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能传播”背景下高职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机制构建

2023-04-15

辽宁丝绸 2023年1期
关键词:受众智能高职

廖 佚

(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5)

智能时代,高职教育发展迅速,增强高职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树立正确的三观,能够为技术技能人才的健康成长成才奠定良好基础。

一、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内涵释义

1.主流意识形态

一定时期内,代表统治阶级意志、诉求,具有极大影响力的意识形态即“主流意识形态”。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代表着广大无产阶级的利益,具有长期的稳定性,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需要而完善与优化,是凝聚起广大人民共同奋斗的精神动力。[1]

2.主流意识形态认同

主流意识形态通过持续的、深入的、大规模的宣传,能凝聚人心、统一思想,汇聚起强大的力量,其因由是主流意识形态的思想理念、价值观念等等得到社会大众的广泛认可,并被人民群众接收后内化为个人三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引领社会大众前行。主流意识形认同分三阶段。一是认知,即个体从外界接收主流意识形态并产生认知;二是内化,个体在储存一定容量的主流意识信息后,逐渐产生认同的需求,进而对主流意识形态的知识内容开展主动学习;三是实践,个体用已经内化的主流意识形态指导社会实践,而实践又将加深认同感。

二、智能传播时代的特点解析

1.实效更加突显。信息的智能传播,非常重要的一个表现就是借助云计算、大数据、算法推荐等技术,实现信息传播的实时性或是全时性。今日头条、抖音、虎牙、一点资讯等平台,从信息的生产到消费之间的时间差可用分秒而论,基于此实现了信息传播的“秒到达”。这与传统媒体时代信息的时效性相比是天壤之别。

2.接近更加精准。一方面是心理性接近,技术人员可通过整理受众的阅读偏好排名、分析受众的浏览痕迹等用户在线数据等了解受众的心理需求,根据心理需求筛选出受众所需要的有价值信息进行精准推送。一方面是地理性接近,通过大数据、定位系统等综合分析,可挖掘出用户身边的场景信息,探寻出该区域的吃、穿、玩等多方面信息,精准推送给用户。通过心理+地理的精准接近,让智能传播能为广大受众接受。

3.形式更加多样。传播平台的内容推送形式不仅有文字的可读性信息,也有直播、短视频等可视化信息。可视化信息是将数据转化成图像,或者是图像与图形结合的形式,让屏幕呈现出绚丽的画面,以吸引广大受众进行点击。而可点击的内容包括了美食、游戏、影视、旅游等,涉及人们学习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牢牢抓住广大受众的眼球。

三、高职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面临的机遇

1.重视程度持续提高。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就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多次做出重要指示批示。高职院校作为主流意识形态宣教与建设的重要阵地,承担的重要使命之一就是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因此,需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推进“智能传播”背景下的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打赢意识形态攻坚战。

2.智能传播发展迅速。智能传播是伴随人工智能、大数据、机器学习等技术发展而出现的新的传播技术。经历了从Web1.0 到Web3.0 的过程。当前,智能传播的信源密度得到大幅提升,物流、人流以及自然界的相关信息得到准确测量。智能传播的受众广度得到大幅提升,“人机共生”使得用户能从多个平台获取信息,传播媒体的范围从公共空间逐步拓展到私人领域。智能传播的介体效度得到大幅提升,在人工智能自我编程成为可能的同时,更是解决了单一算法无法满足用户偏好的问题。智能传播的反馈精度得到大幅提升,依据用户画像算法,协同过滤等数据模型对信息进行筛选。

3.立德树人成为共识。“立德树人、铸魂育人”是高职院校的根本任务,培养拥有高尚品德、遵守社会公德、传承职业道德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已成为广大高职院校的共识。新时代,高职院校全面推进“三全育人”,加强德育教育,促进广大高职学子的健康成长,是思政教育理论界和实践界全力推进的重点领域。智能传播背景下推进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就需要智能传播技术以传播正确的价值观为首要目标,以传播有“德”的信息为首要原则,以推动高职学生及其传播技术自身的健康发展。

(二)面临的挑战

1.信息窄化现象日益突显。用户会依据自身喜好或需求来选择他们想要的信息,久而久之会由“信息选择行为”而产生“选择性心理”,而这恰恰也是让算法推荐实现了“信息定制”。通过精准画像,对用户进行针对性的信息投喂,让广大受众在不知不觉中就进入了“信息茧房”,每天只接收到符合自己兴趣和偏好的信息,从而导致人们的视野逐渐变窄,并远离主流信息。视野窄化会导致网络社群分隔的加剧,最终使得整体意识形态出现分化、碎片化趋势。

