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泸州长江航道运输安全气象保障策略研究

2023-04-15王甚男李彦王翔冷伟

中国信息化 2023年2期
关键词:泸州航道航运

文|王甚男 李彦 王翔 冷伟

泸州是四川最大的出海港口城市,是全国28个内河主要港口之一,拥有四川省第一大集装箱港口。2017年4月,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正式落地泸州,长江航道水上运输活动频繁,长江航道(泸州段)航运安全、支线航道建设、长江系统化治理以及港口规划布局迫切需要气象科技支撑,而长期以来以农业生产、城乡安全为服务主体的气象监测预警预报服务体系远远不能满足航运气象服务需求。针对泸州长江航道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和服务能力,优化水上气象灾害应急联动方式,优化长江航道运输气象保障策略,筑牢水上运输安全第一道防线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长江泸州航道基本情况及主要气象灾害

长江航道泸州段全长136公里(约占四川省长江229公里的59%),全年可承载1000吨级的船舶航行,丰水期可通航5000到8000吨级船舶。“泸州港”具备100万标箱、300万吨件杂货的年吞吐能力。2017年以来,依托长江航运,泸州已开通数条江海联运近洋航线,推动实现通江达海,“一港通全球”,泸州港连续多年位列中国港口海铁联运集装箱码头前10名。2019年,完成货运量1844.27万吨,占全省的29.36% ;货物周转量209.76亿吨公里,占全省的73.55%,成为名副其实的“黄金水道”。

长江泸州段正处于盆地与云贵高原过渡带,航段地形复杂,沿途气候多变,夏季多暴雨、雷电、阵性大风,冬季多大雾、连绵阴雨,航运受能见度、大风、洪涝等灾害性天气影响较为严重。尤其是长江河谷地带,受地形、空气湿度、水温影响常常出现团雾。如弥陀、焦炭、中坝、九层岩等河弯滩浅道窄水急、地质脆弱,是事故多发易发点,而这些地方往往容易形成局地小气候,受地形限制气象观测手段缺乏、预报难度大。航道年年都会因为灾害性天气造成损失近百万元。2000年6月22日,泸州市合江县榕山因上游地区持续性暴雨天气,导致长江水位暴涨,江流湍急,与驳船发生相撞而翻沉,造成至少25人遇难。这些都为长江航道气象安全保障敲响了警钟。

二、泸州航道气象保障服务现状与存在问题

(一)航道气象监测网络尚不健全

针对长江黄金水道交通的气象信息化基础设施能力还较弱,观测站网布局难以为航道气象灾害监测提供有力支撑。主要问题一是缺乏直接观测长江航道的专业气象监测站。目前泸州航道段内共拥有纳溪、合江2个国家级气象监测台站,间距50公里,两岸2公里范围内有自动气象站14套,间隔稀疏且离航道远,不能代表江面的天气状况。二是站点间隔太稀疏。一般间隔在20到30公里,对航道影响最大的小尺度(5公里以下)灾害性天气难以捕捉,更不能掌握船舶所在地的气象观测资料,很难满足航运精细化气象服务需求。

(二)航运交通气象保障机制尚未完善

2020年4月,泸州气象局与泸州海事局联合召开水上应急联防协作推进会,正式签订《长江航道气象灾害联防联控合作协议》,并在协议基础上形成了气象与海事气象灾害联防机制。2020年11月,泸州长江水上搜救中心出台了《泸州市长江干线水上交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进一步明确了各部门在气象灾害预警发布工作职责和工作流程。为共同提升泸州长江航道水上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和水上交通安全综合保障能力打下了坚实组织基础。然而目前,在《长江航道气象灾害联防联控合作协议》《泸州市长江干线水上交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框架下,气象灾害应急联动合作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目前,气象与部门行业间合作机制较为松散,面向长江航道航运交通气象服务机制和体系尚未成形,缺乏全程式、连续性、前瞻性航运交通气象服务保障预案。

(三)航运交通气象服务未直通末端

泸州长江航运气象服务主要面向海事、应急、水务、交通、地灾等部门,以手机短信、微信QQ群和政府公文方式发布气象预警预报。主要内容有逐日县级行政区域预报、实时气象预警信号、转折性天气等。业务布局上航运气象服务流程化、专业化、直通式还需进一步加强。灾害性天气预警发出后各区县、各航段多以属地化、条块化开展应急处置,层层转发信息。气象信息发布和接收渠道单一,时效性差。信息化气象服务方式未能在航道服务中得以充分有效利用。

