题即他人是否会公平对待自己时,实验环境亮度差异会对酬劳预期产生影响,而当酬劳分配与道德因素无关时,环境亮度差异则不会对酬劳预期产生影响(殷融,叶浩生,2014)。

第三,研究发现前瞻且创新。以第四篇“基于具身认知理论的实验研究”中第十一章“虚拟手错觉中同步性和距离参照系对身体拥有感的影响”为例,该项研究使用方位追踪仪、数据手套及投影仪,通过两个实验考查了虚拟手错觉中距离参照系对身体拥有感的影响(张静,陈巍,2016)。实验1在虚拟环境中采用经典橡胶手错觉的变式,考察了同步性和虚拟手位置对拥有感的影响;实验2引入距离参照系,考察了在不同参照条件下被试对同一个位置的虚拟手在不同同步情况下的拥有感错觉。实验1发现,无论是同步性还是绝对位置都会对虚拟手错觉中的拥有感产生影响,但同步性对拥有感的影响要大于绝对位置对拥有感的影响,即视触刺激的影响要大于身体意象的影响。同步性对拥有感的影响在虚拟手位于近、远两处的情况下都存在,而绝对位置对拥有感的影响则主要源于视觉刺激和触觉刺激的同步性(张静,陈巍,2016)。实验2发现,不同的距离参照系对同一位置的拥有感体验影响差异显著,先近后远的呈现方式会减弱错觉而先远后近的呈现方式则会加强错觉。相对位置对身体拥有感的影响与之前假设身体意象以一种稳定的内部表征的方式影响知觉体验的情形并不一致,至少可以认为外界一些因素会改变它在身体拥有感体验过程中的影响。这说明,身体意象确实并不是那么稳定,当外界信息发生改变时,身体意象会发生改变,从而影响个体对身体拥有感的体验(张静,陈巍,2016)。

伴随具身认知运动的不断推进,研究者越来越不满于从实验或理论上关注“身体如何因果性地影响认知活动”以及“身体是理解认知的必要条件”等主题(Glenberg et al.,2013)。一种融合第一人称(first-person)与第三人称(third-person)视角的具身主体体验或“具身感”成为了新的热点(Carruthers,2015)。身体拥有感就是具身感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也是对身体意象进行操作化的主要科学指标。按照以往研究的理论假设,表征和识别身体意象(或产生更为广泛的“具身感”)是一个将身体对单模态特征与来自其它感官系统的多模态信息进行整合的过程,这种整合至少包含两种加工模式:自下而上(bottom-up)的时间一致性加工机制与自上而下(top-down)的空间一致性或特征一致性加工机制。然而,绝大多数研究仍然选择分别考察这两种加工机制,并引发了诸多的争论。该项研究通过引入距离参照系与同步性,同时考察了上述两种加工模式对身体拥有感的影响方式及其交互作用,进而初步确认了身体意象的可塑性。这也从实验层面上支持了Tsakiris(2010)提出的理论构想:身体拥有感是当前的感官输入和身体的内部模型之间交互作用的产物,最终体验到的身体拥有感是自上而下的内部表征和自下而上的多感官整合之间比较的结果,两种加工方式缺一不可。按照Brown等人(2013)基于自由能量原则或最小震惊原则的解释指出,行动与知觉的耦合产生了贝叶斯意义上最优的适应行为,它以预测错误的最小化形式存在。即,要么通过知觉来改变预测以解释感觉输入,要么积极地改变感觉输入以满足预测。因此,身体意象可能既不像Ramachandran等人(1 996)认为的那样,是一种可以随意塑造的幻觉,也不是绝对稳定、一成不变的内部表征,而是具有一定的可塑性。身体意象的这种存在方式可以满足预测错误的最小化,从而避免震惊。当然,身体意象究竟在何种程度上是可塑的,有关身体意象的先验内部表征是否存在“刚性”的边界不容塑造,这些都有待后续研究予以检验。

然而,试图从大脑、身体与心灵的综合视角去诠释具身认知,尽管困难重重,但却又值得去挑战。抛开该书上述所具备的特色和优点,如下两个方面也许值得该书作者和本领域的广大研究者深入思考。

第一,进一步整合多种理论学说以更详尽地阐释具身认知。具身认知的理论比较多,陈巍本人也是国内具身认知研究领域具有代表性的学者之一,该书中也罗列了较多解释具身认知的理论。但具身认知的本身还存在诸多尚待解决的问题,也许尝试整合多种有关具身认知的理论学说能更好地缓解具身认知目前仍处于的尴尬处境。例如,郑皓元等人(2017)认为具身认知的相关理论可以被归为概念隐喻理论(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知觉符号理论(perceptual symbol systems)和感知运动模拟隐喻理论(simulated sensorimotor metaphor)三大类。但是否还存在其他的划分方法,有待于本领域的学者继续深入探索。

第二,进一步应用多种研究技术以更全面地理解具身认知。研究技术的发展总是服务于研究问题的推进,新的研究问题往往催生了研究技术的迭代更新。具身认知从提出至今的四十余年间,各种新的问题不断出现,相应地也对研究具身认知的技术不断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该书中涉及研究技术的内容集中在第四篇“基于具身认知理论的实验研究”中,尽管研究范式迥异有特色,研究发现多样有新意,但研究技术却只仅有行为实验,尚未涉及认知神经科学领域的研究技术,如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s,ERP)技术、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技术、经颅电刺激 (transcranial current stimulation,tCS)技术等,因此在试图全面阐释具身认知的行动上略显逊色。近期采用多种研究技术研究具身认知的工作比较多,例如,王汉林等人(2020)采用ERP技术探讨了抽象道德概念的空间形象性效应,以及语言因素和具身因素对该效应的影响机制及其加工进程。结果发现,不符合空间形象性呈现条件诱发了较大的N400且词对语义判断的反应时较长,语义无关词对诱发了较大的N200和N700且词对空间形象性判断的反应时较长。因此,希望陈巍及其合作者后续的研究能进一步应用多种研究技术以更全面地理解具身认知。

整体而言,《具身认知心理学:大脑、身体与心灵的对话》是一部具备重大学术价值和深远思想价值的具身认知(心理学)前沿创新性著作,凝聚了陈巍及其合作者多年来宝贵的研究成果,其出版必将对我国认知科学哲学、认知神经科学和心理学事业的深远发展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我衷心希望陈巍及其合作者能就具身认知心理学这一前沿问题继续深入挖掘,以呈现更多高质量的原创性成果,一方面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另一方面在具身认知的国际舞台上发出属于中国学者的“天籁之音”。

猜你喜欢

认知科学心理学意象
抚远意象等
贵州民族大学“认知科学与技术”实验班
脑与认知科学贵阳宣言
意识的自然化之后——评《神经现象学:整合脑与意识经验的认知科学哲学进路》
浅谈梵藏翻译过程及认知科学与佛教间的关系
“具体而微”的意象——从《废都》中的“鞋”说起
“玉人”意象蠡测
《活着》的独特意象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