2.格局分化现象已成现实。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虽然依旧活跃在当代社会,但是,智能手机显然已成为新的主导,人手一机,算法推荐将人们的信息选择权持续放大,而传统媒体在信息鲜活度、供给量等方面的优势已然不在,这也使得网络平台具有更大的吸引力以及用户黏性,赢得了广大的受众和广告份额。大型网络平台今日头条、抖音、快手、映客等等,均为新兴商业媒体,基本上无一家是传统主流媒体所开办。当前,除了部分国家主流媒体、少数省级主流媒体进行“融媒体”转型取得成效之外,市区县级主流媒体转型成功的屈指可数,迫切需要其适应新形势,实现新突破。

3.内容异化现象亟待解决。“流量”是互联网领域重要的理念和重要的指标,哪些信息能让受众更感兴趣,是算法推荐的重要依据。当前,短视频平台作为一种立体信息承载方式,高清可视化的体验能满足众多用户的感性需求,受欢迎的程度较大,相当部分的用户在他们喜爱的视频、音效或图片中流连忘返,这些碎片化信息占据着他们心中的重要位置。根据受众兴趣需求而进行信息生产与推送,使智能传播能极大地满足网民的感性需求,同时也使其理性思考渐渐弱化,理性需求受重视程度减弱。

四、“智能传播”背景下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机制构建

(一)规范网络——形成良性传播机制

1.净化网络空间,加强制度建设。一方面应出台系列网络平台管理制度、智能传播工作规范,健全网络传播管理机制,防止不良思想与信息的传播与扩散。另一方面要加大监管力度,应及时研判算法推荐可能出现的价值偏向、信息操控等问题,并做出积极应对。

2.促进价值共识,消解算法焦虑。在网络空间、在智能传播中尤其要注重“一元统领”,要注入强大的正能量,以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引领网络技术的研发与网络平台的建设,同时要时刻警惕和应对智能传播的伦理风险,强化社会主义价值认同,纾解“算法焦虑”,筑牢思想防线,汇聚起助力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

3.防范舆论风险,清朗网络空间。一方面要加大对传播平台的管控,及时处置苗头性隐患,清除低俗及落后的信息,净化传播环境。一方面要时刻关注校园网络平台,加强对广大师生的舆论引导,强化对正面信息的传播,屏蔽负面信息,守好主阵地、把控话语权。

(二)教育融入——形成信息交互机制

1.优化内容供给。要将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深奥内容转化为网络语言,找准高职学生易接受的方式推进话语融合,进行主流价值的积极投送;加强“两微一端”建设,完善内容制作,创建网上思政教育品牌;同时激发广大学生在信息接收中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发挥好主流价值教育人的引领示范作用。

2.转变交流方式。在对高职学生进行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过程中,要摒弃命令式口吻、强制性行为,创新表达方式,打破信息壁垒,积极营造轻松、平等的对话氛围,要加强师生互动,及时回复学生的问题与意见,提升教育的亲和力,提高思想教育话语的权威。

3.掌握思想动态。教育者不能止步网络之外,要积极融入并适应网络学习生活这一新常态。因此,需在网络上建好自己的个人空间,打造良好的网络形象,以鲜活的网络姿态吸引关注,积极融入到学生群体之中,以便于关注与掌握广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并加以正确引导。

(三)认知矫正——形成素养提升机制。

1.增强信息认知能力。转变信息观念,积极引导并要求学生不能一味享受由算法推荐而来的信息内容,应开动脑筋,积极探索与思考,过滤劣质信息,筛选出有利于自己提升发展的优质信息。同时要树立科学的传播观念,能理性地辨明是非。

2.丰富信息接收渠道。要引导学生树立公共信息意识,运用多种媒介手段,积极关注和倾听各方观点,丰富信息的收集获取渠道,同时拓展信息的获取领域,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

3.构建全局性视角。引导学生树立全面性、开放性思维,开展反思性批判,积极与不同意见的人交流,阅读不同类型的图书,聆听不同专家学者的讲座,提升接收信息的深度与广度。

(四)党媒引领——形成推送引领机制

1.开发完善“党媒算法”。积极推出“党媒算法”,让党媒的内容在充满活力的同时能更广泛、更精准地被加以推荐,使主流声音得到更好的传递,以营造健康的信息生态。

2. 建设新型主流网络媒体。以媒体融合发展为契机,建设新型主流网络媒体,优化传播内容、传播手段,确保主流价值观在新型主流网络媒体中生根发芽。

3.组建主流网络媒体联盟。要起到全面引领作用,必须发挥群体优势,开展集体作战。应最大限度地集合主流媒体,组建联盟,让主流意识在整个网络空间成为“主流”。

猜你喜欢

受众智能高职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