(四)气象服务产品融合度和针对性不强

目前航道气象服务产品仍参照普通决策气象服务产品制作,基本上还是以沿长江两岸县级以上城市常规的行政区域天气预报和预警为主,真正服务于港口运营的沿江定点气象服务和针对船舶航行的移动气象服务尚未开展。泸州气象部门虽已具备智能网格气象预报业务能力,但多以农业生产、城乡安全为服务主体,没有专门针对长江航运交通的业务服务系统平台,没有开展专门针对航道气象要素预报的方法、技术及检验研究。

三、泸州长江航运安全气象保障策略建议

(一)构建“横纵”联动协作机制

纵向开展了国、省、上下游气象部门的业务协作。加强与国家气象中心、公共气象服务中心等国家级气象业务单位以及上游宜宾、下游重庆等气象部门的业务合作。成立四川长江流域协调机构,建立流域气象部门的航运服务交流机制,探索建立长江流域航运气象服务合作共赢、协同发展机制,形成上下游协同一体、业务与服务互动的业务服务模式。

横向统筹应急、海事、航道、水务、水利等有关部门成立领导小组,从联防机制建设、监测系统建设、信息共享机制建立、科研技术交流、保障机制建设等六个方面联动协作。由气象部门牵头主导,建立航运灾害性天气防御协作机制、应急预案,清单式细化各部门职能职责,共同提升泸州长江航道水上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和水上交通安全综合保障能力。

(二)摸清流域灾害风险家底

收集长江主干道、一级支流航道有记录以来因大雾、大风、强降水、低温冰冻造成的事故案例及恶劣天气造成的交通管制数据、事故发生期间相关气象数据等。挑选近10年大雾、大风、强降水、低温冰冻造成的事故典型个例,对案例发生地点及相关区域进行现场调查,采集现场及周边区域地形地貌特征、地理位置(经纬度、海拔高度),收集相关气象灾情信息以及水文信息。建立精细化气象灾害普查数据库,研究长江干线灾害风险预警指标和风险区划,为航运气象防灾减灾和航运专业气象服务提供信息支持。

(三)完善气象灾害监测网络

首先,应完善航道气象要素观测体系和预报技术,提升直接面向航道的气象预报水平。为弥补现有观测能力的不足,应在航道浮标和符合条件的船舶上搭建气象监测设备,进行加密观测,站点由气象、海事、航道部门共建共管。

其次,利用1公里高精度气象格点实况数据和预报数据,建立“点面结合”的精细化气象观测网络。点上,整合流域5公里范围内现有国家级气象站、自动观测站及新建实景站点资料数据;面上,以智能网格数据为底图,依靠模型算法形成流域内实况数据全覆盖,覆盖全流域任意点天气情况查询。以点、面的气象数据全覆盖方式,解决传统服务中落区不准确,针对性差、小范围天气监测手段缺乏等诸多问题,使气象服务更加全面立体,服务视野更加开阔。

(四)实现部门数据融合共享

打通行业信息获取渠道。充分利用华为云,与交通、水利、国土等部门实现信息共享和数据互换,打通长江航道历史气象因素致灾事故、AIS船舶自动识别实时数据、重点港口码头、跨江桥梁和沿江水位流量、山洪地质灾害高风险隐患区等涉航信息获取渠道。打破行业、区域数据孤岛,建立了涵盖实时监测、气象网格预报和预警服务,气象与水文、航运、国土等行业充分融合的大数据中心。

(五)打造智慧型航运气象服务平台

共建基于互联网的航运智慧气象服务共享共用平台。针对长江航运气象服务需求,从业务组织、产品规范、平台共用、服务保障等多环节着手,建立面向用户、靶向精准的长江航运气象服务业务,确保服务实效。设计航道沿线气象灾害风险自动实时报警、行程风险预警分析、航段天气通航等级的定制化服务产品,精度达到空间分辨率1公里,时间分辨率达到分钟级。为用户航运的出港、航行、停靠、卸载全过程,提供能智能感知、场景预判和行程抉择等定制化气象服务。有关气象信息可利用平台一键式发布至用户手机终端,保证第一时间将气象信息传递到指定用户,彻底避免了由于层层转发造成的信息遗漏和时效延缓。

猜你喜欢

泸州航道航运
泸州老窖
中韩海上轮渡航运时间表
中韩海上轮渡航运时间表
中韩海上轮渡航运时间表
中韩海上轮渡航运时间表
新航道
我国首条40万吨级航道正式开建
泸州医学院 学报
我国首条40万吨超大型航道将迎来开工建设
锦州港拟定增逾十四亿元扩建航道